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育才(1904~1975),原名谢胡贤,字育才,曾用名黄纪母、谢东平、李志强,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龙滚镇文渊村人。1904年谢育才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都是贫苦农民。父亲是个独生子,身体健壮,除种田外,平时兼做小贩买卖猪仔。母亲是个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大哥、二哥都是耕种能手,后来二哥也做些小生意,有些收入,家境好转。谢育才幼年热爱劳动,经常帮助家里放牛、车水。他个性顽皮……[详细]
|
柳大纲(1904年2月8日—1991年9月14日),出生于江苏仪征。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柳大纲于1904年2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县一书香门第。其父亲是前清秀才,在乡村当小学教员,家教严格,其母早故。柳大纲聪颖好学,1920年毕业于扬州省立第八中学,考入南京高等师范数理化学部。1924年南京高等师范改为东南大学,设立本科。柳大……[详细]
|
103、赵宗燠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宗燠,化学工程学家 1904年11月28日生于四川荣昌。192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1939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9年10月10日逝世。 曾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石油化工总公司技术经济顾问等。早年在人造石油方面研究成功多种合成液体燃料方法。20世纪50年代在恢复石油六厂生产中,完成了第迪炉气化、合成气深度净化、合成石油铁催化……[详细]
|
邓乾元(1904—1934) 红八军政委,革命烈士。 湖南省淑浦县人,1904年5月生于溆浦县新坪乡车头村。曾就读于常德隽德中学、省高等工业学校。1924年夏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为省学联负责人之一,组织领导了震惊全省的“二师事件”的斗争。1926年,在长沙邀集旅省溆浦同学400多人,成立溆浦学友会,加入反帝组织“非基督教大同盟”,利用暑假,把农-动的革……[详细]
|
王泽浚(1904~1974),号润泉。西充县观音乡人,王缵绪次子。高小毕业后即从军。 1931年,他以少将旅长的身份,调到蒋介石所办的峨眉中央军官训练团学习,并任分队长。 1937年,王泽浚任国民党第四十四军一四九师四四七旅少将旅长。“芦沟桥事变”后,他即电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请缨抗日。1938年7、8月间,在武汉会战中,他任少将副军长,两次亲自督导前锋营,夜袭盘踞在安徽宿松县城的……[详细]
|
张子意(1904-1981)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纪委常委。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04年9月出生于自醴陵县石亭镇一个贫寒农家。1917年入长沙长郡中学,毕业后回乡任教。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农-动,当选为农民协会委员长。马日事变后,参加10万工农武装攻打长沙战斗,任醴陵农军第一路指挥。1927年9月参加醴陵秋收-,任中共醴陵县委委员兼北二区区委书记。醴陵工农革命军……[详细]
|
方方(1904~1971),原名方思琼。广东省普宁县人。父亲是卖布匹杂货的小商。青年时代受“五四”-的影响,方方与杨石魂、方临川等进步青年组织“洪阳集益社”,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民国13年(1924),他考入广州第二届农-动讲习所,参加了“新学生社”,结识了彭湃、阮啸仙等一批共产党人。1925年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后任团支部书记。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带领农军配合东征军进入潮汕,为地……[详细]
|
蓝志仁(1904—1932),家住南丹县大厂镇杨州村(原属河池县)。八、九岁开始在本村私塾念书,老师为阳世华,为他取学名蓝艳庭。后因蓝志仁看不惯阳家仗势欺人的行为,便自己取名蓝志仁。民国8年至14年间,还先后在翁乐村的四方井和大厂小学读过书。蓝志仁小学毕业后,民国15年经大厂老师推荐,曾在本村学堂当过学董(负责聘请老师、招收学生、管理学校事务和学田等)。因不惯于迎合地方权势,不到一年,便自行告辞。……[详细]
|
刘格平(1904~1992年)回族,曾用名刘子敏、刘襄侬,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大堤东村人,庆云县第一个党支部——杨庄子党支部创建人,庆云县马颊河民工暴-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新中国民族工作的杰出领导人。刘格平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6岁时入私塾读书。1918年9月,参加江苏督军直系军阀李纯的部队,后入随营军事学校学习。1919年,在南京读书时参加反帝、反……[详细]
|
徐梦周,又名徐德辅,1904年生于安徽省寿县李山庙。父亲徐士端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兄弟4人,徐梦周最小。10岁左右入堂叔徐子香办的私塾读经史。五四运动后,革命的思潮冲击着徐梦周的心扉,他立志报效国家。1920年春他得胞姊资助,先入本县芍西国立小学,1921年转入芜湖安徽省立第二农业学校学习。时值革命活动家恽代英来芜湖讲学。徐梦周得恽代英的教诲,进步很快,不久即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2年春,经……[详细]
