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1885—1918) 沙溪石门村人。农民出身,少时家贫。青年时期到香港务工,喜欢与思想进步人士交往,由加拿大华侨李翰屏(环城恒美村人)介绍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组织。辛亥革命后赴加拿大域多利开设理发店以掩护革命活动。清宣统三年(1911)加入中国同盟会。民国7年(1918),北洋军阀段祺瑞派汤化龙(袁世凯执政时的众议院议长)赴美,向六国银行集团借款购买军火,企图消灭广东0军政府。王昌趁汤假道域……[详细]
|
刘昆涛(1887-1918)名建藩,字昆涛,清长沙府醴陵县人。保定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同盟会员。先后任广西新军学兵营骑兵队长、混成协骑兵营管带。武昌起义后,随赵恒惕出师援鄂,后赴南京,任第八师骑兵团长。1913年参与“二次革命”,事败后去日本,入早稻田大学。1916年回国,任湖南护国军第一军第三梯团长,改湘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1917年署零陵镇守使,拥护孙中山“护法”主张,与林修梅宣布衡永独立,揭开……[详细]
|
吴獬(1841~1918),字凤笙,又字凤荪,今临湘市桃林镇人。18岁补县学生员,中秀才。19岁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22岁回乡在临湘莼湖书院、通城青阳书院任教。28岁参与编纂《临湘县志》。清同治十二年(1873)赴省乡试,选癸酉科拔贡。光绪二年(1876)八月乡试中举,名列亚元。十三年,任岳州金鹗书院山长。十五年,赴京会试,以第十一名中进士。以即用知县签分广西。同年八月,乘舟溯江而上,入广西赴任。……[详细]
|
郁怀智(1853~1918年) 郁怀智,字屏翰,上海县东马桥人,家境富裕,拥有大量田地房产。后迁居法华东镇。郁性慷慨,见义勇为,乐善不倦。曾创郁良心堂国药店,志在济世,对贫病者施药,颇得好评,营业蒸蒸日上。郁还曾对同仁辅元堂等慈善公益组织捐纳银钱。辛亥革命上海光复,陈英士为沪军都督,郁受聘任财政次长,逾年辞职。 郁有别业,名郁氏山庄,故址在今法华镇路191弄至214号之间……[详细]
|
汪凤藻(1851-1918),汪凤藻,云章。江苏元和人,同文馆英文班毕业生。曾为译书纂修官,撰有英文语法书《文法举隅》一册,并译《万国公法》、《英文文法》、《政治经济学》等书。1883年授翰林院庶吉士;1891年7月29日以翰林院编修赏二品顶带署理驻日钦使。1892年7月9日正式任为驻日钦使。人物经历1894年后经历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为怂恿清政府出兵,故意散布“必无他意”的空气。6月……[详细]
|
马吉符(1876-1918),字竹君,安庆人。马吉符自幼过目成诵,曾肄业于安庆凤鸣书院(今安庆四中旧址),为清末优附贡生。他博览群书,靠自学,通晓英、日语,且志在外交,深受堂伯马维聪器重。1901年经马维聪推荐,到四川提督马维骐处充当幕僚。第二年又经马维骐保荐作为外交事务人员赴藏襄助工作,先后任拉里、后藏、靖西等重镇同知和亚东、江孜监督之职。马吉符是一位爱国外交家。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战争……[详细]
|
黄自元(1873--1918),字敬舆,号澹叟,安化县龙塘乡人。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江南乡试副考官。郑沅于《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说:“典试江南,被议镌级。或云可以入资捐复,而卒不为。终被朝廷昭雪,起用检讨。” 光绪年间,黄历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简放甘肃宁夏知府。在任期间,常跨马出巡,考察河工,征求民隐;进而精修暗……[详细]
|
郑文焯(1856-1918),清末医学家,晚清著名词人,兼善书画金石,通医理。字俊臣、叔问,号小坡,又号叔问,别呈瘦碧,晚号大鹤山人,原籍山东高密,后寓居江苏吴县。汉军(一作广东南海)人。生于清文宗咸丰六年,卒于民国七年,年六十三岁。少工词。南游十年,所学益进。时湘中王闿运以词称雄,及见文焯作,遂敛手谢不及。程颂万、易顺鼎等咸俯首请益。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为曾入江苏巡抚幕府,为官十余年,往……[详细]
|
许逸夫(1885~1918)原名兴国,又名莫多,梅溪乡钟石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父许振铎系前清秀才,在本村文昌阁执教。逸夫童年时随父读书,戊戌政变(1898)后就学于基督教会创办的福州师范学校。光绪三十年,父母先后病故,只得中途辍学,往沙捞越诗巫“新福州”垦场谋生。后在诗巫加入同盟会,并同刘家洙等人一起创立光远社,从事革命活动。清宣统三年(1911)春,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气氛已……[详细]
|
田飞凤(1883—1918年),派名福裕,字锦然,今湖北省五峰自治县长乐坪人。飞凤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好学,知书达理,疾恶如仇,痛恨腐败朝廷。光绪三十年(1904年),年方二十一岁的飞凤,秀才及第,入宜昌初级师范就学。次年,入两湖总师范深造。他目睹民无宁日,清王朝对内压迫、对外屈辱的行径,更激发了飞凤早年埋藏在心底的民族恨。因而,求学期间,他广泛结交革命团体,阅读革命诸书,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加入了……[详细]
