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地名查询

地方人物

快递查询

地方资讯

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41、张德盛 (19151946)
  张德盛(1915~1946),又名耕世,1915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茶房乡竹园村一户穷苦农民家庭。19岁那年,国民党政府抓兵、拉?的狗腿子接踵而来,在无路可走之下,他便去在地方民团任分队长的表哥雷振杰手下当勤务员。雷振杰有一定文化,知书达理,为人廉正,思想进步,有爱国救民的宏愿。张德盛受到雷振杰进步思想的熏染,心中孕育着革命的种子。商洛,自古为兵匪窜扰肆虐之地。经历兵荒马乱的张德盛,恨透了面前的黑暗……[详细]
42、萧先发 (18981946)
  萧先发,1898年生于河南省光山县月儿湾村(今属新县郭家河乡)一户贫苦农民家庭。萧先发生性耿直,爱打抱不平。凡本村发生地主欺负穷人的事,他都挺身而出。因此,在村里颇有威信。1928年5月,黄麻起义后建立的工农革命军第七军由黄陂木兰山返回鄂豫边,开辟柴山堡根据地。月儿湾离柴山堡不过几里地,萧先发听说工农革命军是穷人的队伍,便报名参了军。不久,受组织委派,萧先发回到月儿湾一带开展工作。他首先在附近几个……[详细]
43、吴发凤 (18701946)
   吴发凤(1870~1946) 清末民初知名的老旦,也是琼剧史上最著名的剧作家。原名家悦,字名介,公坡镇水北圩丹山村人。 吴发凤小时天资聪敏,学业优异,很得塾师器重,但因早年丧父,只读五、六年书就辍学,给邻居当挑货郎,后被货商弃于万州,沦为乞丐,为琼剧班主吴开吉所收留。17岁回家,借债做糖果小贩,因亏本而转入“发字”科班为班主做杂工,借以学艺,由此起名“发凤”。一年后因生活所迫,离开“发字……[详细]
44、张文津 (19041946)
   张文津(1904-1946),钟祥洋梓人,原名张中杰,号文俊,又名问津,别名章维军。原国家主席-称赞张文津“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民族自尊心,作战勇敢,指挥有方,是五师的重要领导骨干”。 1927年,张文津任洋梓区团防局团总。后被人诬陷通“匪”,遭到通辑追捕。从此,他逃离家园。1930年春,张文津等筹集武装,准备攻打钟祥县城,不幸泄密,-失败。几个月后,张文津在大洪山拉起一支武装,斩恶霸、除劣绅……[详细]
45、吴来和 (19021946)
  吴来和,1902年出生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安河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给地主扛长活、打短工,靠力气换口饭吃。家里穷得常常揭不开锅。为了还债,家里仅有的几亩薄地和几间土坯房都卖了出去。一家人无处居住,只好搬到十里外的车营村,投靠吴来和的姥姥家,勉强度日。吴来和从七八岁起,就给地主放羊。常年里风吹日晒,吃苦受累是家常便饭。艰苦的生活练就了他一副倔犟不屈的性格。后来,有个亲戚在北京城里的火柴公司给他找了份工作,……[详细]
46、马发贤 (18991946)
  马发贤,1899年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仙师乡西洋坪村的一个贫苦农家。父亲马秋芳是个制烟的手艺人,由于生活贫困,生下八个儿子,卖掉六个,只剩下马发贤和最小的儿子马桂贤。他6岁那年父亲重病去世,母子三人生活无着,只好以乞讨为生。11岁时,他经人介绍拜师学泥水匠手艺。他心灵手巧,勤学苦练,掌握技艺满师后,自己收了两个徒弟,也做起师傅来了。日子刚刚稍好一点,西洋坪的地主豪绅又来欺侮他,摊派下来的军饷压得他透……[详细]
47、黄齐生 (18791946)
   黄齐生(1879-1946):安顺人,王若飞二舅父,著名教育家。原名鲁连,字齐生;祖籍江西抚州,后移籍贵州安顺;早年热心开展业余教育工作,主持兴办贵州达德学校。积极倡办勤工局、农事试验场、商品陈列所和妇女习艺所等实业场所。参加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1917年,率贵州学生赴日本留学,后又组织赴欧洲勤工俭学,结识蔡和森、李维汉、徐特立等人,接触马克思主义,支持共产主义革命主张和留欧学生革命活……[详细]
