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心悦(1864—1946),东营区谭家村人。自幼习唱民间小曲,后唱琴书。与时殿元是姑表兄弟,曾随时殿元到鲁西南一带学唱扬琴。清光绪二十五年(1900)冬.在首演化妆扬琴《王小赶脚》时,饰演二姑娘,成为吕剧创始人之一。是同乐班、共和班的主要演员,功青衣、花旦。崔心悦嗓音婉转柔美,表演质朴细腻、性格鲜明,曾在广饶、博兴、潍县、淄博、胶东等地名噪一时。……[详细]
|
马福兴(1864~1924),回族,云南建水人,经名为穆罕默德·尤努斯。马福兴早年中过武举,后在云南提督马福录下任参将。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西安,马福兴被派去护驾,受到慈禧太后夸奖,于1902年被委为河南参将。在河南任上因犯事,他被充军新疆。杨增新因马福兴是云南人,有军事经验,且为伊斯兰教中老教的一个领袖,故让他统领“回队”。“回队”后来扩充为十五个营,其营……[详细]
|
赖钟毓(1864—1916)字渊文,号子麟。上竹乡人。清末岁贡,幼年丧父,母教甚严,延师教授,后入三山书院。聪颖笃学,屡试夺魁。清光绪末任三山书院院长,继任高等小学堂校长。通诗文,善书法,行楷尤精。治学严谨,品德高尚,深得县人景仰。著有诗词、《镇坪县志》,惜均毁于兵燹。……[详细]
|
韦荣昌(1864—1931),字善堂,花名韦老曲,龙州县水口乡峒桂村人。清朝末年,跟随陆荣廷、谭浩明啸聚山林,逐渐成为陆、谭手下的一条好汉。后来陆荣廷率部受清廷招抚,被编为健字前营任哨长。此后,韦多次随陆、谭率兵进剿左右江游勇,屡立战功,升任管带。民国初年,任广西浔州镇守使。湘桂军第一军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广东番、南、顺、东,香五属清乡司令,广西省边防军司令。1921年解甲归里,不久,出任广西全边……[详细]
|
任向南(1864~1941) 王家坪人。父亲任宗道,清末中医,弱冠则声名远播。相传光绪四年(1878),为山西石楼某县令幼子诊病,论断精辟,县令折服,在县城南立“名高十全”石碑1通。向南幼读私塾,聪颖好学。少随父学医,深得家传,继广撷博采,为己所用。其擅长脉诊,方药简练,重义疏财,称誉方圆。曾为一盲0治病,分文不取,病愈后夫妻背麦酬谢救命之恩,仍婉言拒绝。在德和堂坐诊时,亲手培养弟子,知名者有惠书……[详细]
|
宋亦亭(1864~1933年) 宋亦亭,又名宋关,今萧塘乡萧塘村四队人。8岁从父学泥瓦匠,12岁能独立操作。平日喜欢字画,先后拜范迪光、郭友松为师,悉心摹拟。后至苏州陆润庠家翻修状元府,又拜砖刻大师学得砖雕高技。返奉后,本县财东起建仪门头,设计、建造、雕刻多出其手,曾有《竹林七贤》、《三顾茅庐》、《姜尚遇文王》、《东篱采菊图》等作品。在上海哈同花园、豫园等处,也有他的壁画、塑脊龙墙等艺……[详细]
|
杨复基 (1864—1937) 字绍烈。淄川县东关(今属淄博市淄川区) 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考中武进士,钦点御前侍卫。1911年(宣统三年)被外放陕西榆林府,任正四品知府职。1937年去世。……[详细]
|
任振吾(1864~1931),今汨罗市古培镇人。幼年习武,为邑武庠生。弱冠从军,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云南新军中任统带。时滇西兴起种植罂粟,民多吸食鸦片,他受命赴滇西禁烟清毒,铲除毒害。在滇、藏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克服重重困难,禁毒十年,成效较大。后返回昆明,训练新军。宣统元年(1909),云南讲武堂成立,任教练官,受学员中进步思潮影响,参加国民革命。民国4年12月参加蔡锷、唐继尧等领导的云南……[详细]
|
蒋士奇(1864—1947),字伯清,德里村人。自幼聪颖,读书勤奋,12岁读完《四书》、《五经》,不少篇章能全文背诵。因13岁父故,16岁母亡,按清例在家“丁忧”,耽误了6年韶光,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30岁才参加乡试中举。大主考在他的考卷上朱批:“博大昌明”、“深宏肃括”。蒋中举后,被荐恭城县候补知县,但他对做官不感兴趣,坚辞不就,回本县受聘龙川书院掌教,栽培后学。任职3年后,经好友蒋伯文、……[详细]
|
刘尔炘(1864——1931),字又宽,号晓岚,又号果斋,别号五泉山人,兰州盐场堡人。22岁,乡试中举,设塾授徒。26岁,光绪乙丑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在京供职3年,辞官归里,主讲五泉书院。复又任甘肃文高等学堂总教习,专心治学,培育人才。他创办了兰州第一所小学校--两等小学堂。还主持和举办了一些学社、讲习所和专修馆。在治学上,他重视实学,反对空读。要求学生,读书要“推其究竟,融……[详细]
|
朱乙(1864—1928年)又名赞昌,紫金县苏区乡永坑村人。出身佃农家庭。1924年2月,年届花甲的朱乙往炮子乡见到了县总农会会长钟—强和龙窝区农会会长张子玉,请示组织农会工作问题,得到县、区农会的大力支持。回到家乡,深入发动,成立了坪塘乡农会,担任农会长,并组建了20多人的农民自卫军。1925年12月,紫金县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号召全县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朱乙采取了加强农民自卫军领导,组织乡妇女……[详细]
|
张大标(1864-1938) 字霞城,灌云县小伊张庄人。光绪十九年(1893)秋,与其弟张大宗同榜中举。诰封武显将军,授武义都尉,正五品。先后在山东德州、沙河等地任守备、都司等职。辛亥革命后,回乡务农,曾组织乡民剿匪,对维护地方秩序颇有建树。大标虽属武人,但知文,且爱名人字画,生前曾藏有沈石田山水、黄三寿菊花、高凤翰指画山水、韦鹭西墨梅、赵帮清行书中堂、王寿彭和周维藩等人字画百余轴(毁于“文化大……[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