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利 (1953~)笔名刘犁。湖南新化人。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湖南湘阴县第十中学教师,湘阴县文化馆文学专干,娄底地区群众艺术馆文学专干,《文艺生活》杂志。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引力》、《刘犁诗选》,编著《快乐的童诗——台湾小诗人作品相关介绍》等,作品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诗歌卷》等20多种选集。抒情诗《茅棚》获1981—1982年《诗刊》优……[详细]
|
陈佑甫(1921-1996)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 湖南省新化县人,1921年11月出生于该县搓溪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因家境贫寒,无力入校读书。为了生计,不到10岁,便-给地主放牛。1949年10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到某部汽车三团五连当驾驶兵。 1950年10月,奔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汽车运输部队肩负着为前线部队抢运军需物资、保障供给的特殊使命。尽管昼伏……[详细]
|
康象贤 (1946~)笔名纪武。湖南新化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65年参加工作,历任邵阳地区社教工作队员,新化县田坪区供销社职工,解放军89211部队战士、文书、书记、干事,湖南省委宣传部干部,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处长、处长等。主任。兼任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省广告协会副会长,省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圈》……[详细]
|
胡建中 (1958~)笔名剑峰,叶翊等。湖南新化人。1989年毕业于湖南师大汉语言文学系。曾任《当代诗书画》执行主编,《广东工商报》部主任,《亚太经济时报》执行主编。现为新化县文联秘书长,《文化旅游》执行主编,《今日新化》执行主编。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乡野流韵》、《情系家园》及编选本《世纪交响曲》、《湘流帆影》等。诗歌《巍峨中国》获1999年人民日报“共和……[详细]
|
安敏 (1955~)湖南新化人。中-员。1972年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后毕业于中央党校经济专业。历任新化县中小学教师、文化干部,文联副主席,区镇党委副书记,娄底日报社副总,娄底电视台台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娄底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并任常务副主席。娄底市作协副主席、人大常委委员。副高职称。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长篇小说《月落紫血天》(合作),中短篇小说集《杨……[详细]
|
一枝梅,女,本名肖琼英,邵阳县五丰铺人,生年不详。省内著名祁剧旦角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肖琼英自幼随父(亦祁剧老艺人)生活,耳濡目染,深受剧艺熏陶。7岁入桂兰园戏班从父学艺,苦练基本功。几年后,即能运用高、昆、弹唱腔。表演《目莲传》、《精忠传》、《观音戏》、《夫子戏》四大连台本及散折《槐荫别》、《牛氏谏父》等传统剧目。肖天资聪颖,善于琢磨剧情和人物性格,塑造的居中人物……[详细]
|
刘旺宗,化溪乡高庄村人,民国6年(1917)5月生。刘旺宗酷爱森林,一生从事林业生产建设。1952年春,以普通农民身份应邀参加县绿化造林会议。会后,从县城挑回树苗2万株,回村动员群众100余人上山植树。同时,还采集松、杉树种1500公斤,育苗木7亩,培育树苗40余万株。是年冬,出席新化县第二届劳动模范大会,被评为县林业劳模。1953~1956年,刘旺宗担任农业生产合作社林业员,造林积极性更为高涨,……[详细]
|
苏镜(女),字自明,大同镇柳筻村毛易铺(今属冷水江市)人。民国元年(1912)生。从小离家,随父客居长沙,入周南女子中学毕业。民国1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4年,任湖南省立第二中学附属小学教员。组织读书会,宣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次年4月,以“共嫌”被捕,旋保释出狱。同年秋,考入北平师范大学。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26年8月,受党组织派遣回长沙做-工作,组织学生抗敌工作团等团体,积极团……[详细]
|
曾广济,号敦仁,县维山乡林屋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曾广济童年就读家乡私塾。民国4年(1915)进入县储英小学学习。民国7年,就读长沙明中德中学,民国14年考入天津国立北洋大学。在校期间,因与该校同窗进步学生江震寰、何燮过从甚密,江、河被张作霖安-逮捕,曾广济涉嫌-离校。民国16年春,经李立三、恽代英介绍至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党务股工作,是年秋因汪精卫发动-政变撤离,寓居汉口鹦……[详细]
|
刘骏,字石九,县中和团辅田村(今汝溪乡)对江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民国19年(1930)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民国24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是年11月,与同学晏忠颐合办《镜报》,任总。在该报开辟《自由笔》专栏,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境后,发表《新化善后会一片板子声》的新闻,震惊了豪绅,获得读者好评。次年春,应聘兼任青峰农校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员。同年11月,《镜报》因经费困难,与国民党新化……[详细]
