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阳城县
更新时间:2023-04-15
山西晋城阳城县介绍,内容包括阳城县电话区号、人口总数、地理位置、行政区划、邮编查询。
地名:阳城县 |
隶属:晋城 |
行政代码:140522 |
代码前6位:140522 |
长途区号:0356 |
邮政编码:048000 |
车牌号码:晋E |
行政级别:县 |
人口数量:约40万人 |
人口密度:207人/km2 |
辖区面积:1930平方公里 |
|
行政代码 |
面积 |
简介 |
凤城镇 |
140522100 |
117.9km2 |
2001年,调整阳城县乡镇行政区划(晋政函[2001]14号;1月10日晋市政发[2001]8号),撤销八甲口镇,尹庄乡、城关镇,合并设立凤城镇。区划调……[详细]
|
北留镇 |
140522101 |
83.7km2 |
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位于晋城与阳城中段,东接泽州,北连沁水。交通便捷,侯月铁路、晋阳高速路、晋韩路穿镇而过。是国家重点工程——阳城电厂所在地。全镇总面积8……[详细]
|
润城镇 |
140522102 |
72km2 |
润城镇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七公里处,“早在战国时期已是韩赵相争的重镇。”古称“少城”、“小城”,因冶炼业兴旺曾称“铁冶镇”,明嘉靖三十八年改为“润城”。……[详细]
|
町店镇 |
140522103 |
61km2 |
町店镇位于阳城县县城北部10公里处的芦苇河畔,东与本县润城镇、沁水县嘉峰镇交界,南与本县凤城镇、东城办事处为邻,西与本县西河乡接壤,北与本县寺头乡、沁水……[详细]
|
芹池镇 |
140522104 |
59.9km2 |
阳城县辖乡。1958年属刘村公社,1984年置芹池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20公里。面积59.9平方公里,人口0.9万。晋韩公路过境。辖芹池、阳陵、大……[详细] |
次营镇 |
140522105 |
60.4km2 |
次营镇位于北纬35°29′,东经112°14′,地处阳城县西南21.5公里,获泽河南侧,南大河北侧,东与演礼、尹庄接壤,西与沁水县张村乡相毗连,南靠董封……[详细] |
横河镇 |
140522106 |
210km2 |
在中条山东麓,太行山西南端,有一块山河襟带,风景秀丽,资源丰富,林茂牧兴的天赐宝地,这就是2000年在阳城县撤乡并镇体制改革中诞生的唯一的一个边远山区乡……[详细]
|
河北镇 |
140522107 |
61.6km2 |
阳城县辖镇。1958年为河北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12公里。面积61.6平方公里,人口1.7万。阳(城)杨(柏)公路过境。辖河北、南……[详细]
|
|
行政代码 |
面积 |
简介 |
蟒河镇 |
140522108 |
56km2 |
蟒河镇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南部山区,以其境内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得名。距县城30km,总面积56平方公里,森林综合覆盖率达81%。蟒河风光以山水为胜……[详细]
|
东冶镇 |
140522109 |
132.5km2 |
阳城县辖镇。1958年建东冶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25公里。面积132.5平方公里,人口2.1万。阳(城)济(源)公路、侯月铁路过……[详细] |
白桑乡 |
140522200 |
58.1km2 |
阳城县辖乡。1958年属应朝公社,1984年置白桑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7公里,香台山北侧。面积58.1平方公里,人口1.8万。阳(城)济(源)公路、……[详细]
|
寺头乡 |
140522201 |
72.6km2 |
阳城县辖乡。原为霄峰乡,1958年设寺头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26公里。面积72.6平方公里,人口1.1万。八(甲口)叉(道口)公……[详细] |
西河乡 |
140522202 |
|
140522202200 122 西沟村委会 140522202201 210 阳邑村委会 140522202202 210 郭河村委会 1……[详细] |
演礼乡 |
140522203 |
|
村,74个自然庄,8个乡直单位,总人口13000余人,其中育龄妇女3000余人。 多年来,全乡上下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力实施五个坚持:坚持“……[详细] |
