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地名查询

地方人物

快递查询

地方资讯

首页 > 地方人物 > 江苏 > 镇江人物

镇江名人录

  刘勰(约465年—520年),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齐和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南北朝宋泰始初年(公元465年),刘勰生于京口(今镇江),字彦和,原籍东莞(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祖父灵真,宋司空秀的弟弟。父亲名刘尚,曾担任越骑校尉。刘勰很早就成了孤儿,他发愤图强,热爱学习。……[详细]
  孝明皇后郑氏(785年-865年),为唐宣宗生母。孝明皇后(942年-865年。唐穆宗往后又历经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三帝,自宪宗驾崩的元和十五年(820年)算起,一直到会昌六年(846年)为止,在这26年间郑氏一直都只是个没没无闻、数朝前的光王太妃,但唐武宗驾崩后,由于无子嗣,因此由武宗之叔的光王即位,是为唐宣宗,光王太妃郑氏也因此一跃成为皇太后。人物简介孝明皇后郑氏(785年-865年),为唐宣宗生母。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生于润州丹杨县,在元和初年李锜谋反时,有善面相之人对李锜说,郑氏将来必当生下天子,李锜大喜,而将郑氏纳为侍妾。后来李锜被杀,……[详细]
  王少江(1891~1943),丹徒人。父吟江为当时名医,侨寓江都樊川南河下数十年之久。少江幼承庭训,尽传家学,又兼胆识过人,故“樊川王氏”医名益显。精内、妇、儿各科,尤擅脾、胃、肝、肾诸病的调理。其于温热病,学宗吴瑭。精研《温病条辨》诸法,每在病家出现神昏谵语危情,其胆识别具,数剂即见分晓。 某年,扬州一官宦家之独子舌出不能回缩,诸医诊之无策。后经少江以冰片点舌,一试即验。众医赧然而退。 王氏身后无子有二女。其婿及弟子得其传者有4代。……[详细]
刘邺 [] 唐朝宰相 (?~881)
  刘邺(?-881年1月24日?),字汉藩,唐朝宰相,官至礼部尚书、同平章事,黄巢之乱中被杀。刘邺生年不详,润州人氏,父刘三复在李德裕在地方上为官时长期担任其幕僚。唐武宗年间,李德裕成为权相,刘三复在他手下官至刑部侍郎。844年,在李德裕命令下,刘三复上了一封表章,而后故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的妻子裴夫人被处死,其时刘从谏的养子也是亲侄子刘稹正在反叛朝廷。上表不久,刘三复病亡。刘三复去世时,刘邺才五六岁,已能背诗,李德裕出于怜爱,带他回家和诸子一同学习。846年,武宗驾崩,皇叔唐宣宗继位,李德裕失势被贬。刘邺失去靠山,在长江、钱塘江地区游荡,作文养活自己。他的写……[详细]
  靳贵(1464~1520),字充道,号戒庵,镇江丹徒(今江苏)人。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庚戌科钱福榜进士第三人。靳贵乡试第一,会试第二,殿试第三,授翰林编修。武宗出阁,被选东宫,兼司经局校书,进左中允。预修《会典》成,升左谕德兼侍讲。武宗即位后,靳贵受到重用,升为太常少卿兼侍读,充日进官。不久,母亲去世,靳贵辞官归家守丧。期满官复原职,不久又晋升为礼部侍郎。当时大宦官刘瑾把持朝政,曾向靳贵咨询过朝政,让靳贵密书京官殿最以进,靳贵没有听从。从此刘瑾忌恨靳贵,寻机报复。于是挑出《会典》中的一些小毛病,将一批翰林学士贬官降职,靳贵也在所难免,被降为光禄卿。……[详细]
葛洪 [] 东晋道教学者 (283343)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今江苏)人。出身江南豪族。13岁时丧父,家境渐贫。他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他性格内向,不善交游,只闭门读书,涉猎甚广。葛洪伯祖父葛玄曾师从炼丹家左慈学道,号葛仙公,以炼丹秘术传于弟子郑隐。葛洪约16岁时拜郑为师,因潜心向学,深得郑隐器重。郑隐的神仙、遁世思想对葛洪一生影响很大,自此有意归隐山林炼丹修道、著书立说。晋永兴元年(304)葛洪加入吴兴太守顾秘的军队,任将兵都尉,与石冰的农民起义军作战有功,被封为“伏波将军”。次年石冰事件平息,葛洪不愿争功邀赏,辞……[详细]
茅以升 中国科学院院士,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18961989)
  • 茅以升
