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伯(1898年9月20日——1954年6月29日 ),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浙江金华人,黄埔系骨干将领。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指挥所部在南口地区抗击日军进攻,予敌重创。10月任中国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团长。翌年3月率部参加台儿庄大捷。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1军总司令,先后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1942年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1944年4月在豫湘桂战役中所部溃败,受撤职留任处分。国共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任台北-战略顾问。1953年任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但数月后被免职,后经友人协助,迁居东京都。人物生平1900年9月9日出……[详细]
|
徐邦宪(1157—1233),字文子,号东轩,武义县城人。幼颖悟,先受学于陈傅良,后从吕祖谦学于明招寺。弱冠之年已学问超群,王蔺、蔡幼学、叶适、徐元德等对其甚为器重。南宋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秘书郎。嘉泰四年(1204),韩侂胄拟用兵逐金人,邦宪上 书进谏:仓促用兵,势必误国殃民。因得罪权贵,被贬知处州。开禧二年(1206)奉诏回京,又慷慨进言:发仓粟以济饿殍,及农时而复民业,积粮草重整兵甲,然后出师北伐,才能直捣敌巢收复失地。又上韩侂胄书,韩恶其直言,嗾御史徐柟攻击,被削职夺俸。嘉定元年(1208),任吏部司封郎兼太子侍讲。后升工部侍郎兼知临安府……[详细]
|
巩丰(1148—1217),字仲至,号栗斋,武义人。巩庭芝孙。拜朱熹为师,又从吕祖谦学。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以太学生对策中选登进士,教授汉阳军。历任广东提刑司干办公事、福建帅司公事、临安知县、江东提刑,任职以政简刑宽著称。官至提辖左藏库,掌储金银钱币事。致仕归里后,筑水帘亭于金柱山(遗址在今武义县泉溪乡茶亭),邀师友朱熹、吕祖谦、陈亮等观瀑,吟诗唱和。朱熹晚年病休,丰常去信慰问并求教,得复信达八千余言,多谈诗论词之作。通古律,作文无险怪华巧,以理服人,作诗多达3000余首,皆清朗上口。陆游赞其诗才“能追无尽景,始见不凡人”。叶适评其“简牍尤妙美,一……[详细]
|
詹蒙(1892—1911),乳名炳昌,字仰高,宣平溪口(今属武义)人。少时就读新民塾,继入县立高等小学,转入浙江陆军小学。受同盟会会员王卓等人影响,加入同盟会外围组织襄义社。毕业回乡,与潘静观在湖山小学增设高小班,担任义务教员。继就读南京陆军第四中学。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蒙大喜过望,以为壮志可酬,立修家书告以许身革命大义。原拟谋划光复南京,闻武汉吃紧,即偕数同学奔赴武汉,求见军政府都督黎元洪,恳陈报国志向。黎元洪委其为军械科科员,拒绝受命,说:“我远道投奔而来,指望能为国效命。今既人临敌前,怎能置身于无为之地?”后江浙同学续至,遂合编为南……[详细]
|
朱若功(1667—1736),字曰定,号学斋,武义上仓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族人集款资助,由胞兄陪同上京应试,中进士,兄病死北京。次年回家,课教子侄。五十一年,武义芦北乡一带猛虎伤人,若功草《驱虎文》,率领善射猎手驱杀猛虎,将虎肉虎皮分赠被虎伤害人家。五十三年,灾荒又疫病流行,倡率富户在胜因寺设棚施粥,并赴县城向知县和督台陈述灾情,终获拨款济助,百姓得救。五十八年,任昆明知县,勤理政务,处置得宜,又清理前三任积案,冤狱尽雪。同时取消苛派,豁免田赋旧欠,设四乡之学以兴教化。六十年夏旱,勘察板桥宝象河,并运用家乡建仓部堰经验,在宝象河掘地数尺,横河……[详细]
|
陶德义(?—1450),丽水宣慈(今属武义)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冬,宣慈乡银场矿工在产银量不大、生活无着落的情况下,推陈鉴湖为首,陶德义为辅,配合叶宗留率领的-队伍由福建向江西铅山进军,举行-。十四年初,陈鉴湖称王,国号太平,建元泰定。正月二十五日,德义率军数千突袭破桥峡(今属丽水市),杀分守参议耿定、兵备佥事王晟,兵临处州府城。在城北后溪一战失利后,撤兵至西乡一带。旋与叶希八所率叶宗留残部及陈鉴湖的人马,先后会合。不久,陈鉴湖投降朝廷,解至京师被杀。德义率余部坚持与明军作战。是年冬,率军攻打遂昌,杀指挥龚礼、县丞张智等。景泰元年(1450)春,……[详细]
|