48、马文亮 (19241946)
  马文亮,1924年4月8日生于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柳林水村(原属河北省宛平县)一贫苦农民家庭。马文亮出生后六天丧母,6岁时丧父,和祖母相依为命。马文亮读完七年私塾又继续上抗日小学。他从小不怕困难,勤奋好学,在班里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华北,残施法西斯暴行,烧杀抢掠,0妇女,件件触目惊心的惨案,使马文亮幼小的心灵里种下民族的恨。他经常和同学谈论:“大道理我……[详细]
49、李东山 (18731946)
   李东山(1873~1946)名树桐,字东山,威海市人。民族实业家,中国钟表制造工业创始人。少时家贫,十几岁便当起肩挑小贩。15岁经堂兄保荐,在烟台恒兴德商行当小伙计。李善解人意,为讨东家喜欢,不久认东家孙文山为干爹。但因不愿受行规约束,一年后又退出商行,仍做小贩。 李东山善与人交,有极善经营。1891年开办一水炉小铺,兼去海关叫行,资本不够变向干爹借贷。因常去海关叫行,很快与经营拍卖的奥地利人混……[详细]
50、吴德标 (18971946)
  吴德标,1897年出生于福建省长乐县一贫农家中。吴德标的童年是艰难困苦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他进入学龄时期就拿着牛鞭上山放牛,稍大一些便开始下田干活。1918年,时值青春年华的吴德标,只身来到福州,靠拉黄包车维持生计。开始,吴德标漫无目标,整天在街上转,拉些零星顾客。后来一位雇主多次坐吴德标的黄包车,觉得他为人诚实可靠,便长期雇用。由于雇主是位律师,社交面较广,给吴德标提供接触社会上层人物的机会……[详细]
51、刘炎 (19041946)
  刘炎(1904-1946)新四军第一师政委,革命烈士。湖南省桃源县人, 原名刘安焕,1904年1月28日生于湖南省桃源县孔水坡下庙湾(今马宗岭乡刘炎村)一个私塾先生之家。自幼给地主放牛,读私塾4年,14岁跟父母种田、织布。1926年参加农-动,被推选为村农民协会委员长。马日事变后,不少农运骨干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戮,腥风血雨笼罩桃源,他-离开家乡去武昌找党。在武昌,参加了国民政府警卫团,任战士、班长,……[详细]
52、金邦正 清华大学校长1920年9月至1921年10月(18861946)
  • 金邦正
  金邦正(1886~1946)字仲藩,黟县渔亭镇玛川村人。少年时在天津严范孙氏家塾、北京税务学堂求学。清宣统元年(1909 年)秋,考取公费留美学生,进入美国康乃尔大学和李海大学,专攻森林学。民国3 年(1914 年)年毕业,获林学硕士和理学士学位。在此期间,曾与留美学生胡适、任鸿隽、杨杏佛、过探先等发起组织“科学社”,并出版《科学》月刊,向国内外介绍留学生情况及西方的科学知识。回国后,任安徽省立农……[详细]
53、毛武超 (18681946)
  毛武超(1868~1946),字君武,宁强县沙河子人。出生于农家,弟兄4人,武超行三。弟兄各有所学,均司职在外。父为民间草医。母周氏,善持家教子,受一方绅民称道。 武超少家贫,居茅舍,曾读私塾数载。十八九岁由其在凤州警备队任职的大叔荐举,任花丁(今宁夏盐池)盐务局缉私队长,后赴兰州任光明火柴公司副总经理。民国6年(1917),荐为甘肃静宁县警佐,次年,任该县第二科科长。政界年余,目睹世乱民艰……[详细]
54、梁鸿志 寒庐七子(18821946)
  梁鸿志(1882—1946),福建长乐人,近代官僚。从小诵读经史,为人狂傲,以东坡自许。曾任北洋政府秘书长。民国成立后,历任法制局秘书、佥事、肃政使等职务。民国4年(1915)袁世凯阴谋称帝,任拥袁称帝的“-联合会”文牍组副主任,并为福建省-人之一。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梁鸿志出任国务院秘书。曾为日本人创办的《亚细亚日报》撰写政论,新闻。民国7年,任参议院议员兼秘书长,次年……[详细]
55、刘复生 (19211946)
