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庆玉 (1965—1985)济南平阴县孝直镇刘庄村人。1983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部队开进前沿阵地后,他积极要求加入收复“A” 高地的突击队, 被编入预备队。在激烈的战斗中,他曾连续4次往返于“A” 高地与救护所之间,在炮火中救下两名伤员,背回一名烈士,背回了两支冲锋枪和一部电台。 在第5次前去抢救伤员的时候,为掩护战友而壮烈牺牲。上级党委……[详细]
|
娄凝先(1910—1984)原名娄海山,商河县人。曾任天津市政协副主席。1923年至1927年就读于惠民省立四中, 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28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秘密宣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共青团北平市委书记。后调任共青团河北省委秘书长,中共太原特委书记。1931年被逮捕。1937年出狱后,参加了“牺盟会”。1938年当选为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负责……[详细]
|
张善忱(1931—1983)原名张善臣。济阳县张新村人。针灸学家。1947年4月,入济南广德堂针灸所学习针灸。1949年5月,考取针灸医师资格。1951年1月,参与组建济南市第二联合诊所,任中医师。1952年11月,任济南市第三联合诊所中医师。1958年4月,被选送到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进修。196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调入山东中医学院。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针灸教研室副主任,山东中……[详细]
|
张立朝(1914—1982)字相庭。历城县唐王镇张家圈人。书法家。自幼喜爱书法, 7岁入私塾即开始临摹历代名帖。楷法宗欧、柳、颜诸体。成年后,拜著名书法家王讷为师, 书艺大进,诗文修养亦日深。1937年,在济南当店员。4年后以写牌匾谋生。新中国建立后,从事书法专业工作。先后为济南市工艺美术工厂工人、中国书法协会山东分会理事、济南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济南市书法协会筹备组副组长、江西大学名誉书法顾问、……[详细]
|
沃广兴(1901—1982)济南市北园镇沃家庄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35年,创造韭菜延迟栽培法,解决了韭菜不能全年上市的难题。1938—1940年,杂交选育了北园脆萝卜。1945—1949年,采用保护栽培技术,使香椿在春节期间长出嫩芽。1953年,组织蔬菜互助组,任组长。1954年,任初级社社长。1956年,任高级社副社长兼生产股长。其间,积极钻研蔬菜栽培技术,引种了秋土豆、花椰菜、瓢儿菜、……[详细]
|
刘永年(1937—1982)济南市人。1956年入伍,在海军第二航空学校当过战士、班长、文书。1960年复员,在山东医学院医疗器械厂药理教研室当技工。1963年调曲阜师范学院化学系当技工。1974年调山东教学仪器厂当电表车间组长。刘永年当工人二十多年,爱厂如家,积极工作。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先后成功地革新了医疗器械计药管、机械镀锡机、磁铁开槽机、铆轴尖等专用设备,大大提高了工效,受到大家的……[详细]
|
邱树昌(1954—1981)济南市人。1975年6月,分配到济南油墨厂工作。197 9年4月, 当选为轧墨班班长。他带领全班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集体。1981年9月19日下午4时,邱树昌下夜班正在家休息,听见邻居徐志俭家中因煤气罐发生0室内着火后,他第一个用斧头劈开门,冲入屋内救人,烧伤面积高达96%还顽强地坚持灭火。 终因烧伤过重,被送进了医院治疗。1981年10月9日……[详细]
|
杨东岳(1929—1981)别名杨正。历城县孙村镇辛庄人。显微外科学家。1948年,他考入华东白求恩医学院,1952年被选送上海第一医学院(今上海医科大学)高师班。1953年毕业回山东医学院附院任外科医师,次年调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助教,1960年升主治医师,承担国内第一个手外科筹建及科研任务,三年收治病人1023例,使清创感染率(时国内外为10%—20%) 下降到2.5%,创国际先进水平。1961……[详细]
|
任晓麓(1907—1981)名任熹,号晓麓,别号倦翁。济南市人。20年代末在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系拜著名书法家丁佛言和著名金石学家陆和九为师。毕业后在济南任中学教师。“七七”事变后曾任曲阜县县长。解放后专门从事书法教学和研究。任山东省书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其作品常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外宾。 著有《印话》《爵古斋印谱》《晓麓诗存》《日间词》等。其篆书楹联,在1979年全国群众书法征稿评比中获一等奖。……[详细]
|
朱文奇(1957—1981)济南市人。革命烈士、青年英雄。1971—1975年,在山东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上学,连续四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975年11月高中毕业后,到曲阜县陈庄公社裴庄插队劳动,任知青组长、共青团支部副书记。先后被评为生产标兵、积极分子。197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季,所在大队的大屋窖起火,朱文奇奋不顾身冲入大火, 奋力扑救,保护了集体财产。1978年6月入山东电影洗印厂当工人……[详细]
