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系,鲜卑宇文部的后代,北周缔造者宇文泰的曾祖父。他的祖父宇文逸豆归,为前燕慕容部所灭,他的父亲宇文陵后来归附拓跋部。北魏建立后,宇文陵迁居武川。其子为宇文韬,并以武略著称。……[详细]
|
宇文陵,生卒年不详,雍州安定(今甘肃泾川县)人。南北朝时期鲜卑宇文部首领,北周皇室先祖,宇文泰高祖父。先后出仕前燕、前秦和后燕,为后燕驸马都尉,封为玄菟郡公。皇始二年(397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攻破中山,宇文陵降顺北魏,拜都牧主,赐爵安定侯。天兴初年,徙于代都武川。……[详细]
|
宇文韬,鲜卑宇文部的后代,北周缔造者宇文泰的祖父。他的曾祖父宇文逸豆归,为前燕慕容部所灭,他的祖父宇文陵后来归附拓跋部。北魏建立后,宇文陵迁居武川。宇文韬的父亲为宇文系,宇文韬与宇文系并以武略著称。宇文韬的儿子是宇文肱……[详细]
|
宇文洛生,莒庄公宇文洛生,德皇帝三子,太祖兄,少任侠,尚武艺,及壮,有大度,好施爱士。北州贤俊,皆与之游,而才能多出其下。及葛荣破鲜于修礼,乃以洛生为渔阳王,仍领德皇帝余众。时人皆呼为洛生王。洛生善抚将士,帐下多骁勇。至于攻战,莫有当其锋者,是以克获常冠诸军。尔朱荣定山东,收诸豪杰,迁于晋阳,洛生时在虏中。荣雅闻其名,心惮之。寻为荣所害。保定初,追赠使持节、太保、柱国大将军、大冢宰、大宗伯、大都督……[详细]
|
宇文连(?-524年),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市)人,北周宗室大臣,太祖宇文泰二哥,绍惠公宇文颢弟幼而谨厚,临敌果毅。随德皇帝宇文肱逼进定州,军于唐河,遂俱殁。保定初,追赠太傅、柱国大将军,追封杞国公,谥号为简。杞简公宇文连,北周太祖宇文泰兄,宇文颢弟,幼而谨厚,临敌果毅。随德皇帝宇文肱逼进定州,军于唐河,遂俱殁。保定初,追赠使持节、太傅、柱国大将军、大司徒、大都督、定冀等十州诸军事、定州刺史,追……[详细]
|
宇文肱(?―526年),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人,鲜卑宇文部首领,北周文帝宇文泰之父。北周时追尊为德皇帝。宇文肱为人仗义有才干。正光五年(524年),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作乱,远近的人大多响应他。破六韩拔陵所任命的王卫可孤徒众最多,宇文肱于是纠合乡里的人攻打卫可孤。宇文肱与卫可孤在武川南河交战,在战斗中不慎落马,他的长子宇文颢和几名骑兵奔去救援,杀死几十个人,卫可孤军的士兵逃走,宇文肱才得以上马退……[详细]
|
宇文颢(?-524年),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北周宗室大臣,太祖宇文泰长兄,权臣宇文护之父。生性至孝,英勇善战。孝昌二年(526年),其父宇文肱与卫可孤战于武川南河,临阵坠马,宇文颢为救父亲而战殁。保定元年,追赠太师、柱国大将军、大冢宰、恒州刺史,封邵国公,谥号为惠。……[详细]
|
宇文护(513年-572年),字萨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之侄,邵惠公宇文颢第三子。南北朝时期北周权臣。早年跟随宇文泰与东魏多次交战,屡建战功,历任都督、征虏将军、骠骑大将军等职。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宇文泰病逝,宇文护接掌国政迫使西魏恭帝元廓禅位于宇文觉,建立北周。封大司马,进爵晋国公。北周建立后,三年内连杀宇文觉、拓跋廓、宇文毓三帝。名臣赵贵、独孤信对其掌权……[详细]
|
李重耳,字景顺,十六国时期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孙、西凉后主酒泉公李歆第三子。西凉国亡而奔刘宋,后又归后魏(北魏),历任恒农太守、安南将军、豫州刺史。唐高祖李渊的太祖父。……[详细]