  刘复生,原名刘福生,1921年8月生于山东省招远县夏甸镇西治北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0岁到本村小学读书,后因家庭困难,-退学。其父积劳成疾,不能从事劳动,他17岁就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夏甸镇地处招莱边境,在抗日战争初期就有党组织活动。1939年中共招远县第四区委会成立后,农村中各种群众组织也相继建立。刘复生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痛恨和对新生活的渴望加入了本村的青年抗日救国会和人民武装。他平常……[详细]
56、李子秀 (19221946)
  李子秀,原名吕芳魁,1922年生于台湾省台北市板桥镇的小商人家庭。李子秀的家境比较贫寒,父亲经常到印尼贩茶叶、大米和蔗糖;母亲在家操持家务。李子秀兄弟共四人,他排行最小。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强行从中国手里割走了台湾岛,台湾从此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李子秀从小就生活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饱受欺侮。在李子秀上小学后,正赶上日本帝国主义在台湾推行无耻的奴化教育,学校里的日语教官不准中国学生读中国书籍,不准……[详细]
57、林松龄 (19161946)
  林松龄,1916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生于福建省厦门。他的父亲是台湾嘉义县人,母亲是台南人,他们在台湾饱尝了-奴的痛苦滋味。父亲在医学院一毕业就与新婚的妻子双双离开被日本霸占的台湾,来到厦门开业行医。林松龄就诞生在这个经济上还比较宽裕的医生家庭里。为了让儿了长大成为有用之材,父亲对他从小就进行严格的教育,他5岁就教他认字。父亲的学前教育为他打下很好的基础,林松龄又聪颖过人,进入小学后成绩优秀,老师让他……[详细]
58、王芃生 (18931946)
   王芃生(1893-1946)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将主任,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日本问题研究专家。 湖南省醴陵县(今株洲市)人,1893年1月17日出生于醴陵县北乡七里山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就读醴陵县立高等小学、湖南瓷业学堂。1910年考入长沙湖南陆军小学,加入同盟会,投身反清革命活动,参加过长沙新军起义。1912年2月入陆军军需学校学习,9月加入中国国民党。因对日本发……[详细]
59、徐少保 (18791946)
  徐少保(1879-1946) 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书记,烈士。 湖南省益阳县人,1879年生。青少年时期读过几年私塾,后随父驾船谋生。其父死后在泉交河镇开粮行。1926年参加农-动,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泉交河区委副书记。 马日事变后,被国民党当局通缉,先后转移至沅江、南县、华容、石首等地从事联络工作,恢复、重建党的组织,建立农民武装。1928年春任中共南(县)华(……[详细]
60、何延川 (19121946)
   何延川(1912-1946年)又名何万方,生于阿城县何家窝堡(今新华乡延川村)一个农民家庭。民国8年(1919年)春,随父母迁居县城三多胡同,就读于绥靖小学。民国14年(1925年),考入吉林省第三师范学校初中班(校址在阿城)。在学校接受一些进步师生的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学校发动的各项政治活动。民国15年5月,何延川参加该校组织的纪念上海“五卅惨案”一周年的--,同师生一道在街头演出具有反帝思想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