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庚焕(1757~1820年)字道由,一字惕园。祖籍长乐,先世迁省城鳌峰坊。清嘉庆三年(1798年)补邑弟子员后,在乡里任教。广泛浏览诸史,对古人的“嘉言懿行”,认真记叙,身体力行;尤其留心闽中文献,曾倡议修复唐观察使陈岩、宋抗金民族英雄李纲的坟墓。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考选教职。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卒。著有《童子摭谈》1卷、《崇德同心录》2卷、《惕园初稿》17卷行世。……[详细]
|
何玉瑛(1757~1810年)女,字梅邻。闽县人,家住城内。生于书香之家,性聪慧,习史,论史多有创解;善为诗、弈、画、音乐,尽皆精妙,吹洞箫尤佳。其诗“清婉不俗,咏史诸杂特识,寄托清远”。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六月病卒,著有《疏影轩诗集》2卷传世。……[详细]
|
郑杰(约1750~1800年)一名人杰,字昌英、亦齐,号注韩居士。侯官县人,家住南后街。10岁能背唐诗百首。在鳌峰书院读书时,曾用家给零用钱与书院膏伙银,刻印家藏《尔雅》、《郑注说文字源》、《隶书正伪》等7种,受到山长孟超然的赞赏。清乾隆年间成贡生。好读韩愈书,自题书室为“注韩居”,以5年时间注《昌黎文集》40卷、《外集》10卷、《遗文附录》2卷(尚未脱稿)。好藏书,推崇明藏书家徐火勃“善聚善读,……[详细]
|
许琛(1731~?年)女,字德瑗,侯官县人,世居光禄坊。书画家许友的曾孙女。幼随父居官广东澳门。许家世代以诗、书、画闻名。许琛性聪明,善书画。书法酷似明代董其昌,为一代才女。乾隆十六年(1751年)出嫁。婚后,其夫病亡,许琛为夫“守节”,居许宅东墙外小楼,植梅、竹,名其楼曰:“疏影”。每日看书、作画,题诗画上。所画梅、竹、寒菊,有苍凉孤疏风致。诗作直抒胸怀,不加藻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巡……[详细]
|
孟超然(1731~1797年)字朝举,号瓶庵,闽县人,家住城内军门前。16岁中秀才,入鳌峰书院。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乡试解元。翌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改兵部武选司主事,调吏部文选司考功郎中,京察一等。乾隆三十年(1765年),出主广西乡试。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分校京闱。后视学四川,公正廉明,提倡气节,蜀人为立“去思碑”。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任满还朝,以亲老辞职回福州,不再入……[详细]
|
叶观国(1720~1792年)字家光,号毅庵,晚号存贡。祖居福清,后迁闽县(今鼓楼区)。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任散馆编修。乾隆十八年、二十一年(1753年、1756年),两次典河南和湖北乡试,后赴云南为学政。典试湖南乡试,后调广西任学政。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入京,补官教习庶吉士,任起居注官。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先后出典云南乡试,充会试分校。乾隆四十六年(17……[详细]
|
张甄陶(1713~1780年)字希周,一字惕庵,闽县人,家住城内。少通经史,文宗苏轼。清乾隆十年(1745年)中进士,选庶吉士。乾隆十三年(1748年),授翰林编修。秋,廷试,改以知县任用,补广东鹤山县,调香山、新会、高要、揭阳诸大县,在粤6年。改任云南昆明县,适云贵总督署吏犯法,甄陶照律处刑,总督怀恨,被免职。后主讲五华书院5年,受聘主贵山书院11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秋,病归福州,主讲……[详细]
|
林越山侯官人,家住北门越山(屏山)下,因取名越山。生活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无意功名,对围棋很有研究,刚满18岁,棋艺就闻名省内外,为当时十八围棋国手之一。有省外棋手薛生白来福州赛棋,大家推举越山对弈。见越山将要败阵,观棋者不禁失色,只见他沉吟片刻,巧设一劫,转败为胜。薛生白大为佩服,叹曰:天下无人可及。越山喜漫游,曾在广州碰到在广东巡抚署当幕客的十八国手之一的任惠南。棋逢对手,两人在官署内对弈,观……[详细]
|
谢道承(1691~1741年)字又绍、古梅,别署种芋山人。闽县人,家住官贤坊(今鼓楼区道山路)。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选庶吉士。雍正元年(1723年),授翰林院编修。雍正三年(1725年),辞官还乡与里中名士陈星斋、黄任等人在法海寺结社,作诗唱和。雍正六年(1728年),续修《福建通志》,任总纂,设志局于法海寺,历时九载,于乾隆二年(1737年)成书,共78卷,分36类,是清代第二部福建……[详细]
|
林侗(1628~1716年)字同人,号来斋。侯官县(今福州市)人,家住城内光禄坊,林佶之兄。弱冠补诸生。清康熙间贡生。后随父官寓秦中,纵观三辅名胜,寻周秦遗址,晋谒唐昭陵,广泛搜集金石文字,进行考证。康熙十五年(1676年)任尤溪教谕,后因失明归里,筑荔水庄蒹葭草堂而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卒,年89岁。林侗工隶书,著有《来斋选古》、《来斋金石考》、《荔水庄诗草》、《昭陵石迹考》、……[详细]
