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懋谦清代石泉县人。广东督粮道道台。任内,廉洁清白,称颂于世。民众称为“彭青天”。在管理全省厘金税时,他将应该得到称余银(交足承包的税收金额后,其余归己的部分)35万两,全部捐给甘肃作军饷。当时,陕西总督左宗棠奏请给彭加官晋爵。彭懋谦印制经、史、诗文方面的书刊30多种(印版存关中书院尊经阁)。光绪十三年(1887),告老还乡,在石泉成立山蚕局,教育和发动民众植桑养蚕。他写的《山蚕易简序》,收载在……[详细]
|
162、彭万姣 土家族哭嫁歌传承人
彭万姣(土家族哭嫁歌)“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哭嫁是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婚俗活动,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土家族最古老的民间歌谣之一,它以哭代言,内容丰富,真切诚实。这种“哭”不是灰心丧气的软弱叹息,也不是绝望无力的痛苦哀鸣,它是土家族姑娘为争取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男女平等的内心表白,把这其中的爱与恨、怨与怒、悲与愤等复杂交织的多种感情具体凸现出来。 哭嫁歌语句结构自然流畅,重迭反复……[详细]
|
163、彭位仁
彭位仁,湖北陆军小学、武昌陆军第三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陆军大学第十三期、南京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二期、中央训练团党政班毕业。1923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四混成旅炮兵排长,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排连、营长,第三十六军第三师第七团团长。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起,任第十七军第一师师长,新编第八师第二旅旅长。1930年春起,任第二十八军第十六师四十八旅旅长,第十六师中将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详细]
|
彭书霞(1968~1990)女,商镇老君村人。自1985年起,先后在竹林关、涌峪、资峪信用社任出纳、会计。五年间她经办1万多笔计150多万元的现金,4万多笔计1508万元帐目、帐据、帐款完全相符,无一差错。一亲友从家乡拿来衣料等重礼让她贷款,她以“不是本乡人不在范围”为理由回绝;乡上要信用社垫付工资,她又按章拒付。从不为贿所诱,不为权所屈。1990年10月7日凌晨,一歹徒闯入资峪信用社抢劫,她面对……[详细]
|
彭勃(1919~1949)乳名科,曾用名刘景禹、刘重更、彭学先。民国二十二年(1933)毕业于两岭村朝阳乐育高等小学,翌年考入国民党中央宪兵学校,后被分配重庆宪兵第3团第9连任警务文书。目睹国民党残害人民,他决心弃暗投明,与庄锋等5人自重庆逃往贵州独山,拟辗转陕北,但因通信失密被抓,两名同伴在贵阳被杀。彭勃、庄锋等被押往法场陪桩,后越狱逃回家乡,在两岭小学教书。民国二十九年(1940)4月,在本村……[详细]
|
彭春(?-1699) 清朝将领。一作朋春。清满洲正红旗人,栋鄂氏。顺治时袭一等公爵。康熙时任太子太保、副都统、都统等职。曾与郎坦率兵视察被沙俄侵占的我国雅克萨一带形势康熙二十四年(1685)与郎坦率何祐、林兴珠等统兵围攻雅克萨。沙俄将托尔布津势蹙乞降、旋释俘毁城而归,二十九年参加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继从费扬古破噶尔丹于昭莫多(今蒙古人民共和乌兰巴托东)。后因病解职。 ……[详细]
|
彭菊眉,女,芹太丘村人,民国7年(1918)生于龙溪村穷苦农家。16岁嫁给芹太丘张光祥为妻,光祥参加革命,任中共周墩南区中心支部书记,菊眉随丈夫革命,任交通员。民国23年,罗桃妹(烈士)到芹太丘组织妇女会,菊眉任主任,从此她和桃妹等人,活动于芹太丘、沈洋、梧柏洋一带。不久,担任南区区委交通员,把家作为革命工作联络点。在共产党人的影响教育下,对来往于家里的革命同志视若亲人,关怀至备,她多次冒着生命危……[详细]
|
彭马城,附城区五车石井村(今州洋乡八斗浿村)人,民国元年(1912年)生。民国22年9月参加革命,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3年3月后,任下村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小东区政府肃反委员,领导红色武装,深入赤溪、上洋、山里洋、前洋等村开展秘密斗争。5月14日,他率领赤溪赤卫队,配合闽东红军独立团一举攻克秦屿(福鼎县属)。是年夏,他任无岭头中心区委书记,领导全区农民开展分田运动,实现“耕者有其田”。9月……[详细]
|
169、彭武庚 土家族挖土锣鼓传承人
彭武庚,土家族挖土锣鼓“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挖土锣鼓歌是流传在湘西酉水河沿岸的龙山、古丈等地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是由两位歌师一边打击锣鼓,一边演唱,加有简单的仪式形式,一般分开声、请神、扬歌、送神四大部分,有较为固定的曲调和唱词,也可即兴编唱,形式灵活多样,既可对唱,又可盘歌,内容涉及土家族民间传说故事、历史典故、情歌趣谈,尽情发挥歌师们的聪明才智和演唱技能。在给人们高尚的艺……[详细]
|
彭德禄(1899~1953年),生于阳江直隶厅附城(今江城区观光街道)观光村。民国8年(1919年),在阳江县旧制师范学校毕业,考上广东高等师范学堂数学专业。民国12年毕业后,执教于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广东省立第二中学。民国13年,在广州参加邓颖超直接领导的“广州革命青年联合会”总务部工作,积极联系左派人士开展革命活动。民国16年,广州两次“清党”,他被国民党逮捕,关进广州市白……[详细]
