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地名查询

地方人物

明星人物

地方景点

新片推荐

首页 > 地方人物 > 陕西 > 西安 > 长安历史人物介绍7

长安历史人物介绍7

  益王李乃,唐肃宗李亨孙,唐代宗李豫九子。大历十四年始王。亡薨年。……[详细]
  简王李遘,唐代宗李豫八子 ,始王鄜。大历十年,田承嗣不臣,而昭靖夭,无强王,帝乃悉王诸子,领诸镇军,威天下。于是以遘,并开府仪同三司,然不出閤。徙封简。元和四年薨。……[详细]
李迥 [] (750796)
  李迥(750年-796年8月16日),唐朝皇子,是唐代宗李豫第七子,贞懿皇后独孤氏所生。出生后就封延庆郡王。因为母亲贞懿皇后的缘故,被父亲宠爱,在唐代宗刚刚即位的宝应元年(762年),李迥就改封韩王 。大历十年(775年),与睦王李述、郴王李逾、忻王李造等皇子领节度使,李迥领汴、宋等节度观察处置等大使。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初九,李迥去世,时年四十七。……[详细]
  恩王李连,唐代宗李豫六子。大历十年,田承嗣不臣,而昭靖夭,无强王,帝乃悉王诸子,领诸镇军,威天下。于是以连为恩王,并开府仪同三司,然不出閤,元和十二年薨。……[详细]
  丹王李逾,唐代宗李豫五子,始王郴。大历十年,田承嗣不臣,而昭靖夭,无强王,帝乃悉王诸子,领诸镇军,威天下。于是以逾为郴王、领渭北鄜坊节度。建中四年,与简王同徙封。元和十五年薨。……[详细]
  睦王李述 ,唐代宗李豫之子。大历十年,田承嗣不臣,而昭靖夭,无强王,帝乃悉王诸子,领诸镇军,威天下。以述为睦王,领岭南节度。德宗建中初,周天下访太后所在,述于诸王最长,故拜奉迎太后使,以工部尚书乔琳副之。贞元七年薨。……[详细]
李邈 [] (?~773)
  李邈,(?——773年),唐代宗嫡长子,唐德宗养子舒王李谊之生父,母崔贵妃,同母妹升平公主。宝应元年封郑王,官平卢淄青节度大使,天下兵马元帅。大历八年薨,册赠昭靖太子。……[详细]
李弘 [] (652675)
  李弘(652年-675年),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长子,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显庆元年(656年),高宗诏令废黜太子李忠,改立四岁的代王李弘为皇太子,李弘做太子期间以仁德著称。太子李弘因仁孝而得到朝野内外赞誉,但却体弱多病,上元二年(675年)四月,李弘随帝后出行洛阳,在合璧宫绮云殿猝然离世,年仅二十三岁,谥号孝敬,庙号义宗,葬于唐恭陵。人物生平高宗元子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将在感业寺……[详细]
李愔 [] (?~667)
  李愔(?-667年),唐太宗第六子,母隋炀帝女杨妃。初封梁王,授襄州刺史。广制封建时,改封蜀王,转益州都督。贞观十三年(639年),赐实封八百户,授岐州刺史。李愔时常无故殴打-,打猎不知收敛,多次非法,在太宗朝与高宗朝数度被贬官作为惩罚。永徽四年(653年),因吴王李恪同母弟之故而被连坐,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不久之后又被改封涪陵王。乾封二年(667年),死于流放地。咸亨元年(670年),追赠蜀王,……[详细]
李泰 [] (620652)
  李泰(620年-652年),别名青雀、惠褒,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次子,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史载李泰“聪敏绝伦”,雅好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是当时的书画鉴赏家,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对书画鉴赏也相当在行。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被废,李泰表示若传位与他,百年后必杀子传弟,但谎言被拆穿后被降为东莱郡王。永徽三年(652年)十二月癸巳,濮王李泰薨,谥号恭,高宗追赠其为太尉、雍州牧,并将其厚葬……[详细]
李恪 [] (619653)
  吴王李恪(619-653年),唐太宗第三子,母亲是隋炀帝之女杨妃。李恪于贞观十七年被提名为二次立储人选,他善骑射文武才,是宗室贤王,曾任益州都督、安州都督。永徽四年(653年)年初,房遗爱为活命想效法纥干承基,遂长孙无忌心意而诬告李恪谋反,致其遇害,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约三十四岁,神龙元年(705年)年末李恪才被彻底的昭雪平反。人物生平少年历宦武德 三年(620年)六月,时年李恪两岁,以唐皇孙……[详细]
  诗僧。昭宗时居长安,为文章供奉。与郑谷、齐己为诗友。曾游南五台。……[详细]
杜悰 [] 唐朝宰相 (794873)
  杜悰(cóng)(794年—873年)字允裕(一说永裕),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司徒杜佑之孙 ,晚唐诗人杜牧的堂兄,又与李商隐为表兄弟。父杜式方为杜佑次子,杜悰以荫迁太子司仪郎,元和九年娶唐宪宗第十一女岐阳公主为妻,授予从四品上阶的殿中少监,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衔。历官京兆尹、淮南节度使、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剑南东川节度使。复镇淮南,再拜相。以检校司徒为凤翔、荆州节度使,加太傅,……[详细]
