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彀於菟(?—约公元前633) 春秋时楚令尹。斗姓,名彀(ɡǔ)於(wū)菟(tú),字子文。若敖氏之后,斗伯比之子,其母即郧子之女。子文因五月五日生,父母以为其出生日不祥,一说因为他是其母与斗伯比非婚生之子,外公恶之,遂悄悄把他弃于云梦草泽之中,传说是老虎以虎乳哺养他而得以存活,后由郧国君收养(《楚源流史》)。楚人称“乳”为“榖”,称“虎”为“於菟”,故有此名。楚成王八年(公元前664年),他担任楚国令尹,献出自己家族的财产,以解楚难,成语有“毁家纾国”。执掌楚国军政大权27年。其间三次去职,又复职,升降辞用做到淡定如初,泰然处之。他从不积蓄私财,楚王……[详细]
|
吴禄贞(1880-1911)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字绥卿,湖北云梦人。1896年怀着为国雪耻的志愿,毅然投军。随后入湖北武备学堂,肄业。与孙武、傅慈祥等志同道合的爱国青年成为挚友。1898年,被推荐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在校结识了张绍曾、蓝天蔚,三人学习成绩突出,志趣不凡,后来被人们称为“士官三杰”。他看到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战败中国之后飞速发展,大为震惊,痛感非改革政治、倾覆清室,不能转弱为强。决心以革命排满为己任,走上革命道路。发起组织励志会,又毅然加入兴中会。1902年毕业归国,任武昌武普通学堂教习、会办。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秘密翻印陈天华的《警世钟……[详细]
|
汉孝子黄香:黄香(18—约106年),字文强,江夏郡安陆(今云梦义堂)黄岗村人,是古代24孝子之一。是东汉时的名臣,官至一品尚书令。京师号称“江夏黄童,天下无双”,黄香以孝行闻名于世,主要在于他“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也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核心内容。他遵从“为人之子,安亲为上”的古训,自幼就知孝敬父母,是一个以“孝”著名的大孝子,被后人尊称为中国传统孝道的代表。在《二十四孝》中,“黄香扇枕”,列为一孝,而在近千年来用作中国儿童启蒙课本的《三字经》中,更以黄香为中国孝子的第一代表,故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之语……[详细]
|
许兆椿(1748—1814) 字茂堂,号秋岩,云梦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是《四库全书》编纂者之一。乾隆年间,中国编纂一部内容上最为翔实的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这部丛书的编纂者达160多人,其中重要人物之一就是许兆椿。公元1772年,朝廷决定编纂《四库全书》,在选拔编纂人才时,许兆椿首批入选。他们第一批30多人着手校勘《永乐大典》,开始编纂的奠基工程。此后,他以翰林院编修的身份,参加《四库全书》编纂和校写的全过程。乾隆四十七年(1782)初,《四库全书》编成,第一套缮写竣工,进呈乾隆皇帝。皇帝特赐御宴招待编纂诸臣,许……[详细]
|
丁炳权(1899—1940),字御伯,汉族, 湖北云梦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九七师师长兼长沙警备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人物生平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东征、平定杨刘叛乱等设。1926年7月去家乡云梦组织别动军配合北代,任总指挥。后别动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补充营,又改称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特务第一营,任营长。不久该营扩绸为警备第三团,任团长,参加龙潭之投。后任第二十二师第六十六团团长。1928年参加二次北伐,年冬入陆军大学第一期受训。期间先后奉令为郑州军事特派员、襄河“剿匪”司令。陆军大学肄业后,1932年8月任湖北省保安处参谋长,1934年升任……[详细]
|
朱道平(1899—1982) 原名道贤,云梦沙河(李店)上朱湾人。1907年随家人迁往台湖店,给地主放牛,15岁当长工。1926年底在台湖店参加农民协会,是农民运动的积极分子。1927年参加农民赤卫队,投入攻打罗市港的“四维”农民暴-动,遭到“剿共清乡团”-。1930年2月,共产党员徐文汉串连朱道平等重建台湖赤卫队.3月朱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接任赤卫队队长.8月初,鄂豫皖红1军第1师袭占云梦城,朱率赤卫队赶往支援。1931年7月,他带领台湖赤卫队配合汉川游击队,攻打隔蒲潭、长江埠等敌军据点,打击反动派的气焰,并全歼驻刘家隔的反动民团。1931年12月,湘鄂……[详细]
|
