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树英(1900~1988)号济生,安康县流水店人。其父谢恩绶,是清末地方名士,见国力日衰,督子女力研科学、发展实业,谋求救国之道。谢树英秉承父教,早年就读于北兆一中,在高等法文专修馆毕业,是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学生。1920年11月,由华法教育会派赴法国勤工俭学。在赴法船上结识周恩来,对周的忧国忧民、矢志变革中国现状的赤胆忠心,感佩不已。1921年,从巴黎转学德国柏林工大采矿科,周恩来也于1922……[详细]
|
康萍(1914.3~1988.1.13) 原名西山,祖籍紫阳县古家村。民国6年(1917)随父康有富迁居凤亭乡万家朳,佃种度日。28年(1931)在沈寿柏部当兵。23年(1934)五月,张英三部攻克清明寨,沈部溃散。康萍携带长短枪各1支突围,藏于擂鼓台药农鲁宗安家,只身去紫阳牛蹄河舅家躲避。十月,他秘密回家探望母亲和妻子,涧池镇队附邹洁之闻讯率兵拘捕,再次只身出走,其妻被邹强占为妾。一天,他在汉阳……[详细]
|
毛文书(1910~1988)毛文书,女,四川乐山人。民国26年(1937)毕业于四川华西大学医学院,先后获理学士和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讲师、副教授。民国36年至民国38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50年回国后到广东,历任广州岭南大学医学院、华南医学院、中山医学院教授,眼科教研室副主任和主任,附属眼科医院副院长、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山医科大学教授,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卫……[详细]
|
张振珮 (1911~1988),笔名晓容,晚年自号守拙斋主人,滁州人。民国17 年(1928年)毕业于县立中学后在滁州小学执教,民国19 年考入安徽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师从姚仲实、罗根泽、周予同等著名学者。民国23 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先后执教于新疆学院、新疆女子学院、贵阳师范学院、贵州大学等学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兼西南民族研究会顾问。张振珮 在治学中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详细]
|
酆云鹤1900年4月生于农民家庭。1931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获得化工博士学位。197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纺织工业部顾问、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纺织工业局顾问等职,是我国著名的苎麻纤维专家,为祖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27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到美国学习化学工程。次年,获硕士学位。1931年获化工博士学位,成为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第一个取得化学博士学位的中……[详细]
|
刘弄潮(1905—1988)原名刘作宾,又名刘旷达、刘砻潮,新繁县繁江镇(今新都区新繁镇)人。中共党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征集研究委员会委员。 1923年初,经中共早期领导人恽代英帮助与介绍,刘弄潮离川赴武昌参加革命工作,认识了李汉俊、李大钊、施洋和董必武等人。到武昌不久,刘弄潮就投身铁路工人运动,担任往来武昌至江岸的交通员。2月,他赴郑州参加庆祝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典礼。这次著名的工人运……[详细]
|
詹振辉(1912~1988年),字文灿,泉州人,民国元年(1912年)4月生。父亲詹鸣皋,雕塑佛像,开设0佛铺。詹振辉童年读过私塾,12岁学雕塑佛像,拜涂门外艺人姚松林为师。10年后,又拜闽南名艺匠许光益为师。詹振辉在名师的传教下,技艺逐渐成熟。抗日战争期间,佛铺无人问津,詹振辉到内地,观摩各地寺庙菩萨神像的造型风格。解放初期,詹振辉为人塑造肖像和雕塑教学模型。他为泉州地方绅士林骚、苏大山、南音艺……[详细]
|
张骏声 (1924—1988) 男,一级导演。苏州人。1943年2月起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敌演剧五队、四队任演员。1949年后任七兵团教导团和浙江军区文工团戏剧队长、编导,曾导歌剧《血泪仇》、《刘胡兰》、《王秀鸾》、话剧《战斗里成长》等。1955年任浙江话剧团艺术室主任、导演,曾导《万水千山》、《夜店》等。1958年任浙影厂导演,赴上海电影导演进修班学习,实习时参加电影《红色娘子军》摄制全过程……[详细]
|
曹元宇(1898~1988)字行素,一字红雨,号黄山老民。歙县雄村人。化学史专家、化学家、教育家、医药学家和画家。民国9 年(1920 年)留学日本,就读东京工业大学化学系。民国15 年回国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南京工业专科学校、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北洋工学院、浙江医科大学任教。民国23 年晋升副教授,民国29 年晋升教授。1949 年入教江苏医学院(今南京医学院),曾任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详细]
|
