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信,字孚之,世祖陈蒨第七子也。天嘉元年,衡阳献王陈昌自周还朝,于道薨,其年世祖立伯信为衡阳王,奉献王祀。寻为宣惠将军、丹阳尹,置佐史。太建四年,为中护军。六年,为宣毅将军、扬州刺史。寻加侍中、散骑常侍。十一年,进号镇前将军,太子詹事,馀并如故。祯明元年,出为镇南将军、西衡州刺史。三年,隋军济江,与临汝侯陈方庆并为东衡州刺史王勇所害。……[详细]
|
陈伯恭,晋安王伯恭,字肃之,陈世祖的第六个儿子。天嘉六年,被立为晋安王。不久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置佐史。其时,伯恭十余岁,便留心政事,宫曹治理。太建元年,入为安前将军、中护军,改中领军。不久为中卫将军、扬州刺史,因公事免职。太建四年,起用为安左将军,不久为镇右将军、特进,给扶。太建六年,出为安南将军、南豫州刺史。九年,入为安前将军、祠部尚书。十一年,进号军师将军、尚书右仆射。十二年,改仆射。十三……[详细]
|
陈伯固(555年―582年),字牢之,南朝陈文帝陈蒨第五子 ,陈废帝陈伯宗异母弟,母潘容华。 公元565年,封新安郡王。公元566年,其兄陈伯宗即位,任陈伯固为使持节、都督南琅邪、彭城、东海三郡诸军事、云麾将军、彭城、琅邪二郡太守,不久入京担任丹阳尹。公元568年,其叔父陈顼即位。次年,陈伯固进号为智武将军。后历任翊右将军、使持节、都督诸军事、平东将军、吴兴太守、侍中、翊前将军、安前将军、中领军……[详细]
|
陈伯山(550-589年),字静之,吴兴(今浙江长兴)人。南朝陈世祖陈蒨第三子,母为严淑媛。伟容仪,举止闲雅,喜愠不形于色,世祖深器之。天嘉元年,封鄱阳郡王。历任中外,累官中领军,迁镇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祯明三年正月薨,时年四十。……[详细]
|
始兴王伯茂,字郁之,文帝第二子也。始兴王伯茂,字郁之,文帝第二子也。初,武帝兄始兴昭烈王道谈,仕梁为东宫直阁将军。侯景之乱,援台中流矢卒。绍泰二年,赠南兖州刺史,封义兴郡公,谥曰昭烈。武帝受禅,重赠太傅,改封始兴郡王。道谈生文帝及宣帝。宣帝以梁承圣末迁于长安,至是武帝遥以宣帝袭封始兴嗣王,以奉昭烈王祀。武帝崩,文帝入纂帝位。时宣帝在周未还,文帝以本宗乏飨,徙封宣帝为安成王,封伯茂为始兴王,以奉昭烈……[详细]
|
陈废帝陈伯宗(554年—570年),字奉业,小字药王,陈文帝陈蒨的嫡长子 ,母安德皇后沈妙容,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三位皇帝,566年-568年在位。永定三年(559年),被立为皇太子。天康元年(566年),陈文帝去世,皇太子陈伯宗即位。陈伯宗年少即位,其叔父陈顼专擅朝政,光大二年(568年)以皇太后名义下令废陈伯宗为临海郡王。太建元年(569年),陈伯宗去世,年仅十九岁,葬于陈废帝陵(临海王墓)。……[详细]
|
陈顼(530年—582年),字绍世,小字师利,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次子 ,陈文帝陈蒨之弟,南北朝时期陈朝第四位皇帝,569年—582年在位。永定元年(557年),袭封始兴郡王。天康元年(566年),其兄陈文帝去世,陈文帝之子陈伯宗即位,陈顼成为辅佐大臣。光大二年(568年),陈顼废陈伯宗,自立为帝,改年号为太建。太建十四年(582年),陈顼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高宗……[详细]
|
陈文帝陈蒨(522—566年),又名昙蒨、荃菺,字子华,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长子 ,陈宣帝陈顼长兄,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二位皇帝,559年―566年在位。 早年深受叔父陈霸先的赏识与栽培,更令其总理军政。太平二年(557年),封为临川郡王。永定三年(559年8月17日),陈霸先去世,陈蒨即位,是为陈文帝。天康元年(566年)去世,时年四十五岁,谥号文皇帝,庙号世祖,葬于永宁陵。陈蒨在位……[详细]
|
衡阳献王陈昌(537年-560年),字敬业,陈高祖陈霸先第六子。南梁太清末年,陈霸先南征李贲,命陈昌与母亲章要儿随沈恪回吴兴。陈霸先东讨侯景时,陈昌与章要儿、陈蒨都为侯景囚禁。侯景之乱被平定,梁元帝拜陈昌为长城国世子、吴兴太守,陈昌时年十六。陈昌容貌伟丽,神情秀朗,雅性聪辩,明习政事。陈霸先派遣陈郡谢哲、济阳蔡景历辅佐陈昌,又派吴郡杜之伟教授陈昌经书。陈昌读书一览成诵,明于义理,剖析如流。后来与陈……[详细]
|