|
彭寿松(1866~1918)彭寿松,字岳峰,长沙县人,清同治五年(1866)生。年轻时留学日本,思想倾向革命,回国后以知县分发福建。后因与上司不合,他离职闲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光绪与慈禧相继死去,他当时已加入哥老会,认为革命时机已到,秘密组织“黑赤社”,以谋举义,未果。宣统三年(1911)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他加入同盟会,认为革命的关键在军队,非联络军界革命必不成功。于是,与其子济溶、……[详细]
|
32、刘有才
刘有才(?~1918年),字春霆,又名贵狗、桂狗、友才。汉口人。出身于小市民家庭。因家 庭经济困难,读过两年书后即辍学。 刘从小秉性机灵,善应变,但少家教,加上所居熊家巷一带向为流氓地痞结党成群之所,故 沾染无赖习气。他组织码头上100多个少年结成小团体,刁难过客,横行巷里,人们见之侧 目,称其为100个“小老子”。稍长,在汉口衙门做“包打听”(即侦探、稽查),不久提为 游保,再升游击。光绪三十……[详细]
|
杨士琦(1862—1918),字杏城,安徽泗县人,祖籍江苏盱眙,出身大官僚家庭,为李鸿章、袁世凯的重要部属。清同治元年(1862年)生于泗州招贤乡(今盱眙县鲍集乡梁集村),杨士骧之弟。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报捐道员。十一年,捐指直隶试用,10余年一直总办关内外铁路事宜。光绪二十五年,杨为两广总督李鸿章重用,与兄士骧同赴广州效命。后李迁北洋大臣,而兄弟同回北京参预机密,双双青云于北京幕府。此间……[详细]
|
李玉祥(1883~1918)本县人,祖籍山东。性格豪爽,体貌魁梧。幼时读书偶阅民族英雄史,肃然敬崇。及长,赴沪上学,与革命党相往来,加入同盟会,后回陕参加辛亥光复。1915年陆建章为陕西将军,助袁世凯复辟帝制。渭北革命党人谋讨袁逐陆事,来往多住玉祥家。玉祥家有地洞,革命党人常在其中秘制炸弹为武器,被陆侦知,派兵围捕。李玉祥、邓宝珊、杨瑞轩、程立名、马青苑诸人皆越墙去,胡德福被捕殉难,玉祥家财被抄没……[详细]
|
徐定超(1845—1918),字超伯,一字班侯,永嘉枫林人。清光绪二年(1876)中举,九年成进士,签分户部广东司主事,旋任户部则例馆纂修。十七年,任辛卯科顺天乡试内收掌官。二十五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医学馆,被聘为教习。二十七年十一月,西太后召见,提补陕西司主事,赏加五品衔。二十八年,任施医局司诊。秋,升江南司员外郎。二十九年夏,以员外郎传考御史,得记名,并充国史馆协修。三十二年八月,兼任旅京浙学堂……[详细]
|
山水画家马兆麟(1837-1918)马兆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中举后,不求仁禄,筑“宜宜轩”为作画、练字、写诗的处所。其国画以“构图清新,造型优美、笔画超脱、画面生动、风格独特”见长。光绪三十一年,其水墨画《春》《夏》《秋》《冬》在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中获荣誉奖(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书法,凝重端庄,以行楷见长。其诗文,题材广泛,想像丰富,风雅逸致,气节豪爽,辑成《吹剑轩诗钞》一书。……[详细]
|
黎尚雯(1868~1918)黎尚雯,字瑞章,号桂荪,浏阳县青草市人,清同治七年(1868)生。及长,中秀才,服膺王夫之、顾炎武学说,与谭嗣同、唐才常交谊甚笃。光绪二十一年(1895),浏期大旱,民不聊生,欧阳中鹄奉命成立救灾机构,黎尚雯参赞其事,出其储粮救济灾民。二十三年,他与欧阳中鹄等人办浏阳算学社、不缠足会,次年协助谭嗣同、唐才常等创立南学会、时务学堂,办《湘报》。二十六年,唐才常组织自立军起……[详细]
|
程璧光(1861—1918)字恒启,号玉堂,南蓢田边村人。15岁到福建入读马江船政局水师学堂,毕业后历任清廷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帮统、管带。清光绪二十年(1894)受广东水师委派为粤舰领队,率广甲、广乙、广丙三舰北上会操,不久被编入北洋舰队,参加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2月,北洋舰队被敌围困,海军提督丁汝昌殉国,其奉海军副提督英人马格禄之命向日本海军递交降书。战后,被解职还乡,后赴南洋。受其弟程奎光……[详细]
|
蔡英(1861—1918),字声甫,平阳人。兄弟六人,英为尾弟。长兄参加金钱会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牵连所及,家属不得科举。仕进之路既绝,遂发愤致力绘画。中年以后,一度携家移居温州南门外荷花。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嘉兴创办秀水学堂,慕名聘为美术教师,其时张宗祥亦在该校任教,结为好友。次年,北洋女子师范在天津开办,得孙诒让推荐,托堂弟蔡芸生护送二女蔡巽、蔡锐及平阳毓秀女塾同学屠素侠和游素娥等4……[详细]
|
马效常 (1869~1918),字伯眉(柏麋),景良族孙,耀县城内城隍庙巷人。幼年多病,研究医药。及长,医术大进,遐迩闻名。民国初年任国民革命军田毅民部医官。后辞官归里,潜心研究孙思邈医药著作,济世活人,于医学之外,又善丹青,凡山水、松竹、虫鱼、鸟兽、樵夫、仕女之属,无不精妙。本县书画名流段鼎臣,曾赞其“得画中三味”。效常亦擅书法,工金石篆刻。其传世作品今存秦篆、汉隶等各种书体木石印章10多方,功……[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