|
林佶(1660~?年)字吉人,号鹿原,侯官县人,居光禄坊。幼好学,曾跋涉千里,往吴中拜汪琬(尧峰)、王士礻真(渔洋)为师。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中举。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九月,圣祖北游,归驻密云,献《五星联珠赋》,并以御制诗《野静知民乐》为题赋五言排律八韵,又以手书御制诗二册交随驾诸翰林进呈,受到赞赏,召入武英殿抄写御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特赐进士,授内阁中书,留值内庭,专理……[详细]
|
张远(1648~1717年)字超然,侯官县人,家住乌石山榕庵。清兵占领福州,圈占土地,民多-。张远于康熙初年逃离福州,至江西,题诗南昌滕王阁曰:“高阁东南此大江,西山对面卧龙蟠。岂无词赋惊阎帅,姑把文章让子安。人世百年风浩浩,长天终古水漫漫。南州高士今谁是?有客斜阳独倚栏。”适侍郎曹溶随大军入闽,路过江西,读张远诗,仰慕其才,至福州,招张远入幕,为之延誉,由是诗名大噪。张远一生踪迹不定,多滞留北京……[详细]
|
郑开极(1638~1717年)字肇修,号几亭,侯官县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圣祖年少继位,选为伴读。康熙八年(1669年),外放典试云南。试事毕,以左春坊左谕德督学浙江。他教导学生“先道德,后文章”;取士公允,备受称赞。康熙十七年(1678年)任满,辞官回乡,住南营塔崎顶(今属鼓楼区南营居委会),营建别墅于兴贤里(鼓楼区府学里附近),杜门谢客,书“操存主静,言动……[详细]
|
林宠(约1621~?年)字异卿,号墨农,闽县人。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生员,入清不仕,潜心读书练字。工楷书,小楷尤端谨秀润,一时奉为典范;擘窠大字亦苍劲有力,闽中碑版匾额多出其手,誉为一代书家。……[详细]
|
许友(1615~1663年)名宰,字有介、友眉,又字介寿,号瓯香。侯官县人,居光禄坊。举孝廉,不仕,以诸生终。善书画,亦工诗,时称“三绝”。因敬米芾,名其室为“米友堂”。其诗孤旷高迥,为钱谦益、王士禛、朱彝尊所称许。画如其诗,亦苍楚有致,墨竹气势郁勃。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因其友周亮工被诬逮京,受诛连,不再画竹,改画枯木寒鸦;并作《学哑》、《学聩》、《学瞽》、《学担粪》、《学死》等诗,以泄胸……[详细]
|
邓原岳(约1555~1604年)字汝高,号翠屏,闽县(今鼓楼区)人。世居东门外竹屿乡,后移居城内于山之麓。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取经魁;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监崇文门税,多所减免,未尝滥索商人一文,而税收比过去增加;后监浙税,对当地豪强偷税漏税,一一明察。后奉命典粤中试,所取多名士,士林钦服。督通州财务,出纳如流;以功升云南按察司佥事,领提学道,亲为诸生讲课,注萧统《文选》……[详细]
|
王应山(1531~?年)字懋宣,号静轩,侯官县(今鼓楼区)人。博览群书,无意功名,足迹遍历八闽。先于福州、建宁教授《春秋》,后在南京礼部尚书林燫家塾执教。林燫纂修《福州府志》,多请其裁定。明万历九年(1581年),应山编成《闽大记》。万历四十年(1612年),犹以82岁高龄,在《湖山纪胜》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考察,纂成《闽都记》,富有史料价值。另著有《全闽纪略》、《经术源流》、《风雅丛谈》、《帝言摘……[详细]
|
马森(1506~1580年)字孔养,怀安县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员外郎,出知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又升江西副使、按察使、左布政使,擢巡抚。在江西任上,疏请南粮改道转运,省费用数万金。又上疏言私盐之害,请于峡江县建桥设关,尽复淮盐旧额。调任刑部右侍郎,改户部,升尚书,管理全国财赋。以荐人不当降为大理寺卿。一度以病辞职归里,后任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以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详细]
|
林洪闽县人。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从事丝织业,工杼轴,“以吴中重锦,而闽织不逮”,认为两地差距在于织机,遂将织机改为4层,织出闪光、阴花等色彩不同的新品种,以及龙凤、飞禽、走兽、福禄寿禧等复杂的花纹图案,世称“改机”。福州丝织业为之一振,产品有绸有缎,俗呼土绸(或土槽)、汉府缎,畅销省内外。……[详细]
|
高濲(1492~1542年)字宗吕,号石门子,又号种菊道人、霞居子、髯仙、庖羲谷老人。侯官县人,家住城内。曾师从郑善夫,绝意仕进。0山水,遍历名山大川。闻有名胜,则不远千里,不避寒暑,以一游为快。凡有所得,发为诗歌,其诗与傅汝舟齐名。工书,隶草俱称逸品。善画,工山水、花卉、人物、翎毛,用墨浓润,运笔古雅,出入于宋、元诸大家之间。性落拓嗜酒,醉则狂叫放歌,散发跣足,飘然而舞。时人称:“少陵有佳句,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