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砥平(1909~)萧县赵庄镇李酒店人。萧县师范毕业后当过两年小学教员。民国20 年(1931 年)参加抗日反帝大同盟,民国21 年8 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萧县陇海路南区工委书记,萧县工委书记兼游击大队长,萧宿永中心县委组织部长,萧县中心县委书记兼萧县独立团政委,陇海路南地委书记兼萧县独立旅政治委员,萧东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辽北省一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辽北省委-……[详细]
|
任训常(1904~1932)化名任双,李乐德,萧县人。民国1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 年受党组织委派去杨虎城部做秘密工作并任宣传科长。民国17 年受中共皖北特委派遣回萧县任黄口小学校长、黄口区区长。民国18 年任永城县委书记。民国21 年先后任中共宿县中心县委委员、县委书记。民国21 年7 月在古饶集抗烟捐战斗中牺牲。……[详细]
|
王子玉(1904~1931)原名邦瑗,又名直愚、则名,泗县城小北关人。王子玉幼年读过5 年私塾,后考入泗县县立第一小学。民国11 年(1922 年)参加国民党。民国12 年在江苏省徐州中学读书时接受马克思主义,民国1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遵照党的指示,回泗县组织中共临时小组,开展革命工作,并利用国民党员身份任国民党泗县县党部组织干事。民国15 年夏,王子玉根据徐海蚌特委指示,在泗城文昌宫小学成立了……[详细]
|
沈维干(1904~1930)字器之,后更名静斋。宿县东二铺大张村人。早年参加革命,任职于工人赤卫队,长期住广东佛山镇,虽每月有百元收入,但生活简朴,布衣素食,不嗜烟酒,节余款项全部用于革命活动。沈维干除自己参加救国活动外,还关心青年一代成长。民国15 年(1926 年),曾先后函邀宿县青年10 余人,往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为第六期学员,并对他们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后,沈维干不……[详细]
|
李启耕(1902~1933)字宜春,党外用名李荣光,宿县人,出生城市贫民家庭,民国11 年(1922 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民国13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李启耕在中学读书时思想进步,组织同学反对洋人教师被校方开除。经党的资助,赴北京考农大,任中共北方区委交通处负责人兼该机关党支部书记。经常与李大钊的秘书彭桂生接头,开展地下工作,曾组织农民队伍进城参加在天安门前举行的市民-。民国15 年“三·一……[详细]
|
张中立(?~1944)字矫成,萧县洪河乡张三座楼村人。民国初从军,在孙传芳部任师长、副军长,陆军中将。在北伐军进军浙江时起义,任东路军先遣副司令。与司令李明杨紧密配合,越江淮而进至东海之滨,在徐海一带激战多次。进军鲁冀时,所向披靡,使北洋军阀不敢与之交锋。北伐胜利后,张中立任江苏省民政厅第三科长。民国20 年(1931 年),张中立为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所器重,延揽入财政界,委以统辖全国盐税警总……[详细]
|
孔子寿(1899~1982)原名孔昭颐,曾化名王村正,宿州市人。民国13 年(1924年)在北京农业大学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 年暑假回宿城参与成立中共宿县临时支部。之后在安徽省立第四农业学校任教。民国17 年起,先后任中国共产党宿县县委书记、凤阳中心县委书记、宿迁中心县委书记、徐海蚌地区特委委员等职。民国22 年,因叛徒出卖被捕。民国26 年8 月,由于国共合作被释放。抗日战争初期,曾和……[详细]
|
陈荫南(1890~1963)曾用名陈树人,泗县人。早年入安庆八旗中学、安徽陆军测绘学堂、浙江陆军讲武堂就读。中国同盟会会员。大革命时期参加北伐战争,任北伐军第三十七军先遣队第一团团长。民国27 年(1938 年)参加淮北抗日根据地工作,曾任泗县赈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皖北军政委员会宣传部部长、泗南县参议会议长、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副主任、民政厅厅长。1949 年后,历任皖北人民法院院长。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委……[详细]
|
杨士骧(1860~1909)清泗县人。字莲府。光绪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任直隶通永道、按察使、江西布政使。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代理山东巡抚。光绪三十三年任直隶总督。宣统初年上疏请求减轻人民输纳差徭负担,未果。……[详细]
|
张庆林(1911~1982),原名陈怀玉,萧县郝庄乡陈坡村人。他于民国19 年(1930年)在上海沪西区做工运工作,8 月任中共扬州中心县委书记。民国25 年,他在萧县陇海路北恢复建立党组织,为革命积聚力量。民国26 年8 月,受党组织委派,到陇海路南进行抗日动员。民国28 年,任中共鱼台县委组织部长、书记。民国31 年任沛滕边区中心县委书记,后任鲁南一地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书记,兼任临城县委书……[详细]
|
