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光有 革命烈士
廖光有(?-1935),福建省周墩县(今周宁县)浦源乡紫云村人,是革命烈士陈奶兰的独生儿子。1934年参加闽东游击第六支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第二分队分队长,随部转战闽东各地。1935年夏,破产地主张景钟在廖光有的说服下率民团反正,加入游击队。不久,又反水成为当地恶霸,勾结国民党保安团为害一方。1935年冬,为消灭这股匪兵,廖光有受命前往侦察,不幸被敌人发现遭受伏击被捕,随后英勇……[详细]
|
阮吴近(1913~1936年),原名国藩,又名吴润,字明介。民国2年(1913年)出生于周墩(今周宁县)玛坑乡东坑村的贫苦农家。幼年因家贫只读过一年私塾。民国23年,参加安德县游击第一支队。同年受中共组织派遣,回乡发动群众,建立革命团体。民国24年,被任命为周墩第五区游击队第二支队队长。是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5年1月,吴近所部整编入闽东红军独立师,其任该师第三纵队第二支队队长。7月,在中……[详细]
|
郑孝庭,浦源村人,民国27年(1938)出生。1963年福建医学院毕业,分配周宁县医院工作。当时县医院条件差,业务分科不全,他先后担任医生组总组长、外科负责人、科主任。承担过妇产科、骨科、五官科、泌尿科、小儿科、胸外科等多种业务,多次成功地施行胃肠道、胆、肝、脾、胰以及多脏器(胃次全切除+脾切除+胰体尾切除)手术。1979年晋升主治医师。1980年,一位病人,内外伤严重住院,他在手术中,修补破裂心……[详细]
|
汤雨生,原名赞厚,又名汤霖,玛坑村人。民国14年(1925)生于农家。父亲万仁,民国26年参加革命,曾任玛坑苏维埃政府财粮员。雨生自幼丧母,靠祖母抚养长大,8岁上村塾,因家境贫困,坚持半耕半读。民国32年考入周宁初中,学业优秀。第二年考入福安师范,在校学习期间,受进步思想影响,学习《共产党宣言》、《新民主主义论》等革命书籍,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投身革命。民国37年师范毕业,接受革命任务回周宁,在狮……[详细]
|
叶诚忠(1914~1944年),原名吴赐,又名承忠,澄中,玛坑乡里东坑村人,民国8年(1919)出生于贫苦农民家里。幼年父母双亡,由祖母扶养长大,家境贫寒,民同24年参加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7年2月,闽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诚忠编入新四军六团二营三连,北上抗日。民国27年,诚忠随新四军东进江南,因战斗中负伤,在刘飞、夏光等同志的领导下,和其他三十多位伤病员在常熟县阳澄湖一带养伤,参加江南……[详细]
|
阮朝兴(1918~1945年),原名为瑃,乳名奶荣,下坎村人,生于民国7年(1918)。父亲早年去世,朝兴过继于伯父,读过两年私塾,农忙种田,农闲做小买卖,以维持生活。朝兴在做小买卖时走村串户,接触过革命同志,受到影响。民国25年5月参加革命,易名朝兴,其性情豪爽,胆略过人,对革命有强烈信心。在咸村曾与魏谢妹用砍柴刀砍伤敌人哨兵,夺取两条步枪,上山打游击,活动在碧岩、茶广一带,任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师……[详细]
|
彭菊眉,女,芹太丘村人,民国7年(1918)生于龙溪村穷苦农家。16岁嫁给芹太丘张光祥为妻,光祥参加革命,任中共周墩南区中心支部书记,菊眉随丈夫革命,任交通员。民国23年,罗桃妹(烈士)到芹太丘组织妇女会,菊眉任主任,从此她和桃妹等人,活动于芹太丘、沈洋、梧柏洋一带。不久,担任南区区委交通员,把家作为革命工作联络点。在共产党人的影响教育下,对来往于家里的革命同志视若亲人,关怀至备,她多次冒着生命危……[详细]
|
汤万益,又名第三,玛坑村人,民国4年(1915)生于贫苦农家。读过几年私塾,粗识文字,跟随父兄务农,后来到咸村鱼货店当学徒,谋生糊口,曾接触过革命同志,受其影响。民国22年,万益投奔红军游击队,走上革命道路。他革命意志坚决,吃苦耐劳,作战勇敢机智,深受同志爱护,领导信任,不久被任命为闽东游击第五支队班长,后升任支队长,民国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日寇全面侵华,闽东红军奉命改编为新四……[详细]
|
魏锡华(1913~1982年),原籍周宁樟源村人,民国2年(1913)6月26日出生于福州。父鸿翚,清光绪癸卯(1903)科恩贡,历任县学教谕、训导,山东即墨县知县。锡华幼年丧父,生活清苦,8岁入小学,发奋读书。民国18年(1929)初中毕业后,因生活贫困辍学,到上海华通书局部当校对员,后又入上海私立惠灵中学读书。不久,转学福建省立福州第一中学。民国23年考入国立江苏医学院医学系,29年毕业后任福……[详细]
|
凌福顺(1912~1936年),化名庞飞虎,莲地村人,民国元年(1912)2月生于端源村。家境贫苦,全家住在他人破败的旧屋里,父亲凌建保靠打短工维持家庭生活,后因贫病交加双目失明,生活无靠,母亲方娇带着襁褓中的福顺,求乞度日。福顺13岁,母亲病故,从此便开始打零工、当学徒谋生,在困苦的生活中磨炼就一副强壮的身体和倔强的性格,常替穷人打不平。民国20年,到周墩区常备队当兵。在常备队期间结识了肖志芳、……[详细]
|
