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地名查询

地方人物

明星人物

地方景点

新片推荐

首页 > 地方人物 > 江苏 > 扬州历史人物介绍6

扬州历史人物介绍6

  张廷仁(1909~1928),字建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出生。高邮镇人。祖先蒙族。中共早期党员,烈士。民国10年(1921年),考进南京工业专科学校,结识了共产党员华岗、吴芳,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五卅”惨案时,参加-、抵制英日洋货的斗争。民国14年下半年,在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中参加共青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7月在南京工业专科学校毕业后,经中共南京地委介绍,由上海国民党江苏省党部……[详细]
  方尔咸(1873~1927),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生。扬州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乡试第一名。次年赴京会试,“因回避考官而未能入场”。其间,结识梁启超、谭嗣同等人,诗酒唱和,同游京都。因目睹清廷腐败,知科举非兴国之途,遂不再应试。为择求富国强兵之道,曾客游武昌,入湖北张之洞幕数年。返乡后,一度致力于兴办教育,振兴实业。辛亥革命后,扬州成立淮盐科,徐宝山委方负责。方分利其中,遂成巨富。民……[详细]
  朱良钧(1911~1926),字龙友。清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江都(今扬州)人。少年烈士。民国14年(1925年),考入北京第三中学,学习成绩优异。爱国学生组织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的宣讲队,他是主要成员,每次演讲,慷慨陈词,劝导国人奋起救国。不久被校方斥退。次年1月入北京清明中学读书。3月18日,北京以大学和中学学生为主体的群众5000余人,在李大钊等人的组织领导下,于天安门前-,会后--……[详细]
  张丽夫(1847~1923),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出生,扬州人。扬州弹词艺人张敬轩之侄,“张家弹词”的杰出代表。幼年随叔父学习说唱家传《珍珠塔》、《双金锭》、《落金扇》、《刁刘氏》4部书。因叔父过早病故,所学仅为片断,尚不能自立,后得扬州评话艺人李国辉之助,恢复家传弹词,又从他人习弹词、昆曲,使演唱书目多至10部以上,且在技艺上有所发展和创新。著名书画家汪二丘曾称许说:“扬人之说书者,先后……[详细]
  李国辉(生卒年不详),扬州人。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扬州评话艺人。曾任两淮盐运署书办,后弃职改说扬州评话,以演说《三国》闻名于世。有文化修养,又通晓历史,多年阅读《三国演义》,自创“文说”为主的“中《三国》”。表演上文雅隽秀,字斟句酌,干净利落,被誉为“粲花妙舌吐珠玑,《三国》评词李国辉”。他亦能编写话本,今存扬州弹词《双剪发》即是其改编。他授徒能因材施教,他的8个弟子———陈国……[详细]
  张集馨(1800~1879),字香崖、椒云,号时晴斋主人。清嘉庆五年(1800年)生于仪征县城。道光九年(1829年)进士。先后任翰林院编修,湖北、河南副考官,山西朔平、太原知府,福建汀漳龙道、陕西督粮道道员,四川、河南、湖北、陕西按察使,贵州、甘肃、河南、直隶、福建、江西布政使,署理陕西巡抚。在朔平蠲、缓征税并加赈,在陕西督粮道破例缓征,受到巡抚林则徐赞扬;在四川平反冤狱,严禁州县私捕无辜;在甘……[详细]
