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澜清,又名黄志刚,广西合浦大成乡北村人。1917年10月生,1938年2月参加工作,曾任合浦县第一任县长、广东省雷州师专校长。……[详细]
|
陈铭金(1921—1977) ,又名陈荣正,合浦县白沙乡两合水村人,是1945年2月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灵山县委领导人,是中共灵山县委员会第一任书记。陈铭金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父是清末冯子材部一个武官,父亲也在国民党军队的陈铭枢部当过官,家境富有。小时体弱多病,脚部留下残疾,行走不便。1927年开始读私塾,1936年夏到合浦五中附小插班读小……[详细]
|
许家骅(1918~1946),合浦县廉州镇人,又名许廷驹。曾任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合灵营灵山连连长。1938年,许家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参加白石水地区武装斗争。到灵山后,以教师职业作掩护, 为革命做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工作。1945年2月,参加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同年3月, 在谷埠编队,编入东进队伍,曾任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合灵营灵山连连长,率队挺进廉江、 遂溪等地抗击日军。1945年9月回……[详细]
|
刘朱华(? 一1938),公馆镇香山村人。喜与绿林豪客交往,认贼头刘吉禄为义叔,后将刘押解官府领赏,以此换取清知府委派的哨官职务。辛亥革命后任粤军北海水师统带、营长等职。民国11年,刘朱华失去接济,遂成流寇。不久,受编于黄明堂部下,被委以统领职务。次年七八月间,黄部杨弼臣旅在廉州被申葆藩围攻受挫、刘闻讯思变遂受编于八属联军。14年,国民革命军南下扫荡八属联军,刘逃回家乡,在香山啸聚大股匪帮流窜石康……[详细]
|
罗文洪(1920—1993),原名周崇和,合浦县人。民国9年2月21月出生于廉州镇,家庭富有,中学时代就追求进步,倾向革命。他曾是廉州中学第一个革命团体“艺宫学术研究会”的骨干, 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27年9月放弃高等学院商业管理专业,参加中共领导的“广东七区乡村工作团” ,任电白工作队副队长、队长。次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广东省七区学生武工队四中队中共党支部书记兼电白特别支部书记。 29年……[详细]
|
邹贞业(1912—1991),合浦白沙乡人。少年好学上进,民国25年放弃在广州的大学学习机会,投身于革命运动。同年5月,加入中国抗日青年同盟,任小组长。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天回到合浦,担任公馆区委书记,领导公馆、白沙党组织,培养了一批干部。29年冬,调任广东梅菜地下党宣传委员,以教师身份作掩护,从事党的地下活动。34年春,参加了吴川武装起义,在长期的艰苦革命斗争中,邹贞业立场坚定,为党……[详细]
|
庞达(1923—1991),原名庞继业,合浦县廉州镇人。年轻时受党的影响,追求进步。从民国26年起参加革命活动。先后在合浦五中、合浦一中(今北海中学)任教,曾参与组织北海全市学生纪念“五四”运动大-。“七·七”事变前后,作校代表参加北海市对日经济绝交委员会,任检查部长。在国共合作抗战时期,被推选为北海市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常务理事。次年1月合浦一中建立中共支部后,从事党的抗日救亡工作。同年10月加……[详细]
|
黄国栋(1920—1989) ,廉州镇人。民国21年考入廉州中学。27年冬考进广西军175师政治部宣传队, 受队里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影响,做了一些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次年冬175师撤离合浦,投考重庆的音乐干部训练班学习音乐专业(32年初该班改为国立音乐分院),后转到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任中国音乐社社长。应陶行之相约筹建星海合唱团,任副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到南京国……[详细]
|
韩朗周(1910—1989),别名韩罕明,环城大石屯人。民国14年考入廉州中学。18年考入中山大学文学院,预科2年,中文系本科4年,获学士学位。后到广州市三中任教。25年秋回廉州中学执教,任教务主任。27年,共产党人张进煊通过韩朗周等人的关系,回廉中主持教政,建立和发展地下党组织。他暗中支持地下党的活动。29年,张进煊和部份学生-离校,校长辞职,他也随之辞职。30年初到重庆,先后在农林部当科员、军……[详细]
|
岑观海(1891—1968),名镇澜,以字行,廉州镇人。自幼刻苦自学,博览医籍。青年时曾在合浦五中任校医兼图画教师。后在家开设“岑氏医室”,因重医德轻钱财,为群众所称赞。民国28年,岑观海为合浦县长的太太诊病时,获悉国民党当局要捉拿地下党负责人庞继业等,即设法通知庞,使这些负责人及时转移。30年间,应聘为合浦县监狱医生,以人道主义精神,积极为狱中“政治犯”治病,受当局怀疑,旋被解聘。1962年,倡……[详细]
|
