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浴宇(1909~1989)原名惠美琬,灌南县新安镇镇北村人。曾就读于江苏省第八师范(海州师范前身)。 1928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他与李超时等人按照中共江苏省委的要求,在海州白虎山建立东海特别支部任特支宣传委员。次年秋,在东海中学读书时,发起驱逐反动校长的学潮,参与发动大村农民暴-动。1929年秋,到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0年4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在狱中7年,坚贞不屈、坚持斗……[详细]
|
王兆畿,字光邦,清光绪卅三年(1907)七月廿一日生于安溪县崇信里产地乡(今西坪乡平原村)。父王守诚,壮岁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经商,晚年还乡家居。兆畿童年在乡就学,后读集美师范,民国15年(1926)毕业时,正当国民军从广东出师北伐,他加入国民党,并受命筹备安溪党务。旋任同安县立牖民学校校长,后转任同安县立中学教职。抗战军兴,厦门沦陷。兆畿弃教从戎。30年秋,任军统局闽南站副站长,设“敌后工作实验室……[详细]
|
过惕生(1907.2~1989.12)歙县县城人,围棋国手。少习围棋, 民国15 年(1926 年)去沪与吴祥麟等高手对弈,显示非凡棋力,遂开始他的围棋生涯。曾开办武汉中华围棋社,与顾水如合办上海围棋社于上海襄阳公园,与崔元趾、金亚贤等合办四定轩棋社于北京中山公园,饮誉沪、京。“七·七事变”后,回歙县隐居,钻研棋艺。抗战胜利仍回上海以棋谋生。建国初常与陈毅对弈,并在陈毅的直接关怀下,积极参与筹办北……[详细]
|
王爱群(1921~1989年),泉州西街甲第巷人,民国10年(1921年)生。少年时在泉州省立晋江初级中学肄业,民国25年投考福建省公路局。后因抗战,公路遭破坏,又到泉州新峰、南安县京山等校和泉中中学担任音乐教师,参加救亡歌咏队和抗日演剧社团。抗战胜利后,再到泉中中学任教。由于他倾向革命,民国34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后经保释,避往菲律宾,直到1949年9月才返回泉州,回国后除在晋江县中任教外,……[详细]
|
傅培彬(1912~1989年)江西萍乡人。民国28年(1939年),获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原攻眼科、小儿科,民国26年回沪度假,目睹抗日将士浴血负伤,改学外科。民国35年归国,为上海沪东医院、广慈医院外科医师,设诊所于复兴中路580号。解放后,历任广慈医院外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和上海第二医学院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市中华医学会副主任,全国人大三、五、六届代表。一生仁爱行医,多次在手术……[详细]
|
王瑶(1914.5.7-1989.12.13) 字昭琛,山西平遥人,著名文学史家。 1914年5月7日生于山西省平遥县。早年在本校读小学,1928年入太原进山中学,1931年入天津南开中学,1932年因学费昂贵由南开中学转入进山中学。1933年7月离开太原到张家口,考入军政人员短期训练班,不久考入张家口察哈尔第一中学高三年级。1934年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开始发表……[详细]
|
卞稚珊,四川江津人。国民党员,国民党少将军官,历任黄埔军校中校步兵队长。后任第七战区暂编第二军参谋长。个人履历卞稚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步科毕业。1927年10月任黄埔军校第6期学生第2大队上校大队长,12月兼任黄埔军校校务委员,1929年5月-副官处长,6月任青岛警备司令部副官处长,1930年2月任首都警察厅保安警察总队总队长,1931年9月兼任南京南城区城防指挥,1934年春任广东军事政治……[详细]
|
哈荔田(1912~1989)回族。保定人。幼时随父学医、读医书,以古人“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之语自励。后考入保定同仁中学。此时在医学上已颇有基础,邻里有病者,常请其治疗,人称小哈先生。1931年考入北平(今北京)施今墨创办的华北国医学院,因学业颇佳,深得施今墨、周介人、范更生的器重,并经常得到他们的指教。1933年在校期间即考取行医执照,后随父在天津聚兴和药店执业。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与施今墨创……[详细]
