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侯曹参,沛县人。早年为秦朝沛县狱掾,即管理监狱的小吏(可能为典狱长),但已相当出名,萧何为曹参上司(主吏),刘邦属押解犯人之官吏(亭长),为其下属。曹参与汉高祖刘邦、萧何、樊哙皆为沛县人,但萧、曹二人已当上官吏,县中多有好名声,刘、樊二人之地位相当于地痞,在乡里父老眼中地位大有不同。起兵反秦刘邦做沛公开始起事时,曹参以中涓的身份跟随高祖。曹参率军进击胡陵、方与,攻打秦朝郡监的军队,大破敌兵。他……[详细]
|
吴广(?~前208),字叔,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与陈胜同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陈胜、吴广便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秦。 汉代的黄霸任过丞相,晋代袁……[详细]
|
钟离眛(?一前200年),钟离氏,名眛(多被误为“昧”或“眜”)。朐县伊芦乡(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芦乡)人。楚汉之际项羽麾下将领之一,多次在与刘邦正面对峙时给刘邦以沉重打击,最后自杀身亡。遭主疑忌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楚军被汉军围困于荥阳东,项羽往救,汉军退走。项羽乘胜追击,切断了汉军粮道,刘邦被困求和,项羽不许,陈平向刘邦献计说:“项王的忠臣,只有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几个人,如果……[详细]
|
项伯(?-前192年),名缠,字伯,出生于下相,战国末期的楚国贵族。他是项羽最小的叔父,早年曾杀了人,跟随韩公子张良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躲避。项羽统兵后,他任左尹,为令尹的副职,随项羽一起进入关中。曾在鸿门宴中保护刘邦。汉王朝建立后,刘邦为感念项伯当年在鸿门宴时的解救之恩,赐予项伯刘姓,并册封为射阳侯。及后再迁为大谒者,曾平定英布之乱。孝惠三年(公元前192年)去世,嗣子有罪,不得代,国除。 ……[详细]
|
彭越(?—公元前196年),字仲,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人。楚汉战争时汉军著名将领。在辅佐汉高祖刘邦灭楚建汉中,功勋卓著,被封为梁王。后因被告发谋反,为刘邦所杀。彭越出身渔家,以在巨野的湖泽中捕鱼为生。他为人机智果敢,重信守义,很受当地青少年们的尊崇。秦朝末年,秦始皇、秦二世兴土木、行苛政,残酷压榨劳动人民,举国上下,矛盾纷起;四海之内,民怨沸腾。陈胜、吴广以及项梁等相继起事反秦。这时,有人劝彭越……[详细]
|
项燕(?-前233)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战国末年楚将,西楚霸王项羽之祖父,曾大败秦将李信。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大破楚军。次年,秦军攻到蕲(今安徽宿县东南)南,他兵败被杀。一说自杀。项燕(?-前223)下相人(今江苏宿迁),战国末年楚国著名将领,西楚霸王项羽之祖父,曾大败秦将李信。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大破楚军。次年,秦军攻到蕲(今安徽宿县东南)南,他兵败被杀。一说自杀。 项燕其家族世代……[详细]
|
项梁(公元前208年),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秦末著名起义军首领之一,楚国贵族后代,项燕之子。项羽的叔父。在反秦起义的战争中,因轻敌,在定陶被章邯打败,战死。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详细]
|
曹咎,楚汉时期项羽手下大臣,在项梁项羽叔侄还没有起义时,项梁曾因触犯刑法被抓,这时项梁委托曹咎写信给栎阳令司马欣,抵过了项梁的罪,因此受到项氏的信任,虽然能力不强,但因为对项氏的绝对忠诚而被项羽重用,官至大司马,封海春侯。汉四年初,公元前203年10月【汉以十月为一年第一月】,项羽在成皋与驻军黄河北岸的刘邦对峙,楚军因被汉军阻距巩县而无法向西进攻,汉军也难以攻下成皋。这时,刘邦派遣卢绾,刘贾率领两……[详细]
|
薄姬(?―公元前155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汉高祖刘邦的嫔妃、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姬原是项羽部将魏豹的妾室,魏豹被韩信击败后,薄姬被召入汉宫,但入宫一年多,却连刘邦的面都没有见过。薄姬年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交好,约定三人之中不管谁先富贵,都不要忘了其他二人。后来管夫人、赵子儿先后受到刘邦宠幸。两个美人侍候刘邦时,相见笑说与薄姬初时的约定。刘邦问起当中因由,两人俱以事实相告。刘邦心凄……[详细]
|
涉间(?-前207),秦末将军,英勇善战,早年随蒙恬,王离北御匈奴。后随王离被征调关中戏下,帮苏角拒张楚王陈胜周文部,后章邯大破张楚军,随协同出关作战。后并同苏角随王离入韩地作战,战事不佳,后跟王离投奔大将军章邯,参与巨鹿之围。后项羽杀上将军宋义,掌握楚军大权,率军直攻王离部,楚军中项羽英布蒲将军皆勇猛善战,王离败退被围,章邯前些日子被项羽所伤,正在棘原大本营疗养,精神颓废。王离发出的救援书,因为……[详细]
