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许学彦 中国科学院院士
许学彦, 船舶设计专家。1924年5月11日生于江苏武进。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院708所技术顾问、研究员。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性能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主持设计了海军重点、批量生产并出口的“62”型高速护卫艇主持设计国家重点“718工程”中的主要三型船舶:即远洋跟踪综合测量船队的主测量船“远望号”……[详细]
|
王金达,1924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县南郊(今常州市)的一个贫农家庭。父母死得很早,从小是个孤儿。1945年8月,他加入新四军。开始在地方独立团当战士,后来北撤到江苏涟水,编入新四军第一纵队第一旅第三团。1946年秋,鲁南保卫战后,王金达所在的连队编入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师第二团第八连,他成了副班长,宿北战役后被提为班长。1947年2月22日,莱芜战役进入关键阶段。拂晓前,连长杨纲达带领第八连和一个……[详细]
|
彭士军,1924年11月5日生于河南省永城县李寨乡后彭楼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3岁丧父、4岁丧母,三个姐姐由舅父领养;他和仅大3岁的哥哥相依为命。他经常跟着哥哥到邻近的村庄讨饭。为了多要些馍饭,彭士军5岁时就学会打“撒拉吉”(一种在竹筒里串铜钱的乐器)唱地方小调,再加上每逢春节前兄弟二人上门贴“财神”画,生活才勉强维持下去。1939年1月,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永城,发动群众成立抗日群众团体。后……[详细]
|
梅庚年,1924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易县五道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分配到晋察冀边区医疗队任卫生员。他不仅亲眼见过白求恩大夫,而且还听到不少关于他的故事。这些故事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梅庚年平时不爱讲话,非常勤奋好学。1945年6月,他被选派到白求恩医科大学学习,结业后成为晋察冀军区第三机动医院一分院惟一的主治军医。解放战争中,他以超……[详细]
|
25、范瑞娟
范瑞娟 女,一级演员。别名范竹山。1924年1月6日出生于浙江省嵊县黄泽镇。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1935年4月18日入龙凤舞台科班学戏,由黄炳文师傅启蒙,工小生。翌年春随班到绍兴、宁波、沈家门、诸暨等地演出。1938年春节前,随姚水娟、邢竹琴等所在的越升舞台到上海演出。1941年夏初,在汇泉楼演出时因竺素娥生病,她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当上了头肩。20世纪40年代初分别和邢竹琴、支兰芳、金香琴搭……[详细]
|
金大中(1924年1月6日—2009年8月18日),号“后广”,别名忍冬草,全罗南道荷衣岛人。韩国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曾任韩国总统,韩国民主斗士的象征,被誉为“亚洲的曼德拉”。1924年1月6日出生于全罗南道新安郡荷衣面五村里。1943年毕业于木浦商业学校。年轻时曾经是记者,1954年起踏入政界,成为韩国-的领袖。在韩国-的李承晚、朴正熙、全斗焕政权期间数度入狱,从未放弃民主斗争。1998年当选韩……[详细]
|
27、任继周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任继周,山东平原人,草地农业科学家。1924年生,1948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现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1948-1950年,师从王栋教授,专攻牧草学。自1950年起,一直在甘肃农业大学和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从事草业科学的教学与科研,其中1958-1959年做为草原专家,在越南民主共和国河内农林大学讲学。先后担任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草原系系主任,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创建人、第一任所长……[详细]
|
28、黎介寿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黎介寿(1924.10.11- )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人。1949年毕业于国立中正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南京大学临床学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国家军队江苏省重点学科(实验室)负责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解放军医学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外科学会会员等。 长期致力于肠功能障碍的研究,尤其对肠外瘘、小肠移植、临床营养支持治疗……[详细]
|
卢良恕(1924.11.3- )小麦育种、栽培、农业与科技发展专家。浙江湖州人,出生于上海,1947年1月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农业部科技委副主任(部党组成员)、中国农学会会长等,是十二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学……[详细]
|
30、邓剑
中医哲学家邓剑,男,1924年生,合阳县孟庄路苏村人。解放前,他为党做地下交通工作时,曾冒着生命危险,奉命携带劝降信,对据守西岳华山的国民党匪首进行劝降。1949年入党后,五十年代初,毕业于中共中央马列学院理论班。这为他树立科学的革命人生观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其成为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回到中共陕西省委党校任理论教员、研究员,又被聘为省委讲师团的讲师。他天赋聪颖,悟性较高。讲课能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受……[详细]
|
