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瑛(1879年-1943年12月4日),字蘅青,出生于阳新县燕厦(今通山县新庄坪),祖籍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 被人誉为“民国第一清官”。曾任国立武昌大学校长,国民党一大中央委员、南京市市长。求学经历1903年乡试中举,次年被选派留学比利时皇家自然科学学院铁专业,随后又赴法国、英国留学。人物生平1905年,他参加了孙中山创建的中国同盟会,并在英国组织同盟会欧洲支部,为辛亥同盟会元老。石瑛回国后,……[详细]
|
石文华(1889—1955年),字荣五。本县喜峰口城里人,其父石云峰,清同治年间武举,未出任官职,靠经商治家。 石文华兄弟五人,其排行第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9岁的石文华离开家塾,带着四弟和乡里一些少年同学到迁安县城高等小学堂去求新学,与杨秀峰等同班。他学习成绩优异,又有号召力,为班级学长。毕业后,石文华被学校保送到天津农职中学就读。 民国4年(1915年),……[详细]
|
83、石邦智
石邦智(1919—)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湖南省花垣县人, 曾用名田老保,苗族,1919年9月出生于花垣县花洞镇茶园坪村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以砍柴、放牛、种田谋生。1934年7月在湘西龙山参加红军,参加了开辟湘鄂川黔革0据地的斗争。1935年11月随红二六军团长征。193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三营九连……[详细]
|
石缶(1464-1528年),字邦彦,别名熊峰,明代藁城人,父石玉,任山东按察使。石缶与兄石介于成化末年同举进士,任庶吉士,授职检讨。数次因病辞谢而居家。明孝宗末年(1488年)始进修撰。武宗正德改元擢为南京侍读学士,历两京祭酒,迁南京吏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武宗始洲宣府,石缶上疏力谏止,改掌翰林院事。廷臣谏南巡,惹不测之祸,石缶上疏救免。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拜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世宗立,代……[详细]
|
石建,1965年6月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1984年4月在长岛县中学入团,同年10月入伍。海军第一航空机务学校一大队学员。石建出身于革命军人家庭,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上学时,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他的父亲曾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和朝鲜战场上多次立过战功。入伍前夕,石建找出父亲的立功勋章看了又看,他羡慕老一辈的革命经历,立志要像爸爸那样为党为人民做贡献。入伍来到军校,他思想……[详细]
|
石公辂(?~?),字号不详,新昌人。宋徽宗赵佶宣和三年(1121)辛丑科武举第一人。由于缺少资料,今人已难了解到石公辂的生平事迹。目前,仅能从《万历新昌县志》中得知其为宣和三年武举状元。……[详细]
|
石统,字弘绪,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西晋司徒石苞之子。历任射声校尉、大鸿胪等官职。其子石顺为西晋尚书郎。《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统字弘绪,历位射声校尉、大鸿胪。子顺,为尚书郎。……[详细]
|
石峻(1916—1999) 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家。湖南省零陵县(今永州市)人,1916年10月25日出生。从小酷爱读书,中学时对哲学、中国哲学史尤为倾心,自学了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等书。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大学期间研读当时所能寻到的中外文经典著作及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书籍,追求真理,关心国事。1935年,与同学们一起上……[详细]
|
石蕴三 (1872-1948)石蕴三,字一参,号建勋,名广权,今潭溪乡东岳村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六月生。与樊锥同学,均系前清拔贡。戊戌变法时,湖南巡抚陈宝箴,锐意维新,兴办时务学堂、南学会、时报馆等。谭嗣同、梁启超、熊希龄、陈三立、唐才常、樊锥、石蕴三等参与其事。变法失败,陈宝箴等革职,石等被通缉,与樊锥匿处山间得免。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参与唐才常为首的汉口起义遭追缉,避难上海,得……[详细]
|
石少华(1918~1998)广东番禺人。1937年赴延安,先后进入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前即在广州岭南大学高中班读书时学会摄影,到达延安后,拍摄了反映陕北生活及领袖人物的照片。1939年9月随抗大总校到达晋察冀边区,历任记者团摄影记者、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组组长、摄影科科长。1940年起举办9期摄影训练班,培养了一批摄影人才。1943年调任晋察冀军……[详细]
|