|
陆贾(约前240~前170)汉初思想家,政治家。楚人。早年随刘邦平定天下,口才极佳,常出使诸侯。汉高帝十一年,陆贾春高帝刘邦命使南越,说服南越王赵佗,使之附汉称臣,归拜太中大夫。汉惠帝时,高后用事,陆贾病免家居。高后时,右丞相陈平用陆贾之策,深结太尉周勃,以挫吕安刘。后诛诸吕,立文帝,陆贾起了不小作用。汉文帝元年,陆贾再次以太中大夫职使南越,令赵佗谢称帝犯汉之罪,长奉贡职。后以寿终。其所著《楚汉春……[详细]
|
丁固 (楚汉时期项羽部将) 丁公(?-?),名固,秦朝末年薛县人,西汉大将季布的同母异父的弟弟,司马贞认为他是季布的舅舅,西楚霸王项羽的武将。前205年,刘邦在彭城之战中大败而逃,丁公率兵在彭城以西追上了刘邦,两军短兵相接,刘邦急了,回头对丁公说:“两条好汉难道要互相-吗?”丁公便带兵返回,刘邦因此突围而去。项羽失败后,丁公拜见刘邦,刘邦把丁公带到军队中-示众,说:“丁公作为项羽的臣子却不忠诚,……[详细]
|
陈平(?~公元前178年),西汉阳武(今中国中部河南原阳东南)人。他足智多谋,用奇计辅佐刘邦夺得天下,汉初被封为曲逆侯。文帝时,曾升为右丞相,后改任左丞相。陈平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秦朝末年,英才辈出,有资格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只有陈胜、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六人。陈平能列其中,可见其功劳是很大的。 陈平曾在项羽手下做过谋土,但不被重视,后来就投奔了刘邦,陈平的“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立……[详细]
|
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是居(今中国南部安徽省桐城南)人,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后来封位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 公元前206年,范增跟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趁机消……[详细]
|
纪信(公元前?~前204年),字成,西充县紫岩乡扶龙村人。秦末随沛公刘邦起兵,作战骁勇,初升为部曲长,后被加封为将军。史上有“西汉一人”、“功盖三杰”之誉。 公元前206年(汉王元年),在鸿门宴上,沛公于危急之时起身入厕,纪信同樊哙、靳强、滕公等遂乘机护送其安全返回霸上。 公元前204年夏四月,刘邦被项羽围困于河南荥阳城中,汉王请和,项羽不允,范增又力劝项羽不要再失良机杀掉刘邦。五月……[详细]
|
陈馀(?-前204年),一作陈余,大梁(今河南开封)人。魏国名士,性格高傲,与张耳为刎颈之交,大泽乡起义之后,同投奔陈胜,后跟随武臣占据赵地,武臣自立为赵王后,出任大将军,武臣被部将李良杀死,与张耳立赵歇为赵王。李良引秦军大将章邯攻赵。张耳、赵歇败走巨鹿,被秦将王离包围,自觉兵少,不敢进兵攻秦,张耳大怒,责怪陈不守信义,方出兵五千去救巨鹿,然全军覆没。后项羽大军至,大胜秦军,解巨鹿之围。张耳再次见……[详细]
|
秦朝人;项羽进入咸阳后,投项羽,为其谋臣。在班固的《汉书·项籍传》中写到:“于是韩生说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肥饶,可都以伯。”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韩生曰:“人谓楚人沐猴而冠,果然。”羽闻之。斩韩生。韩生史记无载,只言: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详细]
|
颍阴侯灌婴原是睢阳的一个贩卖丝缯的小商人。高祖在刚刚起兵反秦,自立为沛公的时候,攻城略地来到雍丘城下,章邯击败了项梁并杀死了他。而沛公也撤退到砀县一带,灌婴以内侍中涓官的身份跟随沛公,在成武打败了东郡郡尉的军队,在杠里打败了驻守的秦军,因为杀敌英勇,被赐与七大夫的爵位。 后又跟随沛公在亳县以南及开封、曲遇一带与秦军交战,因奋力拼杀,被赐与执帛的爵位,号为宣陵君。又跟随沛公在阳武以西至洛阳一带与秦军……[详细]
|
王陵(?-前181年),沛县(今江苏沛县西)人。西汉初年大臣。王陵为沛县豪族,汉高祖刘邦微时,对王陵兄事之。刘邦起兵攻陷咸阳,王陵集合数千兵占据南阳,不愿跟随太祖。刘邦与项羽作战,王陵的母亲在项羽营中,她为了王陵归顺汉王,伏剑自杀。项羽大怒将王陵之母烹煮。王陵于是归顺刘邦。高祖六年(前201年)八月,封为安国侯(5000户)。以其初不欲从刘邦,且与刘邦仇人雍齿交厚,故晚封。汉惠帝六年,相国曹参去世……[详细]
|
苏角(?—公元前207年12月),秦朝时期人物。原为秦将蒙恬部将,作战凶悍。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六国旧贵族纷纷起兵,苏角军团跟随章邯镇压各地的起义。秦二世三年十二月,与楚国项羽战于巨鹿,苏角,王离,渉间被围,因求援消息未能及时送与章邯(求救信已送至章邯军,但被章邯弟扣下,未及时交于章邯),遂率军突围,突围失败被杀。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