戴辛皆(1894~1970)戴辛皆,原名平舆,字笠,湖北云梦人。出生于书香之家。清宣统元年(1909)小学毕业后,从云梦到武汉,入武昌第一中学。民国2年(1913),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民国6年毕业后至民国17年,先后在贵州遵义及湖北宜昌、武昌、江陵等县中学任教师。民国17年(1928),戴辛皆得到家族的资助,远渡重洋,自费到法国留学,在芳腾白露中学半工半读学习法语。民国19年至24年,获得公费,在法国里昂大学生理研究部攻读生物生理学。他刻苦研读,深得其指导教授Cardol的赏识,民国24年获博士学位。同年,戴辛皆从法国回国,在北平研究院任研究员,到青……[详细]
|
陆春元(1908—1987) 又名国坤,云梦义堂陆家寨人,皮影表演艺术家。陆生于皮影艺人家庭,父早丧,8岁随母走村串户卖油条,13岁给富户放牛。陆喜爱皮影,不久便投拜父亲的徒弟胡志成为师,因学习刻苦,16岁正式登台演出,一直活跃在安陆、云梦、应城、汉川等县沿府河一带的集镇和乡村,演出的《杨家将》、《说岳传》等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被称为“府河陆皮影”。新中国成立后,陆敏于接受新文艺思想,运用新的社会题材,反映新的生活风貌和政治内容。1952年,配合抗美援朝运动,编演皮影戏(——车高粱米》和《女英雄金顺善》等节目。其制作的八路军、打腰鼓、传统铠甲、传统蟒袍四……[详细]
|
王治熙(1906—2005) 又名青山,号干南,云梦下辛店王家咀人。1922年6月入湖北省第二中学,1927年1月考入黄埔军校,1929年5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6期步兵科,同年8月留学日本。1932年5月,毕业于日本千叶陆军步兵专科学校。回国后,先后在南京、湖南湘潭、广西咸水等地任中、上校教官,训练队长和步兵西南分校教育处少将处长等职。1942年9月,任第71军第28师副师长。1944年6月,任代理师长,受命参加收复松山战斗,负责怒江东岸40公里防线。8月,指挥官兵,夺取松山阵地,击退日寇渡江。9月,又指挥全师参加龙陵战斗,歼灭日寇1500余人,缴获步枪……[详细]
|
李庚山,男,汉族,1932年4月生,湖北云梦人,1959年毕业于湖北医学院(现武汉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历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院长、心血管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介入心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副会长等全国和省内10余个学术团体重要职务。全国著名心血管病学及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心血管专业医疗教学科研40余年,是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创始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攻关项目、卫生部基金及省市级20多个科研项目,取得科研成果15项,获国家……[详细]
|
李世鹏(1909—1991) 字云翼,云梦吴铺赵许村李家嘴人。1930年入黄埔军校第8期通讯兵科学习,1935年出任湖北省第2区保安司令部3大队大队副官。1938年春入长沙陆军大学第16期学习深造。同年7月,日军进攻武汉。李世鹏被派往保卫武汉的第五、第九两个战区参战。李世鹏根据敌情和地图作出判断,向白崇禧提出建议,打了一场特大遭遇战,日军死伤7000多人。1939年11月,李世鹏被派往重庆军令部第三厅一处任少校参谋。此时正是国共合作时期,但国民党当局对八路军的给养不是卡就是拖。为解决八路军军需拨款问题,李世鹏将扣压表格的人打破鼻子,流血不止。为此遭到撤职……[详细]
|
钟以彦(1914—1989) 乳名庆琼,曾用名楚卿,云梦隔蒲潭庙头村学堂湾人。6岁入村塾,17岁辍学回家务农。1939年1月,参加共产党领导下的应城抗日游击队。6月,钟以彦调任应城县抗战动员委员会会计,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4月30日晚,参加应抗攻打云梦县城的战斗。1940年,钟以彦受鄂中党组织委派,回云梦抓-工作。相继担任一、二、三区区长、抗日民主县政府财政科长、副县长等职。1941年,钟以彦任副县长期间,主持改革税捐办法。扩大征税区域,充实保障新五师的军资,使抗日力量逐渐雄厚。1945年2月,钟兼任义堂区委书记。此时日军以义堂镇为据点,对周围乡……[详细]
|
秦礼刚,男,1949年生,国际木偶联会会员、中国木偶皮影学会理事,现任湖北省云梦县梦泽影戏馆馆长,在皮影传承创新和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有突出贡献。创作演出的皮影剧《武松打虎》获得国际木偶皮影大会组委会颁发的第21届国际木偶皮影“最佳传承奖”和国家文化部颁发的“文化遗产日”奖。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文化演出活动,2007年6月在北京世纪坛为-、-等中央领导做过专场演出,曾在法国等世界多地巡演,美、英、法、意、俄等多国人士慕名前往云梦观摩学习。其文化传承事迹受到各级媒体高度关注,已被中央电视台报道12次,新闻联播报道3次,国际在线报道4次。2012年,被国家文化部认……[详细]
|