马文亮,1924年4月8日生于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柳林水村(原属河北省宛平县)一贫苦农民家庭。马文亮出生后六天丧母,6岁时丧父,和祖母相依为命。马文亮读完七年私塾又继续上抗日小学。他从小不怕困难,勤奋好学,在班里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华北,残施法西斯暴行,烧杀抢掠,0妇女,件件触目惊心的惨案,使马文亮幼小的心灵里种下民族的恨。他经常和同学谈论:“大道理我……[详细]
|
林国兴,原名林芳,1924年生于广东省信宜县桄榔东乡(今镇龙区俊耀乡)大塘村。出生后不久,他的母亲患病去世,年迈的叔祖母非常疼爱这个失去母亲的小孙子,便把他接到身边抚养。后来林国兴回到父亲身边。从他懂事起,父亲就开始教他读书识字,希望他长大后能继承父业,当一名郎中。1937年,林国兴考入信宜中学初中。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不甘做-奴的中国人民以各种方式奋起抗争,全……[详细]
|
33、吴耀祖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耀祖;(Theodore;Yao-Tsu;Wu),流体力学家。美国国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生于中国常州。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系。1948年获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硕士学位,1952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他是美国工程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吴耀祖教授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的教学和研究。解决了有限翼展水翼的绕流问题,创建了含自由流线的空泡流理论,从而推动了水翼的应用。发展了低雷诺数……[详细]
|
34、曾融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固体地球物理学家 1924年8月16日生于福建福清,籍贯福建平潭。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我国首先应用地震面波的相速度研究地壳构造,提出地壳的分区。发现1974年5月云南昭通大地震的多重性。1984年出版《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与合作者发现华北地幔顶部另有一个界面,和莫霍界面同为薄层顶面。深入研究唐山和华北盆地……[详细]
|
35、闵恩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闵恩泽, 石油化工专家 1924年2月4日生于四川成都。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该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总工程师、副院长兼总工程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世纪60年代主持开发了制造磷酸……[详细]
|
36、朱起鹤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起鹤,物理化学家 1924年7月12日生于北京。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5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世纪50年代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长沙工学院工作。曾参加核反应堆设计和激光应用等研究。1978-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负责研制超导磁体、超导微波腔和研……[详细]
|
37、谢毓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
谢毓元,药物化学家 1924年4月19日生于北京,籍贯江苏苏州。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天然有机化合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曾担任该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要从事创新药物研究。在血吸虫病药物、金属中毒解毒药物、放射性核素促排药物、震颤麻痹症药物等领域进行了长期研究并发现了一些效果优良的新药。在天然产……[详细]
|
38、郑哲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郑哲敏, 力学、应用力学和振动专家。原籍浙江鄞县,1924年10月2日生于山东济南。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学士学位。1949年和1952年分别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3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早期从事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振动及地震工程力学研究。1960年开始……[详细]
|
39、黄鸣龙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鸣龙,有机化学家 1898年7月3日生于江苏扬州。1924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9年7月1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早年研究中药延胡索和细辛中有效成分。后研究甾族化学,发现了甾族的双烯酮酚反应,并应用于山道年及其一类物的立体化学的研究。发现山道年的4个类似物在酸、碱作用下可以“成圈”地转变,由此推断出其相对构型,……[详细]
|
40、戴立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戴立信, 有机化学家。江苏句容人。1924年11月13日生于北京。194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早年从事金霉素的提炼和合成研究。60年代进行有机硼化学和一些国防科研项目研究。80年代以后研究有机合成、金属有机化学,特别侧重于通过金属有机化学的不对称合成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环氧醇开环反应的研究及用于氯霉素和三脱氧氨……[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