|
彭雄(1914—1943),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原名彭文灿, 出生于江西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 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红军班、排、连、营、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在第四次反“围剿”中负重伤。伤愈后参加长征,在巧渡金沙江时,率部奋战九昼夜,使红军主力安全渡过。不久任第十三团参谋长。长征到达陕北后,参……[详细]
|
彭述(1854-1912) 字向青,清咸丰四年十一月生于清泉县城东郊彭家园(今衡阳市郊区酃湖乡解放村),后迁居黄茶岭彭家冲。光绪十二年(1886)中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选遮吉士,任翰林院编修,并担任光绪皇帝的书法侍讲,兼教皇族诸子弟。彭述目睹朝政腐败,常思救国之道。对康有为《大同书》和谭嗣同《仁学》誉为真知灼见,积极拥护维新变法。光绪二十六年,任御史。赞同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曾聘请义……[详细]
|
彭浚(1769-1833) 字映旌,号宝臣,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生于衡山县黄子堂(今衡东县珍珠乡黄梓塘村)。嘉庆十年考取状元,任翰林院修撰。道光元年(1821),彭浚由户部正郎任福建正主考,接着提升为内阁大学士、太仆寺少卿。不久,补奉天府丞、提督学政。道光十一年,调顺天府丞兼学政。道光十二年因病辞职回乡,十三年十月初七殁。……[详细]
|
彭华利(1886—1961) 学名彭利,字子谦,号思溥,沙溪圣狮村人。少年怀大志,决心以科学振兴中华。随兄赴美国读书,获美国加利福尼亚柏克莱大学微菌(细菌)学硕士学位。学成后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国。20年代初期研究细菌(后称微生物)及牛痘苗,在广东省率先开设细菌学课程。医学界的知名前辈、血吸虫专家陈心陶和医学教育专家柯麟等都是其学生。其曾任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光华、夏葛女子等医学院教授和广东省卫……[详细]
|
彭元宇(1903-1946年),字史饶,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农历正月初一日生于陆丰县水唇仑硁枫林村(现属陆河县)。幼读私塾,民国12年(1923年)考取中山大学文学系。毕业后,于民国19年回陆丰县立第一中学任教,次年任校长。民国21年受国民党派系排挤,去职回家。彭元宇深感西北山区农家子女升中学难,呼吁创办河田中学,得到山区各界人士支持。民国23年正式筹办,由河田小学让出部分房子作教室和师生……[详细]
|
彭佐商 (1891—1985),号子贤,0乡旧州村人。1979年加入共产党。自幼学医,对药性、汤头、脉诀、病论造谐较深。擅长妇科,对伤寒、疝气及杂病有研究。有一病人张某已停草待敛,他诊断为痰噘,投药治愈。又一病人李某,年过八旬,因胸胀腹疼卧床,饮食不进,他让饮蓖麻油2两,是夜病情好转。还有周岁婴孩李某,害疮之后患痢疾,奄奄一息,他投以补剂,转危为安。1955年与他人联合成立县中医第一联合诊疗所,……[详细]
|
彭国华(1910-1952年),族名汤森,出生于陆丰县河田桐树下村(今属陆河县)。陆丰县平安堂制药厂创始人。民国19年(1930年),彭国华离开家乡,远涉重洋,前往香港、法国、新加坡、马来亚、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寻求制药的科学技术。民国23年回到祖国。他挖掘和研究我国医药宝库,结合运用外洋的医药先进技术,历经多次的试验和失败,终于在民国25年研制出自己特制的药品,在东海镇后町街创办了陆丰县平安堂制药厂……[详细]
|
彭凌述(1920-1946年),又名杨明,向鸣,出生于陆丰县五云乡林和田村(现属揭西县)。彭凌述民国28年(1939年)在地下党控制的揭阳南侨中学读书,受到马列主义思想的熏陶,与彭为群等进步青年改组了五云新生读书会和教师联合会,使之成为共产党的外围群众组织。民国30年冬,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又发展钟良、彭少明入党,组建五云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彭凌述任党支部书记。他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在陆丰、揭阳边界积极……[详细]
|
彭翊寰(1885-1928年),原名秉浚,生于陆丰县水唇区仑岭乡(现属陆河县)。性禀异资,过目成诵。20岁参加县试,名列前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陆丰龙山书院改为陆丰县第一高等小学堂,他前往就读,次年考进惠州丰湖中学。光绪三十四年升入广东高等学堂,每试,成绩在全班之冠。民国元年(1912年)毕业,即应陆丰县第一高等小学堂之聘,任校长。他教学有方,多有建树。曾几次辞却海丰中学厚聘,决心为家乡……[详细]
|
180、彭波
彭波,演员,曾就职于重庆市喜剧团,重庆市话剧团。2006年彭波因出演喜剧影片《疯狂的石头》谢小盟一角人气大涨,后又接拍《赵氏孤儿》《疯狂的蠢贼》《宝马狂想曲》《大秦帝国》等一批优秀作品。在影视圈中保持了特有的喜剧表演风格,自成一派。……[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