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鑑(?—1449),字元器,明桐庐水滨乡(今石阜镇)珠山人。少年时学习勤奋,崇尚气节。8岁,听父亲读《出师表》,对诸葛武侯的慷慨义节钦佩不已。正统七年(1442)登进士,授兵部职方司主事。八年,奉命清理调度大同等处军政,处置缜密得当,取舍合乎情理。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瓦刺部首领也先率兵扰乱西边陲,铁蹄深入宣化、大同诸府。宦官王振再三敦促英宗亲征。当时郎中胡宁因患疾,请鑑代行,鑑慷慨允诺。……[详细]
|
徐舫(1299—1366),字方舟,桐庐人。幼年崇尚侠义,好驰马击剑。成人后,则好文而不习武,勤于读书,酷爱吟咏,潜心探究睦州诗派的作品。曾漫游江、汉、淮、浙间,与各地名士相互切磋,诗艺大有进步。但他对仕途不感兴趣。当时江浙行省参政苏天爵欲推荐他任职,舫答曰:“吾乃诗人,岂能受禄位羁縻。”竟避匿不出。故友刘基被征召入京,路经桐庐,邀舫同行。舫荷蓑戴笠,表示无意仕进。在江边筑一别室,每日吟哦在烟波出……[详细]
|
李康(?—1358),字宁之,号梅月处士,元桐庐水滨乡(今凤川镇)人。事母笃孝,人称“李孝子”。早年随永康胡仲孺学习。善诗文,琴棋书画冠绝一时。对于古学之研究,造诣尤深。元至正二年(1342),郡守马九皋备礼聘他出来任职,辞谢不就。九年,张奉使闻其贤,又欲起用他,复固辞不应。十六年,宰臣塔失铁来县,备下厚礼,遣县令罗良迎他到县议事。康纵论得失,深入肤理。塔失铁欲委以官职,康以奉养0为由辞归。十八年……[详细]
|
王缙(生卒年未详),字子云,宋分水(今桐庐县分水镇)人。崇宁五年(1106)登进士,授歙州(今安徽歙县)司法参军,升任英州(今广东英德县)知州。吏部考核,其品格与治绩皆列一等。高宗诏其入京面对,初拟授任滁州,以固边备,因朝议未决,改任虔州(今赣州)知州,未几召回任金部员外郎。复出将任温州,陛辞时,皇上称他不宜离开朝廷,即拜为监察御史,擢升殿中侍御史。首陈“正纲纪”、“明赏罚”等六事;又东南大旱,缙……[详细]
|
姚夔(1414—1473),(公元一四一四年至一四七三年)字大章,桐庐人。生于明成祖永乐十二年,卒于宪宗成化九年,年六十岁。正统七年,(公元一四四二年)进士第一。迁吏科给事中。陈时政八事,立见施行。景泰初,(公元一四五O年)擢南京刑部右侍郎,寻改礼部。后累官礼部尚书,知贡举,加太子少保有干能,朝议不定,每一言立决。卒,谥文敏。夔著有姚文敏集八卷,《四库总目》诗文皆直抒胸臆。……[详细]
|
叶长庚(1903—1986),浙江分水(今桐庐)人,1925年参加国民革命军,次年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获得三个一级勋章的少将之一。履历1926年6月,在韶关参加国民革命军,编入2军5师13团机枪连,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2月部队驻守景德镇时,与军内外共产党员频繁接触,还向方志敏……[详细]
|
夏继良,1946年生于浙江省桐庐县合村乡合村一户农民家庭。朴实善良,正直无私的夏继良,1982年被乡里招聘为一名专职土地管理员。他上任后,刻苦钻研土地管理知识。在县土管城建培训班上,别人休息时,他仍在那里看书、整理笔记、抄录土地管理有关法规和条例。然而,他并没有满足这些书本知识。学习一结束,夏继良就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足迹踏遍了全乡的每一个角落,在不长的时间里,积累了全乡12个行政村1500多农户……[详细]
|
汪森(1653~1726) 字晋贤,号碧巢,浙江桐溪(今桐庐)人。拔贡出身。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出任桂林府通判,三十九年调任太平府(今崇左)通判,官至户部郎中。四十一年因母病故,遂回故里家居,潜心治学。四十二年至四十三年,利用在广西十年间寻访的碑碣和收集的古籍、 方志等文献资料,选取汉至明末832人所作的有关广西的诗词,辑为《粤西诗载》25卷。全书共收诗3118首,词45首。后又编成《粤……[详细]
|
袁振藻(1921,7—)浙江桐庐人。 擅长油画、水彩画。1943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毕业后,曾任南京市师范学校美术教师、副校长,南京市 美协秘书长。江苏教育学院、江苏电化教育馆、江苏电大副教授。 1959年参加全国革命历史画创作,油画《五二○运动》在北京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并收藏。作品《杭州小街 》、《雨后》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水彩卷》;《桃》选入《中国水彩画》……[详细]
|
钟本康 (1929~)笔名金水、王央。浙江桐庐人。196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曾任杭县县级机关干部学校教师,余杭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杭州市文联创研室负责人,高级教师。浙江省作协第三、四届理事及文学评论创委会副主任。1962年在《文艺报》发表处女作。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集《新时期小说流派一瞥》、《小说的艺术综合》、《文学的入俗与脱俗》、《当代文学审美意识》、《当代小说的艺术创新》……[详细]
