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臧克茂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臧克茂(1932.01.28- )坦克电气自动化专家。江苏常州人。1955年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现任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 长期从事坦克电气自动化工程研究,通过自主创新,提出了现代坦克炮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控制方法,跨越了国外炮控系统的两个发展阶段;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坦克电驱动系统原理样车,并率先开展全电战斗车辆技术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发明专利7项。……[详细]
|
邹冈(1932.1.1-1999.2.24),经药理学家。上海人。1954年于毕业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61年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对吗啡、内源性阿片肽作用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张昌绍教授共同发表吗啡镇痛作用部位在第三脑室和大脑导水管周围中央灰质的论文,被国际上誉为吗啡作用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在针麻原理研究中证明针刺释放脑啡肽。1964年首先发现b……[详细]
|
83、杨芙清 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芙清(1932.11.6-) 江苏无锡人,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2年11月6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就读于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转至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5年毕业,并成为著名计算数学专家徐献瑜的第一代研究生。1957年被选派到苏联学习程序分析和计算机软件,1959年学成回国,同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62年晋……[详细]
|
84、陆埮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埮,天体物理学家 1932年2月23日生于江苏常熟。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曾任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 长期从事高能天体物理科研和教学。在伽玛暴余辉刚发现不久就研究了其星风环境和致密介质环境,有力地支持了伽玛暴起源于大质量恒星塌缩的观点提出了伽玛暴余辉动力学演化的统一模型最早发现夸克非轻子弱过程对奇异星的径向振荡有非常强……[详细]
|
85、温诗铸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温诗铸,机械学专家。1932年11月2日生于江西丰城。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润滑理论、摩擦磨损机理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以完备数值解为基础的弹流润滑理论,建立了工程中有关弹流润滑问题的设计方法,导出了普适性最高的润滑方程。提出以纳米膜厚为特征的薄膜润滑状态,从理论与实验上论证了纳米润滑状态的形成机理与……[详细]
|
董海山(1932.10.18-2011.02.03)含能材料专家。出生于河北省滦县。1961年毕业于列宁格勒苏维埃化工学院,获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曾任《含能材料》杂志主编,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群众性学术团体)外籍院士。长期从事高能0合成与应用研究,是我国这一领域重要专家和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 在科学方面,阐明了以硝仿为酸组份的曼尼希反应机理,发现了三硝基乙基-N-亚……[详细]
|
87、彭一刚 中国科学院院士
彭一刚,建筑专家。1932年9月3日生于安徽合肥。195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天津大学教授、建筑学院名誉院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建筑美学及建筑创作理论研究。在建筑美学方面,从古典建筑构图到现代建筑空间组合规律以至当代西方建筑审美变异等,都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在研究西方建筑理论的同时,还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特别是古代造园艺术及民居、聚落等的形态、……[详细]
|
88、柯伟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柯伟(1932.12.30- )金属腐蚀与防护专家。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原籍浙江省黄岩市。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高温合金的蠕变、疲劳及腐蚀疲劳等材料失效与保护的研究。提出疲劳预形变诱发蠕变空穴的模型,发展了蠕变与疲劳交互作用理论;首创喷丸和氩气联合处理的新工艺,解决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特大晶粒的难题;开拓了我国较为薄弱的腐蚀疲劳……[详细]
|
89、戚正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戚正武,生物化学家。1932年4月1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化学系。1959年获苏联医学科学院莫斯科医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蛋白质、活性多肽、尤其是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系统研究了三种不同家族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与功能,其中慈菇抑制剂为首先发现的新抑制剂家族,成为国际上研究蛋白酶抑制剂的重要研……[详细]
|
何凤生(1932.06.26-2004.11.16)(女)职业神经病学专家。贵州省贵定县人。1955年毕业于原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及世界卫生组织职业卫生合作中心(北京)主任。在30余年的科学研究中,对多种毒物及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应用职业流行病学、神经行为学、神经病理、电生理、生化及神经放射学等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将神经病学与职业……[详细]
