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左,原名左大建,1985年7月29日生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祖籍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中国内地男艺人、光线传媒男主持。2007年底因主持节目《最佳现场》而受到关注;2008年主持《音乐风云榜》获得更高的知名度;2012年参演首部电影《化妆师》和首部电视剧《第三种爱情》。2014年凭借《咱们结婚吧》获得安徽卫视国剧盛典演艺偶像奖。同年参演电视剧《前夫求爱记》,电影《非你勿扰》(暂命名),并出席多次颁……[详细]
|
朱峰 ,出生于安徽省东至县,中国大陆知名青年男演员,歌手。职业歌手出身的朱峰,曾荣获第三届全国金号奖青年歌手大赛通俗组冠军。2000年离开舞台走进亚视演艺学院学习深造表演专业,师从著名表演艺术家娄际成。2004年出演缉毒纪录片《中华之剑》 正式进入影视圈;2006年出演《薛仁贵传奇》受到关注;2009年在电视剧《锁清秋》 中饰演百牧飞被观众熟知;2012年出演悬疑探案剧《卜案》 ;同年出演古……[详细]
|
李根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李根生(1961.9.22- )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专家。安徽石台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1986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1998年获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和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做访问学者和高级研究学者。1986年至2003年在石油大学(华东)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曾任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带领……[详细]
|
李小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小文, 遥感、地理学家 1947年3月2日生于四川自贡,籍贯安徽贵池。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 创建了植被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并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里程碑系列”。在普朗克定律……[详细]
|
周学海(1856-1906),字澄之,又字潜初、健之,安徽池州建德(今东至县尧渡城东门外梅城村纸坑山)人。说起这周氏家族,乃是晚清时期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其先祖周昉、周繇,从唐代就移居到建德。学海之父周馥(1837-1921)是随同李鸿章起家的封疆大吏,生有6子:学海、学铭、学涵、学熙、学渊、学辉。学海为长子,虽出身于官宦门第,但自幼十分刻苦好学、才华出众。由于清代朴学、考据之风盛行,他对文字、音……[详细]
|
金怀水,1896年出生于池州市东至县木塔乡中园村(原利安中途村)仙菇店一贫苦家庭,自幼聪慧能干,很有正义感,深受父母宠爱。1905年春,其父省吃俭用,将金怀水送入苏村私塾就学,两年后因家庭贫困等原因,-回家务农。1933年春,正在中途当窑工的金怀水经师傅指引,参加了地方红军游击队。4月份,受曹光前派遣到江西元港参加了皖赣红军独立团。在独立团里,他屡立战功,9个月内由普通战士升为副排长,并光荣地加入……[详细]
|
洪广原名洪秀荣,安徽省青阳县人,1904年2月出生于乔木乡官塘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34年夏季,洪广的家乡遭受旱灾,不少贫苦农民已断炊多日,求乞无门,他毅然带领50余人砸开了洪氏公堂的粮仓大门,将稻谷过秤分借给贫困户,洪氏家族族长闻讯后十分恼火,当众宣布开除洪广的族籍姓氏,并没收洪广家租种洪氏公堂的全部田地、驱逐出村。洪广一家飘落异乡,开始过着流浪生活。洪广于1938年春在乔木参加了党领导的农……[详细]
|
位于贵池南部山区的刘街,因望族刘氏村落成片,连袂如云,房舍檐牙相啄成街而得其名。自古望族多仕宦,书香出秀才。外交活动家、名宦刘瑞芬就出生在刘街的显赫之家。刘瑞芬,字芝田,号召我,道光七年(1827)出生于贵池刘街南山刘村,聪颖好学。咸丰元年(1851)中秀才,次年乡试落第,在家乡设馆教书,边授徒边习研“四书”、“五经”,准备继续参加乡试。期间,太平天国兴起,仅六至七年时间就席卷半个中国。战争离乱,……[详细]
|
谢宗安(1907—1997.2)字钟厂,晚号三石道人,又号磊翁。东至县查桥乡马田兰城坂人。谢宗安出身书香世家,父亲谢国恩为晚清贡元。他幼年受家庭教育,15岁入周学熙创办的弘毅学舍,跟随海内经学权威桐城人姚永朴先生、古文学家陈朝爵先生研习经史文词,18岁入安徽第七师范学堂深造。回乡后开设书馆授业,由于其学问深厚,家境富裕,颇受地方人士敬重,建国前夕曾一度担任伪马田乡乡长,解放大军渡江时,秘密潜逃至上……[详细]
|
许世英(1872—1964),字静仁,号俊人,晚年别号双溪老人,秋浦县兆吉山(今东至县官港镇许村)人。光绪十一年(1885)中秀才,后拔贡。光绪二十三年(1897)就职于刑部,历任浙江司副主稿,直隶司、四川司主稿和刑部主事(六品)。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京师城外巡警厅佥事。光绪三十三(1907)年任奉天高等审判厅厅丞,次年任厅长。宣统二年(1910)被清政府派赴殴美考察司法制度,任副代表。次年……[详细]
|