刘耀勋(1866—1907),字佐斋,幼名三清(三春),武义县城人。自幼聪慧喜读书,20岁补博士弟子员,襄助修复熟溪桥及经理县育婴堂。28岁就读金华丽正书院,次年考试得一等第三名,补廪饩。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武义荒歉,知县委其前往绍兴购粮平粜以惠民,因此误过府试期,不以为意。回县创办养正小学堂,任校长,并领头建造南湖余庆桥。目睹列强侵华,清廷腐败,满怀忧愤,一度消沉颓废。当孙中山领导革命的讯息传来,知所奋发,常往武义龙华会首领周华昌所开酒店,饮酒会友。光绪三十三年,赴绍兴见秋瑾,加入光复会。自此备自责励,戒绝鸦片,在县城、白溪、履坦、下杨、黄坛等……[详细]
|
潘漠华(1902—1934),原名恺尧,学名潘训,笔名潘四、田言、锡田、若迦、季明等,宣平上坦(今属武义)人。小学毕业考入县师范讲习所,在小学任教后复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与柔石、魏金枝、冯雪峰等参加朱自清、叶圣陶指导的青年文学团体晨光社。后又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结成湖畔诗社,先后出版《湖畔》、《春的歌集》,两书收入其新诗68首。又创作农村题材短篇小说,有9篇收入《雨点集》。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1926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南下参加北伐军,在先遣军36军2师政治部工作。1927年7月,离开军队至杭州,在中共浙江省委工作。9月被捕,得老师许宝……[详细]
|
徐英(1907—1930),原名胡连,曾用名余古月、紫衡、凤鸣,武义水碓后村人。5岁时父母双亡,由姐姐抚养长大。13岁外出当学徒,19岁进宁波美球袜厂做工。五卅反帝运动后,与同厂几位工人于1925年冬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党支部,任支部书记。不久,任中共宁波地委联络员,后被选为宁波地委委员。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离厂转入秘密斗争,不久调中共浙江省委工作。10月,指派回武义重建中共武义县委,任县委书记,串联、恢复武义党组织和农民协会。不久,调离武义。1928年10月10日晚,武义、永康联合-失败。受中共浙江省委指派,重返武义,调查伤亡情况,进行遇难家属善……[详细]
|
林登岳(1898—1979),原名登鳌,武义塘里村人。秉性好学,记忆力强,小学起常跳级升学,入杭州之江大学预科一年后即进上海大学。1924年,由瞿秋白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回家度春节后偕学友千如嫦赴上海。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反帝运动爆发前后,担任中共上海杨树浦区委宣传部主任,在吴淞口、引翔岗、小沙渡、浦东等地,秘密从事党和工会工作。1926年11月,由中共中央选派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千如嫦结成伴侣前往苏联。1928年初,由中共党员转为苏共候补党员。是年秋,在中山大学毕业,被苏共派至远东斯列井斯做中国工人的文化政治工作。1931年,……[详细]
|
曾志达(1906—1932),乳名尚志,化名曾听,宣平后溪(今属武义)人。1927年夏毕业于杭州宗文中学,受同乡潘漠华影响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宣平县以三益小学校长身份开展党的工作。不久,于柳城东街协盛酱园建立宣平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同时在柳城组织工会、青年读书会,开办平民夜校、妇女夜校。10月,中共宣平县委成立,任书记。1929年1月,三益小学党的秘密联络站负责人被捕,领导成员名单暴露,被悬赏通缉,避往上海,执教赫德路中学,参加中共沪西区委工作。因参加反帝--被捕,出狱后参加中共江苏省委所办互济会训练班学习。被中共中央委任为浙江特派员,兼杭州互济会委……[详细]
|
邵李清(1900—1930),字泽民,武义邵宅人。父亲为雇农,母亲早亡,赖外祖母抚养长大。1921年,在金华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七师范,结识同乡千一,参加白话诗文研究会,阅读进步书刊。1924年,回乡执教小学。1926年8月,由千一、钱兆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下半年,在邵宅村组织武义县第一个农民协会,迫使族长出借“祖常积谷”给贫苦农民度荒,收回常田庙产给60多户农民耕种。1927年3月15日,发动千余农民参加孙中山逝世纪念大会,会后--,声威达全县。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曾两次被拘捕,经群众向当局施加压力后释放。1928年8月4日深夜,与徐理富率领党团员、农……[详细]
|
