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树(1893~1988) 原名端六、字庭桂,天主教徒,洗名类思,祖籍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清光绪十九年六月初七(1893年6月30日),出生于上海城内马园街12号世代信奉天主教的家庭。光绪二十八年,就读于伯尔各满学校,后入徐汇公学读书,清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后入耶稣会初试。次年,赴英国入康托尔培里法国耶稣会文学院、哲学院读书。民国7年(1918年)回国,任徐汇公学副监学兼法……[详细]
|
王个簃(1896~1988年) 王个簃,名贤,学名启之,号个簃,江苏海门人。中-员。自幼笃好诗文、书画、金石。民国9年(1920年)得诸宗元等引见,受业于艺术大师吴昌硕,入寓进修,朝夕侍师左右,为吴晚年继承衣钵的最得意弟子,深得吴派艺术之精髓。嗣后,王又对青藤、白阳、八大山人、石涛等明清诸大家作品作了潜心探讨,兼收各家之长。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吴派艺术随着时代潮流得到新的开拓……[详细]
|
马任全(1908~1988年) 马任全,江苏常州人。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民国20年(1931年),马在其父经营的顺昌石粉厂任营业经理、厂长,先后去日本、印尼、新加坡、美国等地考察,引进先进技术,推广产品销路,积极开拓、经营,成为远东最大石粉厂之一。 解放后,马积极投入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认购公债等活动。1956年,担任顺昌石粉厂厂长,带头申请公私合营,后厂并入上海……[详细]
|
孙易彬(1920~1988年)孙易彬,民国9年(1920年)10月生,张坂镇崧山洋厝村人。9岁,随父前往菲律宾谋生。民国21年,考入菲律宾怡朗市华侨商校中学部。时该校校长陈曲水、教师张幼庭、蔡振青等人,都是爱国华侨,经常宣传抗日救亡等爱国思想。民国25年6月,经张幼庭介绍,易彬加入进步组织“菲律宾怡朗华侨救亡协会”的“少年剧团”。9月,参加救亡会为纪念“九一八”事变五周年举行的-及劝捐、义演和义卖……[详细]
|
姚惠泉(1895~1988年) 姚惠泉,生于江苏川沙(今上海浦东新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读私塾。民国5年(1916年),毕业于江苏第二师范。是年2月,任上海市立时化小学教师、教务主任。民国13年与人合伙开设仙鹤草素药厂,任副经理。民国15年7月,姚调上海县教育局任课长督察,第二年参加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任研究课职业指导、农村劳工服务股主任。民国19~23年,姚兼任……[详细]
|
曾光叔(1912~1988),又名曾熊。江苏常熟人。祖上是常熟城内四大望族之一,《孽海花》作者曾朴之子。民国6年(1917年)就读于常熟、上海小学及苏州晏成中学。民国14年,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时参加五卅运动。民国24年毕业于上海同德医学院。民国26年日军侵华后,参加红十字总会三十四伤兵医院手术队。后转至重庆,在空袭救护委员会第十重伤医院工作。民国35年,返沪任普陀区卫生事务所所长。上海解放……[详细]
|
颜文梁(1893—1988),苏州市人,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著名美术教育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副院长。颜文梁出生于苏州一个画家家庭,自幼受到艺术熏陶,16岁时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学习刻印、制版和印刷技术,后转入图画室学习西画。1912年自行试制油画颜料创作出第一幅油画《石湖串月》。1919年发起组织苏州美术赛画会,为我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详细]
|
许涤新(1906—1988年),原名声闻,本县棉湖镇人。1924年,在揭阳一中就读,开始接受新思想。1925年在普宁旅汕小学任教,是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许涤新考进中山大学预科班后,参加学校“社会科学研究会”,开始阅读有关共产主义的书刊。1927 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广州实行清党和大-,他被校方开除。1928年,他到厦门大学读书,因生活拮据,于1929年转考免费的上海国立劳动……[详细]
|
林卧龙(1922~1988),原名林助樊,广东翁源县岩庄崩岗村人。林从小爱读书,善思索,十二岁就能吟诗作对,并十分敬佩历史上劫富济贫及除暴安良的草莽英雄。1936年秋,卧龙就读于本村私塾,塾师是孙中山的追随者,卧龙曾跟着他到各乡镇宣传反封建、要民主的新思潮,參与拆庙宇、破迷信等活动。此时,在县立中学读书的堂兄经常从学校带回宣传马列主义的刊物给他阅读,并向他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使他受到先进思想的熏……[详细]
|
陈弼臣(1910~1988)陈弼臣,名锡逵,别名基良,泰名陈·梭蓬帕尼,祖籍广东潮阳,出生于泰国吞武里。父陈子贵,早年到泰国谋生。陈弼臣5岁时被送回家乡接受教育。因家贫,读了一年即辍学。民国15年(1926),陈弼臣重返泰国。起初在益成木行当杂役,后被提为文员、会计以至经理。在此期间,他利用工余时间学了两三年泰文,为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后来因为得到泰商界前辈郑景云的赏识,受聘在他所开设的森兴隆……[详细]
|