王正 (1930~)笔名王黎焚、王亦放。湖北云梦人。中共党员。1949年肄业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系。1949年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历任文学组组长、创作组组长,艺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剧协-书记,中国戏剧出版社社长、总,编审。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论文集《形象的魅力》、《剧作家的沉思》等。话剧剧本《报童》(合作)获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全国第二届儿童文学评奖剧本一等奖,《让青春更美丽》获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二等奖,《迟开的花朵》获文化部直属院团新剧目创作二等奖,《喜哥》……[详细]
|
晏明(1920—2008)原名郭祥照,又名郭灿,字灿之,曾用名林露、林之露、白野等。云梦吴铺汤店村郭家墩人。受其家庭熏陶和影响,从小就酷爱写作,尤其是诗歌和散文。1940年,晏明在重庆创办《诗丛》,自任主编。同时积极参加以郭沫若为首的文艺界进步人士及抗敌文协的各项活动。不久辗转到桂林,任《胜利报》,先后写了以《战地诗草》为副题的诗50余首发表在大后方的报刊上。后又到湖北恩施任《武汉日报》文艺副刊主编。由于争取到臧克家等人的支持,把副刊编得有声有色。再后来到川北编小报,写了大量反映农民疾苦及抗丁抗粮的作品在各地发表。此期间出版第一本诗集《三月的夜》。新中国……[详细]
|
郭冬 (1949~)女。湖北云梦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师大中文系。1968年赴内蒙古插队务农,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后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任教育部全国考委文史专业委员,教育部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文学的思考》、《走出“老房子”——当代中国教育报告》、报告文学《求和——来自科学家的报告》、《中国教师的命运》、《海浪花》、《北京危旧房改造纪实》、《不安宁的家》,中篇小说《婷婷》,儿童小说《妈妈送我去内蒙古》,文学评论《余秋雨简论……[详细]
|
王正(1930—2007) 云梦下辛店泗洲寺村后王湾人。1948年考入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苏州)艺术教育系戏剧组读书。1949年7月,由共青团苏州市委推荐到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曾任院部研究组组长。1957年被划为右派送农场监督劳动。1962年调回中国青年艺术剧院。1985年4月,被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总干事。1985年9月调中国戏剧出版社任总编、社长、编审等职。1954—1985年,他发表的16个剧本有5个剧本7次获得全国性的创作奖。如《报童》(与人合作)在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创作一等奖和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详细]
|
杨斌庆,1938年出生,云梦人。196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任中共随县三里岗区委书记、随县县委副书记、襄樊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长、中共襄樊市委书记、湖北省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1998年当选湖北省第九届政协副主席。为全国市长书画院院士、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名誉会长兼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首届顾问委员会成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会长、湖北省书画院院长、鹰台书画院顾问、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出版有《杨斌庆书法集》、《杨斌庆书法选集》等艺术专著,并有多件书法作品在全国性书法展赛中入展和获奖,部分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收藏。曾两次举办个人书法展览。主要著作有《间接经……[详细]
|
陈希平(1895—2002) 又名子勋,派名贤举,云梦下辛店丰乐村陈家楼子湾人。1925年考取黄埔第3期。北伐以后,陈希平曾在黄埔军校第六期任中队长,后到国民党武汉市党部任宣传部长。抗日战争初期,任280旅旅长,191师师长,担任前卫赴南口与日军作战,重创日军。1945年日本投降后,陈希平任湖北省保安副司令。1948年冬,陈希平任118军军长。1949年4月,118军开往鄂西。7月,升任第14兵团中将副司令。9月,陈希平携妻儿飞往台湾。临走前,力荐思想进步、向往光明的118军副军长、他的黄埔三期同窗好友同乡方暾任该军军长。方暾听从陈希平的劝诫,1949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