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祥雨(1909—1967) 字瑞霖。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平度宁家村人。宁祥雨19岁到牡丹江谋生,22岁返乡当“货郎”,并学中医,习针灸。1940年再度离乡,背着一个“丝绸包袱”只身闯“南洋”。此后便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侨居,常以针灸为人治病,逐渐成为当地华侨中的知名人士。1945年日本投降后,宁祥雨在雅加达创办了新源公司,事业兴旺;同时参加了由山东籍华侨组织的“山东公会”,任交际股长。1949年……[详细]
|
高益伦(1905—1966) 民间艺人。胶州葛埠岭村人。自幼生长在民间鼓乐班世家, 6岁随父做差,11岁学吹唢呐。1922年,脱离其父的鼓乐班子,只身赴即墨投拜于伦仙、 于理仙、于文仙三名高师学艺。于1924年3月学成丝竹乐奏,回归故里组建起一个鼓乐班,活动于胶县、即墨、平度、青岛一带,名声鹊起。他吹奏的单管《牧羊》,曲调悠扬入耳;双管吹奏的《哭长城》,其音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大唢呐演奏的京……[详细]
|
李兰香(1931—1965) 女。胶县(今胶州市)人。茂腔演员。其祖父李庄儿、父亲李元林都是茂腔艺人。 她7岁时在青岛随父亲学唱茂腔,后来也唱柳腔,擅演青衣、花旦。17岁与姐姐李玉香同台配搭演唱,后来玉香兼演小生,兰香便主要饰演旦行角色。1949年秋,以李玉香为主组成青岛市光明剧团,姊妹合作排演了《卖油郎独占花魁》《韩原借粮》等剧目。1954年,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兰香与玉香合演……[详细]
|
郭振瑞(1934—1964) 曾用名郭黎明。全国先进生产者。平度西埠村人。小学毕业后到青岛一纸店当职员, 1952年入海军601工厂当工人。1953年担任汽车发动机修理组组长,带领全组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大搞技术革新。经其改进的发动机冷磨台与发动机内轴轴瓦研磨机,均由手工操作改为电力带动,提高工效达40倍。1956年出席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1月……[详细]
|
于伟功(1903—1963) 又名于文成、于维功。即墨湍湾村人。早年入四方机厂做工。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四方机厂工会执行委员、胶济铁路总工会常务委员。直接参与和领导了1925年四方机厂和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大-。1926年5月1日,代表胶济铁路总工会参加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第三次劳动大会。1929年赴苏联学习。1957年回国在北京汽车修配厂工作。……[详细]
|
于云光(1911—1962) 曾用名于志珍。胶南于家官庄人。1935年先后在诸城、益都求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乡组织抗日游击队。1938年7月到山东省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藏马县、胶南县县长、胶南县委书记,青岛市崂山工委书记、青岛市委副秘书长、崂山郊区区委-等职。1958年,他不顾压力,倡导“办食堂应坚持群众自愿,不能强迫”,“要取得经验再推广”,减轻了一哄而起的……[详细]
|
刘作廉(1914—1961) 艺名刘森。即墨挪城刘村人。14岁投师学艺,工旦角。17岁开始登台,主要在青岛东镇大陆市场戏院演出。19岁崭露头角。他对即墨柳腔进行改革,将梆子、京剧和评剧等剧种的长处融于柳腔中,使柳腔得以丰富和完善。1956年成立即墨柳腔剧团,任团长,率团活跃在胶东半岛。他先后编演整理了《月墙记》《井台会》《王定保借当》《辛城》《珠珠衫》和《白玉楼》等剧目。以在《王定保借当》中饰……[详细]
|
季宝奎(1878—1960) 平度丘西村人。幼习京剧花脸,后拜张召礼为师习山东落子。演出时喜将铜钹高抛数丈,飞脚转身接住不误敲击演唱,故有“飞宝奎”之美誉。擅唱《包公案》《炮打太清楼》等书目。1956年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老艺人纪念奖。……[详细]
|
王文炳(1927—1959) 平度府君庙村人。1946年1月参加革命。1947年9月,在鲁中阻击战中立三等功。1948年3月在周村战斗中再立三等功。同年9月,在济南战役中,冲破敌人-线,占领制高点,阻止敌人反扑,又立三等功。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他驾机击伤敌机两架,荣获军功章1枚并荣立一等功。1959年7月5日,国民党飞机不断窜扰福建沿海上空,他驾机与敌机空战时坠海牺牲。……[详细]
|
董岐山(1899—1957) 又名凤之。莱西县人。3岁失目。9岁拜盲艺人马殿成为师习弹词。20岁又拜石勇章为师学唱胶东大鼓。因其嗓音宽宏,三弦演奏技巧纯熟,自弹自唱,很受听众欢迎。经常上演的有《母女顶嘴》《六国封桐》《百花点将》《四小景》《莱阳八景》等。并有长篇弹词《莱芜县》一部,为独有书目。……[详细]
|
