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昭嫡长子。公元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次年灭吴,统一全国。 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史称“太康之治”。司马炎为了巩固皇权而大封宗室,导致诸王统率兵马各据一方,内讧不已,形成16年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公元290年,司马炎驾崩,葬于峻阳陵,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人物生平早年司马......[详细]
|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太康元年(280),因灭吴有功,被封为当阳县侯。军事上长于谋略,博学多识,特别喜好《左传》,自称有《左传》癖。据《晋书·杜预传》引《上律令注解奏》,杜预认为法律是断案定谳的准绳,而不是穷理尽性的工具,反对繁琐的法律条文和晦涩的辞意。他还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和《春秋释例》......[详细]
|
谢鲲(281年-324年),字幼舆,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两晋时期名士、官员,太保谢安的伯父,太常卿谢裒之兄,因官至豫章太守,世称谢豫章。谢鲲弱冠知名,早年为王衍四友之一,后名列江左八达。他在西晋末年曾为东海王司马越参军,后避乱渡江,被王敦辟为长史,封咸亭侯。东晋建立后,多次劝阻王敦的“清君侧”之谋,最终被外放为豫章太守。太宁元年十一月(324年1月),谢鲲在豫章病逝。后追赠太常,谥号康。早年......[详细]
|
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人。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西晋 开国元勋,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为妻。司马昭建五等爵制时以功封为钜平子,与荀勖一起共掌机密。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在之后的十年里,羊祜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一方面又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并在吴将陆抗去世后上表奏请伐吴,却遭到了众大臣的......[详细]
|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人,偶尔一次不经意的“点子”,成功的使她跻身于襄樊名人之列,并载入史册。这就是韩夫人留下的“牌坊”--襄阳夫人城。 穿过襄阳城北的临汉门,西行约三百米,便到达襄阳城的西北角的一座“城外城”。这座“袖珍小城”城墙高6米有余,周长60米。城墙朝北的一方正中嵌有大型石匾,上 书“夫人城”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城墙下还有一碑刻,均系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襄阳人为缅怀东晋襄阳守将朱序之母......[详细]
|
王濬(206—286.1.28),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西晋著名军事家。 王濬出身于世代为二千石的官吏之家。他博通典籍,姿容修美,但由于不求名望,不谨细行,因而不为乡里人所称赞。后来,王濬改变原来的性格志节,变得疏通亮达起来。王濬性格“恢廓,素有大志”(《晋书·王濬传》)。曾修造宅院,把门前的路开得有几十步宽,人们问其故,王濬说:“吾欲使容长戟幡旗”(《晋书·王濬......[详细]
|
郭澄之,字仲静,生卒年不详,晋太原阳曲(今太原阳曲)人。似应为随家族南渡乔居江南东晋的移民。史称其少有才思,机敏过人。逮东晋末年曾为南康(今江西赣县)郡相。所谓“相”,乃郡守之副职。在任内时,恰逢卢循在广州起义,义军挥师北上,连克南康、庐陵、豫章等郡,势如破竹。是时,郡守见义军势大,南康必不能守,遂率其属下弃城而走,郭澄之则随太守辗转流离返回京师建康(今南京)。当时的东晋王朝,大权旁落,朝政由当朝......[详细]
|
谢石(327年-389年1月27日),字石奴,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晋朝大臣,太常谢裒第五子,太保谢安之弟。最大功勋是统领谢玄等人为东晋于淝水之战战胜前秦。早年经历谢石出身“陈郡谢氏”,最初担任秘书郎,历任黄门侍郎 、征虏将军、尚书等职。君川大捷太元四年(379年),前秦将领俱难及彭超在攻下彭城及淮阴后南侵淮南地区,六万大军逼近广陵,谢石领水军在涂中抵御。及后在谢玄等人的进攻下于君川大败前秦......[详细]
|
马隆 十七史百将传
马隆,生卒年不详,字孝兴,东平平陆(今山东汶上北)人,西晋名将,兵器革新家。 马隆自幼便智勇兼备,好立名节。魏兖州刺史令狐愚被诛杀,为避免牵连,全州竟无一人敢为其收尸。马隆让武吏装成愚蠢之人,用自己的家财为其殡葬,并服丧三年,种植松柏,期满后才回来,此事在当时传为美谈。后代理武猛从事。 泰始中期,晋武帝将兴兵伐吴,下诏书说:“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虽旧有荐举之法,......[详细]
|
褚蒜子(324年-384年),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蒜子少年时以名家女身份选为琅琊王司马岳的妃子,司马岳即位后封其为皇后。褚蒜子一生三度临朝,扶立了六位皇帝,临朝称制总共约四十年。太元九年(384年)六月初一,褚太后在显阳殿去世,终年六十一岁,葬于崇平陵,谥号康献皇后。人物生平立为皇后褚蒜子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褚洽,官至武昌太守;父亲褚裒,官至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死后追赠侍中、太傅,封爵都乡亭侯......[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