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地名查询

地方人物

明星人物

地方景点

新片推荐

首页 > 地方人物 >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5)

清朝历任两江总督(5)

  两江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秩从一品。
  清代同治前的总督署所在地具体在南京何处有待考证;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后总督署位于南京城正中(今南京总统府内),明汉王府旧址,太平天国天王府,民国时期辟为国民政府所在地,建国后先后作为江苏统战部、民革江苏中央、江苏省政协所在地,现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
  由于清初江苏(含今上海市)和安徽两省辖地同属江南省,因此初时该总督管辖的是江南江西的政务,因此号两江总督。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其职位多由满人担任,之后汉人渐多。从康熙四年(1665)到宣统三年(1911),有影响的计80余人,98任,历247年。历代两江总督如成龙张鹏翮、史贻直、尹继善、陶澍林则徐、裕谦、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等皆为清代重臣。
何璟 (18161888) 1872
  何璟(1816—1888)字伯玉,号小宗,香山县(今中山市)小榄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丁未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三十年(1850)授编修。咸丰二年(1852)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次年,授江南道监察御史。咸丰七年(1857),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其奏请调集弁兵、民团至广州外围,命英人限期退出省城,不遵则督师进剿。次年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其又多次上折,主张在天津、上海等海口加强防守,而在广……[详细]
张树声 (18241884) 1872-1873
  • 张树声
   张树声(1824~1884) 字振轩。清合肥(今属肥西县)人。咸丰年间在籍办团练,1862年率部 参加李鸿章组建的淮军,编“树字营”,赴上海,在-一带镇压太平军。1865年随曾国藩 “剿念”,翌年复归李鸿章节制,历署按察使、布政使。1871年起任漕运总督、江苏巡抚, 署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1879年授贵州巡抚,不久任两广总督,1882年署直隶总督,次年署 北洋通商大臣,旋复任肉广总督。1884年……[详细]
李宗羲 (18181884) 1873-1875
  李宗羲(1818-1884),号雨亭,开县汉丰镇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26岁参加乡试,中举人,次年赴京殿试,中殿试二甲第二十五名,被委派到安徽以知县任用。由于李宗羲办事干练,深得清政府的器重。1850年任英山知县时,一年之内处理完全部积案,1852年调任太平知县,亲到各乡村调查,处理历年赋税积欠,比历任县官所收赋税都多,又被派往宿松,望江等县查漕仓,拯难民。1853年太平军攻下安庆,……[详细]
刘坤一 (18301902) 1875、1879-1881、1890-1902
  • 刘坤一
  刘坤一(1830——1902),字岘庄,清新宁县人,道光十年(1830)生,廪生出身。咸丰五年(1855),在乡举办团练,旋入湘军围剿太平军。次年,随刘长佑军赴援江西,参与袁州、临江、吉安诸役。咸丰九年春,石达开率太平军20余万人由江西入湖南,刘奉调随军回援永州、宝庆,又追入广西境内,与各地天地会义军作战。同治元年(1862)升广西布政使。同治三年四月,袭破贵县平天寨,杀会党首领章王黄鼎风。次年六……[详细]
沈葆桢 (18201879) 1875-1879
  • 沈葆桢
  沈葆桢(1820年—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 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是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林则徐之婿。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请他赴安庆大营,委以重用。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漂流到台湾,被高山族人民误杀为借口,发动侵台战争。清廷派沈……[详细]
