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1916—1997)湖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参加过长征。1916年9月,张健出生于湖北汉川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5岁参加革命,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亲自参加或指挥战斗21次,屡建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张健历任益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分区党委委员,中南军区公安五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海……[详细]
|
谢望春(女)土家族,1930年1月生,湖北汉川人,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是中共第九届、十届中央候补委员。1949年12月参加工作,相当于初小文化。1946年至1948年为国民党政府被服厂湖北武汉硚口分厂工人。1948年至1949年11月居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至1980年10月入湖北国棉三厂工作。其间:“文革”中任湖北国棉三厂党……[详细]
|
胡兰亭(1865~1936),亦名齐勋,汉川脉旺咀人。1865年,胡兰亭出生于湖北汉川,幼年丧父,逼于汉口街头行乞糊口,后被基督新教伦敦会福音堂所收养,进入教会学校读书,顺利完成中学学业。受英籍传教士杨格非(GriffithJohn)施洗,并推荐胡到武昌文华书院学习。1882年,胡兰亭被保送上海圣约翰书院,攻读神学。1886年毕业,胡被派至湖北宜昌传道,不久后任职于武昌文华书院。1902年调任武昌……[详细]
|
田宗汉(1839—1906) 字云槎,号瀛峤,汉川人。清咸丰贡生,家有收藏万卷古书籍书楼1座,名“对古楼”,田少时读书其间。“喜轩歧医学,舆地图经,策论兵书。尤爱测算技术,怀有为乡邦澹灾拯溺”之志。年未二十,投笔从戎,所经江河,留意考察,更着意于汉江水患治理。 1858年,由樊城军营返县,船过钟祥狮子口溃口处,对溃口原因实地考察,于次年二月,撰写《上请官中堂留狮子溃口不筑书》,提出治理狮子口下游……[详细]
|
徐忠德,男,1932年生,现任职于汉川市文化馆善书传承基地。从1978年开始,从事善书宣讲活动35年,从未间断,在原有的善书唱腔曲牌上新创“滑稽腔”、“小曲”等,创作善书近50卷,改编移植100多卷,培养了一批善书人才,对挖掘保护传承善书这一曲种有突出贡献。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认定为“汉川善书国家级传承人”。……[详细]
|
杨文斌(1964—1993) 汉川刘家隔镇晨光村人。生前任刘家隔镇初级中学副校长。1993年1月18日晚,为维护学校正常秩序,保护教师人身安全,与闯进学校寻衅闹事的两名歹徒英勇搏斗,不幸牺牲。《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等新闻媒体报到他的英雄事迹;省、市、县分别作出《向杨文斌同志学习的决定》;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国家教委、劳动人事部授予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中共湖北省委追认他为中……[详细]
|
鲍绍坤 男,1950年1月出生,汉川人。1969年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本科学历。1994年任厦门市委副书记兼政法委副书记(挂职);1996年任厦门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1997年任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2001任福建省委常委,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省委政法委委员。2002任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2006年任福建……[详细]
|
何秉孟 男,1944年10月出生,汉川人。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1970年到新疆军区部队锻炼。1972—1978年,在《新疆日报》任、记者、理论部负责人。1978—1981年,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81年后历任中国社科院办公厅调研处《要报》、副处长、处长、院科研局副局长、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科研局局长,1997年任院副秘书长,后……[详细]
|
范远谋 男,1940年10月出生,汉川人。196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0月参加工作。湖北大学农业经济专业毕业,高级经济师。历任北京市委农业工作部研究室副主任,经管处处长;北京市农工商总公司副经理、党委书记;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市物价局局长;北京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市国家机关工委书记。1998年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3—2006年,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详细]
|
秦正安 男,1943年11月出生,湖北汉川人。大专文化。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参加工作。曾任北京通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通县县委常委兼文教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信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崇文区委副书记、区长,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副院长。1998年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详细]
