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翰(生卒年不详),字德华,南唐宋州砀山人,少游长安,后避乱江淮间,在吴地任盐城县令,因有政绩迁升楚州。行军司马烈祖辅政,用延翰为工部郎中,以寻阳为其封邑,当时左街使张宣恣意骄纵,为政残暴,延翰揭其劣绩而弹动之。延翰迁升礼部侍郎时,贡院未建,国家没有集中考试选拔人才的场所,他认真审阅有识之士的献书,有可取者,立即考试,公正录用,不附权贵,选拔一些贫寒而无官亲的人才,深得好评。元宗在辅政大臣中唯独……[详细]
|
朱友伦(?—903)唐末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朱温姪。初在宣武军校,累迁右武卫将军。进检校司空。后任宁远军节度使,留长安以宿卫为名,监视昭宗。因击毯坠马死。……[详细]
|
孟宪琛(1910-1939)砀山县周寨区孟楼村人。一九二0年读书时,就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为校办《自由之神》墙报的之一。一九二八年,考入砀山师范,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刊,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一九二九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砀山师范学校支部书记,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第六大队队长、参谋长,第三支队副,砀山县第一特务队队长,苏鲁豫区党委警卫队队长,苏鲁豫支队第五大队队长,苏鲁豫区党委警卫营营长……[详细]
|
王效池(1937.10—)安徽砀山人。 擅长版画。 1952年入开封艺术学校。 毕业后从事教育、群众艺术馆工作,后任河南人民出版社美术处、副处长,河南美术出版社副总、副社长、总、社长。版画作品《黄河故道的变迁 》、《农家》、《考核》、《邙岭秋歌》,中国画《秋》先后参加全国美展或由中国美术馆 收藏。 ……[详细]
|
徐德平,1972 年出生,安徽砀山人,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现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砀山书画院副院长,作品“莲梦”入选《2003年全国中国画展》 [中国美协主办],《花样年华》入选《第2届全国少数民族书画展》《中国美协。文化部主办》,并十几次入选省级展览并获奖。 ……[详细]
|
1965年生于安徽省砀山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文学学士1992年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滁州学院美术系副主任,副教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1997年《暮春》入选“中国水墨艺术大展”1998年《春闺》获“安徽省青年美展”银奖1999年《阳光-日子》人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安徽省美展二等奖……[详细]
|
朱秀坤,安徽砀山县人。1945年12月生。安徽美术出版社编审(教授),曾任社长兼总,现任总。安徽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年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出版研究会理事,中国装帧艺术研究会会员,安徽省工笔、年画研究会会长。全国《美术之友》杂志编委,《书法世界》杂志社主编。人民日报神州画院特聘百名画师。安徽省政协书画社画师。1965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详细]
|
张树国 (1957~)安徽砀山人。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研究生学历。1975年参加工作,历任教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中心主任,高级记者。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故道黄尘》,短篇小说集《梨花》,文论集《大地的沉吟》,散文集《流泪的淮河》,短篇小说《梨花》、《乡村人物》、《乡村老人》、《羊娃》,散文《家乡的南河》等。迄今已发表文学作品共计百余万……[详细]
