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地名查询

地方人物

明星人物

地方景点

新片推荐

首页 > 地方人物 > 陕西 > 延安 > 吴起县人物

刘保堂

[公元1896年-1977年]
刘保堂介绍:

  刘保堂(1896~1977),共产党员。原籍陕西神木县,幼时读过4年私塾,16岁在一家杂货铺当相公,22岁自家开起小店铺。1921年被匪徒抢劫一空,只好跑小买卖。1926年当轮学教员3年,后因与富家子弟争执而辞职,随哥哥刘玉堂迁至今吴旗县云盘沟落户。1935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因病去世。
  自从参加革命以后,他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教群众读书认字,群众称他为“义务先生”。1938年10月,县政府决定在赵老沟办学校,群众推荐刘保堂当了教员。当时办学条件差,学校只有三间破烂不堪的民房。为了党的教育事业,他整天起早贪黑,自己动手修房。房子没门,他就摘下自己家门安上,没有课桌,就在一些党员家里去借。学校办起后,虽有个教课的地方,但没有课本,刘保堂就从实际出发,在《解放日报》和区、乡文书的文件中摘编应用文,使学生学了就能用。按当时规定,只给学生教国语,但他从实际出发,还教学生学算术、打算盘、搞体育活动等。学生一般能写会算时,就让他们毕业回家生产或外出深造。
  刘保堂教书育人,从不打骂学生,经常同学生睡在一个炕上,晚上帮助小学生脱衣、掩被,夜间叫醒爱尿床的学生小便。有个学生有夜惊病,刘保堂就把他搂在怀里睡觉。1940年伤寒病传进了学校,为了医治患病的学生,刘保堂四处奔走,打问治病药方,采集中草药为学生治疗,同时还自学针灸医术,很快控制了疾病的传染。
  战争年代,刘保堂贯彻毛主席的自救方针,带领学生大搞勤工俭学活动,种粮种菜,养鸡养猪,盖房做桌凳。到1942年,学校新增加课桌10张,课凳32把,窑洞一孔,房子三间,没花边区政府一分钱。
  刘保堂在教好学生的同时,还千方百计教成人识字。每年暑假,他就组织学生当小先生给大人教字;冬闲,他亲自为农民办冬学,一边读书识字,一边讲革命道理,教唱革命歌曲。
  1947年,胡宗南进犯陕北,学校无法上课,他就带上学生,背上黑板,搞流动教学。白天隐蔽在山圪里上课,晚上再回家吃饭。由于他的辛勤劳动,一批又一批的有用人才从他的校门走出,进入祖国建设行列。1978年为刘保堂捐款立碑的学生中,就有8名地师级领导,4名县团级领导,22名科级领导,23名干部。
  1943年,刘保堂被评为边区文教英雄,光荣地出席了陕甘宁边区文教会、劳模会。边区政府曾赠他“边区新教育先驱”金字匾。1959年出席了陕西省和全国文教群英会,见到了领袖毛主席。
  1987年,吴旗县人民政府将原刘保堂创办的赵老沟小学命名为“保堂小学”,并立碑纪念。
  


同年(公元189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杨步浩
刘保堂相关介绍
韩剧电影综艺视频连续剧短剧动漫 风的痕迹太阳之子粤语 锋利的棍子 杯子蛋糕绝命急先锋 双雄会万家乐 海外兵团永生之战 七十二家房客赌王家族爱情的奴隶家和万事惊 职场三国 天堂岛疑云第一季大唐来的苏无名(大唐诡探之明国惊奇)最亲爱的你这个妈咪有点凶我的二十六岁白富美女上司雏鸟丑萋归来追捕第一季女儿住在月亮上无敌县令那年我们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