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宪(公元前515年—公元前?年),字子思,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人。 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原宪为“原伯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追封“任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为先贤原子。 原宪出身贫寒,个性狷介,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孔子为鲁司寇时,曾做过孔子的家宰,孔子给他九百斛的俸禄,他推辞不要。孔子死后,原宪遂隐居,茅屋……[详细]
|
魏子卿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魏子卿(1937.4.15- )卫星大地测量学家。河南省睢县人。1960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早期从事测绘专用电子计算机的研制。70年代,从事海上大气折光修正研究,为我国首次洲际导弹实验提出折射修正方案。主持长测程气体激光测距仪的研制和测试。在我国首先开展卫星多普勒定位研究,提出全国卫星多普勒大地网布设方案,研制成功平差程序。主持完成全国多普勒网平差。80年代在国际上较早开……[详细]
|
席振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席振峰,有机化学家。北京大学教授。1963年4月生于河南省虞城县,籍贯河南虞城。198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郑州大学和河南化学研究所,1996年获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研究。提出并系统开展了双金属有机试剂化学研究,发现了双金属有机试剂的氧化反应、协同稳定化转金属反应、芳构化形成芳香金属杂环等新反应类型和协……[详细]
|
李永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永舫, 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8月10日出生于重庆市,籍贯河南睢县。1982年在华东理工大学(原华东化工学院)化工系获硕士学位,1986年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光电功能高分子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共轭聚合物给体和富勒烯受体光伏材料以及电极界面修饰层材料、导电聚合物电化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提出了通过共轭支链来拓展聚合物共轭程……[详细]
|
丁奎岭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奎岭,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6年3月15日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市,籍贯河南永城。198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1990年在南京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手性催化合成领域的研究。针对不对称催化反应选择性和效率的核心科学问题,提出并成功实践了手性催化剂设计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建立了“组合不对称催化”方法,发展了一系列高效、……[详细]
|
商均,是五帝之一舜,女英的儿子,出生于上古时代的商(今河南商丘)。商均学习努力刻苦,与羿、禹都是好朋友。 商均被舜认为只知道唱歌跳舞,却不会治理朝政和国家大事,因而史书记载和民间对他的传说故事就特别地少。商均墓位于今虞城县城北12.5公里的利民乡杨庄村西南,墓冢残高3.8米,面积960平方米,是历代的虞城风景名胜之一。帝舜之子商均是帝舜与女英(帝尧次女、娥皇之妹)所生的儿子。由于受“丹朱让贤”的这……[详细]
|
宋康王(?―公元前286年),亦称宋王偃、宋献王 ,子姓,戴氏名偃,宋剔成君之弟 ,战国时期宋国最后一任国君,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86年在位。史载其堂堂一表,“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铁钩”。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前329年),宋康王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宋剔成君逃至齐国。 宋康王在第十一年时,自立为王。宋康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宋康王开始称王。同年,宋康王派兵向东打败齐国,夺取五座城池;……[详细]
|
宋剔成君,戴姓,名剔成,又名戴剔成,辟公之子,《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云:辟公三年卒,子剔成立。【集解】:年表云剔成君也。【索隐】:王劭按:纪年云宋易城盱废其君辟而自立也。是为宋剔成君。剔成四十一年,剔成弟偃发兵攻击剔成,剔成兵败奔亡齐国,偃自立为君,是为宋康王 。……[详细]
