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地名查询

地方人物

明星人物

地方景点

新片推荐

首页 > 地方人物 > 广西 > 来宾 > 武宣历史人物介绍

武宣历史人物介绍

  廖烈(1907—1988)廖烈,原名廖毓秀,桐岭乡禄禅村人。青年时代在上海暨南大学附中和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上海大厦大学读书,目睹“五卅”惨案发生,对帝国主义-中国人民愤慨不己,曾上街参加--。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他参加上海的学生-,反对蒋介石丧权辱国的不抵抗政策,他被大厦大学推选为学生代表,到南京-,要求国民党出兵抗日,遭到蒋介石的残酷镇压。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广西时,廖烈与桐……[详细]
  韦敬礼(1906~1988)韦敬礼, 曾用名韦亮东、王一凡,壮族,通挽乡伏柳村人。1926年6月,被邀请为本村雇农会秘书。同年11月,伏柳村成立农民协会,他被选为村农协会委员,负责秘书工作。1933年至1935年在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学习。1936年12月23日,中共广西省工委委员黄彰来到武宣通挽,发展韦敬礼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春,韦敬礼受聘为通挽中心校教导主任,他以教师职业作掩护,积极开展……[详细]
  黄元波(1911—1984)黄元波,曾用名黄剑白、黄河,壮族,桐岭乡汉村人。1929年在武宣中学毕业后,曾在广西大学理工学院预科肄业,后在国民党陆军政部兽医学校学习,毕业后于1937年到广西桂系国民党七军,先后任兽医见习官和少、中、上尉及少校兽医。1942年任贵州省安顺兽医学校研究员。1944年调到国民党中央农业部技术处农村试验研究室担任编审工作。1945年就学于美国密西根大学兽医学院传染病特科。……[详细]
  张学余(1887—1983)张学余,字国威,号灯灵,三里乡灵湖村人。1913年毕业于浔州中学。张学余一生热爱矿业。从1917年到1973年的55年间,他先后在桂平的木圭、武宣县的三里、来宾县的凤凰等地汇股集资开办过7家锰矿。1929年,香港铁业华商掀起大联合0,成立一个庞大的社会组织——中国铁业联合大会,大会成立之时,他受聘出席大会,并慷慨资助大会,还为大会题联:“铁定同来共秉丹心成大会;业经联合……[详细]
  韦敬身(1902—1968)韦敬身,通挽乡伏柳村人,壮族,中共党员。民国时期,给地主打过10多年长工。1926年参加通挽区农-动,被推选为伏柳村农会干部和农军副队长。1947年成立通挽乡人民政府,韦敬身任主席。1949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韦敬身在乡努力搞农业生产,组织互助组,推广科学种田,在柳州地区首创了千斤亩的典型,评上县、专区、广西省劳动模范,出席全国劳模大会。大会期间,受到毛泽东……[详细]
  韦昌绸(1898—1954)韦昌绸,壮族,通挽乡汶村人,县特等烈属模范。1947年,韦昌绸和次子韦华旺、侄儿韦华琰一起参加武宣中秋起义。11月下旬,广西省保安队来“围剿”,他们参加了激烈的反围剿斗争。12月5日,韦华旺中炮牺牲,6日,韦华琰又牺牲。韦昌绸失去了一子一侄,悲痛万分。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韦华旺、韦华琰为烈士,发了抚恤金。土地改革时,他高姿态,分田地分房屋分物资, 他总是先别人后自己; ……[详细]