宇文融 [] 唐朝宰相 (?~730)
  宇文融(?~730年),鲜卑族。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唐玄宗朝大臣。他首先提议进行括户括田,短期内增加了国库收入,缓解了农民逃亡这一重大社会问题,受到玄宗皇帝的信用和农民的拥护。宇文融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祖父在贞观时期任过尚书右丞,其父后来任过莱州长史。开元初,他担任富平县(今陕西富平县)主簿。京兆尹乾源曜赏识他“明辩有吏干”,推荐他入京任监察御史。农民-问题,到开元时期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详细]
焦遂 [] 饮中八仙
  焦遂,唐朝人,平民,以嗜酒闻名,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等人为酒友,并称“饮中八仙”(亦称酒中八仙或醉八仙)。 -史籍记载 杜甫《饮中八仙歌》称:“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相传焦遂口吃,但据唐代袁郊所撰《甘泽谣》陶岘条,有布衣焦遂,而无口吃之说。……[详细]
苏晋 [] 饮中八仙
  唐代 诗人 苏晋,数岁能属文,作《八卦论》。吏部侍郎房颖叔、秘书少监王绍,见而叹曰:“后来之王粲也。”应进士,又举大礼科,皆上第。先天中,累迁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明皇监国,每有制命,皆晋及贾曾稿定。数进谠言,以父珦年老,乞解职归侍。开元十四年,为吏部侍郎。知选事,多赏拔。终太子左庶子。诗二首。李适之与贺知章、李琎、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共尊为“饮中八仙”。……[详细]
崔宗之 [] 饮中八仙
   崔宗之,名成辅,以字行。日用之子,袭封齐国公。历左司郎中、侍御史,谪官金陵。与李白诗酒唱和,常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诗一首。 李白,崔宗之,苏晋,张旭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李白、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作品一览 《赠李十二白》  崔宗之  凉风八九月,白露满空庭。  耿耿意不畅,捎捎风叶声。  思见雄俊士,共话今古情。  李侯忽来仪,把袂苦不早。  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  ……[详细]
李琎 [] 饮中八仙
  大唐睿宗皇帝嫡孙,宁王李宪(唐玄宗李隆基长兄,谥‘让皇帝’)长子汝阳王李琎。李璡是唐朝玄宗时人物,是唐朝宗室让皇帝李宪的长子。官至太仆卿,又得到酿王的封号。擅长於弓及羯鼓,深得唐玄宗喜爱。据闻他曾获唐玄宗亲自教授羯鼓。 汝阳王亦是杜甫的诗作《饮中八仙歌》里的人名,在诗中排名第二。相关事件《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杜甫写给汝阳王李琎的诗 特进群公表,天人夙德升。 霜蹄千里骏,风翮九霄鹏。 服礼求毫……[详细]
张灵甫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19031947)
  • 张灵甫
  张灵甫(1903~1947)原名钟灵,亦作宗灵、钟麟,字灵甫。陕西长安人。11岁入小学,1921年进西安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25年与同学赴河南,进国民军第二军军官训练团。不久南下广东,持于右任介绍信函,进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总部,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3月黄埔军校正式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张被编入步科第二团第二连。同年10月结业后到刘峙第二师的第一团第二营任见习官,旋任排长,随军北伐,……[详细]
唐少帝李重茂 [] 唐朝皇帝 (695~?)
  李重茂(695年—?),唐中宗幼子,为后宫所生,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皇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李重茂即位后1个月,韦后被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废掉了李重茂,并将李重茂赶出长安,恢复其温王爵位。后事不详。 李重茂,曾被封为温王,公元710年5月韦皇后毒杀中宗后,秘不发丧,伪造遗诏,立李重茂为太子。三天后即位,改年号为“唐隆”,时年16岁,由韦太后临朝称制,相王李旦执……[详细]
韩剧电影综艺视频连续剧短剧动漫 风的痕迹太阳之子粤语 锋利的棍子 杯子蛋糕绝命急先锋 双雄会万家乐 海外兵团永生之战 七十二家房客赌王家族爱情的奴隶家和万事惊 职场三国 天堂岛疑云第一季大唐来的苏无名(大唐诡探之明国惊奇)最亲爱的你这个妈咪有点凶我的二十六岁白富美女上司雏鸟丑萋归来追捕第一季女儿住在月亮上无敌县令那年我们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