王大尧,化名高峰,狮城人,清宣统二年(1910)生于农民家庭。父作顺,务农,生活贫困,大尧从小参加劳动,只读两年私塾。17岁到福安洋头广济堂药铺当学徒,出师后到福安白砂中药店当店员。民国21年(1932),大尧在白砂由马立峰和詹如柏介绍参加革命,在围攻兰田、溪尾民团作战中立了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周墩后与缪应文、林筹生等建立周墩地下党革命小组。民国22年春,随同中共福安中心县委书记詹如柏以茶商……[详细]
|
张华山,原名先梨,绰号柴头梨,梧柏洋村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聪明好学,利用放牛空隙读点书,粗识文字,在家务农。民国22年(1933),华山参加革命,民国23年1月参加安德县游击第一支队,同年冬受党组织委派与吴华禄、张云腾等成立梧柏洋苏维埃政府,罗金木任村主席,他是成员之一。次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带领贫苦农民配合游击队,打土豪、分粮食,开展“五抗”斗争。8月,中共周墩中心……[详细]
|
吴少安,又名廷熙、乳名锦衡,洋尾村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于农民家庭。少安幼聪慧好学,先后就读于洋尾村私塾、宁德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民国18年(1929)到福建省立第一中学求学。在榕学习期间,接触到马列主义书刊,受到薰陶和启迪,与进步学生交往密切,加入革命行列,参加他们的-,上街张贴标语,经受革命风潮锻炼。民国20年夏,少安从福州回乡,秘密带回曲九枪一支和10多本革命书刊,在城关一带进行革命活……[详细]
|
黄颐,字松龄,号鹤年,福建闽侯桐口乡渡坞村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生于贫苦农民家庭。黄颐自小习农,好学勤奋,半耕半读完成中学课业,后出洋到北婆罗洲、沙涝越等地办学。民国18年(1929)回国,考取中山大学师范专修科,在校期间深受林植夫先生新民主主义思想影响。毕业后,曾在霞浦、福安、建瓯、南平、晋江等地中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抗日救亡工作,任福建省抗敌会干事,福建、江西等地建设人员训练……[详细]
|
云灯,俗名魏长龙,礼门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家贫,7岁出家方广寺为僧,从师诵经拜佛,勤于佛事,苦心钻研佛学,同时从事农业劳动,善于管理经营,寺内和道场等收入都用于修理殿堂、厢房,后遂升为方广寺住持僧。方广寺位于深山密林,民国21年(1932),安德县游击队和地下交通员经常在这一带的溪边、首章、玛坑活动,组织群众开展“五抗”斗争,宣传革命道理。方广寺部分僧人和工匠参加了革命。云灯从同情……[详细]
|
叶培山,原名承琛,学名培山,别号寿南。光绪二十八年(1902)生于端源村。6岁入塾启蒙,8岁随外祖父学习四书、五经,后随母舅谢凤岐就学于寿宁鳌阳高等小学,凤岐辞去校长职务后,培山转学宁德蕉城高等小学。民国9年(1920)毕业,升学到福建第三中学(校址霞浦)。民国13年,培山考入福建省法政专科学校预科,学习成绩好,交游广。在学期间任福宁留省同学会会长,兼任《民国日报》社,笃信-。国民党省党部筹备处委……[详细]
|
汤雪村,乳名洪铭,字茂盘,玛坑村人,光绪十九年(1898)生于中医世家。兄弟4人,他居长,自幼随父学医,勤究钻研,擅长针炙技术。10余岁开始随父实习,成年后便行医乡里。20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家境困难,以行医为业,靠微薄收入糊口养家。他经常在宁德赤溪、霍童、福安穆阳一带行医,颇有医名。雪村治学严谨,对《灵枢》、《素问》、《金匮要略》等医学经典著作刻苦钻研,临床运用经方,用药少而精,对《针灸大成》研……[详细]
|
谢凤冈,又名庆仓,号梧亭,赤岩村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于书香门第。祖腾辉清贡生;父龙光任屏南训导、沙县教谕;长兄凤岐清庠生,民国初年毕业于福建法政学校,任寿宁县鳌阳高等小学校长。凤冈童年在家塾发蒙,自幼聪慧过人,学业优异,爱文学、长诗词,倍受父兄器重。22岁毕业于燕京大学,获文学士学位。随即投笔从戎,在冯玉祥麾下任西北边防督办公署秘书。民国13年(1924),随冯玉祥进京驱逐废帝溥仪。民国……[详细]
|
何道武,又名何德诚,后垄村人。光绪二十年(1894)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0岁时,父亲逝世,第二年母亲又病故,孤苦伶仃,靠给人看牛、打短工过日子,受尽-。在困境中,磨练就倔强性格,拜师学拳术,练就一身武功。28岁回到家里务农劳动,深受国民党、地主的剥削压迫,他组织“法兵”进行反抗,遭到国民党镇压,“法兵”溃散后,道武在后垄溪摆渡度日。民国24年(1935)6月,周墩西北区区委书记郑启奎和瞿汉坤等人到……[详细]
|
肖安轩,狮城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父亲开中药店,勉力送子读书。安轩10岁进宁德莲峰小学读书,聪慧好学,成绩优良。毕业后,受聘到周墩初晴小学(原宁德县立第三高等小学)任教,后任校长。“五四”运动后,安轩思想进步,关心政治。民国21年(1932),王大尧等人回周墩秘密串连,宣传革命,安轩深受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民国22年春,中共福安中心县委书记詹如柏到周墩活动,在“陈振记”杂货店开革命骨……[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