  覃秉寿(1908—1952)覃秉寿,字松质,壮族,通挽乡安村人。他在桂林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曾在荔浦中学简师班工作。1936年奉调回武宣中学任教。是年11月,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陈岸来武宣,吸收覃秉寿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月,建立中共武宣支部,覃秉寿任支部书记。民国26年(1937年)4月5日,中共广西省工委委员黄彰来武宣指导建党,在城厢镇东乡公馆召开党员会议,把武宣支部改为中共武宣县工作委员……[详细]
  刘玉山(1884~1951)刘玉山,河马乡马台村人。父亲刘贵荣是清朝末年的一个小官吏,因跟随刘永福、苏公保抗法有功,官至宾州府参将。晚年还乡,置有田产百多亩。刘玉山小时在乡塾读书,其父死后,他到广西省立梧州第一师范求学,毕业后参加广州保皇党活动被追捕,遂逃往香港找到孙中山先生。在孙中山的影响下,接受革命思想,参加了秘密革命活动,当时孙中山的活动经费系自筹,刘玉山曾几次回家将先人遗下的田产拍卖,得款……[详细]
  张之锐(1904—1950)张之锐,黄茆乡灵口村人。民国16年(1927年)考入军校,18年毕业后历任见习官、特务排长、特务长。24年后被派任青年军队长、连长、师部参谋、营长、副团长、团长。日本投降后在广西南宁军官总队任队长。37年12月,任武宣县民众自卫总队副总队长。张之锐于38年2月参加莫树杰召开的贵(县)、桂(平)、平(南)、迁(江)、来(宾)、象(州)、武(宣) 7县县长及副总队长剿共会议……[详细]
  覃国光(1901~1948)覃国光,又名覃天惠,三里乡台村人。高小毕业后,于1919年在旺村、台村小学任教师。1925年冬至1926年7月在国民党广西省立宣传养成所学习, 毕业后分配到由李宗仁当军长的第七军政工队,后参加北阀战争。民国20年(1931年)因参与策划刺杀吕焕炎有功,得到李宗仁、白崇禧资送到日本学军事。几个月后,“九一八”事变发生,中日关系恶化,覃国光回国。不久,到国民党中央军校南宁分……[详细]
  周维宗(1863—1946)周维宗,字述之,二塘乡猛上村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中举人。1895年赴日本法政大学政治系攻读,学成回国后,于1898年至1900年历任昭平、陆川、蒙山等县知事。1901年回乡,致力于教育业,在家中兴办私塾,为家乡培育青年。1902年,他积极协助县知事创办仙城小学。1906年,他会同全县士绅将仙城书院改为全县高等小学。1907年,会同县绅招收高小两个班, 附简易……[详细]
  黄肇熙(1869—1942)黄钜英(?~1951)黄肇熙,号晦馀,又作惠儒,二塘乡樟村人。曾在广东省警察法政学校肄业,历任顺德巡警、清乡要差。民国元年(1912年)任柳州统税局长兼支应局事并带护商营。2年9月,刘古香在柳州发动兵变,黄镇压刘古香有功授陆军步兵中校,督带游击一二队。同时趁局势混乱,-40万银元, 用船装运回家。3年任浔州水警厅长,后任广西自治军第四军司令官,授陆军少将。5年他依仗势力……[详细]
  陈天泰(1891—1925)陈天泰,东乡乡江村人。高小毕业后到梧州广西省立师范学校就读,不久,又转入军校学习军事。民国5年(1916年) 。桂林附近各县土匪猖獗,陈天泰乘当时第一师师长兼桂林镇守使陈炳煜急需用人剿匪之机,到桂林找陈炳煜谋求差事,当上了连长。6年, 北洋军阀政府非法解散国会,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政府。广西出兵援湘,参加护法战争,陈天泰在援湘桂军中任连长。他机智勇敢,后又到广东在刘达庆……[详细]