|
李熙: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凉武昭王]李暠之曾孙、西凉后主李歆之孙、李重耳之子,唐太祖李虎的祖父、唐世祖元皇帝李昞的曾祖父、唐高祖李渊的高祖父。他曾任金门镇将,领豪杰镇守武川。李渊称帝后,于武德元年六月初六(618年7月3日)追谥李熙为“宣简公”。唐高宗李治咸亨五年(674年)八月十五日,追尊李熙为“宣皇帝”,庙号唐献祖,简称“宣帝”。……[详细]
|
李天锡,史书中也写作“李天赐”,生卒年月不详,汉族人,曾任北魏幢主。李天锡与妻子贾氏生有一子,名李虎。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虎之孙李渊建立唐朝;六月初六(7月3日)追谥曾祖父李天锡为懿王。 咸亨五年(674年)八月十五日,唐高宗李治追谥李天锡为唐懿祖光皇帝,贾氏为光懿皇后。……[详细]
|
长平王叔良,高祖从父弟也。父祎,隋上仪同三司,武德初,追封郇王。叔良,义宁中授左光禄大夫,封长平郡公。武德元年,拜刑部侍郎,进爵为王。师镇泾州,以御薛举。举乃阳言食尽,引兵南去,遣高墌人伪以降。叔良遣骠骑刘感率众赴之,至百里细川,伏兵发,官军败绩,刘感没于阵。叔良大惧,出金以赐士卒。严为守备,泾州仅全。四年,突厥入寇,命叔良率五军击之。叔良中流矢而薨,赠左翊卫大将军、灵州总管,谥曰肃。……[详细]
|
李德良,唐宗室,长平王李叔良弟,少有疾,未仕官。武德初,封新兴王。贞观十一年薨,赠凉州都督。……[详细]
|
李幼良(?-627年5月31日),唐朝宗室,长乐王,唐高祖李渊的六叔李祎的儿子,性情暴急。有人盗他的马,辄将盗马者杀视。唐高祖大怒:“盗马是有罪,王能有专杀之权吗?”诏礼部尚书李纲召宗室在朝堂杖责李幼良百下,乃释。李幼良为凉州都督,以流氓为左右,百姓受苦。武德九年三月廿九日(626年4月30日),率军击败来犯的突厥。 唐太宗继位,有人告李幼良暗中养士,交结境外。诏中书令宇文士及去替代,并按状。左右……[详细]
|
李孝基(?-619年),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之孙,北周梁州刺史李璋次子,唐高祖李渊的堂弟,唐朝宗室、官员、将领。武德元年(618年),高祖即位后封永安郡王,历任陕州总管、鸿胪卿,后因犯罪而被免官。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的将领宋金刚入侵太原,夏县人吕崇茂杀害了县令,举兵造反自称魏王,与刘武周呼应。朝廷便任命李孝基为行军总管,统帅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内史侍郎唐俭、陕州总管于筠攻打他们。后来刘武……[详细]
|
郑孝王李亮 ,唐太祖李虎八子,仕隋为海州刺史,高祖武德中,与六王同追封。生子淮安靖王李神通、襄邑恭王李神符。……[详细]
|
蔡烈王李蔚 ,唐太祖李虎七子,郇王李祎弟。为周朔州总管,高祖武德中,与六王同追封。生子西平怀王李安、济南郡王李哲。……[详细]
|
郇王李祎 ,唐太祖李虎六子,为隋上仪同三司。高祖武德中,与六王同追封。生子长平肃王李叔良、新兴郡王李德良、长乐郡王李幼良。……[详细]
|
李绘,隋朝人,唐太祖李虎的第五子,隋朝官居夏州总管。唐朝武德年间,追封李绘为雍王。李绘,隋朝人,唐太祖李虎的第五子,唐高祖李渊的五叔,李绘在隋朝官居夏州总管。儿子李贽。李渊建立唐朝,武德年间,追封李绘为雍王、李贽为河南王,李贽生子李道玄、李道明。……[详细]
|
李璋(?-580年),南北朝北周人,唐太祖李虎的第四子,唐高祖李渊的四叔,在北周官居梁州刺史。他与赵王宇文祐(宇文招)想振兴被杨坚把持的北周朝廷,谋杀杨坚(隋文帝),没有成功,被杀。生有二子:李韶,李孝基。李韶死在隋朝,李渊建立唐朝,武德年间,追封李璋为毕王、李韶为东平王,李韶生子李道宗。……[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