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升,字仲姬,女,小蒸管家路人。幼年习书画,信佛法。曾手书《金刚经》数十卷,施舍给名山名寺。嫁吴兴书画家赵孟頫为妻,封吴兴郡夫人,人称管夫人。赵孟頫常来往于峰泖间,本县寺院碑记多出其手,小蒸有松雪读书台。管道升工翰墨词章,所写行楷与赵孟頫书风相似,难辨同异。手写的《璇玑图诗》五色相间,笔法工绝。善画墨竹梅兰,晴竹新篁,为她始创。曾经在湖州瞻仰佛寺,于墙上画高一丈多、阔一丈五六尺的竹石图。管道升书……[详细]
|
王圻,字元翰,诸翟人(旧属青浦县)。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任清江、万安县知县,升任御史。以敢于直言,与当时宰相张居正等意见相左,出为福建佥事。又以事降为邛州判官,不久任知县、知州。后官陕西布政司参议。辞职回乡后,筑室吴淞江畔,并辟地种梅花万株,称之为“梅花原”,以著述为事。年过八十,仍点灯帐中,彻夜写作。主纂万历刊《青浦县志》,为青浦第一部县志。著作有:《续文献通考》、《谥法通考》、《……[详细]
|
沈茎,字贞蕤,又字绎堂,别号充斋,沈巷人。明天启四年生,幼年丧父,事母至孝。清顺治九年(1652年),中进士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出任大梁道。丁忧后,受特旨召见,以四品顶戴仍入翰林院,累官至礼部右侍郎,兼詹事府詹事。对于民生利弊,时政得失,能向朝廷剀切详言,得到康熙帝赞赏。在大梁道时曾主修《河南通志》,康熙下诏,有“天下郡县修志,一以河南为法”之语。沈荃在朝,端重有威仪,喜欢奖励提拔后学。学行醇……[详细]
|
叶洮,也作叶陶,字泰川,又字金城,号云川,青浦镇人。父亲叶有年,是明代极有名的画家。叶挑少年时在父亲指导下学画,笔墨精雅。清康熙年间,被召至京,为内廷供奉。康熙帝曾要他画《畅春园图》,得到赏识,并派他监造畅春园。园修成后,叶洮因病请求回乡。康熙帝赏赐甚厚,并允许他乘驿站的传车。画名四播。不久再召入京,在去京路上,得病,卒于途中。……[详细]
|
徐恕,字心如,白鹤蒋浦人。一岁丧母,由父徐葵抚养。五岁能识字,十六岁中秀才,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任宁海、平阳知县,太常寺博士,宗人府主事,玉牒馆纂修,吏部稽勋司员外郎,湖州、杭州知府,浙江粮道、盐道、按察使,山东、浙江布政使等职。在浙江粮道任时,肖山县被水淹,曾亲自察勘,发放赈济粮,使贫苦百姓得以存活。在浙江按察使任内,钱塘发生蝗灾,又即赶到海滨,教民夫用掘沟捕掩办法灭蝗,以捕获多少奖……[详细]
|
王昶,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朱家角镇人,清代著名学者。高祖王懋忠是几社成员,祟尚气节。幼年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博学善文,家境清寒,写《固穷赋》以自励。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二十二年皇帝南巡,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处。后来又擢刑部郎中。三十三年,因两淮盐使提引案的牵连而免职。后去云贵总督军营参赞事务,奏檄多出其手,以功复职。四十一年平金川有功,擢鸿胪寺卿赏戴花翎,仍依前军机行走。旋……[详细]
|
何其伟,字韦人,又字书田,晚号北干山人,住赵巷北干山麓。何氏为累世名医,上世居青龙,后迁奉贤,曾祖何王模再徙青浦,还居北干山。父世仁医术高明,远近就医者极多,所居干山草堂,门前舟车恒塞,衢巷不通。其伟幼解四声,长通六义,以娄县庄师洛和本邑王昶为师,诗效陆游。以诗文与当世名流交,医能世其传。林则徐巡抚江苏,患软脚病,曾延何其伟诊治,不数日霍然而愈。林则徐严禁鸦片,其伟为其研订十八味戒烟方,救人无数。……[详细]
|
孙峻,字耕远,监生,家住重固孙家圩,清代嘉庆年间人。生于世代农家,从长期农业劳动中,摸索出一套修筑圩堤塘岸防御水灾的经验。他尽心尽力地修筑本村圩岸,使水涝之年,庄稼不受其害。嘉庆九年(1804年),本县遭受水灾,好多低田被掩,颗粒无收,农民病饿而死的极多,孙峻十分悲愤,遂根据自己修筑圩岸的经验,写了《筑圩图说》一书,语言通俗,切合水乡实际,为当时农家所需。同治八年(1869年),知县陈其元看到此书……[详细]
|
周立春(1814-1853),白鹤塘湾人,女儿周秀英,为清代农民起义领袖。周立春世代务农,为人急公好义,曾是青浦县第四十五保八十九图地保,天地会成员。咸丰二年(1852年),青浦知县余龙光于岁歉之后,限期追征已豁免的漕尾,激起众怒。农历五月十九日(7月6日),周立春率领塘湾、黄渡一带农民二三百人,进城报荒,被余诬为“乱民入城滋事”。农民忍无可忍,遂将知县拽下堂来,啮其左耳。余在混乱中潜逃至松江。次……[详细]
|
胡玉麟,字叔善,青浦人,清代历算家。以才智杰出而选入北京天文馆肄业,为清代著名数学家海宁李善兰的入室弟子。历充同文馆算学副教习,京师大学堂算学总教习,造就人才甚众。后被保举任刑部郎中。……[详细]
|
赵庆澜,字湘波,青浦镇人,生于清代。少年学习书法,爱好篆刻,遂以篆刻为业,居于青浦北门外。当时县内碑板,大半出于赵庆澜之手。赵庆澜还善雕刻竹木,作品缜密工雅,为得者珍藏。……[详细]
