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冀峰(1923年~ ) 原名李兴华,南乐县千口乡吕村人。1939年入韩张抗日高级小学读书,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初,入冀鲁豫边区行署抗日联合中学学习。1943年,李冀峰调东垣县(今东明县境内)抗日联合会,任区抗联主任,后任中共区委书记兼区队教导员。1946年,调中共冀鲁豫五地委宣传部,负责《鲁西南报》的工作。1948年3月,调任东明县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部长等职。1949……[详细]
|
袁国璋(1923年~ ) 曾用名袁泽民、袁子晓、袁秉民。南乐县梁村乡袁庄人。曾就读于河北省立大名第十一中学。1938年春,参加抗日救国会、抗日民族先锋队,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救国会宣传部长、村党支部书记、中心村党支部书记。1939年后,任中共南乐县委组织部、冀鲁豫区党委组织部巡教员、宣传队副指导员。1941年4月赴延安抗大三分校、延安军事学院学习,后转俄文学校。1945年5月,……[详细]
|
崔朝仑(1923年~ ) 台前县城关镇崔庄村人。少年时代入寿张县立小学和八乡师附小读书。1937年初在马楼乡许楼村任小学教员,不久考入山东省立第八乡师。七七事变后,随八乡师南迁至湖北省均县。1938年9月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分配到八路军一一o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工作。1942年任晋绥岚县、方山县敌工站站长。1943年任晋绥方山武工队大队长。1945年任绥蒙军区……[详细]
|
宋纪和(1922年~ ) 濮阳县徐镇镇九章村人。中医主任医师。1964年被河南省命名99名老中医之一。1947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8月调清河头二区卫生所。1954年8月赴省中医学院中医进修班学习。1958年9月调濮阳县卫生科卫协会任秘书,同年12月调濮阳县人民医院从事治疗工作,后任中医科科长。1959年9月再入河南中医学院进修。1975年9月调濮阳县卫校任教。于1981年5月加入中……[详细]
|
张建顺(1922年~ ) 清丰县人。1940年3月参加革命。194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师卫生处长、后勤部长,武汉军区后勤部副参谋长、副部长等职。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曾获红管家奖。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朝鲜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国旗勋章。1964年晋升上校军衔。……[详细]
|
李光同(1922年~ ) 濮阳市人。194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空军大足基地政委、师政委、军区空军后勤部政委等职。在进军大西南战役中被评为进军模范。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曾被授予上校军衔。……[详细]
|
王兴(1922年~ ) 南乐县西邵乡寨里村人。1938年初参加抗日救国会,次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秋到八路军东进纵队南乐县民工队工作,1940年到中共冀鲁豫区委任秘书,1941年夏入中共冀鲁豫区委党校学习。1942年初任中共冀鲁豫区党委交通干事,负责区党委与中共北方局、党中央秘密交通线的建立与组织领导工作。1943年7月初,王兴于安阳城北部被捕,在日军宪兵队安阳监狱被囚禁半年,在被送……[详细]
|
巩树祥(1921年~ ) 范县濮城镇巩庄村人。山东省菏泽六中毕业。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濮县一区武委会助理员、主任,县武装部作战部长,濮县独立营副营长,冀鲁豫第二军分区参谋、股长。 1949年3月,巩树祥随军南下江西。同年进入贵州省后,历任贵州省遵义军分区科长、副参谋长,贵州省公安总队参谋长,贵州省军区司令部科长。1955年6月调-任训练总监部干部处副处长、总……[详细]
|
宇光(1921年~ ) 原名毕敬臣。范县濮城镇后毕庄村人。自幼读书。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5月任中共濮县一区区委宣传委员。1939年6月后,历任中共濮县一区区委书记,中共濮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宣传部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宇光历任中共鄄城县委书记、县长,中共冀鲁豫区党校、中共平原省委宣传部教育科长。 1952年……[详细]
|
张守伦(1921年~ ) 范县人。1938年11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政治处主任、师政委,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副军职顾问等职。因战负伤,三等甲级残废。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曾被授予上校军衔。……[详细]
|
朱国顺(1921年~ ) 清丰县人。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历任教导员、团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军事学院政治经济教员、教研室主任、系副政委,政治学院院务部副政委、顾问等职。多次被评为工作模范、先进工作者。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上校军衔。……[详细]
