马万祺,1919年10月21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南岸村,大学学历,澳门东亚大学工商管理荣誉博士学位,暨南大学名誉博士。马万祺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澳门中华总商会永远会长,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永远主席,澳门大华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万祺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爱国人士,澳门工商界知名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因病于2014年……[详细]
|
曾喆(1972—2001),1972年9月30日出生于广州。曾喆的祖父母、父母亲曾居住在荔湾区逢源北街25号。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然而在美国纽约遭遇2001年“9•11”-后,曾喆的名字和他舍身救人的事迹,传遍中国、美国和全世界,这一闪耀着光辉的名字,永存于世人心中。曾喆的父亲曾柱华在东风印刷厂当美工,经朋友介绍与在从化神冈西湖小学任教的岑娇娴结婚,婚后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直到1979年……[详细]
|
邝如章(1945—1992),广东省南海县人。1965年在广东省电力学校电力专业毕业后,在荔湾区黄沙街黄沙仪表组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1992年,先后担任过东风电器厂生产领导小组副组长、荔湾区东风电工合金厂负责人、东风电工合金厂厂长和广州市电工合金厂厂长与党支部书记等职务。曾当选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第八、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邝如章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电……[详细]
|
李少芳(1920—1998),女,广东省南海县(今荔湾泮塘)人。她自幼酷爱粤曲,13岁时(1932年)师从莫志勤学唱平喉。同年起在广州、佛山等地演出,并在广州市河南(今海珠区)大基头的建南茶楼演唱。16岁时,得小明星、徐柳仙、张月儿、张惠芳等曲艺名家的指导,在省、港、澳等地同台合演。抗日战争期间,她演唱过《人类公敌》《烽火病危关》《恨锁卢沟月》等宣传抗日的粤曲,以唤醒民众,支持抗战。1941年香港……[详细]
|
黄志坚(1919—1994),祖籍广东省台山县,1919年生于今荔湾区西关的一个华侨家庭。父亲是一位能诗能文,与书画艺术界来往密切的开明绅士。1932年以前,黄志坚随父母辗转于广州和香港两地生活与学习。1932—1942年,黄志坚定居香港,曾先后在建邦学校、英陶书院、汉文师范中学和岭南艺院读书。1940年考入岭南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1946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4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钟明直……[详细]
|
廖奉灵(1903—1994),女,祖籍广东省番禺县。1903年3月20日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长大。其父廖德山曾是孙中山的同班同学,毕业后又与孙中山同时在澳门行医,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多年,他主张教育救国,曾开办过一所中学,10个子女中有8个当过校长。廖奉灵年幼时即受其父教育救国民主主义思想影响,立下教育救国志向,勤奋读书。1924年毕业于岭南大学,先后在培正、培道、执信等中学任教。1929年……[详细]
|
黄志文(1929~1983),广州市人,家住荔湾区逢源路宝源中约。1952年毕业于岭南大学农学院,分配到普宁县流沙葵潭农场搞农业科研工 作。1956年调到广东省农业局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曾任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广东省内的惠来、东莞、梅县、普宁、新会、潮阳、澄海、乐昌、兴宁等县和白杨村柑桔场的柑园里,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69年,他被下放粤北连县东陂公社,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详细]
|
楚岫云(1922~1980),女,原名谭耀銮,广东东莞县人,生于广州,住多宝街宝义二巷。童年时期经伍式贤介绍到香港随粤剧名流巢雪舟学戏,后又跟粤剧武打家伍冉明练基本功,从低层的 “梅香”角色做起。不久廖秀芳把她介绍到落乡班和下四府班,很快就成为第二花旦。后又由她推荐到上海,跟小生白驹荣拍档。民国27年(1938)10月,楚岫云赴香港参加太平剧团和马师曾同台演出。民国28年参加南洋电影公司与邝山笑合……[详细]
|
朱庸斋(1920~1983), 原名奂,字涣之。原籍广东新会县,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历任广东大学、广州大学、文化大学等校的……[详细]
|
