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波,原名魏长河,1891年生,迁安县西庄村(今迁西县)人 。1928年后走上革命道路。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带领全家投身革命事业,他家因此成为冀热边特委的落脚之地。人物事迹1937年10月,他协助特委组建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第一支队,打响了冀东抗日游击战争的第一枪。为筹措活动经费,他说服亲属,卖地买枪献给革命。1938年7月被任命为抗联第二路军司令部顾问。亲自带队伍进军兴城、三屯营镇等……[详细]
|
王平陆(1902—1938),华北抗日联军冀东游击支队司令员。原名高永祥,河北省迁安县上梨树峪(今属迁西县)人。早年曾到哈尔滨中东路当铁路警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到家乡。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2月11日,河北省兴隆县黄花川的自卫团团总孙家勤怀着强烈的抗日爱国之心,举行了武装起义。他决心率领本村的自卫团和农民群众同日伪势力斗争到底。任中共京东特委委员的王平陆,这时正从迁安县……[详细]
|
林皋 (1913-1945)原名陈明久,河北迁西县(原迁安)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冀东抗日武装-后,曾在抗日联军特务第二大队当文书。1939年10月,任丰(润)滦(县)迁(安)联合县二区区长,年底调任遵化县二区区长。1944年秋至1945年春任蓟遵兴联合县代理县委书记。1945年4月24日,盘据在东新庄子、平安城一带的伪满洲队数千人分两路向蓟遵兴联合县的四区、二区进行疯狂“扫荡”……[详细]
|
庞壮国 (1950~)河北迁西人。民进成员。1989年毕业于黑龙江省宣教干部学院文学系。1968年赴黑龙江省北安农管局龙门农场插队务农,后历任黑龙江黑河广播局新闻记者,齐齐哈尔《嫩江日报》副刊,大庆文联专业创作员,《岁月》杂志、部主任。专业作家。黑龙江作协委员,大庆市作协主席。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庞壮国诗选》、《望月的狐》,散文随笔集《听猎人……[详细]
|
吴慧生 (1956~)笔名南枫。河北迁西人。中共党员。1974年毕业于迁西第一中学。后赴本县农村插队,1976年到铁路当工人,1978年回县当干部,现任县文联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散文集《乡情集》,中短篇小说集《乡村情节》、《两个人的山谷》,长篇纪实文学《血光》等。散文《小城广场》获《河北日报》祖国40年纪实散文征文奖,短篇小说《村景二题》获《……[详细]
|
赵忠华(1923-- ) 全国战斗英雄。 河北省迁西县人,1923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5月参加人民解放军。194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在解放战争中英勇奋战,立五大功两小功,成为全国著名战斗英雄。 1947年6月,热西军分区独立团奉命奔袭围场与隆化县交界的重镇张三营,他所在二连的任务是抢占大东山,控制制高点。拂晓时分,攻城部……[详细]
|
晏芝(1906~1986年),字瑞亭,号柏文,本县罗家屯人,著名文艺工作者。民国28年(1939年)毕业于河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艺术科。毕业后曾在开滦赵各庄小学、马家沟小学任教,在此期间,他经常参加当地工友俱乐部的书画创作与戏剧表演活动,曾多次与节振国同台演戏,并组建过马家沟皮影社。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调到开滦矿务局教育科工作,加入唐山开滦业余京剧团,经常登台为工人演出。1955年调到开滦……[详细]
|
石光(1935~1983年),原名石家宝,本县喜峰口城里人,父亲石荣五。石光生下不久,就过继给伯祖父的大儿子,他聪颖过人,特受大人喜爱,从小成了这个大家庭的宠儿。 石家宝5岁半进入喜峰口完小读书,各门功课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爱读《三国演义》、《水湖传》、《济公传》、《杨家将》等古典文学作品。他喜欢思考问题,整天围着父亲转,问这问那。1945年9月,石家宝小学毕业,1946年9月,石家宝……[详细]
|
韩东征(1902~1976年),原名韩复东,曾用名韩成,本县前韩庄村人,幼年家贫,仅读了三年私塾,其父常年拉船在外,他和母亲在家孤苦无依,深受地主恶霸的欺侮,一次,几个恶棍上门讹诈钱财,其母据理相辩,重孕之身惨遭踢打,致使其妹降生后嘴形歪邪,受此欺凌,东征忍无可忍,发誓:早晚要向恶人算帐! 大革命失败后,韩文华返回家乡,在前、后韩庄一带宣传革命,主办农民讲习班,在韩文华的启迪下,韩东征……[详细]
|
高机先(1892~1973年),原名高照机,曾用名张玉芳。本县渔户寨村人,出身地主家庭。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始读私塾,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转入本村初小,民国元年(1912年)高小毕业后,入唐山教会英算专修学校读书。民国6年(1917年)入保定美国医院附属医校学医。后转入北京同仁医院及内城官医院行医。在北京内城官医院行医期间,因受其弟共产党员高照宇的影响,阅读了《新青年》、《新潮》、……[详细]
