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乃祯(1892-1949)河南省商水县胡吉村人,1892年生。淮海战役期间,是河南省担架队队员,因长途跋涉,双脚冻伤肌体严重损坏,伤势恶化,久治无效,不幸于1949年春与世长辞,时年57岁。徐乃祯自幼随父母参加劳动,16岁时就开始给地主当长工,受到地主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他饱受旧社会的苦难,迫切渴望打破封建枷锁,走出地狱般的生活。淮海战役开始以后,党号召广大人民支援前线,徐乃祯踊跃报名支前,于19……[详细]
|
高传翰(1892-1974),文登区泽头镇大洼村人。高家在离村半里多的野外住,为看家护院,自己修了个小岗楼。老人一家非常支持革命,小岗楼成了于得水的一个秘密联络点。为防不测,岗楼墙上挂有土枪和一个个用罐头盒做成的土手榴弹。他的大儿子高登之高小毕业后,学习医术,曾在铺集、郭格庄及本村开设诊所。高登之1934年5月加入共产党,以行医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38年8月西上入伍,曾任八路军牙山留守处秘书;……[详细]
|
施树模,号楷庭,原名鸿模,松溪县城关人。他热心地方史志工作,筹资翻印清康熙《松溪县志》,为保存和延续地方史志资料作出突出贡献。他出生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历任松溪县第二区第三初级小学教员、代理校长,松溪初中事务员等职。为人爽直健谈,热心公益事业,他重视地方古籍文献,对地方史志尤为关心。他鉴于《松溪县志》自清康熙年间重修后,已中断二百多年,其版本也存留不多,怕这部县内唯一完整的旧志年久湮没,便……[详细]
|
戴愧生,南安诗山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出生。青少年时期在厦门同文书院读书,攻读英文,后到菲律宾协助其叔戴金华经商。戴金华是马尼拉一位富商,早年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尽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斗争,在华侨社会中有较高声望,这对愧生的成长有较大的影响。1911年,愧生在菲律宾加入同盟会,同年,奉叔父命回家乡创办崇诗学校,翌年到厦门与许卓然、陈清机创办《应声报》,宣传革命。在讨伐袁世凯运动中,《应声报……[详细]
|
王冷斋(1892~1960年)闽县人,曾居黄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入福建陆军小学堂,再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民国6年(1917年)7月,参加讨伐张勋;后弃武从文,在北京自办“远东通讯社”和《京津晚报》,因抨击曹锟贿选总统,报社被封,逃往上海。民国24年,任北平市政府参事兼宣传室主任。不久,接任宛平县长。民国26年元旦,任河北省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宛平县长。当时日军驻华北特务机关企图扩建兵……[详细]
|
钟日柱(1892~1937年),畲族,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于福安县穆阳竹洲村。年轻时以砍柴换米度日。民国22年(1933年),闽东革命风暴席卷福安。闽东革命领导人马立峰等常到下竹洲一带活动,日柱在立峰的引导下投身革命。他在家乡发动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五抗”斗争和分田运动。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4年8月,中共闽东特委决定加强对竹洲山根据地的领导,在苎园坪成立中共宁寿县委,倪英峰为书记。……[详细]
|
王灼祖(1892~1983年)王灼祖,又名元杰、逸静,仙游县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于中医世家。12岁到福州求学,先后就学于福建省高等学堂、北京协和大学医科、山东齐鲁大学医科,毕业后曾在齐鲁大学医院、福州塔亭医院任医师。民国14年(1925年),灼祖赴美国学习、参观。民国15年,在福州仓前山开办灼祖医院,开始个体行医。翌年在台江地区隆平路开办分诊所。民国21年,他与王兆培、陈光桦等人组织福……[详细]
|
黄家直(1892—1979) ,广西恩隆县(今田东)平马镇人。民国2年(1913)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就读, 6年毕业。回国不久到南宁与梁六度、周仲武等办《岭表日报》,任。13年,北伐期间到广州,由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介绍参加基层工会工作。15年,任国民党广西省党部筹委、执委和工人部部长。16年“四一二”-政变后,因被广西省政府通缉而逃往香港教书。18年,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黄家直回到……[详细]
|
董长铃,灵霍乡董墩(今柏洋乡董墩村)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幼时上过私塾,父逝后辍学,15岁当木工学徒,艺就,在外谋生。民国21年(1932年)春,投身革命,与许旺、刘招道、邓树康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柏洋、陈墩一带开展革命活动,秘密组织革命红带武装。翌年11月,他组织陈墩-,打击农村反动势力。民国23年初,柏洋一带反动刀会猖獗,他与许旺等率领红带武装配合闽东红军独立团,消灭大坪岗、大岭……[详细]
|
杨春如(1892~1969)原名杨之华,白河县歌风黄泥沟人。民国三年(1914)考入陕西省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在家赋闲一年,次年始创办县南区茅坪关帝庙小学,任校长10余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经柴守愚介绍加入同善社,二十八年(1939)冬白河县中学开办,被推任主任委员,后又任白河县财务委员会委员、田粮征收处代主任、白河县督学等职。民国三十三年(1944)经国民党白河县党部书记田惠民介绍加入国民……[详细]
|
胡天乐(1892—1951) 富川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就读,后考入河北保定军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后历任连长、营长。1926年率部北伐,参加德安、梁园战斗。次年任第七军一师团长,8月底在南京附近与直系军阀孙传芳部决战的龙潭战役中,率部担任主攻任务,激战数日,战后任第四集团军第七军三旅旅长。1934年任平乐区民团副指挥官。1938年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直辖第三十师师长、柳州……[详细]
|
储茂章(1892~1965) 本县双河口人,民国八年(1919)随父储春庆迁居西乡私渡河务农,并在当地娶妻。二十一年(1932)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西征进入陕南,储茂章因-返紫阳避居月余再至西乡,经 陈定乾介绍,于次年初参加川陕边区游击队,并在马儿崖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即担任游击队长,率部以罗家坪为根据地,同敌军周旋。当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九军成立后、储茂章先任游击大队队长,继任……[详细]
|
韩德勤(1892年10月8日-1988年8月15日),字楚箴,江苏泗阳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 早年入南京陆军小学、河北陆军学堂、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1918年毕业后分发北洋陆军任下级军官。后入川军第一混成旅,任旅部参谋、第一团团副。1925年负伤归故里。次年到广州,入中国国民党,得顾祝同保荐任国民革命军新编21师司令部中校副官处长。后随顾的升迁不断晋升。抗战期间任江苏省主席、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参……[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