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珙(1335~1410)字廷玉,号柳庄居士,明鄞县城厢人。幼承家学,博览群书。长从普陀洛迦山异僧别古崖学相术,得其传,渐负名。明洪武间,姚广孝荐于燕王朱棣,召他至顺天府(今北京)。相传朱棣扮饰卫士混杂其间,他即指识,召入府中相面,称朱有天子相。朱大喜,怕露风声,遣他回家。后朱棣即位为永乐帝,思及相术之验,欲封授高官,他托言“但求杖头不缺,能酣饮足矣。”遂得御题金牌:“赐汝金牌,任汝行走,遇库支钱……[详细]
|
郑真(1332~?)字千之,号荥阳外史,明鄞县人。少勤学,博览群书,后从杨继桢学。1371年(洪武四年)乡试第一名(解元),授临淮教谕。后任广信府教授,宿儒宋濂称他“才高吐凤,学究尺人”。著有《四明文献》、《凤阳考》、《郑氏学范》、《荥阳外史集》。兄郑驹,任明州府学训导、义乌教授,以持身修洁见称于宋濂.弟郑凤,官国子助教。人称郑氏“三骥”。……[详细]
|
屠侨(1480-1555),字安卿,号东洲,浙江鄞县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监察御史,升保定知府,迁光禄、大理寺卿。进刑部侍郎。历南京刑部尚书、刑部尚书。世宗时,改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院事九年,加太子少保。屠侨历官四十余年,素以清正著闻。嘉靖三十四年(1555)正月十一日卒于官,年七十六,赠少保,谥简肃。有《东洲杂稿》、《南雍集》等。……[详细]
|
屠献宸(?——1648年)明末抗清志士。字天生,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波府鄞县人,为生员。与杨文琦、杨文瓒等并称为“宁波五君子”。其家世显赫,家资富饶,出身宁波名门屠氏。其先有成化时期的吏部尚书屠滽,正德时期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屠侨,嘉靖朝兵部侍郎屠大山,著名文学家屠隆等。抗清义举南京陷落后,屠献宸以家资募兵,自成一军,在家乡起事抗清。后被鲁王监国朱以海授予任兵部车驾司主事。鲁监国二年,参与“翻城之役”,……[详细]
|
杨文琦(?-1648)字楚石。浙江宁波鄞县人,明末爱国人物。出自有“一门五进士,父子三尚书”之称的宁波巨室杨家。为生员,后以恩贡为福建泉州府惠安县教谕。鲁监国元年(1646),清兵破绍兴,杨文琦奔还,见国事不可为,与弟弟杨文瓒(?-1648)抱头痛哭,欲自杀。其父劝说道:“鲁王在舟山,人心未忘明,奈何寻死?”遂从父命入舟山,谒见鲁监国,授监军佥事。潜回浙西密谋反清,事败被捕,壮烈牺牲。死前作绝命诗……[详细]
|
冯京第,明末清初学者、抗清志士。字跻仲,号簟溪,浙江宁波慈溪人。学者称“簟溪先生”。明末复社名士,崇祯十一年列名《留都防乱公揭》一百四十位士子之一。明末清军南下,南京、杭州等地失陷,参加浙东抗清义军,隆武帝时任监军御史。后赴日本求援,日方不许他上岸,京第每天身著朝服,跪在船头哭拜。但日人始终未发一卒。后与王翊结寨于四明山,任兵部侍郎。永历八年(1654年)9月,清军袭击舟山,冯正患重病,匿居于大岚……[详细]
|
董志宁(?——1651年),字幼安,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波府鄞县人,明末抗清志士,与同乡生员王家勤、张梦锡、华夏、陆宇㷧(火鼎)、毛聚奎称“六狂生”。初为岁贡生,入太学,以名节自励。清兵进攻浙江时,董志宁等“六狂生”劝说当地缙绅富户出钱募兵反清,被讥讽为痴狂,只有退休的刑部官员钱肃乐一人赞同其事。当地最有钱的缙绅谢三宾十分厌恶董志宁的募捐,写信给清朝总兵王之仁告密,要杀害“六狂生”。不……[详细]
|
冯岳(1495-1581),字望之,号贞新,浙江慈溪县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历工部主事、员外郎、江西按察使、湖广巡抚,以兵部侍郎总督湖广川贵军务。后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万历九年(1581)卒,年八十七。有《恤刑稿》等书。……[详细]
|
吕星辰,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内地90后女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2010年主演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2011年出演电影《十爱》,2012年出演电影《紫香槐下》,2013年主演了轻喜剧电影《九号女神》,2015年出演电视剧《代号》。2016年,在古装科幻剧《天泪传奇之凤凰无双》中饰演淑妃。2017年,参演都市爱情电影《桃源》。……[详细]
|
林秉权 革命烈士
林秉权(1902——?),又名良恕,留学苏联时改名游策,泰顺县包垟乡林岙村人。在温州中学就读期间,参与声援五四运动。1923年,在上海大学读书时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与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等关系密切。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泰顺籍第一位中共党员。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他返回泰顺组织救国会,声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斗争。1927年春,党组织委派他到武汉领导商民协会工作。同年11月抵达莫斯科。先……[详细]
|