|
何定杰(1896—1973) 字春乔,汉川南河渡人。1917年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留校任附小、附中教员。此间认识陈潭秋,并掩护陈等在武汉中学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秋,随恽代英赴安徽宣城第四师范学校任教。次年夏回汉,仍任教于武汉高等师范附小。1923年在陈潭秋的支持和帮助下,由中华文化基金会派往法国巴黎大学留学,毕业时被该校理学院聘为实验生物学讲座助理。因成绩优异,被导师评为“中国优秀的遗传……[详细]
|
徐 英(1902—1980) 名澄宇,字以行。笔名北梦、天风阁主。汉川系马口人。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北大读书时,曾与老师章太炎就经学问题长期公开论辩,在学术界引起震动,与同学许君武(后为《中央日报》主编、社长),林尹(后为台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长、《中国大词典》副主编)合称北大“三狂”。1928年任教于交通大学、大夏大学,与夫人陈家庆一同参加南社,和柳亚子、高天梅等相唱和;又与朱大可、顾……[详细]
|
胡沙(1921—2005) 原名徐茂庭,又名徐胡沙,汉川马口镇金河村人。1938年到重庆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前,在武汉参加娃娃剧团,从事抗日演剧活动。1940年到延安青年干部学校学习,其间创作童话剧《公主旅行的故事》及秧歌剧、生产舞等。后调延安评剧院任编剧。1950年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教员、普通科主任和歌剧系表演教研组组长,并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1953年调任中国评剧院导演,曾……[详细]
|
宋 扬(1918—2004) 汉川南河乡姜岭村人,自幼受家乡的淳朴民风影响,乡村谐趣横生的放牛歌、民间小调、栽秧歌、花鼓戏、汉川善书的优美曲调薰陶着他,使他早早地孕育音乐细胞,奠定歌曲创作的基础。1937年,宋扬正在读中学,受家乡抗日大潮冲击,毅然弃学从戎,考入武汉军委会战时工作干训一团。一年后,擅长文艺演出的他参加广西国防艺术社,投身抗战演艺事业,参加抗日文艺宣传工作,先后在第九战区流动宣传队……[详细]
|
李铁根(1893—1983) 原姓向,名伯虎、向浒,后根据俄文名字译成李铁根。汉川田二河人。1923年在上海大学半工半读。1924年转为中共党员,参加国民革命军。次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毕业,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排长,参加北伐。1927年任中共中央直属秘书,军事教导大队中队长,参加南昌起义。年底,受党中央派遣赴苏联学习,先后就学于莫斯科炮校,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曾入苏联国籍,转为苏联……[详细]
|
张梦侬(1896—1977) 字宏彪,汉川刘家隔张家垸人。1926年任刘隔乡农会主席。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而脱离关系。梦侬家贫,15岁辍学从渔,自习塾师所赠《内经》等医籍。并将砖面磨光当纸,以水代墨写字,常学而忘捕鱼。1922年,得林世安指导针炙术,守《医宗金鉴?针炙心法要诀》之旨,学而有成。1932年,张在河南省郑州行医,治霍乱、禁痢等重症,声誉日高,爱聘《郑州通俗……[详细]
|
黄文弼(1893—1966) 字仲良,号耀堂。汉川榔头黄家嘴人。曾就读于汉阳府中学堂,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门,1918年毕业,留校任国学研究所助教、讲师、副教授。致力研究宋明理学,著有《二程子哲学方-》等书。继又转向目录学研究,著有《中国旧籍新分类法纲目》。最后将兴趣集中于新兴考古学。是北大考古学会最早的会员。其第一篇考古学论文《山西兴化寺壁画名相考》,1926年发表于北大《国学日报》。19……[详细]
|
刘祖靖(1907—1996) 曾用名贵安,汉川城关人。1926年9月考入北伐军总司令部学兵团,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抗大分校一营军事主任教员、分校作战参谋。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预备师4团团长、东北军大教员研究班主任兼军事教导队队长、军大西满分校训练处处长、军大教育科科长、6团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大学……[详细]
|
张伯权(1912—1994) 又名维和、维民,汉川沉湖镇刘洲村人。1930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七期步科,陆军大学第17期。曾任国民党军队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上校团长、少将副师长、师长、十七兵团少将参谋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曾先后参加长城古北口战役、武汉会战、第三、四次长沙会战,与日本侵略军作战,因功获云麾勋章。1944年在浏阳地区指挥两个团兵力,突破日军包围,奋勇克敌,受到嘉奖。1949年1月……[详细]
|
胡定华(1913—1993) 汉川分水鲜鱼沟村人。1926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担任分水区团委书记。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9师青年干事、警卫营班长、连长;红6师机械连排长、连长、特务连连长。1935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担任359旅营长、团参谋长;独立二旅参谋长、团长,3军8师副师长。参加和指挥洪湖苏区保卫战,冀中抗日根据地反围剿战。在中……[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