林堃(1917~1985),原籍广东新会,出生于西关十八甫南路。少年时在桨栏路信兴颜料店当“后生”(见习生),后跟扁担木偶师傅流浪江湖学艺。民国26年(1937)广州沦陷前参加广州少年抗日先锋队,参加“奔风剧社”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后在韶关广东儿童-任语文和戏剧教师。民国28年开始研究并编演木偶戏,曾在桂林参加文化界抗敌工作协会和编演抗日木偶戏,其中《打日本鬼子》等节目,激发了群众的抗日热情。民……[详细]
|
罗广荫(1913~1988),广东南海县人,出身中医世家。自幼随祖父罗萼初学医,尽得祖传治疗“脚气”之秘诀,医术驰誉南海县西樵一带。民国23年(1934)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后在广州光复北路540号挂牌开业。1956年带头组建光复第一中医联合诊所,任中医师、所长。1957年8月任健全联合诊所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8年8月参加医疗机构 大联合,无偿地把自己开业的诊所提供给卫生院作门诊部。……[详细]
|
杜明昭(1913~1966),广东南海县人,民国16年(1927)在广东省中医药专门学校肆业。民国22年大学毕业后,在龙津东路开设诊所行医。民国35年任广州市中医师公会理事。民国37年任广东省中医师公会理事。1951年任广州市中医学会筹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南区医务工作者抗美援朝行动委员会广州分会委员、医联筹委会学习部干事、研究部中医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任市中医学会委员兼福利组主任。1957年任……[详细]
|
崔强(1912~1980),广东南海县人。13岁在佛山叶吉旦店当学徒。16岁开始进入饮食业学艺,曾在香港镇海楼当学徒。民国21年(1932) 在香港延香茶楼当服务员,后随崔焰师傅学艺,研习点心制作技术,不久便能独立操作。翌年在广州西濠饭店(六国饭店)当点心师。民国26~32年间,先后在澳门中央酒店、香港皇后酒家、广州爱群大厦当点心师。后在七妙斋酒家工作,被升为巡场(相当于现在的部长)。1956年到……[详细]
|
欧钊(1912~1975),人称金鱼钊,原籍广东顺德县陈村,世居广州西关和坚里(今龙安里)。13岁开始学玉雕,其师傅林鸿光是当时玉器行业的大师,因出产花鸟、狮子等工艺品而驰誉同行。欧钊学艺专心、刻苦,学师4年,颇受器重。40年代,玉器行业能造立体玉雕的人不多,为雕凿出逼真的玉石金鱼,他购买真金鱼回家放养,细心观察、临摹,用红、黑、绿三色玉石雕凿成“红高头、龙眼睛、珠鳞身、芙蓉尾”的金鱼,并配以青色……[详细]
|
熊飞影(1911~1968),女,原名熊梓卿,江西人。幼时随父母逃荒到广州,转辗被卖到香港,后定居广州西关大同路。7岁到粤剧小武金山七处,随金山七之妻学粤剧花旦。粤剧名师梁坤臣发现熊飞影 声音雄厚,收她为徒,培养唱大喉。在师傅的悉心栽培下,熊飞影勤学苦练,13岁便能登台唱曲,而且音调高亢,旋律快速,音质粗犷雄亮,传神地唱出关云长、曹操、赵子龙等人物的性格,在每年歌坛花榜选举中连续三届获选,被时人称……[详细]
|
张大经(1910~1990),原籍广东省东莞市,世居广州西关。张氏早年毕业于广州长城中学,后随画家程竹筠学书画并钻研金石篆刻,对金石家黄牧甫、邓石如最钦佩。张大经金石、书画俱能,但金石篆刻最为时人称颂,一时登门求印者甚众。名家谢稚柳、潘天寿、朱庸斋、李曲斋等,大经都曾为之治印。粤剧名演员罗家宝曾请张大经刻过多枚印章。张大经收了不少篆刻子弟,其中入室者有梁晓庄、古树安、方博仁、钟志铭等人,如今都在海……[详细]
|
靓少佳(1907~1982),原名谭少佳,字春田。原籍广东南海县人,世居西关。幼时随父在戏班里长大,自小在武棚里练武功,12岁就开始登台“跑龙套”,随父亲流动演出遍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地, 演技 日趋成熟。 民国13年~16年( 1924~1927)从被聘为第四小武、第二小武到擢升为“人寿年班”第一班的正印小武,人称粤剧“小武魁首”。30年代自组“胜寿年剧团”,除在省港澳演出外, 还到新加坡、 美……[详细]
|
高健伯(1905~1977),字鎏华,广东南海县人。出身中医世家,民国16年(1927)随父高植生学医,30年代初在广州市龙津中路19号(祖居)自设诊所开业行医,并以救世为怀,参加善堂义诊。民国27年参加抗日医疗救伤队。不久随父到香港继续行医。香港沦陷后即回广州原医馆与妻子林秀兰中医师共同执中医业。民国期间曾任中华民国全国中医师公会联合会设计委员、广东省中医师 公会监事、广州市中医师公会监事。建国……[详细]
|
孔泰初(1903~1985),又名孔少岳,广东番禺县人。30年代开始研究盆景栽培艺术,喜欢选愉树、九里香、福建茶等枝条较长,爆发性特强的树桩制作盆景参展。他在西关宝华直街购置的寓所,成为栽培盆景的工作间,被人称为“树仔屋”。他酷爱收集历代的山水名画,研究画中的树木形态,把苍劲挺拔、盘曲多姿的树型临摹下来,帖于门窗,透过阳光的投影,捕捉盆景造型的构图;把画中特别有型的树干、枝桠画出,对照上了盆的树桩……[详细]
|
曾三多(1899~1964),原名李寿生,曾用艺名靓三多。原籍广东惠阳县,世居西关十八甫。出生粤剧世家,从小随父亲过着浪迹天涯的戏班生活。父亲死后,艺人曾来收他为养子,改名曾三多。在义父严厉的教授下,练就一套过硬的武功本领。9岁便登台表演,成功地饰演《武松杀嫂》剧中的西门庆角色。后随班到星洲、吉隆坡演出,拜武生外江聪为师,掌握了《六国大封相》剧中的公孙衍一角“坐车”要领,并在“坐车”的技巧上改进提……[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