  汪明辰(生卒年不详),字问樵。扬州人。清咸丰、同治年间艺人,建隆寺方丈。曾向吴的弟子先机和尚学琴,故其琴学中佛学意味甚浓。所弹佛曲《普庵咒》摹拟钟磬、铙、钹唱赞之声,惟妙惟肖地传递佛家真谛。夏日禅房炎热,听禅者难耐,他随手弹《碧天秋思》一曲,使满座听者顿生凉意。秦维瀚(生卒年不详),字延青,号蕉庵,扬州人。师承汪明辰,弱冠时即精琴理,直至50岁朝夕操琴不辍,并将一生所习的32首琴曲悉心考定,辑为《……[详细]
  • 张敬轩
  张敬轩(1817~约1860),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出生。回族,祖籍山东台儿庄,因避战乱,举家南迁而落籍扬州。扬州弹词艺人。自幼爱好歌吹弹唱,尤工琵琶。到扬州后,习弹词,以此为业,为“张家弹词”始祖。张敬轩与其艺徒蒋明泰两人对白弹词,技艺精萃,为世人所重。张精于表述,口辞清朗,幽默诙谐;蒋善弹唱,歌喉圆润,婉转动听,也是“八大红伞”成员,时人称之为“双绝”。张氏家传弹词艺术世代相传,至今不……[详细]
  罗士琳(?~1853),字次璆,号茗香。邗江人。清数学家。他毕生致力于数学研究,对中国古算和西洋法能融会贯通,数学著作主要有《四元玉鉴细草》、《校正算学启蒙》、《比例汇通》、《补增开方、天元、四元释例》、《校正割圆密率捷法》等。清道光二年(1822年),罗士琳在北京看到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四元玉鉴》原书,发现该书深奥难懂又有疏漏不当之处。他用20年时间,把原书与黎应南的旧钞以及何元锡的新刻大德本,详……[详细]
  秦恩复(1760~1843),字近光,号敦夫。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出生。江都(今扬州)人。乾隆五十二年进士,授编修。嘉庆十四年(1809年),两淮盐政延其主讲乐仪书院。嘉庆二十年,受聘校刊《全唐文》。所居玉笥仙馆蓄书至万卷。精鉴藏,又精校勘之学,曾《石研斋四种》、《词学丛书》、《-三家集》,由秦氏享帚精舍刊刻行世,世称“秦版”。阮元抚浙时,聘主诂经精舍。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去世。……[详细]
  黄承吉(1771~1842),字谦牧,号春谷。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出生。祖籍安徽歙县,长于江都(今扬州)。清学者。少时,与焦循、李钟泗、江藩诸人友善,以学问相切磋,一时并称“江、焦、黄、李”。嘉庆十年(1805年)举进士,先后任广西兴安、岑溪等县知县,历乡试同考官、道员。罢官回乡后,发愤著述。其族祖扶孟撰《字诂》、《义府》各一帙,博大至精,为音韵训诂之先导,泽被后世。黄承吉善承家学,深研六……[详细]
  江藩(1761~1831),字子屏,号郑堂,晚年自号节甫。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出生。甘泉(今扬州)人。清代扬州学派学者。少时受业于余萧客、江声,为惠栋再传弟子。弱冠时,即与汪中定交。后又受知于朱筠,学业日进。江藩博宗群经,尤熟于史事,以朴学名东南,所交多海内通儒,时和焦理堂齐名,并称“二堂”。尝作《河赋》数千言,典丽雄伟,可追匹郭景纯、木玄虚《江》、《海》二赋,人争传录。为人潇洒倜傥,能走……[详细]
  凌曙(1775~1829),字晓楼。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出生。江都(今扬州)人。今文经学家。出身贫寒,10岁入塾读书,年余辍学,至一香铺当杂佣。劳作之余,背诵原读之书。他苦于不解文义,常于夜晚潜听富室馆师讲论经义。后被发觉,拒之门外,他便从书店买回旧书,通宵达旦苦读。20岁时成为塾师,并坚持苦读,但苦于缺乏师授,不能融会贯通,以致常发生舛误。嘉庆八年(1803年),结识寄居扬州的著名学者包世……[详细]
  吴(生卒年不详),字仕伯。清江都(今扬州)人。名琴家。清嘉庆年间学琴于徐锦堂,钻研琴学数十年,终致“古谱雅操,靡不淹通精诣”,名噪当时,琴人纷纷宗之。他吸收《律吕正义》和《琴旨》之音律精髓,将毕生所学82首琴曲合编为《自远堂琴谱》12卷,嘉庆七年(1802年)刊刻传世。此谱详记音律,明示指法,是广陵琴派一部曲目最多的谱集。……[详细]