|
何长治,字鸿舫,晚年自号横泖病鸿,重固镇人,系何其伟第三子。幼年受严格的家庭教育,酷爱诗文,亦工词曲。十岁丧父后,决心继承家学,遂刻苦钻研歧黄之术,成为名医,“病者求治,户限为穿”。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遇水灾,迁居松江颛桥,晚年在上海城内设诊所。先后培育门生30多人,行医于沪杭一带。光绪十五年病逝于上海,终年68岁。何长治善书法,学颜真卿,字体秀逸苍劲。间画墨梅,世不易得。处方墨迹,为艺术珍……[详细]
|
陈秉钩,字莲舫,白鹤旧青浦人。出生于医学世家,祖焘、父垣均工医,幼承世业,精习经方,洞晓脉理。少年时中秀才。善书画,擅绘梅花,潇洒脱俗。行医后,以其医术高超,时有国手之目。咸丰年间迁居朱家角镇,四方求诊者不远千里而至。光绪帝和孝钦后患病,经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保荐,曾先后五次晋京入宫诊治,被誉为良医,在御药房审查方药,后以年老多病辞归。陈秉钧为人朴实,出诊多徒步,对贫困者就医不受财物。……[详细]
|
赖元福,字嵩兰,朱家角镇人,邑之名医。幼年勤奋好学,在本镇沈福卿医生处学习内、外科。学成,悬壶于练塘镇,旋回朱家角镇,30岁时已驰誉乡里。苏、嘉、湖一带慕名前来求治的病人,有泊舟半月候诊的,赖元福常上船诊脉、换药。与同镇御医陈莲肪友善,医术相埒,人称陈、赖。宣统元年逝世,享年60岁。一生门人50多,医学著作有《碧云精舍医案》。……[详细]
|
蔡承烈,字一隅,朱家角镇人。少年时在苏州钱庄当学徒。壮年回乡,在朱家角镇东市梢独资创设元号油坊,辛勤经营,规模渐大,生产随之发展。每年榨油七千担,供应朱家角镇和青西地区,遍及-城镇,间或远销至日本和南洋等地。经30年经营发展,资财雄厚,遂兼营商业,在朱家角合资开办永泰源、恒太祥等店,在上海合资开设钱庄、纱厂、食品公司,还兼营公债和股票,一时号称百万富翁。清末,蔡承烈为扩充油坊基地,将西部一片荒坟地……[详细]
|
许其荣,号泳霓,青浦镇人,同盟会员。辛亥革命青浦光复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早年攻科举,及长目睹政治日非,遂怀维新改革之志,光绪三十年(1904年),毅然赴日留学。在日本得识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三十三年冬,毕业于东京法政大学。归国后在上海与黄炎培等创办法政讲习所,任法学讲师,并为报纸撰稿,宣传民主革命,同时从事秘密活动。宣统元年(1909年),青浦成立自治局,被推任为总董,以公开身份,创立自治团,招……[详细]
|
张继斋,名毓英,又字德魁,祖籍松江张泾港,后迁居青浦城内。自幼聪颖,勤奋好学,18岁中秀才。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国势日危,张继斋主张变法图存,开始浏览海外书籍,吸收新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与邑人叶轶才、张雄伯等在青浦城内创办愿学学堂。是年江南乡试,中举人。随后,先后入上海《新闻报》、《申报》馆任,从事新闻工作。三十三年应邀出任《南方日报》主编,以力持正义,触犯慈禧宠臣两江总督端方,几遭不测。……[详细]
|
席裕福,字子佩,祖籍江苏吴县洞庭东山,迁居来朱家角镇,清末买办。兄裕棋(字子眉),在上海英人美查创办的《申报》馆任经理,以其性厚重有贤操,时各省筹办水旱赈捐,以申报馆为集款之所,数率钜万,裕棋司出纳无所苟,声誉遂著,该报亦办得甚为发达。子眉病故,在弥留之际推荐裕福继任经理。美查回国,于宣统元年(1909年)将《申报》卖给席裕福,《申报》从此由中国人掌握。不久美籍人福开森在上海创办《新闻报》,其发行……[详细]
|
夏瑞芳(1871~1914年) 夏瑞芳,字粹芳,江苏青浦(今上海青浦)人。商务印书馆创始人、近代民族资本家。早年为排字工人和工头。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与鲍咸恩兄弟等创办商务印书馆(简称商务),印刷出版《华英初阶》、《华英进阶》等书。因销路日广,资本不断扩大。光绪二十六年,收买日商修文印刷局,并吸收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张元济、闸北纱厂老板印有模参与经营,创刊《外交报》(为商务出版的……[详细]
|
徐彭龄,字企商,青浦镇人。家境清寒,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文思敏捷,为乡里推崇。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文行兼优选为优贡生,是年乡试,与邑人张继斋等四人同举孝廉。翌年中进士,旋以公费留学日本,攻法律,与沈钧儒、陆鸿仪同窗友善。卒业回国,任刑部主事。辛亥革命青浦光复后建立县民政署,徐彭龄被推为县民政长。年底发生城北农民抗租风潮,处置不当,于次年初辞职,旋赴北京出任大理院第三庭庭长,办案不怕权贵,……[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