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赓尧(1903——1952),名希唐,今周潭镇人。赓尧少时随父学医,因家遭火灾,迫于生计,往横埠河街“黄达生堂”药铺学习中药剂。3年期满,随伯父习医,刻苦钻研,对《内经》、《伤寒论》、《金匮》以及金元四大学派,无不熟悉、精通,遂于吴桥街开设吴春堂药铺,时称名医。 赓尧对《伤寒论》的义理辨证,尤为精辟。他认为:“所谓‘伤寒论’者,不能单从字面思义,其内涵甚广,包括一些热性病和非热性病。”“伤寒有五……[详细]
|
黄大受(1903—1949),字承夫。男,麻阳县黄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通读四书五经。民国13年(1924),黄大受受革命思潮影响,弃文习武。15—16年,任陈渠珍讲武堂教官、红旗大队队长、连长。18年人黄埔军校。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128师少校营长,驻防浙江富阳。26年“七七事变”后,奉命率部开赴浙江嘉兴前线抗日。在战争中受挫,奉命回后方休整。此时,借机请假回麻阳省亲,县长黄祖度三次登门挽留,黄大……[详细]
|
崔孟博(1903~1955)又名崔物齐,化名山水、崔博。陕西咸宁(出生地今属西安市灞桥区)人。1920年在天津南开中学上学,1922年参加陕籍旅京学生的进步社团共进社,为《共进》半月刊撰写了近十篇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23年,崔经于方舟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 4年任团天津地方执委会执行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在南开中学的陕籍学生中发展党、团员,并……[详细]
|
陈大燮(1903-1978) ,浙江海盐人。1925年毕业于南洋大学,1927年获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浙江大学、中央大学教授,交通大学机械系主任、代教务长。1949年以后历任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教授、教务长和副校长等职。1957年交大部分西迁,他与一些很有名望的老教师向党委提出了“一个交大分设两地,师资设备互相调剂” 的建议,成为后来交大迁校新方案“一个系统、一个交……[详细]
|
廖海涛(1903~1941),福建省上杭县人。烈士。民国18年(1929年),他参加著名的上杭人民武装-,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杭(上杭)代(代英)县委书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民国23年10月,他任闽西南红军第七支队政治委员。主力红军长征后,他领导杭代地区党政干部和游击队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粉碎国民党当局对闽西南红军游击队的“围剿”。为了支持部队,他动员家庭把仅有的财产全部变卖,为游击队提供给养……[详细]
|
王家善(1903-1979),字释之,巴彦县康庄乡大板房屯人。从小就读于本屯私塾,1918年考入齐齐哈尔省立第一中学。时值五四运动发生,王家善因参加-被开除学籍,后去营口其叔父王纯嘏处继续学习。一年后考入日本东京铁道教习所,1928年转考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军事科目,二年毕业。回国后先后担任辽宁省陆军讲武堂教官,东北司令长官公署上尉副官,东北讲武堂少校队长,东北保安司令部营长。伪满洲国成立后,王家……[详细]
|
吕公良(1903—1944),原名周,华埠镇人。民国15年(1926),毕业干衢州师范。8月,入黄浦军校。17年,于步科毕业,历任中央陆军第八十九师见习排、连长,各级参谋和师参谋处长等职。25年,北上抗日,在绥远参加攻克百灵庙战役。“七七事变”后,该师奉命扼守南口居庸关。26年10月,任八十九师参谋长。11月,投入晋中太谷战役,与八路军并肩作战。27年春,参加鲁南台儿庄会战。秋,参加赣北战役,升任……[详细]
|
侯外庐(1903~1987)中国历史学家。原名兆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山西平遥人。1903年2月6日生于平遥县西王智村 ,1987年9月14日卒于北京。1922年到北京求学,分别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兼攻法律和历史。1927年赴法留学。1930年回国。九一八事变后,在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任教授。抗日战争期间他在重庆一面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一面从事学术研究,在中国古史和思想史……[详细]
|
满谦子(1903—1985) 原名满福民。荔浦人。1919年入广东岭南大学附中,与冼星海同班。1925年入岭南大学文理学院外语专业学习,后因两广军阀混战辍学回桂,先后在荔浦、桂林、平乐等地的学校教外语、体育和音乐。1929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声乐班学习声乐,先后师从周淑安、苏士林(俄)、应尚能学习声乐,随黄自学作曲,技艺大进,成为一名出色的抒情男中音歌唱家。是广西第一位正规学习现代音……[详细]
|
吴元隆(1903~1941)原名吴元章。海南澄迈县桥头镇文兵村人。贫苦农民出身。1926年参加革命工作,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贵南支部书记、澄北区委书记、琼崖西路工农红军第五连连长。1932年,琼崖红军第二次反“围剿”失败,革命趋向低潮。他带领贵南党支部的共产党员坚持革命斗争,使贵南地区(今福山、桥头)的革命火种不灭,红旗不倒。1938年,在临高县开展革命活动,被国民党新盈警察所逮捕。……[详细]
|
刘长胜(1903—1967)曾用名王相保。中国工人运动组织者和领导者,国际活动家。海阳县(今海阳市)孙疃村人。刘长胜幼年家贫。1921年,随舅父去海参崴做皮匠、当店员和码头工人。俄国十月革命后,他组织远东地区的工人参加志愿军,投入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24年10月,加入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加入苏联共产党(布),后转为中国共产党。曾就学于海参崴党校和莫斯科列宁学院。1935年4月……[详细]
|
吴香山(1903~1951)字阶兰,一名吴文馨,白河县小白石河人。10岁丧父,由祖母阮氏抚养成人。读私塾6年,辍学后曾执塾馆,兼学中医。白河地处秦头楚尾,山大林深,交通闭塞民国初年,豫陕川鄂驻军中常有哗变出来的队伍,到竹山与白河交界山区抢掠、“绑票”,民众深受其苦。民国十四年(1925)吴香山在南乡号召青壮村民百余人组成“民团”,防御抢劫、“绑票”,卓有成效。民国十六年(1927)秋,“民团”被中……[详细]
|
谢祚永(1903-1985)谢祚永,坪上乡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八月生。民国l4年(1925)毕业于长沙雅礼大学,获理科学士学位,翌年留学美国,专攻有机化学,先后获密西根大学硕士及俄亥俄大学博士学位,他完成“在三氯化铝的存在下脂肪族醇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缩合”(Condensation of aliphatic alcohols with aromatic compounds in the p……[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