|
张照明(1931—1989) 曾用名张明,又名张新娃,洛南县庙湾乡人。1949年8月参加工作。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张照明在柏峪寺乡薛湾村负责河堤建设工程,带领群众奋战一冬春,修成河堤200多米,新造农田10多亩,成为当时全县治河造田样板。1964年张照明被任命为县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后任主任。任职期间,曾在庙台公社白楼大队蹲点一年多,被群众称为“实干主任”。“文革”开始后,张……[详细]
|
田泽先(1945~1989),平利县清太乡水田河村人。1962年在平利初级师范学校毕业,因国家处于困难时期不作分配,他欣然返乡从事农业。1964年征兵时,他积极响应召唤,应征入伍,立志报国。入伍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忘我工作,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荣立三等功,1974年以优秀干部提升为团副政委。1976年自己唯一的男……[详细]
|
任志英(1922—1989) 又名江有、良英,化名陈智明,原籍商县,后迁居洛南县峰陵乡。中共党员。曾任游击队中队长、区干队队长等职。任志英出身贫苦农家,18岁时曾在国民党三十八军运输连等部当过兵,后回家务农。民国35年(1946),在商县北宽坪参加了游击队,后任商洛县大队第一中队长,曾带队到洛南活动。民国36年(1947)冬,带队又在庙坪、景村等地收缴0。民国37年(1948)4月,国民党六十五师……[详细]
|
胡启中(1937-1989),岳北村人。50年代在平遥中学读书时,爱好绘画,受到美术教师何庆文的精心培养。1951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后,从学于刘文西老师,与王子武、杨力舟、王迎春等为同窗学友。在校7年,刻苦学习了素描、国画、油画、水粉画等技艺。1964年毕业后回平遥文化馆工作。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在油画、国画、玻璃画、素描、速写上都有一定造诣,尤擅水粉画,笔触清晰,色彩丰富。创作的《年年有余》、《风……[详细]
|
陈继烈(1905~1989) -民大会代表,侨务委员会委员。号德润,原籍文昌县,寓籍白沙县。早年赴新加坡,入育英小学、华侨中学,毕业后回国读书,毕业于中国大学法律系,后赴法国留学,获法国巴黎大学政经科硕士,巴黎大学研究院研究员,研究各国市政。同时任国民党驻法总支部常务委员、国际联盟合作委员会委员。1931年奉召回国,曾任南京市政府社会局科长,上海法政学院训育长,市政专修科主任专任教授,国立暨南大……[详细]
|
傅若谦(1890~1989年),原籍南安县,寓居泉州城内马坂巷,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生。童年在家塾读书,15岁到泉州富美柴店当学徒,业余随兄长若墙学习中医,孜孜不倦凡20年。民国13年(1924年)开始行医。泉州解放后,傅若谦参加街政工作,参与创办水门小学。1953年4月,他与7名中医人员组建泉州市中医联合诊所。1955年,联合诊所改为泉州市联合中医院,傅若谦担任内科主任。1958年8……[详细]
|
贺执圭(1899~1989)贺执圭,又名毓湘,别号志军,宁乡县回龙铺竹山湾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1915年秋,他与刘卫黄(少奇)、任克峻三人赴长沙求学,初入宁乡县驻省中学。1918年独自考入北京宪兵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湘军第一师第一团见习,由少尉排长迭升至师直属宪兵大队长。1926年,湘军第一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他调任该师步兵团长,参加北伐。率部出江西,在武宁若溪之马回岭击败守……[详细]
|
曹轶欧(1903年1月—1989年),原名曹蕙芬、曹淑英,曾用名林康、林娜,北京市大兴区人,大学文化。康生的第二任妻子。极左路线的急先锋。1927年同康生结婚。1949年曾任中共山东分局组织部副部长。“文革”中为康生办公室主任。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1981年3月6日被开除北京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中共中央委员等职务,但保留党籍,就此淡出视野,直至1989年因病去世。……[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