岑运彬(1912—1968),字苏民,廉州镇人。民国19年毕业于廉州中学。次年考入中山大学医学院,26年毕业,获学士学位,留校任皮肤花柳科助教、科主任,曾热情资助一批同学北上延安参加革命。“七·七” 事变后, 岑运彬参加抗日战地救护队。后被编入国民革命军任少将军医。“皖南事变”发生后,他痛恨国民党当局的背信弃义,破坏抗日的反动行径,毅然辞职回乡。31年被聘为合浦医院院长,利用职业和地位,掩护过合浦……[详细]
|
许甘谱(1871—1956),名瑞棠 ,以字行,廉州镇人 。曾任廉州中学教师,合浦县图书馆馆长,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秘书,广东第八区专员公署咨议。解放后曾任合浦县政协委员。早年从事文艺活动,是文化团体“珠官文社”的主要成员。民国20年参与编纂《合浦县志》,另著有《珠官脞录》二卷,《合浦乡土历史》、《合浦乡土地理》、《任庵诗稿》、《算草丛书》、《读书杂志》等刊行于世。……[详细]
|
蔡振玮(1905—1955),廉州镇人。民国12年考上中山大学文科:18年到北海担任钦廉日报,是年秋担任廉州中学校长。22年任福建省绥靖公署秘书。后因被国民党通缉,避难于香港。 25年回广州任省教育厅股长数月。是年秋返合浦,再次任廉州中学校长,至29年6月。期间,聘用了一批进步教师主持校政或任教。他反对奴化教育,推行抗战教育,主张学术上自由讨论。抗战爆发后,默许进步学生和青年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支持……[详细]
|
吴午琴(1884~1952),名至颁,以字行,常乐圩镇人。广东岭南大学农业专业毕业后,返廉州中学任教。期间,积极撰文介绍广东顺缚县发展蚕桑业的经验,后辞去教师工作,独自挂起“合浦县常乐乡阜南吴氏蚕业试验场”的牌子,开始从事蚕桑的试验和繁殖示范工作。还以县参议员身份宣传种桑养蚕的好处,以及常乐一带发展蚕桑的优势,推动常乐蚕桑业的发展。民国14年午琴在常乐镇办起合浦县第一间蚕丝厂,后改为“裕生丝织有限……[详细]
|
钟继业(1888—1950),字少卿、及湖,合浦县营盘乡塘仔村人。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步兵科毕业。民国5年2月,任广东护国第六军独立团团长。7年9月任海南岛儋县县长,为期仅一个月。 10年10月任粤军第二独立旅二团一营长,驻防钦廉。12年6月任粤军独立团团长,驻防高雷。次年任粤军第十四旅旅长。15年元月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师补充团团长,驻防廉江。16年_11月调任广东帑洋水师统带。19年8月到玉林任保……[详细]
|
谈星(1916—1946),原名何承蔚,又名何苇林,廉州镇人。民国18年考入廉州中学,24年廉州中学高中师范科毕业。文章书法俱佳,经常获奖。读书期间,受革命进步人士和进步书刊的影响,于22年秋与何世权等发起建立进步组织“艺宫学术研究会”,组织学员和进步学生阅读马列主义书刊,出版墙报和文艺刊物《镭光》。“艺宫”由1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它的建立和发展,对廉中后来建立党组织,在思想上组织上作了充分的……[详细]
|
李其林(1912—1939),南康粪箕营村人。幼年家贫,只读过一年私塾。16岁在国民革命军中当兵。民国19年后,调十九路军六十一师、七十八师,先后任班长、排长。21年“一·二八”上海淞沪抗日战争爆发,李率领全排士兵与敌厮杀,不幸中弹重伤。在治伤期间,传来敌兵增援、前线吃紧的消息,李杀敌心切,伤未愈便私自出院重返前线。战斗中再负重伤入院医治,伤未愈又返前线参加战斗,他这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和感……[详细]
|
刘润纲(1859—1936),字维三,廉州镇人。少年时熟读许多-,16岁考取庠生,26岁考取拔贡,后赴京朝考,获大挑二等,被朝廷委任为知县,他却弃官不做。不久,他考入广州广雅书院继续深造。光绪年间中举人。曾在广东普宁、龙门任训导,在从化任教谕等职,后返乡任教。光绪三十年(1904年)被派往两广师范学堂学习。翌年,担任廉州府中学堂监督。宣统元年(1909年),刘辞职到钦县师范学堂担任监督兼钦县劝学所……[详细]
|
庞殿勋(1917—1950),西场镇人。出身贫苦,高小毕业。抗日战争开始后,在西场地下党的领导下,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任西场“青年抗敌同志会”军事教练和分会负责人。民国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次年4月,西场区委发动群众召开“反汪救国大会”,并揭露奸商运米资敌的罪行, 殿勋遭逮捕,被关进县监狱。后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出狱。34年3月,协助西场党组织领导人发动群众筹集枪弹,部署西场武装起义。起义时,他……[详细]
|
陈符隆(1916—1949),又名林夏,南康镇粟山村人。民国16年入学读书,22年考进合浦三中(今南康中学)。期间,曾组织“毅社”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积极参加革命宣传活动。25年初中毕业后,先后到雷田、石头埠等小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年龄较大的学生成立“抗日先锋队”,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发动学生参加南康地区群众反对汉奸运米资敌运动。 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以教书为掩护,在南康地……[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