吴元炳 1878-1880
  吴元炳(?—1886)字子健,河南固始县城关人。咸丰十年进士,从团练大臣毛昶熙回籍办团练。累功超擢侍讲学士。署湖南布政使、擢湖北巡抚,调安徽,再调江苏。署两江总督者三,兼署江苏学政者一。授漕运总督。调安徽巡抚。同治十二年,卒,赐恤。河南巡抚倪文蔚疏陈元炳战功,遗爱在民,请於汝宁建专祠。同治二年擢侍讲学士,十年出任湖南布政使,湖北巡抚。十三年调安徽,再调江苏。光绪中,先后任江苏巡抚,三署两江总督、漕……[详细]
彭玉麟 (18161890) 1881
  彭玉麟(1816—1890)清,湖南衡阳人。字号,雪岑、雪琴。 早年曾参与镇压新宁李沅发起义。1853年(咸丰三年)从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并购洋炮。次年于湘潭之战击败太平军,任知县。后随军攻陷岳州,在武汉、田家镇连败太平军水师。1855年2月在江西湖口为石达开所败。于是整顿水师,配合陆军于1856年败太平军于樟树镇、临江等地,升广东惠潮嘉道。1857年,同杨载福等攻湖口,继夺九江、安庆,升安徽巡抚……[详细]
左宗棠 (18121885) 1881-1884
  • 左宗棠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人,后3次参加进士考试均落第,遂绝意科举,留心农事,研究舆地和兵法。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进入湖南,左宗棠应邀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和骆秉章幕府,为镇压太平军出谋划策。咸丰十年(1860年),由曾国藩保荐,以四品京堂襄办皖南军务,左宗棠收集王鑫“老湘军”旧部,增募新兵,组成约5000人的“楚军”,开赴江西……[详细]
喜塔腊·裕禄 (18441900) 1884、1887
  裕禄(约1844-1900)清末大臣。字寿山。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人。历任郎中、热河兵备道、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抚、湖广总督。1889年任盛京将军,派兵与直隶将军联合镇压热河金丹道教起义。1895年改任四川总督。1898年授军机大臣。礼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旋任直隶总督,镇压义和团,屡被打败。次年八国联军陷大沽、犯天津,他对义和团改用“抚”策。7月八国联军占天津,他率败兵退守北仓。8 月初逃……[详细]
曾国荃 (18241890) 1884-1887、1887-1890
  • 曾国荃
  曾国荃(1824-1890),字沅浦,号叔纯,又名子植,湖南双峰县荷叶镇人,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咸丰二年(1852)取优贡生。咸丰六年,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同治三年(1864),曾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 同治间,与郭嵩焘等修篡《湖南通志》。 1875年后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 1884)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详细]
沈秉成 (18231895) 1890
  沈秉成(1823-1895),咸丰六年(1856)进士,授编修,迁侍讲,充武英殿总纂,文渊阁校理等,升苏淞太道,河南、四川按察使、广西、安徽巡抚、任两江总督等要职,有政声。同治间出为苏松太兵备道时,曾为上海豫园“点春堂”书写堂匾(堂匾至今尚存)。在皖时,曾创办经古书院,“以课经史实学”。他工诗文书法,精鉴赏,收藏金石鼎彝、法书名画美富一时。影响所及,他的长孙沈迈士(祖德,1891-1986,生前为……[详细]
张之洞 (18371909) 1894-1896、1902-1903
  • 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张之洞(1837-19……[详细]
鹿传霖 (18361910) 1899-1900
  鹿传霖(1836~1910)字滋轩,号迂叟。定兴人。父丕宗,官至贵州都匀知府,鹿传霖是其第五子。咸丰六年(1856)七月,苗民攻都匀城时,鹿传霖曾率健卒外出迎饷,听说城危,急驰回城助战,坚持10个月之后,援绝城陷,鹿丕宗0身亡。鹿传霖投贵州总督府,哭诉其父亲死状,并随军收复都匀。后鹿传霖扶丧乞讨回故里,由此而出名。咸丰八年(1858)乡试中举,从钦差大臣胜保征讨捻军,以功授同知。同治元年(1862……[详细]
李有棻 (18421907) 1902