|
俞济时(1904—1990),字良桢,浙江奉化县城奉南村人。据说是蒋介石的外甥。早年在县城永丰店当学徒,1921年在慈北鸣鹤场当民信局信差,次年任福建浦城县政府庶务。后投身到族叔、黄埔军官学校军需处长俞飞鹏处,得保荐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任蒋介石侍卫。1926年任侍卫大队排长、连长。次年,侍卫大队扩大为警卫团,任营长、团长。1928年复扩为警卫第一旅,任旅长兼南京警备司令。1930年再扩大为……[详细]
|
黎烈文(1904-1972) 《申报》副刊主编,作家。湖南省湘潭县人,1904年5月出生于湘潭县城一个没落的封建仕宦家庭。15岁初中毕业后去上海,考取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书记员,从事誉抄、整理和校对文稿的工作。1921年夏,任厦门大学校长秘书。翌年,回到商务印书馆,任古籍部助理。他写了10多篇短篇小说,后集为《舟中》一书出版。1926年留学日本。1927年回国,后又去法国留学。1928年初,考……[详细]
|
李默庵(1904-2001) 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长沙人,1904年9月9日生。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国民革命军和北伐战争,任六十团-表、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经历了攻占武昌、南昌、杭州、上海、徐州等著名战役。1928年以后,任第一军六十五团团长、第十一师三十一旅少将旅长、第十师中将师长,参加国民党中央军同地方军之间多……[详细]
|
冯国卿,原名冯应国,海南乐会县(今琼海市)龙江百花岭村人。1904年出生于一个雇农家庭,国卿有兄弟4人:大兄应春、次兄应秋、三兄应宏,国卿排列第四。作为寒门“小姓”,冯国卿历尽周折才进入王氏私塾读书。1924年,他在邻村朋友的帮助下赴南洋谋生。他在南洋期间参加华侨工人夜校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国民革命思想教育,积极投身革命运动。1927年在马来亚的拉咪树港参加了马来亚共产党,后被选任支部书记。因……[详细]
|
黄人祥(1904~1930),字瑞生,曾改名黄瑞卿、黄子仁、王振英,今六安市黄涧河乡沙家湾人,出生于殷实家庭。民国7 年(1918 年)秋,考入六安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受进步教师朱蕴山、沈子修、桂月峰等人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积极投身革命,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国革命小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五·四”运动期间,为了斗争的需要,“三农”成立了学生会,黄人祥先后任学生会副会长、会长……[详细]
|
刘淠西(1904~1932),曾用名楼伯希,安徽霍山县人,出身于地主家庭。民国10 年(1921 年),刘淠西在六安县立第三农业学校读书,受进步思想的启迪,认识到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罪恶,在寒暑假回乡之际,鼓动农民-地主的盘剥。宗族豪绅斥其为刘家叛逆子孙。求学期间,他积极参加了声援安庆学生反对军阀倪道烺、马联甲缩减教育经费的“六· 二”运动,并被推为六安学生代表团成员,前往安庆参加悼念和慰问“六·二”……[详细]
|
粟宗华(1904~1970) 湖南邵阳人。民国13年(1924年)考入长沙湘雅医学院,后转入中央大学医学院(后名国立上海医学院,今上海医科大学)。民国24年赴美国,在霍布金斯大学、哈佛大学神经精神科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获医学博士学位。民国27年回国,任上海医学院教授、中国红十字总会第一医院(今华山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同时,担任医学科研工作,与人合作探索脊髓与脑部的外科手术,获得……[详细]
|
邓毅刚(1904—1932) 中共中央局秘书长 湖南省汝城县人,1904年8月30日出生于汝城县附城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任革命军初级军官,在北伐战争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随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特务营长、纵队参谋长、龙岩赤卫军大队长、总队长、闽西红军独立团团长、红十二军军长、红三十五军……[详细]
|
张云川(1904~1965),原名张长浚,萧县寿楼乡张寿楼村人。民国8 年(1919 年)考入徐州江苏省立第七师范。毕业后,回乡任小学教员、校长等职。民国15 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因对“中山舰事件”和“孙文主义学会”等组织的-活动不满,发表一些批评时政、反对蒋介石的言论,被视为左倾激进分子。“四·一二”政变后,-离开广州赴武汉,参与国民党江苏省的地下反蒋活动。“七·一五”事变后,在国民党第五路军……[详细]
|
120、陈健民
陈健民(1904—) 美国佛教协会主席,爱国佛学家。湖南省攸县人,1904年10月18日出生于攸县城西衔。其父陈震南乐善好施,常念佛放生。其家与谭震林家是邻居。大革命失败后,谭父被国民党杀害,其父不怕受牵连,慨然出钱安葬。他早年就读湖南省立一师。其时,同乡好友余来(大革命时期任中共攸县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与他过从甚密,经常听毛泽东、何叔衡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演讲,并参加社会革命活动,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