|
宋后桓公,又称宋桓侯、宋辟公,子姓,名辟兵,或名辟,宋休公之子。在位7年(前362年—前356年在位),在位时非常昏庸。司马彪说“呼辟,使人避道。蒙人以桓侯名辟,而前驱呼‘辟’,故为狂也”。休公二十三年去世,其子辟兵即位,据说奢侈荒唐,大兴土木,建筑苏宫(《太平御览》卷四八八引《庄子》)。《史记·宋世家》说:“辟兵三年卒,子剔成立。”《史记》认为子剔立为国君是父子传位。事实上,这段时期发生“戴氏取……[详细]
|
宋休公,子姓,名田,宋悼公之子,在位23年(前385年—前363年在位)。这时宋国首都可能在彭城,有可能曾被俘虏,《史记・韩世家》记载:“文侯二年(前385年),……伐宋,到彭城,执宋君。”宋君可能是宋休公,也可能是宋悼公。悼公也可能被杀,故谥法为“悼”。宋悼公被俘后宋休公即位,并于当年改元。……[详细]
|
宋悼公,子姓,名购由,商丘人,宋国君主,宋后昭公之子,在位18年(公元前403年—公元前?年在位)。 历史学家杨宽认为,宋悼公时,宋国已经衰落,有可能迁都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悼公有可能曾被俘虏,《史记·韩世家》记载:“文侯二年(公元前385年),……伐宋,到彭城,执宋君。”宋君可能是宋悼公。悼公也可能被杀,故谥法为“悼”。 前任:父宋后昭公 继任:子宋休公。……[详细]
|
宋后昭公,子姓,名德(《史记》作特),商丘人,宋国君主,宋元公曾孙,公子褍秦之孙,公孙周之子,宋景公之养子。宋景公无子,以公孙周之子继之。宋昭公请墨子在宋国参政,拜为宋大夫,称“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事”。楚在惠王、声王时曾两次包围宋都,未能攻克。晚年任用戴欢为大宰,司城皇-,二人互相残杀。后司城子罕击败戴欢,又将昭公驱逐,出亡于鄙,后潜心改过,三年后复位,在位65年(前468年—前404年在位……[详细]
|
公孙纠,公子珰秦之子。……[详细]
|
公子褍秦,宋元公的幼子,宋景公的弟弟。《左传》记载宋景公在位六十四年,无子,以公子褍秦的孙子子德与子启在宫中抚养为嗣,子德继位为宋昭公。而《史记》记载宋景公杀死了公子褍秦的儿子公孙纠,前469年,宋景公死后,公孙纠的儿子子特杀死景公的太子继位,子特就是宋昭公。……[详细]
|
宋景公(?-前469年),子姓,宋元公之子。其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作栾,而《史记·宋世家》作头曼,《汉书·古今人表》作兜栾。青铜器宋公栾簠,《殷周金文集成》对此器的编号为4589。其铭文有:“有殷天乙唐孙宋公栾作其妹勾吴夫人季子媵簠。”可见宋景公自称其名为栾。朱学渊根据《史记·宋世家》记载的宋景公名头曼与匈奴头曼单于的名号相同,而认为他们有相同的语源。宋景公十五年(前502年),曹伯阳背晋,干……[详细]
|
宋元公(?—公元前517年),子姓,名佐(金文铭文作宋公差),宋 平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公元前531年—公元前517年在位。公元前522年,宋元公猜忌华族,华向、华定、华亥与向宁谋反,双方妥协,互派人质,盟誓讲和。公元前521年,晋、曹相继出兵救宋,联军连败华氏,围困于南里,华登赴楚国求援。公元前520年,楚遣使向宋元公施压,迫其赦免华氏。华氏族-至楚,内乱至此平息。公元前517年,宋元公去……[详细]
|
宋苹公,子姓,名成,宋共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商丘人,在位44年(公元前575年—公元前532年在位)。宋共公十三年(公元前576年),宋共公去世。华元做右师,鱼石做左师。司马唐山杀死太子肥,又打算杀死华元,华元要逃亡到晋国,鱼石阻止了他,到了黄河又折回来,杀死了唐山。于是,立宋共公的小儿子成为宋国国君,是为宋苹公。-公三十年(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再次发起弭兵之会,在宋都举行十四国之弭兵……[详细]
|
宋共公,子姓,名瑕,宋国第二十五任君主,宋文公之子。子瑕在位时,执政大夫华元专国,宋共公为避水患,将国都由商丘迁至相城,与鲁成公的妹妹伯姬结婚,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护送伯姬来相城完婚。共公十年(公元前579年),宋大夫华元与楚将子重友好,又与晋将栾书友好,因此与晋楚都结了盟。之后宋共公又把都城迁回商丘。[1-2] 共公十三年(公元前576年),子瑕去世,谥号为宋共公。之后,世袭司马荡泽(宋襄公弟公子……[详细]
|
宋昭公(?―公元前611年),子姓,名杵臼,宋成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公元前619年―公元前611年在位。公元前620年,宋成公去世,其弟御杀宋成公太子与大司马公孙固,自立为君,史称宋后废公。后宋国人杀宋后废公,立宋成公少子杵臼为君,是为宋昭公。公元前611年,宋昭公庶弟公子鲍联合其嫡祖母王姬杀害宋昭公,公子鲍于是继位,是为宋文公。……[详细]
|
宋后废公,子姓,名御,宋襄公之子,宋成公之弟,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在位仅一年(公元前619年在位)。公元前620年,宋成公去世,其弟子御杀了宋成公的太子和大司马公孙固,自立为宋国国君,史称宋后废公。后宋国人又杀了宋后废公,立宋成公的小儿子杵臼为宋国国君,是为宋昭公。……[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