  (1842—1907),字芗垣,上栗县赤山镇周江村,与李有棠同胞兄弟。他于同治十三年(1873)癸酉科试考取拔贡,入国子监学习。次年,通过朝考授内阁中书,任玉牒馆誉录。光绪三年后,以知府分发湖南候补,先后管理过督审局、厘金局、试署沅州府。6年后调湖北襄阳府,后去安陆府,又升任武昌府。光绪二十一年,任广东高廉钦兵备道,后又擢升陕西按察使、布政使、护理巡抚。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李有棻被任为……[详细]
魏光焘 (18371916) 1902-1904
  魏光焘(1837~1916),字午庄,别署湖山老人,清邵阳县金潭(今隆回县金潭乡)人。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咸丰六年(1856),徒步去江西吉安曾国荃部投军,从此以进击太平天国革命的活动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累功升知府,加盐运使衔,赏“扬勇巴图鲁”名号。同治七年(1868),左宗棠督办陕甘军务,调他办理营务,因镇压回民起义有功,加二品顶戴,赏换“西林巴图鲁”名号,补平庆泾固化兵备道,主办善后事……[详细]
李兴锐 (18271904) 1904
  李兴锐(1827-1904) 清总督。清浏阳县人。字勉林。道光七年(1827)生,出身农家,早孤,家境清贫。咸丰二年(1852),以诸生办团练,配合江忠源部镇压邑人周国虞等起义。四年,与当地清军加强防卫,阻扼太平军西征部队进攻浏阳。咸丰五年,曾国藩驻湖口,李兴锐被招至军中,总管粮台,治湘军军需,驻安徽祁门大营。当时,太平军在皖南连续攻占许多城镇,祁门更为攻击目标。他侦知太平军古隆贤部将来袭,预将全……[详细]
周馥 (18371921) 1904-1906
  • 周馥
  周馥(1837~1921)字玉山。安徽建德(今东至)人。早年因多次应试未中,遂投笔从戎,在淮军中做了一名文书。后又升任县丞、知县、直隶知州留江苏补用、知府留江苏补用。清同治九年(1870年),以道员身份留直隶补用,其间积极筹划建立北洋海军事宜,同时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武备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光绪三年(1877年)任永定河道;七年(1881年)任津海关道;九年又兼任天津兵备道;十年,奉李鸿章之命到渤……[详细]
托忒克·端方 (18611911) 1904-1909
  • 托忒克·端方
  端方(1861-1911)清末大臣,金石学家。字午桥,号匋斋。满洲正白旗人,托忒克氏。历任工部主事、陆军部尚书、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等职。曾赴欧美考察政治,为清政府开办警察、新式陆军等事宜,还以侍郎衔督办川汉、粤汉铁路。宣统三年(1911)为镇压四川保路运动入川,在资州因兵变被杀,清室追赠太子太保,谥忠敏。他一生嗜好金石书画,大力搜集收-铜器、石刻、玺印等文物。曾收得陕西宝鸡斗鸡台出土属历代青铜器中……[详细]
樊增祥 (18461931) 1909
  樊增祥(1846-1931)近代藏书家、文学家。字嘉父,一作云门,号樊山,晚号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今属鄂西自治州)人。光绪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末任安徽颖卞泗道,出为陕西宜川知县、陕西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喜诗文及收藏书籍、古画。其诗文浮艳,以《彩云曲》咏赛金花事负名。与缪荃孙多书信来往。辛亥革命后,逃至上海,后任袁世凯参政院参政。藏书楼名“樊园”,藏书20余万卷,书画、碑帖之属,……[详细]
张人骏 (18461927) 1909-1912
  张人骏(1846—1927年),原字健庵,取“人中骏马,驰骋千里”之意,又将字改为千里,号安圃,晚号湛存居士,直隶丰润县(今河北丰润)大齐坨村人。清末政治家,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张人骏十九岁考中同治甲子科举人.二十三岁考中同治戊辰科进士。历官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先任广西桂平梧盐法道,后任广西布政使、广东布政使、山东布政使,再则由山东布政使升为各省疆吏,历任漕运总督、山东巡抚、山西巡抚、……[详细]
韩剧电影综艺视频连续剧短剧动漫 风的痕迹太阳之子粤语 锋利的棍子 杯子蛋糕绝命急先锋 双雄会万家乐 海外兵团永生之战 七十二家房客赌王家族爱情的奴隶家和万事惊 职场三国 天堂岛疑云第一季大唐来的苏无名(大唐诡探之明国惊奇)最亲爱的你这个妈咪有点凶我的二十六岁白富美女上司雏鸟丑萋归来追捕第一季女儿住在月亮上无敌县令那年我们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