|
陆春祥 (1961~)笔名陆布衣、陆天。浙江桐庐人。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桐庐县高中语文教师、教务主任,桐庐县委宣传部干事、部主任,桐庐报社副总,桐庐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杭州日报评论员,每日商报评论部、新闻部主任,杭州日报编务中心副主任、主任,现任杭州日报编委,主任。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杂文集《用肚皮思考》、《鱼找自行车》、《41℃胡……[详细]
|
王芷璇,小名萌萌,2007年7月25日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大陆女童星。2011年9月,参加桐庐年历宝宝大赛并荣获桐庐县2012年历宝宝12强 。2012年参与录制东南卫视综艺节目《同桌计划》 。2013年,参演电视剧《泪洒女人花》,扮演幼年婷婷;5月,参与录制综艺节目《饭没了秀》 ;同年参加东南卫视少儿户外体验节目《宝贝大赢家》 。……[详细]
|
舒砚 北京电影学院
舒砚,1982年6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2002班,中国内地女演员。2000年首次出演电视剧《红楼梦》。2002年主演王小帅执导的电影《二弟》 。2003年主演反映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电影《青春的忏悔》。2007年在电视剧《成长》中饰演贝蕾一角 。2008年出演抗战剧《狼烟北平》[3-4] 。2009年在都市情感悬疑剧《最熟悉的陌生人》中一人分饰两色 。2010年……[详细]
|
王三一(1929.1.1-2003.8.5)水工结构设计专家。浙江省桐庐县人。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现任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咨询专家。长期从事水利水电设计工作,设计多座高坝和大型水电站。1994年被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参加和主持主要水利水电工程有上猶江、白莲河、柘溪、乌江渡、东江、东风(地下厂房部分)五强溪、大广坝、五里冲等。在建的……[详细]
|
陈晓红 女,一级演员。浙江桐庐人,1968年8月30日出生。1981年11月,进浙江桐庐越剧团培训班学艺,工花旦,爱唱吕(瑞英)派和张(云霞)派。1983年因剧团需要参加《春江月》的排练演出。1985年考入浙江艺术学校越剧科,在唱腔老师张兰珠、身段老师俞珍珠的教学下,进步明显,成绩优秀,学习了《送花楼会》、《百花赠剑》、《救裴》、《陈三两》等戏。1989年毕业后进杭州越剧院任演员,同年主演《胭脂……[详细]
|
陈雪萍 女,二级演员。浙江桐庐人,1963年1月21日出生。1978年9月考入浙江桐庐越剧团学艺。1985年师承范瑞娟,学唱范派。主演了《桐江雨》、《春江月》等剧。1985年和1986年在戏曲艺术片《绣花女传奇》和《桐花泪》中分别饰男主角阿牛哥和二龙。1993年主演《浊浪惊魂》,获省第五届戏剧节青年演员一等奖。1994年调入杭州越剧院,同年获中国小百花越剧节银奖。1997年主演《梨花情》,参加中……[详细]
|
邓翠云 艺名八岁红。女,演员。浙江桐庐人,1926年7月出生。1934年8岁随父进嵊县小高升科班学戏,师傅裘光贤,同班学艺的有张茵、钱鑫培等,打下扎实的武功基础。四年满师后老小高升合并,到上海恩派亚、老闸等戏院演出,扮演文武小生。演出剧目有《十一郎》、《四杰村》、《平山堂》、《伐子都》等。在浙东大戏院与筱丹桂同台演出的《养媳妇回娘家》中扮演0,在与贾灵凤扮演杨老令公的《双龙会》中扮演杨七郎。19……[详细]
|
金松男,笔名箫猛,一级编剧。浙江桐庐人。1917年6月1日出生。小学辍学后,自学古文,去杭州当学徒三年。后去农村教书一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弃教从艺,与桐庐一班热血青年组成救亡歌剧团,任团长。后去省战时戏剧干训班学习,同时被选为浙江战时剧人协会常务理事,任永康县抗日自卫委员会戏剧指导员。此外,担任民族剧团演员、演出组长,导演和参加演出过大小剧目30多个。解放后,任杭州市文教局代文化科长、市……[详细]
|
崔涂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生平简介崔涂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详细]
|
章碣(836—905),字丽山,孝标之子。乾符三年(876)登进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长沙携邵安石(广东连县人)来京,高湘主持考试,邵安石及第。碣赋《东都望幸》诗讽刺之:“懒修珠翠上高台,眉目连娟恨不开,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表达了对科场制度的不平,广为人们传诵。章碣首创“变体诗”,在律诗中,一变通常只需偶句押韵的格律,要求偶句、单句平仄声各自为韵。一时赶时髦者竞起效仿。有《章碣集》一……[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