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振邦(1897~1927)字子安,老君殿淡家寨人,四川讲武堂毕业,历充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民国十六年(1927)北伐时代理团长,后为第一旅代旅长,与敌激战于豫北道口镇,相持两月,11月23日被敌包围于靳庄,血战五昼夜,身中数弹,仍坚持指挥,击溃敌人。振邦亦于是役战殁。……[详细]
|
屈 荃(1874~1912)字检衷,号裕后,生于龙驹寨街。民国元年(1912)卒业于陕西陆军学堂,以成绩优异晋中校衔,与陕西同盟会领导人之一张伯英为金兰交,辛亥革命时被委以西安城四门总稽查之要职。由于巡查防范有方,使省城各门安定肃然,遂又受任都督府卫队管带。是年11月省东告急,荃率队至潼关与清军激战,身先士卒,战功卓著。12月,罗竣山袭扰商州龙驹寨一带,荃请命领兵回乡剿匪,战斗中中弹身亡。后经统镇……[详细]
|
夏长江(1922—1949) 丹凤县庾家河人,出身贫苦农家。民国23年(1934)12月,红二十五军进入洛南,夏长江参加了儿童团,为红军站岗、放哨、查路条。民国35年(1946)7月,中原军区北路突围部队到达商洛,夏积极报名参军,在第二军分区二十一支队张庆华中队当战士。夏在一次与敌作战中腿、腰部多处受伤,战斗结束后留在家乡养伤。民国36年(1947)初,中原部队离洛时,夏因伤未愈被留下继续养伤。民……[详细]
|
刘山,原名刘占山。1921年4月13日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大峪沟两岔一个山洞里,父母希望儿子将来能在山野里求得一席立足之地,故为其取名刘占山(后改名刘山)。刘山5岁时,父亲病逝,母亲带着他沿门乞讨两年后,也病饿而死。孤苦伶仃的小刘山在贫苦乡邻的关照下,苦度着辛酸的童年。从11岁开始,刘山就给财主家放牛、打草,苦难的放牛娃,生性顽强。1935年,程子华、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来到商洛山,创建了鄂豫陕革命……[详细]
|
刘丹东(1919~1947),乳名克恭,学名焕彩,又名宝云、少斋、绍斋。人们所熟悉刘丹东的名字,是他入党后的最后一个化名。刘丹东1919年8月9日出生于陕西省商县(今丹凤县)西河乡的刘家河村。因为他排行第七,故在龙驹寨一带,也有人称他为“刘家老七”的。刘丹东的父亲刘清源,兄长刘筱斋、刘芬燃,都是龙驹寨一带颇有名望的知识分子,使他从小就接触了知识和文化。早在小学读书时,就常和同学们谈论德先生(民生)……[详细]
|
张德盛(1915~1946),又名耕世,1915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茶房乡竹园村一户穷苦农民家庭。19岁那年,国民党政府抓兵、拉?的狗腿子接踵而来,在无路可走之下,他便去在地方民团任分队长的表哥雷振杰手下当勤务员。雷振杰有一定文化,知书达理,为人廉正,思想进步,有爱国救民的宏愿。张德盛受到雷振杰进步思想的熏染,心中孕育着革命的种子。商洛,自古为兵匪窜扰肆虐之地。经历兵荒马乱的张德盛,恨透了面前的黑暗……[详细]
|
巩德芳(1909~1947)乳名三勋,曾用名张玺。陕西商州茶房(今属陕西丹凤)人。1924年入两岭朝阳高小读书,在进步校长周伯干影响下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1928年离家闯荡社会,担过盐,参加过红枪会,后投军地方武装,从护兵升任商棣仙联保处常备队副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陕西省委派王伯栋担任中共商洛工委书记。巩在王的教育下,思想觉悟提高很快,积极投入中共领导的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4月,经王……[详细]
|
王庚亮,生于1924年,丹凤县龙驹寨西街人。1952年商洛师范毕业,被分配到镇安县柴坪区庙沟乡贾坪等小学任教,1985年退休。 贾坪小学位于旬河边,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很差。王庚亮初到时,只有20个学生,他便挨家挨户动员,学生逐渐增加到95人。他在庙沟的贾坪、五一、三胜、长沙四校任教期间,常常用自己的钱给学生买药治病,并亲自护理。每逢雨季,来回接送学生,背过旬河才放心;山洪暴发河……[详细]
|
陈发虎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发虎,自然地理学家和环境变化专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1962年12月生于陕西省丹凤县,籍贯陕西丹凤。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系,1987年和1990年分别获该校自然地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环境变化、古气候和干旱区地理研究。在中国西部黄土地层和气候记录、干旱区湖泊记录、晚第四纪气候快速变化、环境考古等研究领域有重要贡献。在史前人类永久定居青……[详细]
|
贾平凹 中国当代作家
贾平凹(其中凹读wā),原名贾平娃,1952年2月生,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月迹》已经收入鄂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苏教版七年级下选用。 贾平凹出生于并不富裕的农村,并非书香门第,家中世代是农民。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