陈履真(1907~1932),又名理真、力真,字凤乔,萧县庄里镇龙虎峪村人。小学未毕业即以同等学历考入江苏省第七师范。他在学生时代酷爱进步书籍和刊物,深受马克思主义熏陶。民国17 年(1928 年)在国民党萧县县党部任青年部长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春,考入上海华南大学,不久该校被国民党当局查封,他转入大陆大学学习。同年8 月,入上海中央党训班学习。学习结束后,调任中共徐海蚌特委宣传部长,后任徐海蚌……[详细]
|
纵翰民(1905~1992),萧县丁里镇纵瓦房村人。曾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顾问,江苏省政协第四、五届常务委员。青少年时代,在“五·四”运动影响下,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南京第四师范读书时,曾被选为学生代表赴沪慰问“五卅”-工人;后在广州中山大学就读时,考入黄浦军校。民国16 年(1927 年)6 月参加革命,投身恽代英主持的武汉军校,随即编入由叶剑英任团长的教导团,12 月参加了由张太雷领导……[详细]
|
张云川(1904~1965),原名张长浚,萧县寿楼乡张寿楼村人。民国8 年(1919 年)考入徐州江苏省立第七师范。毕业后,回乡任小学教员、校长等职。民国15 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因对“中山舰事件”和“孙文主义学会”等组织的-活动不满,发表一些批评时政、反对蒋介石的言论,被视为左倾激进分子。“四·一二”政变后,-离开广州赴武汉,参与国民党江苏省的地下反蒋活动。“七·一五”事变后,在国民党第五路军……[详细]
|
朱玉林(1904~1975),原名朱玉珂,萧县新庄镇朱小楼人,自幼读书,高小毕业。民国17 年(1928 年)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发动农民向土豪作斗争。次年春,在郝集、朱小楼等地组织农民协会。在国民党清党时被捕,后被押至镇江,以政治嫌疑犯的罪名判刑3 年。出狱后,萧县共产党组织已遭破坏,革命处于低潮,他积极寻找党组织,把失散的共产党员组织起来,恢复了中共朱小楼支部。民国26 年,朱玉林任……[详细]
|
戴晓东(1904~1988),原名戴瑞璞,又名戴蕴山,萧县王寨镇戴楼村人,青年时代投身革命,积极组织并参与领导农-动。民国17 年(1928 年)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县委委员、特委秘书、萧宿永中心县委书记、鲁西南地委书记、冀鲁豫区党委委员、社会部长、河南工委组织部长。全国解放后,历任平原省委委员、公安厅长、平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华北行政委员会监委副主任、中共华北局-委员……[详细]
|
李宪仲(1902~1927),曾名李然超,萧县闫集镇高楼村人。自幼在本村读书,小学毕业后考入徐州中学师范部。“五·四”运动后,他邀集萧县籍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读书的进步学生,暑假回到萧城,-宣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影响颇大。民国9 年(1920 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同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革命工作需要,转学至宁波四中高中部读书。民国14年9……[详细]
|
徐彬如(1902~1990),原名徐文雅,萧县丁里镇徐王庄人。民国14 年(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担任中共中山大学总书记、粤区区委-委员会委员。民国16年转移上海,参加-工作,后又协助王若飞领导无锡一带的秋收-,再调任中共江苏省委沪中区委宣传部长。民国17 年10 月与陈谭秋同船北上,筹备并出席了中共顺直省委扩大会议,会后,以特派员身份巡视唐山、丰润、玉田、迁安等地的工人农-动。民国1……[详细]
|
杨紫霞(1887~1987),女,宿县城人,3 岁丧父,随母亲邱藕清在外祖母家生活。杨紫霞三舅邱河清是革命党人,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杨紫霞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22 岁那年,她女扮男装,改名换姓,跟着舅舅加入了革命军。到军队中,杨紫霞学会了骑马,并能用双手打枪,枪法亦准。武昌起义前后,她曾参加了攻占杭州、湖州,光复南京等战斗。上级曾想-提升她为营长,只因其舅父的朋友讲出杨是女子而未任命。之后杨紫霞使……[详细]
|
孟雨(1894~1967),原名孟宪鼎,号棱崖,萧县永疃镇疃里村人。6 岁起,先后在本村和卯山、葛塘等地读私塾,后考入省立南京第一农业学校。民国8 年(1919 年)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被学校开除。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在小叔孟昭范及同乡会的帮助下,赴法勤工俭学。先后在巴黎的农业实习学校、农具厂、汽车制造厂、凡尔赛苗圃场等处半工半读。民国14 年考入巴黎大学理科。民国16 年,参加了王会元领……[详细]
|
马祥斌(?~1927),字文伯,灵璧县人。幼年就读于私塾,稍长入凤阳府经世公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春,他考入安徽巡警学堂(在安庆),是年7 月6 日,革命党人、学堂会办徐锡麟率众起义枪杀安徽巡抚恩铭,被捕殉难。巡警学堂受株连解散,马祥斌返归家乡。那时,在宿县一带土匪蜂起,打家劫舍,日益猖狂。当地官府鉴于马祥斌有一定的-知识,便委其任乡团团总,不久又升任宿州警务所所长。他带领警队打击匪盗……[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