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地名查询

地方人物

明星人物

地方景点

新片推荐

首页 > 地方人物 > 《十七史百将传》名将介绍(2)

《十七史百将传》名将介绍(2)

21、周亚夫 [] 十七史百将传(前199前143)
  周亚夫(前199年-前143年),沛县人,西汉时期的军事家、丞相。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军事才华卓越,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拯救了汉室江山。后被冤下狱,闭食自尽。继承爵位 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的儿子。汉文帝后二年,袭父爵为绛侯。 开始,周亚夫做河内郡守,限于自己的条件,周亚夫没有当王侯丞相的野心。当时汉人老妇人许负,以善于看面相著名。有次,周亚夫请她到自己的官……[详细]
22、苏定方 [] 十七史百将传(592667)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汉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他从一员普通战将,靠战功累迁为禁军高级将领,深受太宗和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屡委以重任,是唐初朝廷的一员得力干将。十五岁时,以骁悍多力,胆气绝伦的气魄追随父亲作战,先登陷阵,乡里依赖他得以安定。隋朝末年,投奔窦建德、刘黑闼义军,乱世中屡建战功。先后迁任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晚年受命……[详细]
23、李牧 [春秋战国] 战国四大名将(?~前229)
  • 李牧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约在赵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为一位富有韬略的边将。他常居代地雁门郡(今山西宁武以北一带),根据实战需要,他设置官吏僚属,当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为军费。他厚待战士,每天宰杀数头牛犒劳士卒;他注意提高战斗能力,每……[详细]
24、吴起 [春秋战国] 战国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前440前381)
   吴起(约前440—前381) 卫国左氏(今曹县韩集镇北)人,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吴起为吴国王族之后,曾祖为吴王夫差,祖为太子友,友为越人攻杀。吴灭后,吴起父母逃至卫国左氏城,富累千金,生子名吴起。吴起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成人,年轻时胸怀大志,重守诺言,办事认真。吴起休妻就是一例。吴起让妻子织丝带,他看到带子宽度小于规定尺寸,就让妻子另织,妻子说:“好”。等到织成,再去量,仍然……[详细]
25、王翦 [春秋战国] 战国四大名将,十七史百将传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西汉司马迁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详细]
26、陶侃 [] 十七史百将传(259334)
  • 陶侃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 )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获赠大司马,谥号桓。有文集二卷,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详细]
27、王僧辩 [南北朝] 十七史百将传(?~555)
  王僧辩(?—555年10月26日),南朝梁将领。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僧辩初为湘东王萧绎中兵参军,后任平南将军、左卫将军、骠骑大将军、尚书令等职。他智勇兼备,所经战阵,多获胜利。梁大宝二年 (551),萧绎以他为大都督,领军讨伐兴兵作乱的原东魏大将侯景,获胜。王僧辩因功任征东将军、江州刺史。承圣元年 (552),他与东扬州刺史陈霸先会师,水陆并进,攻破石头城(今南京城西),大败侯景。四……[详细]
28、赵奢 [春秋战国] 十七史百将传
  赵奢,生卒年不详,号:马服君,汉族“马”姓起源。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八将领之一,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时期,享年约60余岁。赵奢的早期活动不详。据《战国策•赵策》载,他对赵胜说:“奢尝抵罪居燕,燕以奢为上谷(燕郡,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辖今张家门以东,吕平以北)守,燕之通谷要塞,奢习知之。”据此,他可……[详细]
29、李愬 [] 十七史百将传(773821)
  凉武公李愬(sù)(773年—821年),字符直。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代中期名将,为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有谋略,善骑射。因家族背景任协律郎、卫尉少卿等职。 从小慈孝过人,李晟死后,与兄李宪坚持为父庐墓三年。历任太子右庶子,坊、晋二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太子詹事。元和十二年(816年),任左散骑常侍、邓州刺史、御史大夫、随唐邓三州节度使,奉命与田弘正、李光颜等人讨伐割据淮西的吴元济。于次年(8……[详细]
30、谢玄 [] 东晋时期军事家(343388)
  谢玄(343年—388年),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裒之孙,谢奕之子,谢安之侄。东晋时期军事家。谢玄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早年为大司马桓温部将。太元二年(377年)为抵御前秦袭扰,谢安荐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太元四年(379年),率兵击败前秦军的进攻,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太元八年(38……[详细]