石磊(1892~1951年)原名东坡,字笑凡。石后乡石厝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其父石思善在莆田教会任牧师。是年,石磊11岁,随父在莆田进群小学读书。宣统二年(1910年),进福州青年会中学就读5年。民国5年(1916年),在友人资助下远渡重洋,在美国爱乌州大学就读两年。1918年,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两年半;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民国10年,石磊学成回国,应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之聘,为……[详细]
|
石镇吉(1835-1860),奇石乡那帮村人,石达开堂弟。太平天国辛开 (1851)年随达开参加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封为国宗,加提督军务衔,随达井在长江流域各省征战,以功封协天燕。己未九年,右镇吉率军攻入福建漳州、汀州两府。二月,克广东大埔县、嘉应州。五月,攻入湖南永明县,进克道州。达开命石镇吉先行入桂。七月,由兴安进抵桂林与达开会师,攻桂林不下。八月,撤离桂林,经修仁、荔浦、破象州。十……[详细]
|
石远峰(1904~1951),宁强县城人,出身于地主家庭,中共叛变分子,国民党骨干,中统特务。解放前曾任宁强县副县长,国大代表。 民国14年(1925),去西安乐育中学读书。16年(1927)考入陕西中山学院军事政治班,3月,加入国民党Cp派(共产党组织),5月军政班毕业,分配在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内防政治处任职,经政治部长刘伯坚介绍去南昌贺龙部工作。同年10月回宁羌,参加中共宁羌……[详细]
|
94、石兆琪
石兆琪,中国演员,1958年6月生于北京。1986年,出演首部作品《凯旋在子夜》,凭借此剧获得第五届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1年,拍摄了张西河执导的谍战剧《拂晓枪声》 。2003年,主演了根据电影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我的兄弟姐妹》 。2005年,主演了都市家庭亲情剧《男人养家》 。2007年,主演张夷非执导的警匪剧《对峙》 。2009年,主演煤矿安全题材故事片《命比天大》 。……[详细]
|
石涛(1903~1985年) 石涛,河北东光人。民国27年(1938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期间,石在山东临沂、苍山一带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斗争,历任苏鲁支队营教导员、第八游击大队政治委员和临沂县青抗大队政治委员。在打击日本侵略军的屡次战斗中,石所领导的抗日队伍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很大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石任中共邳县县委书记兼……[详细]
|
石略(1889-1973)石略,字吉孚,陈家坊乡上田村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十月生。湖北铁路学堂建筑科毕业。民国元年(1912)至四年(1915)任交通部粤汉铁路工务员。民国九至十年(1920-1921)任长沙城工局及市政厅技工。民国十二至十七年(1923-1928)任华洋义赈会湘中汽车路局潭宝路工务员、副工程师,参与修筑潭宝公路。他主持设计的老龙潭桥,新颖别致。 民国十八年(1929)湖南……[详细]
|
97、石美俭 广东康妮雅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石美俭,广东中山人,香港国际商学院企业管理博士,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她曾是一名民办教师,又进入合资服装厂从基层做到工厂管理人员。1983年正值中国首度改革开放,创业队伍中的她经过二十年艰苦奋斗,使广州康妮雅营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妮雅)从成立到日渐发展壮大,成为一家集设计、生产、出口贸易和国内营销于一体的大型服装零售企业。其产品家居服“康妮雅CONLIA”已成为全国知名服装品牌,曾在国内掀起……[详细]
|
石文翰(1898—1958年),字维周,本县喜峰口城里人。石文翰兄弟5人,其最幼。民国元年(1912年),15岁的石文翰赴迁安县高等小学堂读书,以后就读于天津高等工业学校(天津河北工学院前身)。 他大学毕业后,改名为石维周,婚后他带着妻子到兴隆县的河南大峪同佃户一起种地、探矿,卖掉了部分土地,买了三条船,从滦河上游运粮食、果品、木材等物到滦县,换回食盐。布匹等生活必须品,想靠实业救国。……[详细]
|
石元士(1849-1919)字次卿。是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杨柳青石家的代表人物,石家大院(现辟为杨柳青博物馆)的宅主。靠土地、0剥削及经商起家。1894年甲午战争时,在天津杨柳青镇首创地主武装团体。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因迎合清政府的媚外政策,保护地主阶级的局部利益,倡设杨柳青支应局,为驻扎在杨柳青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效力。又成立保甲局维护地方治安,至使杨柳青及津西一带免遭战火之灾。接纳天……[详细]
|
石觉(1908~1986年),陆军上将,原名世伟,字为开。广西桂林临桂县宛田瑶族乡瓮潭村人。幼时家境贫苦,父亲外出当兵,一去渺无音讯。母亲务农兼做小本谷米生意,节衣缩食供他进宛田崇实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曾制作杠杆等简单机械,一人吊起数百斤重的石块,将高田基砌牢,引起村人惊异。民国13年(1924年)冬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15年1月毕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副中队长、营长等职。19年4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