  茅以升,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 ,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土木工程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详细]
马相伯 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 (18401939)
  • 马相伯
  马相伯(1840~1939) 原名志德,又名钦善、建常、绍良,改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以字行,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祖籍江苏丹阳,清道光二十年三月十八日(1840年4月17日)生于丹徒(今镇江),褓间即受天主教洗礼,洗名若瑟,亦作若石。5岁入塾读书,喜探询天象运行奥秘。12岁来沪,入法国耶稣会办圣依纳爵公学(后改称徐汇公学,今徐汇中学),继入小修院、大修院,攻读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哲学、神学、数理和天文等学科。清咸丰八年(1858年),全家从镇江辗转至沪定居。清同治九年(1870年),获神学博士衔,加入耶稣会,授司铎神……[详细]
许浑 [] 唐朝诗人 (791858)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寓居润州丹阳(今属江苏),遂为丹阳人。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 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之讽。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大和六年 (832)进士。任当涂、太平县令。大中三年(849),为监察御史……[详细]
  陈东(1086~1127),字少阳,丹阳珥陵越塘人。聪慧好学,秉性刚直。以贡生人汴京太学。多次-钦宗赵桓,揭露蔡京、童贯、王黼、李彦、梁师成、朱勔6人的罪行,请求诛此6贼以向国人谢罪。 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金兵围攻京都,宋钦宗惊惶失措,免去主战的国相李纲官职,任用主和的李邦彦,准备割地求和。陈东闻讯后十分愤慨,遂率领诸太学生,伏宜德门-,从者数万,坚决反对割地投降,反对屈辱求和,请求复用李纲抗金到底。在群众的巨大压力下,宋钦宗只得复任李纲为右丞,主持军务。这次数万人的冒死-抗金运动,使统治者十分震惊。嗣后钦宗接受谏官建议,授予陈东迪功郎同进……[详细]
  林肇灿(1864~1916),字月波,号步青,丹阳后松卜村人。自小爱唱京戏、昆曲。清同治末年,在上海一珠宝商店当店员,后从师学艺。光绪十年(1884年)前后“下海”。至清末民初,名声鹊起,被誉为上诲滩的“滩簧大王”、“滑稽大王”。 林才思敏捷,口齿伶俐,善说多种方言,擅长滩簧“后滩”,工丑角。又在后滩基础上首创“改良新曲”,以多种形式表现现实生活,揭露社会积弊,并注意吸收当时流行的新腔新调,以丰富“后滩”,使滩簧跃为当时上海较红的“曲艺”之一。随着林的成名,他演出的《卖橄榄》、《荡湖船》、《马浪荡》等剧目在上海家喻户晓。 林的演唱,“……[详细]
葛玄 [] (164244)
  葛玄(164~244),字孝先,句容人。少时曾从真人左慈习医道丹术,博览经史,酷爱《老子》、《庄子》学术,安闲淡泊,喜抚琴。东汉光和二年(179年)15岁时学有所成,名振江左。不羡官禄荣位,徜徉林麓,为择布道炼丹宝地,遨游名山大川,凡23年。历经括苍、南岳、罗浮、金精、玉笥、长山、盖竹、天台、兰风诸山。东汉建安七年(202年),38岁始迤到江西淦阳(即清江县,今樟树市)阁皂山,见其“形阁皂色,土良水清”,灵芝百草,信手可得,喜为真仙之宅,乃定居修道。升炼九转金丹,广收门徒,采制草药丹丸,设摊施诊,普渡众生,医治疫病,造福于民,积42年,开清江医药活动先河……[详细]
丁大全 [] 宋朝宰相 (11911263)
  丁大全(1191~1263),字子万,南宋镇江(今江苏镇江)人。宋理宗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他中了进士,被调任萧山尉。去拜谒师间,安抚使史严之见丁大全长得“出类拔萃”,不类凡人,以为日后必有大用,于是等众宾客告退后独留了大全一个人攀谈,而且款待甚为周到。丁大全是南宋0臣,宋理宗朝中后期的宰相,著名0臣,外号”丁青皮“。宋理宗执政后期,朝廷又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0相之手,国势急速衰败。他不仅专权自恣而且贪财好色,对于前线的紧急战事瞒而不报,间接导致了襄阳沦陷、南宋灭亡等。丁大全这个人不仅专权自恣而且贪财好色。当年,他任淮西知州时,淮西总领郑羽富甲……[详细]