固隆乡 |
140522204 |
40.1km2 |
阳城县辖乡。1958年属星火公社,同年属演礼公社,1961年析设固隆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18公里。面积40.1平方公里,人口0.9……[详细] |
董封乡 |
140522205 |
108.7km2 |
阳城县辖乡。1958年设董封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24公里。面积108.7平方公里,人口1万。阳(城)云(蒙山)公路斜贯全境。辖董……[详细]
|
驾岭乡 |
140522206 |
72km2 |
阳城县辖乡。1958年设驾岭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20公里。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1.3万。通公路。辖驾岭、吉德、二里、三泉、雪圪……[详细]
|
东城街道 |
140522400 |
|
东城街道位于山西晋城阳城县。下辖: 140522400200 123 蒿峪村委会 140522400201 220 尹家沟村委会 140522……[详细]
|
林场管理处 |
140522401 |
|
林场管理处位于山西晋城阳城县。下辖: 140522401400 123 阳西居委会 140522401401 220 新兴居委会 ……[详细] |
阳城县,古称获泽,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地处太岳山脉东支,中条山东北,太行山以西,沁河中游的西岸。地理坐标在东经112°一112°37',北纬35°12'——35°40'之间。县境南北长约54公里,东西宽约53公里。阳城县东与晋城市郊区为界,北与沁水县为邻,西南与垣曲县接壤,南与河南省济源市相连。
阳城县总面积1930.7平方公里,辖10镇,7乡,1街道,总人口388742人(2012年)。2012年,阳城县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00516万元,比2011年增长14.5%。
清康熙、雍正年间,阳城与陕西韩城、安徽桐城同为文化发达之乡,在泽州府所辖五县中文风最高,赢得了“名列三城,风高五属”的美誉。阳城县有“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宅”、国家5-景区皇城相府、有保存较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郭峪古城等。
阳城古称濩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相传古代留下了“舜耕于历山,渔于获泽”,商汤桑林筹雨,等众多的古老传说。古书《墨子》中即有“舜耕于历山,渔于获泽”的记载,《穆天子传》中也曾有周穆王“休于获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的记述。
在传说中的尧舜夏时期,阳城属冀州之域,商为畿内地。
春秋属晋,战国时迭属韩、魏,为获泽邑。
汉置获泽县,治所在今阳城西15公里的泽城,属河东郡。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封邓鲤于获泽城,置获泽侯国。
三国魏黄初之年(220年)废获泽侯国复设获泽县,属平阳郡。
东晋太元中年(386年),获泽县改隶建兴郡。
北魏兴安二年(453年),获泽县治由泽城迁往今阳城县城。孝昌元年(525年),分濩泽为濩泽和西濩泽,属建州所辖的安平、泰宁二郡。
隋开皇三年,濩泽和西濩泽复并为获泽县,属泽州。
唐武德元年(618年)濩泽为泽州治所,八年,徙治端氏。天宝元年(742年),改濩泽为阳城县,属泽州,隶河东道。
天佑二年(905年),复称濩泽县,属泽州,隶昭义节度使。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易名阳城,属泽州,隶昭义军、河阳节度使。
宋仍为阳城,属泽州,隶河东路
金升阳城为勋州,属忠昌军节度。
元中统元年(1260年),勋州复为阳城县,隶属泽州。
明、清时,阳城县属泽州(直隶州)和泽州府。
民国三年(1914年),属冀宁道。民国十三年,直属山西省。民国三十二年七月,分为阳南,阳北两县。民国三十四年四月,合为阳城县。抗战时期,属太岳四专抗日根据地领导,1938年3月,0晋豫特委在阳城县成立。1945年6月,阳城县解放。1958年划归晋东南专区领导,1958年10月,合沁水县为阳城县。1959年10月两县分置。1971年划归晋东南地区领导,1985年5月,晋东南地区撤销,直隶山西省晋城市。
阳城县与以下地名面积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