徐本胜 (1923—1957) 胶南高峪村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在当地做党的联络工作。 1947年5月任胶南环海区武装干事。同年,在鲁南战役支前中立特等功。1948年4月参加南下中原支队。1949年7月,随军南下,历任湖北省黄冈县第二区委组织委员、 陶店区区委副书记、高坪区区委书记。1953年4月当选为黄冈县委委员, 1953年12月任县长。1955年7月挂职到中央第五中级党……[详细]
|
窦笑生(1910—1956) 原名窦瑜。平度县人。正谊中学毕业。1933年秋任中共博兴县委书记。在师范讲习所、第一小学开展革命活动,培养和团结进步学生,先后发展了20多名党员。1934年春,发动-斗争,迫使校方收回了开除学生的成命。6月, 被国民党县党部以请客为名逮捕。出狱后赴解放区。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部任新闻司长。1956年随周恩来总理出访印尼参加万隆会议时,被敌特定时炸弹炸死。……[详细]
|
王建明(1908—1955) 原名顾芸生。莱西顾家村人。1923年辍学务农。193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顾家村党小组,任党小组长。“七七”事变后,和妻子一起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1937年10月,中共招(远)莱(阳)平(度)掖(县)边区临时委员会成立, 任组织委员。1938年11月任中共莱阳县委组织部长。1940年1月任中共莱阳县委书记。 1941年1月任中共胶东区南海地委副书记兼组织……[详细]
|
官登升(1926—1948) 华东军区二级人民英雄。平度官家上观村人。14岁参加区中队,后转入县大队。1943年参加主力部队。他对待同志像亲兄弟,每次行军拿三四个人的0及背包,战斗中一贯英勇顽强。1947年曾立大功一次。莱芜战役后获华东军区三级战斗英雄称号。在淮海战役中,1948年12月15日,其所在的华东野战军一纵三团,受命攻取国民党军邱清泉部据守的夏寨东北角的子母堡,由一连二排担任主攻, 因……[详细]
|
解文卿(1929—1947) 女。莱西义谭店村人。革命烈士。解文卿出生于贫苦家庭,幼年父母相继去世,两个哥哥均已分居,11岁便挑起家庭重担,与年幼的弟弟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1945年8月,莱西解放后县、区干部来到义谭店村开展工作,她在县妇救会长的鼓励下,开始参加革命工作。她经常为工作队传递通知。每次村里来了解放军,她都为战士号房子、打铺、借炊具、拆洗缝补。在支援前线运动中,昼夜为解放军推磨……[详细]
|
高泗林(1924—1947) 胶南宅科村人。幼年家庭贫穷。胶南解放后参加民兵。1947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七纵二十一师六十二团三营二连机枪班任机枪手。1947年11月,他所在的三营向守卫在莱阳城东山的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敌人碉堡火力使进攻部队受阻,他用机枪射击吸引敌人火力, 掩护战友炸掉敌碉堡3座,为部队开辟了进攻的通道,自己中弹牺牲。战后,部队授予他“战斗英……[详细]
|
孙瑞兰 (1925-1947)女,莱西市姜山镇前保驾山村人。1925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从小就对旧社会充满了仇恨。年纪稍大后,她在本村几位党员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活动,同其他党员一起打地主、斗恶霸、送情报等,工作积极热情。1944年12月,孙瑞兰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妇救会长、村长等职务。1947年土改运动开始,孙瑞兰同志积极带领群众向-进行斗争,在敌人重点进攻时,孙瑞兰同志不顾个人安……[详细]
|
牟云山(1919—1947) 土匪首领。莱西北山口村人。少年时即不务正业,好逸恶劳,习武后横行乡里,成为周围村的一霸。1941年,他联结刘云亭、李仁章等,搜罗当地的游兵散勇及地痞流氓10余人,拉起土匪武装,自封为大头领。于蓬(莱)招(远) 莱(阳)栖(霞)边界及交通要道处为非做歹。1942年其部匪徒达100余人,作恶于青(岛)烟(台)、莱(阳)掖(县)公路两侧和通往青岛的道路上,杀人越货,-……[详细]
|
孟广彦(1894—1945) 胶南茉旺村人。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茉旺村党支部书记和党的地下政治交通员。他经常奔波于胶东半岛与沂蒙山区侦察敌情、送情报、 护送干部,为山东分局与胶东区党委的交通线畅通作出了贡献。1945年4月20日晚,因叛徒告密被滨海地区警备军逮捕。敌人对他抽筋、吊打、用铁钉钉脚心、拔掉他的牙齿,逼他说出共产党组织的秘密,他宁死不屈。27日在蒋家庄北河被活埋。……[详细]
|
杜雨 (1914—1945) 胶南马家庄人。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任中共诸城第五区委地下政治交通员。1940年兼任马家庄党支部书记。国民党顽固派改选乡村政权,他当选村长后,秘密发展党员,建立自卫武装,发动群众抗捐抗税,宣传抗日。1942年秋,又以伪甲长为掩护,为党秘密筹集粮款和军需物资,发动群众破坏敌交通设施。1945年春,因叛徒告密被伪滨海地区警备军(六支队)逮捕。敌人用尽酷刑逼他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