张子述 (1903—1988),勉县城关镇劳动街人。民国15年(1926)从师学医,20年(1931)开铺行医。34—36年(1945—1947)参加北京医专函授和贵州光明眼科函授学习后,经国家-统考合格后,取得中医师资格。 解放后,张子述先后在县中医联诊所、县医院当医师,并在县中医进修班、汉中地区中医进修班、汉中大学医疗系任教。1958年后,先后被选为陕西省第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详细]
|
毛佩卿 (1919—1988) 原名毛秀娟。女,演员。浙江嵊县东乡灵鹅村人。13岁进“大华舞台”科班学艺。不久,女子“的笃班”遭取缔,班主就将“大华”挂牌为小徽班。1933年大华舞台解散,到宁波参加素凤舞台,参演的第一部戏是《红鬃烈马》,她饰薛平贵。演出中她有意识地将绍剧的唱腔融入越剧唱腔中,观众感到耳目一新。1934年在镇海上演《龙潭寺》,主角竺素娥突然倒嗓,她临时顶演竟一炮打响,从此崭露头角……[详细]
|
刘公武(1903~1988),曾用名庚舜、耕芜,华容县城关镇人。民国11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13年转入复旦大学。14年在校加入国民党,是年参加“五卅”运动。15年5月被选为复旦大学学生会执行委员长,被校方以“危险分子”之名勒令退学。他回到华容参加农民运动,和共产党员欧阳悟、何坤等合作共事,发动和领导农民运动,支持北伐战争。12月,参加国民党华容县第二次代表大会,被选为执行委员,任常务主席。民国1……[详细]
|
刘晓(1908-1988) 中共中央委员,外交部副部长。湖南省辰溪县人,1908年5月出生于辰溪县辰阳镇桐湾溪村一个书香之家。5岁时母亲病逝。1915年起先后就读于白岩祠初等小学、县城私立辰粹小学。1921年秋考入沅陵县朝阳中学。1925年,帝国主义制造“青岛惨案”、“五卅惨案”,他耳闻目睹国家内忧外患、生灵涂炭的惨状,毅然率朝阳中学“青年会”学生冲出校门,举行反帝-,被学校除名。1925年秋,……[详细]
|
魏光轩(1925-1988),又名魏国昌,长葛县古桥乡魏庄村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就读,勤奋好学,尊敬师长,喜爱体育,学习成绩优秀。1941年小学毕业后,考入许昌私立进德中学,就读期间,因家庭经济困难中途辍学。中学肄业后在本村初级小学任教员,后任校长。1948年家乡解放,他先任乡财粮、后任乡长。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受县政府委派到尉氏三中(原洧川中学)任校长。魏光轩在三中任职……[详细]
|
彭湃(1923.11.21~1988.11.11),开封市人。著名话剧导演。在开封上小学、中学期间,即喜爱表演,曾参加学校组织、编导的《0》、《三江好》、《放下你的鞭子》等话剧的演出,显示出颇高的艺术才能。1938年6月开封沦陷,沦陷前他随父母迁移至河南郏县。在郏县师范学习期间,参加学校组织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0年郏县师范毕业,后在西安、宝鸡、重庆等地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在观摩史东山、陈鲤庭、……[详细]
|
一心为民的好医生 刘淑芳,建瓯县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生于闽清县洽洋乡。淑芳未弥月其父病故,家庭经济日益困难,5岁随母到基督教办的育婴堂干活。1921年在教会的资助下入小学,17岁初中毕业。以后靠半工半读及教友帮助,先后毕业于陶淑女子中学、马高爱护士学校、协和大学医学预科。1940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45年9月毕业。1946年,回福州协和医院任内科医师。1948年2月,调闽清……[详细]
|
呼占山(1920~1988) 1920年11月21日生于呼家坪一个贫苦农家。同胞4人,3男1女,排行0。幼时清寒,无力就读,随父呼祖佑种田度日,较早受到革命熏陶。1934年12月参加共青团,任村少先队长。次年10月投身红2支队;1936年春渡黄东征,作连通信员,10月加入共产党。1938年10月,中央留守兵团警备5团(后改编为警3旅8团)1营2连任班长。1943年大生产运动中,呼班被评为全团生产英……[详细]
|
江京华,又名学军,1966年生于顺昌县高阳乡紫竹村一个农民家庭。8岁进高阳小学学习,从小立志要当人民解放军战士,自号“学军”。1983年,京华的父亲因病成为半残废,大弟弟又患顽症,长期住院治疗,家庭经济困难,他只好辍学到大干乡建筑队做工赚钱,帮贴家庭生活。1984年12月,京华响应国家征集义务兵的号召,回乡说服父母服从国家需要,克服家庭暂时困难,得到家人的支持,应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32406部队当……[详细]
|
江仁寿(1906~1988)歙县森村乡皋径人,教授。民国17 年(1928 年)上海大同大学毕业,在母校和浙江大学工学院任教各一年。民国19 年官费留学英国伦敦大学理学院,民国25 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博士学位回国。历任武汉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教授。1955 年支援大西北出任西北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编有《理论力学》和《气体分子运动论》讲义,与周童庆合译斯玻尔斯基……[详细]
|
李维纲(1910~1988),原名李逢,字公仪,笔名曾用李梅子、黎明、白鸥、希云等。广东省梅县丙村人。1927 年,在梅县东山中学毕业后,回家乡丙村中学任教。1928 年旅居星洲后,曾在华星平民学校、吡叻和丰中学、兴中中学、怡保中学执教,后任和丰中学校长。自年开始,李维纲在星洲开始他的创作生涯,著有童话《鼠军师的1928 故事》、《和丰颂》,《天是我们的天》、《我们相见在前线》、《明天的太阳》等。……[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