|
段茂澜(1899—1980)字观海。济南市人。早年考入清华大学。后赴美国、法国留学。精通英、法、德、西多国语言。1928年任天津电话局局长兼南开大学教授。1936年任国民政府美洲司司长。后历任驻英大使馆公使。1949年10月后任国民党驻法公使代办、驻巴拿马大使等。1963年任台湾“外交部”“顾问”。后任东吴大学、中国文化学院教授。……[详细]
|
俞剑华 (1895—1979)原名俞琨,曾用名俞德,字剑华。济南市人。1912年8月,入济南中学校(后称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学习,长于古汉语及中国画。1915年,题为《四十天》的暑期作品(包括图画、文章、日记等)参加山东教育展览会,得金牌奖。 同年9月考入北京高等师范手工图画专修科,从名画家陈师曾学画。1918年毕业后,历任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北京美术学校、北京师范学校、 山东美术学……[详细]
|
李景春(1904—1979)济南市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北平支部书记、中共北平市西郊区委书记、中央党校教授。1940年赴苏联留学。新中国建立前夕,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山东分局直属省级机关党委书记。1950年至1952年任山东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副主任。 1955年4月任中共中央第四中级党校副校长。1958年第四中级党校改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仍任副校长。是中共山东省……[详细]
|
王洪川(1918—1979)长清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冀鲁豫军区分区卫生处政委、组织科科长,豫皖苏军区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河南军区分区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豫东、淮海、广西等战役。新中国成立以后,任军组织部部长、总政治部组织部处长。1956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铁道兵组织部部长、师政委,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主任,铁道兵副政委兼……[详细]
|
刘友林 (1904—1978)章丘人。京剧鼓师。出身艺人家庭。自幼喜爱戏曲。8岁进庆乐班学艺,从师董庆海学司鼓,先学河北梆子,后习皮黄。出科后鼓技出众,深得师傅器重,留在班内打鼓。其后,又自学京胡、唢呐、笛子等乐器,逐渐成为“文武场”全能,“横竖”不挡的多面手,有“六场通透”之称。1930年前后,董庆海等去徐州演出,他便留在济南“坐包”,成为济南的“场面头”,直至济南解放。这期间,他曾先后为尚和……[详细]
|
吴克(1913—1976)又名吴克夫。济南人。1935年毕业于济南师范。1936年至1937年入山东大学。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鲁西第三支队政治部主任、十八集团军平原纵队科长。1939年底奉命到巨野开辟抗日根据地,先后任巨野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巨南五县联合办事处副主任等职,后调任热河军政干校教务长、内蒙古土改工作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建东县县委书记、热河党校副校长等职……[详细]
|
金棻(1895—1975)原名金树,字默庵,号公、翁、瓦全生。回族。济南市人。书法家。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酷爱书法。曾在陆军第五师任书写事职。后任教于天津南开中学、山东长山中学。“七七”事变后,从事书法研究。早年师法“二王”(王羲之父子),后专事研究汉魏书体,颇有造诣。中年后脱规于前人,自成家法,以犷砺、恣放取胜。兼工写意画,偶作小幅,清淡质朴,亦极佳。盛年时,常与清真道堂金子常阿訇等研讨伊斯兰教……[详细]
|
石砺山 (1917—1975)长清县小屯区絆村铺村人。1937年8月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中共长清县七区区委书记。1946年任长清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独立营营长。新中国建立后任贵州省城建局副局长、地质勘探局局长。……[详细]
|
阎一强(1933—1974)商河县人。当代诗人。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文工团演员、 文联创作员、 报刊。为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主要诗集有:《布谷鸟》《沂蒙赞》《握紧武器》(与苗得雨合集)《从荆河到沂河》《第一支歌》《报春集》(与孔林合集)等。……[详细]
|
张耀南(1901—1974)原名张星寿,字耀南。长清县纸房村人。“七七”事变后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后发起成立长清县民众抗敌后援会,任主任。此后参与创建大峰山抗日根据地。1938年11月任长清县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主任。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任长清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泰西专署专员。新中国建立后任泰安专署副专员、山东省卫生厅厅长、林业厅厅长等职。……[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