|
姚绍福(1932.10.13-2001.11.17)飞航导弹武器系统总体设计专家。湖南省桃源县人。1959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中国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科技委主任,航天工业总公司某型号系列总设计师、科技委副主任。先后任多种型号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的正、副总设计师,解决了该武器系统总体设计领域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为发展我国飞航导弹做出重大贡献。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主持……[详细]
|
92、朱晓东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朱晓东(1932.09.21- )心血管外科专家。河南省开封市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65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主任医师,曾任阜外医院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主要科技成就与贡献包括:1)50余年心脏病外科临床实践,全面开展各类心脏与大血管手术并参与建设全国心脏外科技术协作网;2)早期从事心导管检查与血流动力学研究;3)从事人工心脏瓣膜与心室辅助装置的研……[详细]
|
93、秦伯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秦伯益(1932.11.06- )药理学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获苏联医学副博士学位。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该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6月退休。主持研究成功神经性毒剂预防片(85号),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研制的盐酸二氢埃托啡,是我国研制成功并获批准生产的第一个-性镇痛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进行了华南马尾杉活性单体新药福定碱的药理研究,发现……[详细]
|
叶元根,1932年出生于江西省龙南县中南乡一个富农家庭。祖父叶亚海,系地方豪绅。其父叶渊芬,常在村上包揽词讼。童年时代的叶元根,最喜欢听教师和长辈讲述水泊梁山“杀富济贫”的故事,脑子里自幼就积聚着反叛精神。抗日战争期间,耳闻目睹日军的暴行,民族义奋积满胸膛,对父亲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解放战争期间,地处赣粤毗连的江西龙南中南乡(现名武当镇)农村,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人民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国民党……[详细]
|
95、郑光美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光美,动物学和鸟类生态学家。1932年11月30日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原籍北京市。195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958年东北师范大学动物生态研究生毕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我国鸟类生态学和行为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在特产濒危雉类的生态适应机制和生活史对策研究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首次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和3S技术对雉类的栖息地选择、领域、活动区……[详细]
|
96、李文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李文华(1932.1.15- )生态学和森林学家。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 1961年获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森林生态和资源生态工程的研究:专著《西藏森林》填补了地区空白,为高原森林保护与合理利用起到了奠基作用;建立了高原森林、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模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领导西南资源开发研究,为国家发展战略向西部转移提供了科学依据;倡导生态农……[详细]
|
曾剑潭,男,已故,1932年——2012年。1945.2——1949.12 邵阳市“松竹石”竹刻店学徒1950——1953 邵阳市“新民竹艺联社”刻工1954——1956 邵阳市“竹艺生产合作社”技师,雕刻组长1955 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1958 邵阳市竹艺厂技师、雕刻车间主任1959 邵阳市竹艺厂新技术设计研究组组长,领队赴北京人民大会堂雕刻壁……[详细]
|
98、刘鸿亮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刘鸿亮(1932.6.20- )环境工程专家。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在水环境研究领域是我国学术带头人。对我国的湖泊调查、湖泊环境数据库、湖泊富营养化机制、湖泊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近年,在水、垃圾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详细]
|
99、管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管德(1932.06.09- )飞机气动弹性力学专家。北京市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学院。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负责建立我国第一套适用于超音速飞机设计的气动弹性计算和试验方法,并做出重要贡献。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详细]
|
100、鲍明道
鲍明道:男,教授,“5.12”退休老干部,省老干局《三个服务对象》之一。农历1932年4月生,浙江天台市山(墅山)村人。1949年底天台中学高中毕业后参军,1950年1月至1952年2月分配在杭州市公安局工作,立三等功。1952年3月应国家建设需要调干上大学。1955年2月毕业于现上海外国语大学,分配在北京中央地质部工作。1955.6-1958.6派驻新疆中苏混合队-十三大队,任译员、团支部书记和……[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