章大光(1893-1936),字其道,东流(今东至县)章家村人。其父宪臣,秀才,教蒙馆,有子女10人,家中只有几分山地。大光幼从父教,民国8年(1919年)毕业于安庆法政专门学校。他不满当局,在文章中曾发感慨:“无数生灵毙于洋-者,惨也。彼强我弱何为?民无知者,国乃弱也!”时同学章韫胎留学深造,陈访先东渡日本考察,自愧不如,但不甘落后。1920年,经池洲六邑同乡会介绍到北平,转由许世英推荐到实业部……[详细]
|
宋文魁,名绳武,1897年生于东流县楼阁宋村的一个乡间塾师家庭。其祖父宋继志,系前清秀才,父嘉宾,为清末贡生。宋文魁自幼从父习文,稍长即至安庆入学读书。1918年卒业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同年秋,被分配到五河县任高等小学教员,转徙灵壁县高等小学执教。1926年回籍东流县从事小学教育。1928年,宋文魁就任东流县教育局长。其时军阀混战,民情凄潦,教育经费奇缺,师不忍教,生不卒学。宋文魁为振兴桑梓……[详细]
|
严秀英(1926-1982),女,青阳县人。生前任村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曾被评为地区“三八红旗手”。1982年3月3日,距村三里远的林场实然发生火灾,正值严秀英回家午餐时,她边跑边呼唤村民上山救火,一马当先,奋力与烈火博斗,终不幸被烈火吞没。严秀英牺牲后,中共青阳县委追授她模范共产党员称号,省妇联追认她为省“三八红旗手”,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她为“革命烈士”,特授予“热爱集体、无私无畏”光荣……[详细]
|
凌世海(1935~)贵池人。1959 年7 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学院,1985 年7 月被评为副研究员,1993 年1 月被评为正研究员。1991 年开始享受政府津贴。完成安徽省“八五”攻关项目—— 凹土应用和开发研究,获省1995 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化工部重大课题—— 40%乙莠悬浮乳剂,获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发明四等奖,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除蜗特母粉”和“速灭灵热雾剂”获1994 年、1995 年部……[详细]
|
姜秀珍(1932~)女,贵池市人。自幼喜唱民歌、对歌。曾即兴唱出《民歌唱到北京城》和《敬酒歌》。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第三届理事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安徽分会副主席。自编民歌集《一个女歌手的歌》获1983~1988 年中国民间文艺家第二届全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三等奖。 ……[详细]
|
周与良(1923~)东至县人。女,民国35 年(1946 年)于辅仁大学生物系毕业。1949 年和1952 年先后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理科硕士、哲学博士学位。曾任芝加哥大学助理研究员。1953 年回国,历任南开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四届、五届常务理事,天津市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妇联第五届执委,九三学社第七、八届中央委员。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著有《真菌学》、《高级细菌遗传学》,译有《分……[详细]
|
周熙良(1905~1984)东至县人。3 岁起识字,后读家塾,12 岁起学英文,15岁进上海大同中学,民国15 年(1926 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在校读书期间,牢记杨杏佛提出的“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口号,积极参加学运,由此被父亲周达禁闭在家。民国17 年去英国留学,民国21 年春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文科硕士学位。民国22 年冬,到福建省政府工作,参加和支持进步-,参加蔡廷……[详细]
|
周一良(1913.1.19-2001.10.23) 早年曾用字太初。安徽东至人,生于山东青岛。著名历史学家。 八岁入家塾,遍览经、史、子书,后加习日文、英文。曾从唐兰学习文字学。1930年入燕京大学国文专修科,受教于容庚。1931年入辅仁大学历史系。1932年转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受业于邓之诚、洪业等名师,并受到陈寅恪的影响,1935年毕业。后在燕京领取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每年500……[详细]
|
周学熙(1866-1947)实业家,近代民族工业创始人之一。 1866年1月12日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是华北地区早期工业化的奠基者之一,他所开创的实业集团奠定了京津唐地区近代工业的基础。周学熙亦因此与同时期在-一带致力于实业救国的著名状元资本家张謇并称“南张北周”。 1872年周学熙随父亲从南京移居天津。从1898年周学熙长期居住天津,以天津为基地,开始创办北洋实业。周学熙深受变法维新的影响,……[详细]
|
周达(1873~1949)又名周今觉,字美权,至德(今东至县)人。一生酷爱集邮,民国19 年(1930 年),亲手创办中国最早的邮学界代表刊物《邮乘》,他以丰富的收藏,广博的知识,卓越的见解,精心编著《华邮图鉴》在《邮乘》上连载。后在美国纽约举行万国邮展会上,《邮乘》参加展出,与世界第一流著名邮学刊物竞赛,荣获特别铜牌奖。张包子俊在《怀今觉先生》文中说:“今觉先生在学术界为一代宗师,在集邮界为一代……[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