|
成仿吾,原名昌悊,灏,曾用名石厚生、夏乘。县知方团澧溪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农历七月十五日生,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社会科学家。成仿吾8岁入学,清宣统二年(1910),随兄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名古屋第五中学、东京高等学校预科学校,熟谙日语、英语和德语。民国6年(1917),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专业,又学法语。五四运动后,与郭沫若……[详细]
|
曾庆平,天龙山乡人。1970年3月生。1976年秋,入茅岭小学读书,喜听罗盛教、雷锋的故事。常说:“我也要做个英雄。”每次放学回家,总是拿着书牵着牛上山读书。每学期平均成绩均在90分以上,一直被选为班里的班长,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年先锋队队员。1981年,考入天龙山中学。在班上发现桌椅坏了,就带工具来修好;墙壁脏了,就带材料来刷白;沟坑积物不通,就带头清洗。1982年春,学校开展“五讲四……[详细]
|
谢卫星,横阳区大石乡双河村人,生于1956年3月。1962年9月,在太平小学读书任班长。1969年在大石中学读初中,任班体育委员,期期评为优秀学生。1972年,考入新化二中读高中,任班劳动委员,品学兼优。1973年元月16日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74年起随父在鹅塘卫生院学医两年。1976年,选送新化师范“社来社去”政语班学习。期间,谢卫星在刻苦求知的同时,十分注意思想锻炼,逐步领悟到人生意义的真……[详细]
|
邹松柏,洋溪乡(今洋溪镇)冷水巷人。1958年10月生。1973年初中毕业。1976年学木工。1978年1月,参加人民解放军。入伍后,多次受到部队-表扬。1979年参加南疆保卫战。战斗中不顾手臂受伤,冲锋在前,多次击退敌军进攻,立三等功,在火线上提升班长。同年9月,考入济南陆军学校。毕业后,于1981年9月,在人民解放军驻山东某部任排长。同年10月加入共产党。1985年初,任驻云南某部六连一排排长……[详细]
|
杨开道,字导之,县中和团北渡村(今北渡乡)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民国5年(1916),从长沙明德中学毕业返家,以南北军混战未能继续升学,至民国9年始去上海沪江大学预科学习。半年后,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原南京高等师范),民国13年毕业。同年秋,赴美国哀阿瓦农工学院肄业,次年获硕士学位,转入美国密西根农工学院深造,民国16年获农村社会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上海大厦大学教授并在复旦大学兼课。民国……[详细]
|
晏弼如,又名晏召,县城厢镇(今城关镇)人。民国13年(1924)生。民国37年9月从国立武昌师范学校辍学就业,在省立六职学校任教并担任《新化民报》外勤记者。1950~1954年先后在新化县建筑工程公司任工务员、工程员、计划股长等职。1955~1978年一直在交通科、县养路工区、县公路养护队、县交通局任技术员。晏弼如在交通部门工作期间,担负全县公路测量设计任务,常在艰苦的条件下忘我工作。先后经其测设……[详细]
|
彭信古,原名源壬,别号芸垓,县在城厢(今城关镇)永兴街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民国8年(1919),考入长沙楚怡工业学校机械专科,毕业后先后在汉阳铁厂、武昌纱厂见习,见习期满转为翻砂车间技工。民国12年,在新化澧溪彭家村小学教书。民国17年春,复去郑州棉纺厂做技工。次年秋,考入湖南省自治训练所测量专科地形班学习,毕业后在湖南省财政厅、民政厅、地政局等单位测量量队任测量员。抗日战争爆发后,……[详细]
|
方鼎英(1888-1976),号伯雄,县时雍团富溪村(今圳上镇方家村)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生。光绪二十八年赴日留学,初入东京弘文学院,先后参加求知社、文学社、同盟会等进步组织。光绪三十一年考入振武学校。宣统元年(1909)12月循序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8期炮兵科。宣统三年五月毕业。归国后,在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任炮兵教官。同年秋,武昌起义,约同士官同学30多人南下,参加汉阳作战。旋调陆军部……[详细]
|
曾晓初,县安集团化溪村(今化溪乡)严塘人。光清绪二十七年(1901)生。曾家三代业医,幼承家教,将《内经》、《伤寒》、《金匮》奉为圭臬,凡孙思邈、朱丹溪、李东垣、陈修园、张石顽、叶天士等诸家著作莫不逐一穷览,悟其要旨。且善于吸取民间方技,往往为一单方,跋涉数百里而求教。16岁起悬壶乡里,足迹遍于新化、安化、湘乡、邵阳、隆回等地,经常脚履草鞋,头戴斗笠,身背药袋,不论昼夜和雨雪风霜,呼之即来。虽以医……[详细]
|
邬干于,字朝宪,县永清团虾溪村西家湾(今桑梓乡)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乌干于自幼聪颖好学,深受家学(其父系清末廪生)熏陶,稍长考取长沙明德中学堂。民国5年(1916),从明德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两年,随后又转赴美国留学8年,在华盛顿大学研习教育学,专攻中等教育。期间,受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影响,特别是目睹日本之振兴,实得力于教育,尤重基础教育,逐渐形成了其一生为之执着追求的教育救国思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