邓应贵,1963年2月出生在四川省安岳县龙台区岳溪乡龙盘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84年12月参军入伍。在部队,邓应贵先后当过炮手、炊事员、饲养员、班长,无论在哪里,无论做什么工作,邓应贵都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他当新兵时,被评为训练标兵;做炮手时,是连队的技术尖子;担任班长时,所在班训练成绩在连队最突出。由于表现出色,他先后受到连队嘉奖两次。1986年3月,连队在团农场搞生产。邓应贵和一名战士承担了饲……[详细]
|
李书田(1900.2.10-1988.3.28),字耕砚,出生于河北省昌黎。北洋大学预科、学士毕业,在美留学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后被母校聘为教授,中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水利学家,历任多所学院院长,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开拓者之一。1949年李书田前往台湾,次年赴美国定居。1972年他在美国创办世界开明大学与李氏科学技术学院,在17个国家设立了33个分院。1988年在美国南达科他州拉皮德城逝世。李书……[详细]
|
陈旭麓(1918-1988) 历史学家。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1918年3月31日生于湘乡县锁石镇。1934年人长沙孔道国学专科学校,继人贵阳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43年春毕业,先后任教于贵州修文中学、双峰县青树坪起陆中学、重庆赣江中学。1946年冬受聘上海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兼圣约翰大学教授,加入中共外围组织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投身-。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华东师大教授、历史系副主任、研……[详细]
|
刘子崧(1912~1988)坂东镇坂中村人。17岁毕业于文泉中学。他学生时代思想进步,在文泉中学时曾倡仪组织闽清全县学生联合会,并被选为主席。日本制造“济南惨案”后,他带领学生开展反日爱国活动。民国17年(1928)在福建学院预科读书时,被选为在榕闽清学生会主席,出版《闽清学会月刊》,撰文抨击当时闽清军政当局的-腐败行为。民国18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系。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详细]
|
韦敬礼(1906~1988)韦敬礼, 曾用名韦亮东、王一凡,壮族,通挽乡伏柳村人。1926年6月,被邀请为本村雇农会秘书。同年11月,伏柳村成立农民协会,他被选为村农协会委员,负责秘书工作。1933年至1935年在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学习。1936年12月23日,中共广西省工委委员黄彰来到武宣通挽,发展韦敬礼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春,韦敬礼受聘为通挽中心校教导主任,他以教师职业作掩护,积极开展……[详细]
|
徐彭年 (1919~1988) 又名徐泽潭,壮族,州圩乡州圩村人。1934年6月参加革命,任右江党组织情报员,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8月, 中共那马中心县委三位领导人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杀害。1939年秋上级党委派赵世同来那马,重新健全各级党组织,成立中共那(马)武(鸣)特支,赵任书记,徐彭年任副书记。1940年,赵世同委任徐彭年为特支巡视员前往平治县之江南、镇江、玉环等山区进行巡视,……[详细]
|
王子文(1912—1988),又名王郁斌。市郊区陈炉镇王家院村人。1936年12月,贺龙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驻扎陈炉镇时,在第二高级小学当事务员的王子文亲自为红军战士打扫房屋,准备桌凳、床板。此后,聆听了贺龙关于抗日救国的讲演,观看了红军战士的文艺演出和帮助群众担水、扫院的行为,认定这样好的军队历史上没有过,坚信中国共产党真正是抗日救国的中流砥柱。翌年3月,王子文在贺龙的直接影响和关怀下,秘……[详细]
|
戴晓东(1904~1988),原名戴瑞璞,又名戴蕴山,萧县王寨镇戴楼村人,青年时代投身革命,积极组织并参与领导农-动。民国17 年(1928 年)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县委委员、特委秘书、萧宿永中心县委书记、鲁西南地委书记、冀鲁豫区党委委员、社会部长、河南工委组织部长。全国解放后,历任平原省委委员、公安厅长、平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华北行政委员会监委副主任、中共华北局-委员……[详细]
|
陈树芳(1922~1988),回族,生于河南省杞县城一个两世名医家庭。青少年时代先后在杞县初级小学、杞县私立大同小学、中学学习。1938年参加豫东抗日游击三支队,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初他在亳(县)北芦家庙夜袭伪军战斗中,冲锋在前,毙敌5人,缴获机枪1挺,受到部队嘉奖。继又参加歼灭伪军袁天柱、曹大中部的战斗,由于表现突出,晋升为连指导员。1943年他调任新四军四师特务营组织干事。翌年8……[详细]
|
薛平华(1916~1988年),坡头乡留庄人,贫农出身。抗战前,曾在山西省垣曲、绛县等地给地主扛长工、当脚夫。1938年日军侵占济源后,平华为抗日救国,毅然返乡,报名参加了杜八联抗日自卫团。1941年,平华升任自卫团中队长。他经常化装成小商贩,以卖摸为名,深人敌占区侦探敌情。一天夜里,他得知日军12辆马车从县城出发往坡头运粮,就带领自卫团员在路上设伏,一举将敌人粮车全部截获。1942年夏,中共济源……[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