|
杨泽江(1921年~ ) 清丰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冀鲁豫边区青年抗日救国总会主任,中共冀鲁豫区委青委会书记等。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华北中央局青委会组织部长,江西省委青委会书记,共青团江西省委书记等。后曾任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职务及河北省顾问委员会主任。……[详细]
|
阎草(1921年~1986年) 原名阎金月,濮阳市区胡村乡孟村人。幼时家贫,成绩优异,受老师资助,考入濮阳县城内高级小学。 七七事变以后,阎草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冀鲁豫救国总会工作队队长。1941年春,阎草调任尚和县(从濮阳县析出,后复属)抗日救国会主任。1944年10月,尚和县全境解放。中共尚和县委委派阎草到五区负责抗联工作。1945年后,曾任朝城县……[详细]
|
鲁本修(1921年~1984年) 清丰县城关北街人。河南省文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音协理事,音乐设计家和民间音乐家。 鲁本修自幼双目失明,饱尝艰辛,苦中砺志。16岁参加清丰抗战话剧团,在日军疯狂扫荡中,辗转奔波宣传抗日。1946年在昆吾县众艺剧社教唱兼任音乐设计,1948年在冀鲁豫四分区新青年剧社任唱念教师。1950年后相继在河南省豫剧三团和二团工作,并和王基笑、姜宏轩、梁思辉合……[详细]
|
常耕民(1920年~ ) 濮阳市人。话剧导演。1946年调冀鲁豫文工团任演员、戏剧队长,1950年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毕业后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任演员。1957年调入河南省话剧团任导演。为河南省第六届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剧协河南分会理事。常耕民在艺术上追求真实、含蓄,尤善长导演农村生活题材的戏,共执导剧目30多个,代表剧目有《雷雨》、《西安事变》、《龙马精神》等。常耕民(与路振隆合……[详细]
|
焦昆(1920年~ ) 南乐县西韩留村人。出生于富农家庭。14岁考入南乐县立简易师范。1936年年底,焦昆与姨表弟李景昭到南京做工。 1937年11月,日军进逼南京,焦昆与李景昭随在南京执教的舅父赵一峰乘船到四川万县,几经辗转到达西安,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介绍,入抗日青年训练班受训。1938年5月。焦昆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到延安柳树店入抗大二大队学习。1939年春入马(克思) 列(宁)……[详细]
|
魏敬斋(1920年~ ) 原名魏荫之,南乐县杨村乡烟庄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5年,在高小读书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党的地下活动。 1937年春,魏敬斋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七七事变后,华北沦陷。魏敬斋家遭日伪军抢劫,牲畜、家具损失殆尽,其母亲被逼跳水寻死。魏敬斋集家仇国恨于一身,毅然参加抗日游击队,任分队长。1939年7月,魏敬斋到山西平顺县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学习。……[详细]
|
高丙信(1920年~1947年) 濮阳县韩村人。幼时入私塾读书,后入濮阳县完全小学就读。大名七师肄业。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濮阳、滑县一带做党的地下工作。 1938年,高丙信任八路军抗日东进纵队营教导员,率部英勇作战,不畏牺牲。次年,受中共组织委派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2年,高丙信返回濮阳,在濮阳县、滑县坚持抗日工作。翌年,滨河县成立,高丙信任滨河县抗日政府县长,并兼三区政……[详细]
|
张宝钿(1918年~ ) 南乐县梁村乡后翟村人。7岁人私塾,12岁考入大名高级小学。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时在大名七师就读。1937年10月,张宝钿投笔从戎,参加国民党181师石友三部学兵队。1938年8月,张宝钿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连指导员。后,张宝钿从石友三部撤出,去山西辽县(今左权县)找到党组织。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张宝钿历任中共部队作战参谋、军分区作战股长、参谋处副主任、……[详细]
|
刘鸣九(1918年~1990年) 范县杨集乡南李桥村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工作。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交通员、区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直南特委交通科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交通局副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交通局局长。 1949年秋,刘鸣九历任平原省邮电局局长,平原省民政厅副厅长兼省劳动局局长,1953年任国家冶金工业部第六冶金公司经理,1958年任郑州50……[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