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彬
[公元1916年-199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林彬介绍:
林彬(1916~1994),原名熊宗存,家庭出身贫农,
金寨县斑竹园镇
泰山村人。民国19 年(1930 年)4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2 年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边区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以及黄安、商(城)洪(川)、苏家埠、潢(川)光(山)等战役。红四方面军西进川陕后,先后任红三十军二七○团团委书记、三十军政治部团委书记、三十军二六一团二营政治委员。民国23 年11 月,他所在的二六五团在反“六路围攻”中战绩显著,被三十军授予“夜老虎”团的光荣称号。民国24 年随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在
广元战斗中率二营夜袭新铺湾后山成功,再次负重伤。长征中,任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特派员,带后方医院部分工作人员担任总收容队,收容、安置了大批掉队的伤病员。
曾三过雪山草地,备尝艰辛。年底,该收容队扩编为医院,他负责医院的保卫工作。
民国26 年初,进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7 月,调
延安摩托学校学习。结业后,林彬任延安后方供给部汽车队队长、指导员,组建和领导了八路军第一个汽车队。为接送党中央、军委总部和各战区领导,接送爱国民主人士和国民党谈判代表,接送八路军干部和来延安参加抗战的爱国青年以及运送各种物资器材等,作出了重要贡献。民国28年任八路军十八兵站三分站教导员、第二办事处政治委员,后任军委经建部政治处主任。民国31 年入中央党校学习。民国33 年11 月,任新四军五师四十一团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民国34 年1 月,奉命率18 人到鄂南开辟抗日根据地,任嘉(鱼) 蒲(圻) 临(湘)中心县委书记。他广泛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亡,建立人民政权和武装,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武装力量发展到300 多人,打击了该地区的日军和伪军,争取了日伪一个县保安队起义。
抗日战争胜利后,林彬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十一旅四十五团副团长兼参谋长。民国35 年5 月,任冀中军区第七独立旅二十一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同年8 月,参加了
张家口保卫战,在攻打徐水的战斗中,负伤11 处。民国36 年率部参加了清风店、
石家庄战役。民国37 年1 月,
任华北军区第六纵队十八旅副旅长,率部在口泉歼敌300 多人,缴获马车250 余辆。6 月,参加了
寿阳县战斗,歼灭
阎锡山第一师,粉碎了阎(锡山)傅(作义)合谋夺回
石家庄的企图。7 月,参加了保北战役的北河店等战斗,十八旅歼敌200 多人,0地完成了纵队赋予的任务。9 月,
任华北军区第十五纵队四十三旅旅长。10 月,参加了
太原战役,率四十三旅夺取
太原外围淖马要塞,歼敌2000 余人,该旅的一二七团被兵团授予“能攻又能守,天下无敌手”的光荣称号。民国38 年8 月,任华北军区第十八兵团六十二军一八四师师长,率部进军大西北,参加了扶 战役及追歼马匪和清除残匪的战斗。
建国后,林彬率一八四师参加了解放大面南的战役。1950 年1 月,率部参加抢修
都江堰工程,提前完成任务,受到
贺龙司令员的表扬。3 月,率部参加
西昌战役,歼敌万余人,遂任
西昌军分区司令员。1951 年1 月,入
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次年调任第二坦克学校校长,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开创性工作,为该兵种建设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1955 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各1 枚。1959 年10 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副参谋长。1969 年12 月,任装甲兵副司令员,负责装甲兵的训练工作。“0”期间,林彬受到不公正的批判,他对
林彪、--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
1983 年5 月至1993 年3 月,林彬先后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第六、七届委员。1988 年,林彬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 年5 月,在
北京逝世。
同名人物:
同年(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