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楚政(1943-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全国扶贫状元。湖南省古丈县人,土家族,1943年11月18日出生于古丈县杨家河村一个贫农家庭。1961年因协助抓捕逃犯有功,而被特招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警察部队。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古丈县警察中队(后改为解放军古丈县中队)任战士期间,由于学习毛主席著作,学雷锋成效显著,多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并出席了广州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68年任古丈县中队副中队长。1969年6月任安乡县中队中队长。同年10月任常德军分区独立营副营长。1971年……[详细]
|
张远忠•古丈毛尖茶制作技艺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张远忠,男,苗族,高中文化,1950年2月,出生于古丈县岩头寨镇梓木村上洞溪组,村里以茶为主要经济收入。张远忠自青年时期起,就迷上古丈毛尖茶手工制作技艺,拜制茶老艺人为师。每到春茶制作期间,到处看、问、学,跟王坤、李启富老师傅学制茶绝活,凡是古丈产茶区几乎都有其学艺的踪迹。由于潜心钻研,虚心求教,经三十年磨砺,终于在2006年全县评茶“斗茶”大赛夺魁,成为第三代茶王,声名远播。他还在家乡上洞溪建有一个家庭茶厂,自种、自采、自制古丈毛尖,并在古丈县城茶叶一条街建立两个茶叶销售……[详细]
|
宋祖英(1966年8月13日—),出生于湖南,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和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民族声乐博士学位。 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常委、全国妇联执委、中国文联委员。 1991年被调入海政文工团任独唱演员,2005年7月,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2013年8月9日升任为海政文工团团长。 1990年,宋祖英凭借歌曲《小背篓》在央视春晚中初展头角,之后连续24年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逐渐被广……[详细]
|
彭祖秀 土家族哭嫁歌传承人
彭祖秀,土家族哭嫁歌“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彭祖秀,女,土家族,系湘西州古丈县断龙山组长报吾列村民。彭祖秀从小师承外婆、母亲等前辈哭嫁歌艺人,耳濡目染、口口相传、熟记于心。14岁时常随母亲帮人哭嫁;18岁时,她利用自己的天资聪慧,综合了前辈演唱的各种风格,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在当地颇具影响力。她的哭嫁歌唱词情真意切,不扭捏作态,把骨肉之情、孝敬双新、和睦乡邻等传统美德作为哭嫁歌的主要内容,于教寓理,文学性很强。在演唱过程中,全部采用原始的土家语演唱风格,几十年来,为邻户邻村邻乡邻县的出嫁女帮唱和主唱了300多场次,成为远近闻名的哭嫁歌……[详细]
|
向汉光•湘西土家族民歌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向汉光,男,土家族,高中文化,1942年12月出生,湘西州古丈县红石林镇(原茄通乡)先锋村人。先锋村是彭、向、田姓土家族的聚居地,土家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村邻日常用语为土家族母语,人人能跳摆手舞,个个会唱土家语控土锣鼓歌。向汉光的父亲向楚林是村邻中演唱拖木号子,抬轿号子,打油号子,酉水船工号子号子的出众好手,劳动休息之闲唱山歌自娱,向汉光受益匪浅,自然而然从父辈处学到土家族山歌传唱的要领。由于自幼受厚重的土家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熏陶,耳濡目染,尤其喜欢听、看土家族民歌,放牛到山上……[详细]
|
李云富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传承人
李云富·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李云富,男、土家族、1938年出生。15岁时就拜土家族老梯玛田光南为师学艺,后又拜罗应洪为徒。博览众长,精学了土家族毛古斯舞和摆手舞。20岁时担任古丈县断龙山乡文化站辅导员,1958年出席全国青年文艺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由于酷爱民族民间文化,曾被“不务正业”而退回村里。李云富长期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特别对土家族毛古斯舞的挖掘、收集、整理如痴如醉,颇有心得。多年来,在湘西州内各类文艺展演中应邀演出83场次,在省内外旅游景区应邀演出23场次,为各大院校教授、专家采风、调研、学校交流演出8场次……[详细]
|
李正平 土家族挖土锣鼓歌 传承人
李正平•土家族挖土锣鼓歌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李正平,男,土家族,生于1940年5月,小学文化,系湖南省古丈县罗依溪镇坳家湖村人。他自幼喜爱唱山歌,从1950年开始,就向老艺人李甲国学习土家族挖土锣鼓歌。15岁就进行地头锣鼓歌演唱,担任鼓手。他还登台进行挖土锣鼓歌表演。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李正平演唱挖土锣鼓歌字正腔圆,极富感染力,在他的影响下,村里的男女老少习唱挖土歌的村民越来越多,成为当地的佳话,李正平成了挖土锣鼓歌的顶尖高手。20世纪80年代,为古丈文化馆演唱挖土歌,三天三夜还余兴未尽。在2006年,在申报省级非物质……[详细]
|
鲁选明 古丈跳马节 传承人
鲁选明•古丈跳马节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鲁选明,男,土家族,1930年2月生,小学毕业文化程度,系古丈县古阳镇太平村人。太平村系土家族聚居的山村,土家族历史文化异常丰厚。鲁选明自幼受土家族文化的薰陶,能歌善舞。1942年农历正月,年方12岁的鲁选明参加本村举办的土家族跳马节活动,扮演一名小鬼角色。他在活动中细心观察各类人物的活动,立志继承土家族优秀文化。后来,他师从土老司(梯玛)鲁明海,刻苦学习跳马中各门技艺,先后扮演小鬼、跳操旗舞、跳调年舞、跳跳马舞及土老司等角色。1989年农历正月十五,古丈县首次恢复土家跳马节活动,……[详细]
|
田祖福•土家族摆手歌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田祖福,男,土家族,中师文化,少年时就深受土家族民间文化的熏陶,并迷恋上民间文化,与民间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他早年拜土家族老梯玛田光南膝下学艺。60年来田祖福致力于传承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精髓,并发扬光大,深为古丈县土家族人民所敬重。新中国成立以来,田祖福先后组织了土家族《舍巴节》活动25场,组织参与《毛古斯》、《摆手舞》等大型民族文化表演活动18场次,举行梯玛祭祀掌堂活动4场,并积极配合省、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申报活动工作,组织节会展演,不遗余力,鞠躬尽瘁,为《毛古斯》、……[详细]
|
颜家文 (1946~)土家族。湖南古丈人。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1964年参加工作,历任县文化馆、宣传部文学新闻干事,湘西州《团结报》,湖南人民出版社及文艺出版社、室主任,《芙蓉》杂志常务副主编。湖南省作协第四届理事,省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湘西短笛》,散文集《沈从文之谜》、《荞花,那片苦涩的云》,电视剧剧本《野火》(五集,执笔)等。《长在屋檐上的瓜秧》、《悲歌一曲》获全国第一、二届少数民族创作一等奖,《中国农村大写意》(,合作)获1994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第九届图书奖。……[详细]
|
向启军 (1962~)苗族。湖南古丈人。大专学历。1982年后历任湖南省古丈县中心完小教师,古丈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湖南省湘西电视台记者、编剧。三级编剧,文学创作二级。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远徙的魂》,小说集《南方》,中篇小说《漂乡》、《沅水》、《往返》、《弹奏牧歌》、《结局》、《叔叔李生的青年时代》、《悼念老皮》、《生命之泊》等。作品获湖南省少数民族文学金凤凰奖、湖南省青年文学优秀作品奖。……[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