蓝大路(1907—1962),又名志明,宣平柳城镇车门拗头村(今属武义)人。后单寮独居于树坑弄口(今武义县西联乡境内)。家境赤贫。1927年,经中共党员吴谦引导投身革命。在农民协会开展的“二五”减租和反霸斗争活动中,皆积极领先,烧毁地主契据,发动佃户抗租,一时成为地主豪绅的眼中钉。曾以红军兄弟名义参加青坑岭-,率众参加过攻打县城(柳城)劫狱一役。后被郑潘仁诱骗至县警察所关押一个多月。出狱后,郑潘仁对其又多次进行威胁0,并声言要捕捉60余人。大路在取得党组织的支持后,果断地除掉了郑潘仁。1930年,宣平组建红军,大路参加西营红军。在战斗中,冲锋在前,撤退在……[详细]
|
涂凌 北京电影学院
涂凌,10月25日出生于浙江武义,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中国内地女演员。1996年参演年代剧《上海探戈》,开始电视剧拍摄。2004年主演剧情片《热情燃烧的岁月3》 ,担任女一号。2005年参演剧情电影《天堂的眼睛》;2008年参演民国战争剧《人间正道是沧桑》。2010年主演年代剧《金婚风雨情》;2013年参演都市情感剧《门·第》 。2014年参演3D科幻喜剧电影《不可思异》。2016年1月,主演悬疑推理电影《猎魂游戏》 。……[详细]
|
蓝贤翠(1898—1981),女,畲族,武义外源人。聪颖敏悟。15岁时在婚嫁歌堂对歌,很少有人能将其难倒。一生在畲胞婚嫁歌堂盘歌600余场。自编山歌《种棉歌》、《养牛好处多》等,传唱畲乡。有感于畲乡患病求医不易,遂多方求教,摸索医术,逐步积累临床经验,尤擅长妇儿科,诊治某些疑难杂症亦颇多奇效。治病多用草药、针灸、拔火罐等。高舒村一病婴已气息奄奄,弃于村口灰铺。贤翠路过发现,抱回抢救得活。病人求诊,无论晴雨、晨昏、路途远近,有求必应,从不计较报酬。行医近60年,治愈妇女儿童难以数计,排除孕妇难产数百例,群众誉为“畲家救命婆”。80岁中风瘫痪在床,上门求诊者……[详细]
|
傅樟有(1920—1982),武义新宅村人。雇工出身。1950年任村农会干部。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组织初级农业合作社,任主任,社员发展至287户。根据当地山区的特点,贯彻“以林治水,以水保粮”的方针,带领社员植树造林。采取山腰以上栽松树,下半部种茶树或油茶获得成功。1956年起,全社连续8年植树10771亩,新宅全部荒山披上绿装,同时发动社员制订、遵守护林育林管理制度。由于经营管理得法,油茶提早四年结果,茶叶产量逐年成倍增长。陆续兴建小水库和山塘15处,农田抗旱能力提高。又平整山沿地,百余亩溪滩改成田。至1973年,缺粮村变成粮食自给有余。……[详细]
|
谢挺宇 (1911~2006)笔名谢德毅。浙江武义人。中共党员。193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文学院。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延安新华社译电员,辽宁省政府外事厅秘书,齐齐哈尔市政府外事科副科长、市政府工业局局长,沈阳市作协青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阜新市文化局副局长,辽宁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联常务理事。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毛泽东同志》、《崦嵫情思》,短篇小说集《报仇》、《去国》、《验收员》、《重逢》、《我这瓜不甜》、《雾夜紫灯》,童话集《玻璃火车》、《奇怪的故事》,散文集《矿山上的人们》、《一株美丽的奇花》、《卖……[详细]
|
谢真子 (1942~)女。浙江武义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市第163中学教师,中国作协创联部副处长、处长、副主任(正局级)。从事文学组织工作20余年,业余从事散文、文学评论写作。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雪山牵马女》,文学评论《也谈社会效果》、《既要培养,又要爱护》、《为普通劳动者作传——评〈秋娘〉》、《向大家推荐一篇好作品——简介〈骚动之秋〉》,文学名篇欣赏《介绍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等,合作主编《老红领巾的故事》丛书、《名人和书的故事》、《名人和母亲的故事》、《难忘的第一次……》、……[详细]
|
王婧娈,出生于浙江省武义县,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女演员。2004年参演古装电视剧《汉武大帝》正式出道 ;2006年出演由黄晓明主演的电视剧《鹿鼎记》中“桃花”一角 ;2009年7月参演由林心如主演的古装电视剧《美人心计》 ;2011年出演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千山暮雪》中“林姿娴”一角 ;2013年参演的网络剧《乐俊凯》开始播出,同年该剧在“2013网络视听盛典”上获得“优秀网络剧”奖项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