31、刘鄩 [五代十国] 十七史百将传(861923)
  刘鄩(xún,861-923),山东密州安丘人,五代时后梁名将,有“一步百计”之称。刘鄩死后,被诏梁末帝追赠为中书令,时年63岁。世代为官,父刘融在唐末曾为工部尚书。刘鄩幼有大志,好兵略,喜欢涉猎史传。唐朝中和年间,入伍从军为青州节度使王敬武的小校。王敬武死后,三军推其子王师范为留后,朝廷命崔安潜来镇守青州,棣州刺史张蟾密谋袭击王师范,王师范命都指挥使卢宏攻棣州,卢宏反与蟾通,密谋回军袭击王师范。……[详细]
32、邓禹 [] 十七史百将传,东汉云台二十八将(258)
  • 邓禹
  邓禹(2—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邓禹少时敏慧,13岁便能诵诗,后游学长安。时刘秀也游学于长安,邓禹虽年幼,但见刘秀后,知其非常人,遂跟随刘秀,数年后方归家。 王莽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地豪强纷纷拥兵自立。公元23年,刘玄称帝,年号更始,乡里豪杰多推邓禹起事,邓禹不肯从。更始帝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不久命……[详细]
33、唐休璟 [] 唐朝宰相,十七史百将传(627712)
  唐休璟(627年-712年),名璿,字休璟,以字行,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唐朝宰相、名将。 唐休璟早年以明经擢第,历任营州户曹、丰州司马、安西副都护、西州都督、卫尉卿、凉州都督、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等职,后在洪源谷大败吐蕃,升任二卫大将军。长安三年(703年),唐休璟拜相。担任同凤阁鸾台三品,寻转太子右庶子,后加位辅国大将军,累封宋国公。神龙二年(706年),致仕,但不久又被起复为太子少师、同……[详细]
34、赵充国 [] 西汉著名将领(前137前52)
  赵充国(前137年—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后移居湟中(今青海西宁地区) ,西汉著名将领。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汉武帝时,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率七百壮士突出重围,被武帝拜为中郎,官居车骑将军长史。汉昭帝时,历任大将军(霍光)都尉、中郎将、水衡都尉、后将军,率军击败武都郡氐族的叛乱,并出击匈奴,俘虏西祁王。昭帝死后,与霍光等尊立汉宣帝,封营平侯。后……[详细]
35、陈汤 [] 十七史百将传
  陈汤(生卒年不详),字子公,西汉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东北)人。西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陈汤自幼喜好读书,有博达的学识,并善于写文章,但因他家贫无节而得不到州里的举荐,陈汤便自己跑到长安去求官。几年后,陈汤受到了富平侯张勃的赏识,并在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被举荐给元帝。但在等待朝廷任命时,却赶上其父病……[详细]
36、耿弇 [] 十七史百将传,东汉云台二十八将(358)
  • 耿弇
   耿弇(3~58年),字伯昭,东汉名将,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父亲耿况在王莽新朝时担任朔调(即上谷)连率(即太守)。耿弇成长在父亲任所,经常观看郡尉们的军事训练,从小喜好领兵作战之事。公元23年,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的狂涛摧毁,刘玄被拥立为皇帝,但各地豪强多拥兵自立。耿况因是王莽任命的官员,为了自保,派耿弇去长安觐见刘玄。耿弇行至中途,听说刘秀经略河北,便去投奔,被留作门下吏。后来,刘秀因受……[详细]
37、吴汉 [] 十七史百将传,东汉云台二十八将(?~44)
  吴汉(?—44年),字子颜,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位居第三。任偏将军、大将军,刘秀称帝后,升任大司马,封舞阳侯。 吴汉少时家贫,在县中任亭长。王莽末年,因为手下宾客犯法,逃跑到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后来资用匮乏,便以贩马为业。往来于燕、蓟之间,每到一处结交豪杰。更始帝立,派使者韩鸿徇行河北。有人推荐吴汉,说:“吴子颜,天下奇士,可与计事”(《……[详细]
38、贾复 [] 十七史百将传,东汉云台二十八将(955)
  贾复(9年-55年),字君文,汉族,南阳冠军(今河南省邓县西北)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贾复儒生出身,新朝末年聚众加入绿林军。归顺刘秀后,随其击信都、攻邯鄣、战真定、破邺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战功赫赫。建武三年(27年),贾复出任左将军。建武十三年(37年),定封胶东侯,食邑六县。贾复虽然出身文士,但是临阵果敢、身先士卒,在东汉中兴功臣中以勇武见称。历史评价在《后汉书》中,贾复与……[详细]
39、关羽 [三国] 蜀汉五虎大将,十七史百将传,三国时期蜀国名将(162220)
  • 关羽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 中平元年(184年),汉……[详细]
40、冯奉世 [] 十七史百将传(?~39)
  冯奉世(?—前39年),字子明,原籍上党潞(今山西省潞城东北)人,后移居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西汉名将。冯奉世出身于将门世家,其先人冯亭,为韩国上党太守。秦攻上党后,使太行道中断,韩国不能据守,冯亭使将上党城献于赵国。赵国封冯亭为华阳君,与赵将赵括共同抵抗秦军,最后战死于长平。宗族由此分散,或留潞,或在赵。在赵国为官帅将,官帅将子为代相。秦灭六国后,冯亭后人冯毋择、冯去疾、冯劫皆为秦国将相。……[详细]
韩剧电影综艺视频连续剧短剧动漫 风的痕迹太阳之子粤语 锋利的棍子 杯子蛋糕绝命急先锋 双雄会万家乐 海外兵团永生之战 七十二家房客赌王家族爱情的奴隶家和万事惊 职场三国 天堂岛疑云第一季大唐来的苏无名(大唐诡探之明国惊奇)最亲爱的你这个妈咪有点凶我的二十六岁白富美女上司雏鸟丑萋归来追捕第一季女儿住在月亮上无敌县令那年我们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