余宪文(1886——1947),谱名协铭,字鼎三,乐清雁湖乡人。少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因家境贫寒,靠亲友资助读完小学,后考入乐清中学,继又在南京陆军将备学堂、保定军校骑兵科、北京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在军队中历任见习官、排长。 清宣统二年(1910),余宪文参加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同盟会,从事反清活动。武昌起义后,他回到浙江。1912年1月初任浙江都督府参谋处一科代科长,6月任陆军第五军司令部少校参……[详细]
|
释弘一(1880—1942年)俗名李文涛,又名李成蹊,李息霜(艺名),字叔同。中国戏剧家、艺术教育家、文学家、书画家。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出身于清进士盐商家庭。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留学日本,肄业于东京美术专科学校,主修油画,兼攻钢琴,课余热心话剧艺术活动和歌曲创作。期间同周孝谷等创立春柳社,参加话剧《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的演出。曾创办《音乐小杂志》。宣统三年(1911年)学成回国,……[详细]
|
吕志雄(1919-2002),字百祥,又名吕力。浙江新昌县人。抗日战争时寓居定海,自称“半个定海人”。1950年7月在嵊泗小洋山随国民党军去台湾。2002年病故,享年83岁。吕志雄15岁辍学去杭州学手艺。刚学徒期满,抗日战争爆发,即弃艺从军。最初,在抗日自卫队五支队任见习官。1939年6月,日军攻占定海,县长苏本善带领一批人撤到镇海,招兵买马,扩充抗日队伍,吕从之。1939年9月,吕志雄随苏本善从……[详细]
|
杨信民(1390-1450),名诚,以字行,新昌下宅村人。明永乐十八年(1420)中举,宣德五年(1430)任工科给事中,母亡,归家营葬,亲抬土石,称:“我葬我母,而专役他人,不安也。”服丧后,改刑科给事中。 正统八年(1443),在江西备军,后因王直举荐,升任广东左参议,任期内“清操绝俗,尝行田野,访利弊为更置”,并弹劾按察使郭智、佥事韦广,韦广亦诬告杨信民,两人一并被逮捕。当地居民哗然,请求……[详细]
|
徐诵明(1890~1991),字轼游,别号清来,医学教育家,病理学家,1890年10月20日出生于新昌县一户贫寒的塾师家庭。1904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预科。1907年浙江掀起反英护路风潮,他怀着科学救国思想,于次年瞒着双亲,由同学资助赴日本学习。此间,他经常去同盟会驻东京办事处,与章太炎结识,并由章太炎介绍加入同盟会。1909年4月,他考入日本第一高等学堂预科,成绩优异,取得公费。1910年预科毕……[详细]
|
吕型伟(1918~2012),我国著名教育家。新昌藕岸村(今属羽林街道)人,其父早逝,家庭困顿,刻苦攻读,1935年毕业于新昌中学,受“教育救国”口号影响,只身办学于东茗乡白岩村,招收学生81名,年龄参差,一身任数教。1937年,考取杭州师范学校公费生。杭州沦陷后,徒步行走四昼夜,到丽水省立联师,后考取浙江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毕业后任教于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任校长的上海省吾中学,任教务主任,创办……[详细]
|
梁雨亭,字爱喜,1906年出生于新昌回山旧宅岙。1937年8月牺牲于上海闸北,年仅31岁。梁雨亭自幼聪颖好学,有胆识,明大义,毕业于旧制梁氏高级小学。毕业后,受聘为小学教师,经常阅读孙中山先生革命书刊,志在报国。在反帝爱国浪潮影响下,1925年,毅然弃文从武,参加国民革命军,成为陆军88师523团一名军人。在部队,训练克苦克劳,屡获好评,不到一年,即升任上士班长。1928年10月,经浙江杭县郊区,……[详细]
|
倪毅飞,原名倪锡波,1919年10月出生于新昌县城。1925年春,入书塾受业。1933年,因家庭连遭不幸,被迫辍学,过早挑起家庭的担子,少年持家,辛勤劳动,深得街坊邻居称赞。1937年抗战爆发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秋,参加新昌县战时政治工作队,致力于抗日救亡宣传。1939年2月,被战时政治工作队选调去宁波学习无线电报务。1939年夏,被任命为县府电台台长。193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
杨明昌,又名杨义忠,1921年4月出生于新昌县回山镇上市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认识了共产党员杨世华。在杨世华的教育下,激发了爱国抗日思想。1942年9月,参加三北游击司令部第一期教导队学习,并在教导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1月,教导队结业后,他被派往余姚陆埠区工作。1943年初,中共姚虞县委决定建立陆埠联乡自卫队,派杨明昌担任指导员。杨明昌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同甘共苦,心心相印,深得大家的敬重和爱戴。……[详细]
|
梁狄,原名梁柏炎,1922年12月出生于新昌县澄潭镇。1939年,考入清波中学(时迁校嵊县开元村)。1941年,共产党员俞元亮、钱章平在学生中举办齿轮读书会,组织学生阅读进步书籍,讨论国家大事,学唱抗日歌曲,梁狄是读书会的积极分子,被选为学生会主席。1942年初,中学毕业后到嵊县开元中心小学任体育教师,兼任算术课。1942年8月,参加中共嵊西县工委在开元小学举办青年暑期短训班,参加党的外围组织——……[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