  刘炳宇(1869—1923)刘炳宇,字统成,河马乡下莲塘村人。清光绪中叶考取武举。光绪三十一、二年间,在合山开采煤矿,是广西合山煤矿最初开采人。后因开矿亏本,回乡任团局副局长。后又在乡招募,组织剿匪队伍,受浔州府升为管带。辛亥革命成功后,刘古香任陆军第五统领,刘炳宇任帮统,驻柳州,不久刘炳字调任浔防统领兼桂平镇守使加少将衔。民国6年(1917年) ,刘炳宇任广西讨龙(济光)军司令,开赴广东作战,会……[详细]
  刘达庆(1881—1922)刘达庆,号绍伯。河马乡马台村人,弱冠从戎。清宣统三年(1911年)任柳州营防管带。民国5年(1916年) 袁世凯称帝,粤督龙济光附和,刘达庆请求随镇守莫宗新东征,事平提拔为帮统。后又提为惠州绥靖处督办。7年任广东讨龙(济光) 第五军总司令,后改为护国军第六军总司令、保授陆军中将官阶。10年统所部回桂。11年奉孙中山命为中央直辖三师师长,后升中央第七军军长。一次在粤赴会的……[详细]
  覃贵福(约1839—1905)覃贵福,号寿堂,河马乡那沙村人,壮族,太平天国武状元。小时帮人看过牛。年壮时,力大过人,他用拇指和食指挟东毫十元,任人用手勾其间不能拔,人们称他为覃铁牛。覃贵福12岁应募入太平军,17岁在南京开试应武科,当时洪秀全命,能举应天门外石狮者为第一。应试者达数万人,不能以武艺定高下。覃贵福挟而抽之,离地寸许。洪王亲署为武状元,曾统领万人。太平天国失败后,覃贵福归清,在广西提……[详细]
  陈亚贵(1826—1850)陈亚贵,又名陈阿贵,壮族,东乡乡下平岭村人。14岁到江西省吉安县少林寺学拳术,21岁回乡。逢年过节他率队舞狮,膂力过人。清道光末年,加入天地会,为重要首领之一。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6月,陈亚贵与桂平旧峡村李观保等联络,在浔江一带劫富济贫。1849年8月,陈亚贵率部攻打象州大乐富户韦泰山,大获钱布,分给天地会会员。1850年7月,陈亚贵率众干余人,由运江打至桐木一带……[详细]
  吴晚(1919—1980)吴晚,三里乡三里街人,自幼失双亲,没上过学,七八岁便成为流浪孤儿。到了十二三岁便参加了路过三里演出的采茶戏班做杂工,平时打水扫地,挑行李等。他在做工之余勤奋摸仿演员演唱。师父见他对演戏颇有兴趣,便让他跑龙套。天长日久,他表演机灵,动作感人,又分配他扮衙役、轿夫、家丁。通过舞台实践和一番勤学苦练,对艺术表现有了成熟经验,便让他在一些剧目中扮演主角。吴晚成了正式演员之后,心里……[详细]
  蒙加伯(1894—1971)蒙加伯,壮族,禄新乡思布村人,是县内医蛇伤能手。蒙加伯17岁跟父亲学医,以医蛇伤为主。 他的一生共为民治毒蛇咬伤600多例。他药到伤愈,被方圆百里的群众称之为“蛇王”。有一次马步乡巴森村一个农民被银环蛇咬伤,几处求医无效,伤者已休克了两天半,大家都以为再生无望,准备办丧事了。正巧遇蒙加伯行医到此村。他看到这一家情形十分吓人:院子里,几个木匠正在挥动斧头做棺材,给伤者准备……[详细]
  陈庆保(1876—1950)陈庆保,武宣镇下北街人。他的一生,以种植胭脂李果为业,是武宣培植优质胭脂李果创始人。20岁时,从外地引进胭脂李果树苗,在鹰咀地(今镇红砖厂)种下230棵,4年开花结果,7年以后,产量达五六千斤。1929年,陈庆保种下第一代的胭脂李树已逐渐衰老,产量逐渐下降,他重新找来果苗,又在鹰咀果园种下第二代果树230棵, 并把老化的果树逐步砍掉。1930年,他对儿子陈有德说:“我年……[详细]
韩剧电影综艺视频连续剧短剧动漫 风的痕迹太阳之子粤语 锋利的棍子 杯子蛋糕绝命急先锋 双雄会万家乐 海外兵团永生之战 七十二家房客赌王家族爱情的奴隶家和万事惊 职场三国 天堂岛疑云第一季大唐来的苏无名(大唐诡探之明国惊奇)最亲爱的你这个妈咪有点凶我的二十六岁白富美女上司雏鸟丑萋归来追捕第一季女儿住在月亮上无敌县令那年我们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