道宣 [] (596667)
  道宣(596-667年),俗姓钱。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出生。丹徒人。唐代高僧。因常居终南山研究佛学,弘传戒律,世称南山律宗,为中国佛教律宗之南山宗创始者。15岁依长安日严寺智 律师受业,20岁从弘福寺智首律师受具足戒,听其传授《四分律》。从此参学四方名师益友,博览诸家学说,潜心研究律学理论,完成五部重要论著。唐贞观六年(632年)入终南山丰德寺,后即长居此山,与同居山中的孙思邈结为林下之交。唐太宗时,高僧玄奘远游印度,回国时带回经论650余部。贞观十九年,参与唐玄奘设在西明寺的译经场工作,在译经的过程中,思想受玄奘影响,成为西明寺上座,倡立心性为……[详细]
季札 [] (?~前507)
   季札(?~公元前50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春秋晚期政治家。季札德才兼备,多次辞让王位,以美德称于世。馀祭元年(公元前547年)封于延陵,称“延陵季子”。后又封州来(今安徽凤台),又称“延州来季子”。馀祭四年(公元前544年)出使北方。在鲁国欣赏周代传统音乐、诗歌时心领神会,分析了周与诸侯列国的盛衰大势。考察齐国时,劝齐相晏平仲:“献出封邑,以免日后有累。”至郑,目睹郑国君臣奢侈,对子产说:“国难临头,需子出而掌握政事。”至节,见形势大变,预告叔向:“韩宣子、赵文子、魏献子三分节国势在必行。”他这些预测,经历史验证都是准确的。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详细]
  张大年(1579~1635),字奉泉,丹阳麦溪村人。为人急公仗义,乐善好施。明万历年间,丹阳税吏增加钱粮岁耗,人民怨声载道。他挺身而出,据理力争,被传讯时,痛陈实情,剖析利弊,获准将岁耗减去十之六七。又,徽商在丹阳开设当铺,利率高达三分,当户难以负担。他出面交涉,并拒其贿赂,迫使徽商减息为二分。 明天启年间,邑人汤道衡、贺世寿、姜志礼等,议在县城东门外转河之滨建造宝塔,决定由大年主持。崇祯元年(1628年)正月塔建成数层,由于基础松动,塔座崩坍,砖砾阻塞河道,他因此被系狱中。其长子张学忠(1597~1650),原在县署供职,见父因建塔出事身陷囹圄……[详细]
   宝志(418~514),俗姓朱,南朝梁代句容县东阳镇(今属南京市栖霞区)人。7岁随法俭和尚出家,到南京道林寺虔诚禅业,苦守古佛青灯50多年,为释门名僧。时值齐武帝施行-,众生苦痛,宝志为匡正时弊,巧施智谋,运用世间因果哲理,使齐武帝尤敬典礼,“永废锥刀”酷刑。据《释教会考》载:宝志心志通达,以佛教宗旨,诱导梁武帝净心修习,皈依佛门,向善归仁,普渡众生,百姓平安。被尊为“帝师”。《宝华山志》记述宝志有胆有略,“所谓格君之非者,虽古之大臣莫之过也”。大诗人李白尊宝志为“独行绝侣”。梁天监元年(502年)宝志年近花甲,到宝华山结庵,集僧讲经传教。清时在南京大……[详细]
  汤展文(1661~1724),原名谐,又名大成,号怀村,世居丹阳县城南门外木桥汤甲。从小聪敏,过目成诵,11岁应县试。嗣后,赴武进县应试入泮(秀才)。汤笔锋犀利,思维敏捷,好仗义执言。友人王信候被土豪王瑞五杀害,他出于义愤,代为鸣冤,得罪了王瑞五的歃血交、镇江府署恶吏徐士起,又为练湖兴利除弊,写《复练湖议》数篇,触犯当地恶霸汤国相;为维护伦化,又结怨族中大逆汤大衡。徐土起先后因缘勾结汤国相等,贿赂知府,买通闲人,对汤展文造谣中伤,诬其为“丹阳大侠、恶讼师”。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汤被捕入狱。所指罪名全为诬蔑不实之词。翌年,汤在狱中-江南学政杨英山……[详细]
  姜志礼(生卒年不详),字立之,丹阳蒋墅滕村人,性淳朴刚直,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登进士,授建昌推官,后补衢州知府,升大理院评事。时京师关押很多未结案囚犯,他-请从宽发落,审理平反了一些冤案。后为刑部员外郎,出任泉州知府。任职期间,修复数里长的万安桥,又为贫民夺回被豪强侵占的沙格澳渔利之地。人民感恩,为他建造生祠。泉州的豪门巨室,在考学中拉关系讲人情的信件,被他统统烧掉。不久,调任山东右参政,守登、莱二地。时福王受封河南,赐田2万顷,遣太监检阅民田,骚扰登、莱二地。志礼上疏力争。帝怒,谪姜为广西佥事。离山东前,当地发生饥荒,仍布置募粟赈济饥民。后调江西……[详细]

全部镇江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