|
石新(1914~1972年),原名赵祥,字云亭,本县黑石峪村人,幼年家境尚好,读过三年私塾,后因军阀混战,家境破败,12岁即卖零工,15岁时,为了糊口,到金厂峪“协丰”金矿当矿工,在那里开始接触到党的秘密活动者,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和全体工人一道与把头作斗争。民国18年(1929年)2月,由韩东征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春夏之间,党组织发动“民众会”同迁安当局进行抗税抗捐斗争,在斗争中,……[详细]
|
王乃堂 (1898~1967年),原名王荫蓁,字乃堂,本县新庄子村人,行二。父亲王维贤是清代举人,母亲是个勤劳本分的农村妇女。 王乃堂幼读私塾,15岁考入本县南团汀高小,18岁人滦洲(今滦县)省立第三师范,毕业后回到南团汀高小任教,当时,政局黑暗,官府横征暴敛。因此,王乃堂对时政产生了强烈不满情绪,后来,他风闻北京出了解救穷苦人民的共产党,于是便决计往而寻之。 民国16年(……[详细]
|
韩子英(1907~1960年),原名韩永信,曾用名韩子一,本县前韩庄村人,家贫,成年扛活,后担货郎挑做小本生意。 民国18年(1929年)前后,迁安县当局推行-,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人民难以生活,韩子英也濒临破产,他对当局痛恨至极。民国18年(1929年)6月,他参加了民众会会员进城-捐税的-斗争。同年,在韩东征的诱导下,进入前韩庄“贫民学校”学习,12月,经韩东征介绍加人中国共产党,并……[详细]
|
石文华(1889—1955年),字荣五。本县喜峰口城里人,其父石云峰,清同治年间武举,未出任官职,靠经商治家。 石文华兄弟五人,其排行第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9岁的石文华离开家塾,带着四弟和乡里一些少年同学到迁安县城高等小学堂去求新学,与杨秀峰等同班。他学习成绩优异,又有号召力,为班级学长。毕业后,石文华被学校保送到天津农职中学就读。 民国4年(1915年),……[详细]
|
孟鹤龄(1862—1944年),字松乔,本县三屯营人。他2岁丧父,7岁丧母,14岁祖父母同年病逝,15岁-废学至遵化县经商,虽处境维艰,但不忘读书。20岁开学馆于本县龙湾,后立馆于三屯营。边教边学,他发奋读书,诵读抄录,常至深夜。 松乔先生的门生科考多列前茅,声名大震,馆事日盛。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与人同做“不缠足会启”文章,载天津《日日新闻》。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被派为赴……[详细]
|
马永,字天锡, 大黑汀村人。世袭金吾左卫指挥使。明正德年间,因战功升任都指挥同知。1519年,马永升为都督佥事,任蓟州镇(在三屯营)总兵官。因镇守蓟州有功,被提任为代理都督同知。1522年,马永率军大败朵颜部首领把儿孙联合的少数民族军队,又因功升任右都督。1536年,辽东发生兵变,朝庭罢免了辽东总兵官刘淮,启用马永代替刘淮,大败泰宁部长把当孩,并斩杀了把当孩。广宁卫士兵佟伏、张鉴等人乘旱灾饥荒煽动……[详细]
|
赵炳(1219~1278年),字彦明,迁西县大河山村人。其父亲赵宏,为元朝勇敢又有谋略的武将,对元朝开国有功,后升为镇国上将军。赵炳幼年便父母早丧,由堂兄抚养。12岁那年,因年成不好,兄弟二人去平州(今卢龙)谋生,途中遇到强盗,赵炳的堂兄被扒下衣服让他们绑上了。强盗要杀其兄,赵炳哭求代兄而死。强盗被兄弟义气所感动,放弃他们而去。 赵炳20岁时,因是功臣之子便视为亲信,到忽必烈即位前的潜邸……[详细]
|
刘芳湖(1926—1985年),原名刘芳圃,江西省南康县龙岭乡邱边村人。 民国31年(1942年),刘芳湖考入江西省立大庚中学,毕业后加入抗日的国民党军队。1949年5月,刘芳湖被俘后加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3个月后.到四十八军干 校学习,并担任班长。 1952年4月,刘芳湖在执行荆江分洪的建设任务中荣立三等功,获奖章一枚。1953年,他在空军二十八师任教,因教学成绩显著……[详细]
|
李云(1907~1981年),本县忍字口村人,著名吹歌艺人。出生于艺人世家。9岁开始学吹唢呐。13岁即开始从事吹歌表演活动。1946年参加解放军,战斗间隙不忘习艺,吹歌演奏技巧日臻成熟。解放初调到北京空军部队文工团工作,表演水平不断提高。1962年转业到昌黎文工团工作,不久又先后到唐山地区评剧团和遵化县评剧团任乐队教师和指挥。1967年,因遵化评剧团解散,返回原籍。此后他曾担任忍字口公社中学音乐教……[详细]
|
吴凯素(1879~1974年),原名吴开素,女,本县南团汀村人。生于书香世家,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出嫁到本县东营村,与贫苦农民郭有林结为夫妇。民国22年(1933年)日寇进关,侵占冀东,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欺压百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吴凯素对日本强盗和反动统治者痛恨不已。 民国28年(1939年)春夏之交,抗联第十四总队政治主任韩东征率八路军二十三……[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