  李惇(1734~1784),字成裕,号孝臣。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出生。高邮人。学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高中会魁。祖辈累世乐善好施。家虽富裕,由于经常接济和借贷给别人,于是逐渐贫穷。李惇五六岁时便属对工巧,9岁入义学,学习诸经勤奋刻苦,达到精通敏捷程度。于《诗》、《春秋》等经典尤其深厚。曾作《解义》数十条,精确审定其意义。晚年爱好天文、术算、象数之学,得到梅文鼎所著历算书多种,尽……[详细]
  夏之蓉(1697~1784),字醴谷,号芙裳。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出生。高邮人。故居北门外土坝口。他的住所称半舫斋,晚年自号半舫老人。学者。雍正四年(1726年),与弟弟廷芝一起被地方推荐到京都考中举人。之蓉到盐城去当了教谕。雍正十一年,又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考取博学鸿词科,任翰林院检讨。在各经史馆编写史书时,辨析广博,论断精辟,与天台齐召南齐名。他曾做过福建的主考、广东及湖南……[详细]
  顾世澄(生卒年不详),字练江。原籍安徽芜湖,出身世医家庭,侨居扬州业医40余年,尤以疡科著称,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名医。顾世澄认为:“疮疡虽是外症,必先受于内,然后发于外,医者若能内外一手,则病家更受其益。”他鉴于历来外科医家治疮疡,多一味依仗膏药、丹药,而不熟悉诊脉之理,便在应诊之余,博采诸家学术及治方,并辑录其先祖宁华、父青岩所藏秘方,编成《疡医大全》40卷,首述《内经》等古典……[详细]
  杨法(1696~?),字己军,号孝文、孝稚,又号白云帝子。南京人。一说“扬州八怪”之一。同金农、汪士慎、高翔等人有交往,常往来于南京、扬州之间。他颇有学问,但眼界很高,布衣终身。工书法,篆书多用曲笔与颤笔,笔意高古;隶书与金农之漆书类似,古拙冷硬,布局奇特;行书则疏朗灵动,极有章法。他曾为扬州盐商徐氏所藏周太仆铜鬲写释文(华喦为鬲作图),为扬州五亭桥南侧的“贺园”题名(同题者尚有龚半千、李、金农等……[详细]
  吴世焘(1655~1723),字幼日,号西村。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出生。高邮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康熙三十三年任会试同考官,选取才子很多。康熙帝赏其才,召至乾清宫西暖阁,试诗一首,字一幅,得入瀛台(今中南海内)。命作《理学真伪论》、《丰泽园赋》,以品学兼优,选入内廷,参与编纂《渊鉴类函》、《政治典训》等巨著。后请假回邮奉养双亲12年。康熙三十八年三月六日,康熙第……[详细]
  乔莱(1641~1694),字子静,号石林。宝应人。约生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康熙六年(1667年)中进士。曾参与纂修《明史》,并充任《清实录》纂修,负责将满文译成汉文。时淮扬屡罹水患,一些王公大臣提议疏浚入海口,以根治水患,玄烨委派安徽按察使于成龙前去督工,使心想借机大捞一把的河道总督大为失望,便转而奏请“筑堤束水使高,自高邮历兴化、白驹场入海”,企图取代原议。玄烨将此奏下发群臣讨论,乔……[详细]
韩剧电影综艺视频连续剧短剧动漫 风的痕迹太阳之子粤语 锋利的棍子 杯子蛋糕绝命急先锋 双雄会万家乐 海外兵团永生之战 七十二家房客赌王家族爱情的奴隶家和万事惊 职场三国 天堂岛疑云第一季大唐来的苏无名(大唐诡探之明国惊奇)最亲爱的你这个妈咪有点凶我的二十六岁白富美女上司雏鸟丑萋归来追捕第一季女儿住在月亮上无敌县令那年我们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