|
蒋德军(1959—1984),安徽省砀山县曹庄乡蒋庄村人。 德军先后在铜川广阳小学、铜川矿务局三里洞矿小学、陕西煤炭基建公司中学读书。9岁时其母去世,其父肩负全家7口人生活重担,无暇顾及蒋德军,加之“文革”-影响,蒋德军毫无法纪观念。初中二年级时,一次为下楼梯和一个同学争吵、撕打,他竟拔出随身携带的螺丝刀向对方猛刺,使对方脸部鲜血直流。派出所将他拘留,强劳两周。返校后,老师、同学没有歧视他……[详细]
|
虫达(?-?),砀(今安徽砀山)人,西汉前期将领。封曲成侯。虫达(一作蛊逢)以曲成户将卒三十七人初从起砀。至霸上为执珪,为二队将属悼武王入汉定三秦。以都尉破项羽陈下。此人在成为大将军吕泽部下前,应该是一支部队的首领。曲成侯虫达,以西城户将从起砀,入汉,定三秦,破项籍侯,四千户。捷皇柔(坐罪论鬼薪)宣(元孙复家)虫达还是西汉的剑圣。……[详细]
|
朱信,宋州砀山人,朱诚的父亲、朱温的祖父。公元907年,朱温称帝,他被尊为皇帝,庙号梁宪祖 ……[详细]
|
朱茂琳,宋州砀山人,是朱信的父亲、朱诚的祖父、朱温的曾祖父。公元907年,朱温称帝,他被尊为皇帝,庙号梁敬祖,谥号光献皇帝,皇陵称永安陵。……[详细]
|
朱黯,宋州砀山人,是朱茂琳的父亲、朱信的祖父、朱诚的曾祖父、朱温的高祖父。根据《旧五代史·太祖本纪一》:「梁肃祖宣元皇帝讳黯,舜司徒虎四十二代孙」 。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七月,朱温称帝,他被尊为皇帝,庙号梁肃祖,谥号宣元皇帝,皇陵称兴极陵。……[详细]
|
朱友徽(?-923年),五代十国后梁皇族,初代太祖皇帝朱全忠第七子。 907年,后梁建国后,朱全忠封朱友徽为建王。923年,后唐兵临城下前夕,他的四哥末帝朱友贞怀疑兄弟们叛乱,将朱友雍、朱友徽兄弟杀害。……[详细]
|
朱友雍(?-923年),五代十国后梁皇族,初代太祖皇帝朱全忠第六子。907年,后梁建国后,朱全忠封朱友雍为贺王。923年,后唐兵临城下前夕,他的四哥末帝朱友贞怀疑兄弟们叛乱,将朱友雍、朱友徽兄弟杀害。……[详细]
|
朱友璋,五代十国后梁皇族,初代太祖皇帝朱全忠第五子。 907年,后梁建国后,朱全忠封朱友璋为福王。913年,朱友璋出任许州节度使、检校太保。914年,因讨伐徐州节度使蒋殷有功,任郓州留后。末帝朱友贞命他为忠武军节度使,驻屯武宁。其后事迹不详。……[详细]
|
朱友孜,男,汉族,梁康王,梁太祖朱温之子。梁康王朱友孜,梁太祖朱温之子,目重瞳子,尝窃自负,以为当为天子。贞明元年,末帝德妃薨,将葬,友孜使刺客夜入寝中。末帝方寐,梦人害己,既寤,闻榻上宝剑枪然有声,跃起,抽剑曰:“将有变邪!”乃索寝中,得刺客,手杀之,遂诛友孜。明日,谓-、张汉杰曰:“几与卿辈不相见。”由此遂疏弱宗室,而信任赵、张,以至于败亡。……[详细]
|
朱友裕( ?—公元904 ),字端夫,是后梁太祖朱温的长子,自幼善骑射,跟随太祖朱温作战,宽厚待人,很得兵士之心。朱友裕年纪稍长,便跟随父亲朱温四处征伐。唐中和中,朱温被封为宣武节度使与李克用追击黄巢。其时,二人共同攻围华州,黄巢的弟弟黄邺首先用士兵之力死守华州,又用士兵之嘴大骂李克用这个少数民族和朱温这个叛徒。两个人都是性格暴烈之辈,怎么可以忍受这种咒骂。李克用命手下人向城上放箭,箭是射出去了,……[详细]
|
朱诚:宋州砀山午沟里(今安徽省砀山县)人,是一个村塾教师,朱全昱、朱存、后梁太祖朱温(又名朱晃、朱全忠)的父亲。公元907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他被尊为皇帝,庙号梁烈祖,谥号文穆皇帝,皇陵称咸宁陵。……[详细]
|
后梁末帝朱友贞:后梁末帝朱友贞(888年10月20日―923年11月18日),后梁太祖朱温之子,五代十国时期后梁最后一位皇帝,913年—923年在位。朱温称帝后被封为均王,任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乾化二年(912年)郢王朱友珪弑父朱温,即皇帝位,任命朱友贞为东京留守 、开封尹。凤历元年(913年),朱友贞与-等密谋推翻朱友珪,即皇帝位。龙德三年(923年),朱友贞为后唐所迫自杀,时年36……[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