陈道谭陈道谭:南朝陈国始兴昭烈王,陈高祖(陈霸先)之兄,陈世祖(陈蒨)、陈高宗(陈顼)之父,陈废帝(陈伯宗)、陈后主(陈叔宝)之祖父。初,高祖兄始兴昭烈王道谈仕于梁世,为东宫直阁将军,侯景之乱,领弩手二千援台,于城中中流矢卒。太平二年,追赠侍中、使持节、都督南兖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封长城县公,谥曰昭烈。高祖受禅,重赠骠骑大将军、太傅、扬州牧,改封始兴郡王,邑二千户。历史上关于始兴昭烈王的记载不多……[详细]
|
南康愍王陈昙朗,高祖陈霸先母弟忠壮王休先之子也。休先少倜傥有大志,梁简文之在东宫,深被知遇。太清中既纳侯景,有事北方,乃使休先召募得千馀人,授文德主帅,顷之卒。高祖之有天下也,每称休先曰:“此弟若存,河、洛不足定也。”梁敬帝即位,追赠侍中、使持节、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封武康县公,邑一千户。高祖受禅,追赠侍中、车骑大将军、司徒,封南康郡王,邑二千户,谥曰忠壮。……[详细]
|
陈休先(?-549年),历史人物,是陈景帝陈文赞幼子。高祖陈霸先母弟。陈休先,少年时倜傥有大志,梁简文帝萧纲在东宫,对陈休先有知遇之恩。太清年间侯景之乱,萧纲使陈休先召募得千馀人,授文德主帅,陈休先不久之后去世。陈霸先当了皇帝,称赞陈休先:“此弟若存,河、洛不足定也。”梁敬帝即位,追赠陈休先侍中、使持节、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封武康县公,食邑一千户。陈霸先受禅,追赠陈休先侍中、车骑大将军、司徒,封……[详细]
|
陈文赞 ,南朝吴兴郡长城县人,生三子,长子陈谈先,次子陈霸先,三子陈休先。梁追赠侍中光禄大夫封义兴郡公,陈追尊为景帝。《陈书》对陈文赞描述并不多,我们也无从得知他的经历,看来陈姓确非名门望族。陈文赞能葬到长兴的风水宝地,而不是埋在他的父亲陈道巨身旁,说明死时,儿子陈霸先已经显达,才有能力将其葬在灵山冲。陈霸先是陈文赞的第二个儿子,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从历史记载陈休先为霸先同母帝的记述来判……[详细]
|
荆芳 女,二级演员。浙江长兴人,1968年11月出生。1984年考入浙江越剧院一团开始学戏。1985年进浙江艺术学校越剧班,工丑行。1989年毕业分配到杭州市越剧院任丑角演员。从艺10多年中,先后向越剧男丑宋顺发学习《胭脂》中毛大出场一节;向成都川剧院名丑任庭芳学习《活捉》等折子戏;向京剧名丑朱世慧学习《太监自白》一折,不断提高自身的丑行表演艺术。曾饰《何文秀》中的张堂、《桃李梅》中的赵运华、郎……[详细]
|
杨学梅 女,二级演员。浙江长兴县人,1951年10月出生。1971年考入长兴县越剧团任花旦。时值“文革”期间,主演了《沙家浜》、《杜鹃山》等现代京剧与越剧《龙江颂》等。1973年在现代戏《彩霞湾》中饰主角吕秀萍,参加省文艺调演获剧目创作奖。粉碎“-”后主演了《梁祝》、《秦香莲》、《三试浪荡子》、《巾帼县令》、《狸猫换太子》等几十个大戏。1979年在现代戏《三千三》中任主角张静梅,参加浙江省国庆3……[详细]
|
张丽华(559年-589年),张贵妃,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妃子。张丽华原为陈叔宝良娣龚氏的侍女,后被其宠幸生子,陈叔宝登基后被封为贵妃,生二子陈深和陈庄。张丽华很有辩才,而且记忆力很强,善于观察陈叔宝的脸色。祯明三年(589年),隋朝灭亡陈朝,张丽华也被斩杀。人物生平入宫得幸张丽华出身于兵家,因家中贫困,她的父亲、兄长都以织席为业。光大二年(568年),时年十岁的张丽华被选入宫,充当皇太子陈叔宝的良……[详细]
|
陈霸先(公元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曾帮助王僧辩平定侯景之乱;败北齐,夺梁政权,建立陈朝;于太平二年(557年)废梁敬帝,自立为帝,是为陈武帝。陈霸先在位期间又平王僧辩余部、平萧勃、平王琳。559年,陈霸先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万安陵。据史书记载,王僧辨之子王颁,纠集其父旧部,夜掘陈武帝陵,破棺焚尸,并将骨灰倒于池塘中,命上千人喝掉。人物生平……[详细]
|
周颉颉字元吉,长兴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曾以朝奉郎知德安府。淳熙十二年(1185),右司郎中。十四年(1187),湖北转运判官。又曾官两浙提刑。……[详细]
|
刘焘 [宋]字无言,长兴(今浙江长兴)人,一作温陵人。未冠,入太学与陈伯亨称为“八俊”。元佑三年(一o八八)苏轼知贡举称其文章典丽,中甲科。善书,尤以草书名世,晚年用笔圆熟,笔势遒劲。召修阁帖。黄庭坚云:“刘焘笺题便不类今人书,使之春秋高,江东又出一羊欣、薄绍之矣。”著见南山集。……[详细]
|
李得,唐朝诗人。生卒年月,籍贯生平不详。……[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