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地名查询

地方人物

明星人物

地方景点

新片推荐

广东中山市沙溪镇圣狮村

更新时间:2023-04-15

广东中山市沙溪镇圣狮村介绍,内容包括圣狮村行政区划、行政级别、行政代码、人口面积邮编查询。
地名:圣狮村 隶属:沙溪镇
行政代码:442000106 代码前6位:442000
长途区号:0760 邮政编码:528400
车牌号码:粤T 行政级别:村
  圣狮村简介
  圣狮村位于沙溪镇政府北面偏西2.68公里,人口现4390多人。圣狮原是古象角乡之北部,圣狮之名,起源于村内狮山以东的古海湾圣狮湾,圣字为神圣和圣洁之意。1945年组并大乡时,将古象角、大兴坊、岚霞村合组成大乡,第一次以圣狮用作大乡名。1950年重新划分行政村,岚霞村脱离,将古象角一分为三:观音沙沙田地区析出成立观栏乡(现归坦背镇管辖);南部巷外堡的下底塘、第堂街、神坑、陈家巷(尚德里)组成一乡,仍用象角旧名;将北部的巷内堡、凤集堡辖下的陂下街、黄泥凼、三和社另组一乡,因其座落于圣狮湾内,乃用圣狮作乡名,沿用至今。圣狮以阮、彭、陈、林四姓居住为主。宋中丞御史阮逵于1225年至1227年从中原宦游粤东,居南雄珠玑巷,因避战祸,徙居冈州,其五世孙阮佛生,于南宋末年从冈州迁居于此,至今27传。浙江处州缙云县人士彭应春,宋开禧二年(1206年)举乡荐,官广东南雄府教谕,致仕珠玑巷,因避战乱,迁居于东莞琥珀坑,其六世孙彭圣养,明邑庠生,于明永乐十五年(1414年)游学香山,择地定居于此,今已21传。陈姓始祖陈龙坚,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从南雄珠玑巷迁居新会潮莲,陈龙坚生一子四孙,其第四孙陈建亭于明末从潮莲迁居于此,今17传,林姓始迁祖林仲泰,于明代中叶从新会迁此定居,林仲泰生二子德胜、清溪,后其第二子清溪又迁于林家巷定居开族。林姓今已19传。其它较晚迁来定居的有余、李、关、白、孙等20多个姓,是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先后从各地迁来。
  圣狮村座落于狮滘河南岸,村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和钢筋混凝土楼房。从岐江公路分支的象龙支路及康乐北路直入村内。耕地面积4678亩,主产稻谷、塘鱼,次为水果、蔬菜、生猪,其中尤以圣狮胭脂红花棯和挂绿荔枝最出名。有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聖獅肉菜市场,饮食、服务等各种商铺多家。还设有幼儿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站、老人活动中心。历史传统民间艺术有柴龙,大小金龙、凤舞和多个醒狮队(2008年被省评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古迹有狮山古海遗迹,烟管山明,清烽火台遗址,古庙洪圣殿、建于清代的两座百岁牌坊和百年华侨捐资团益公会会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圣狮村(1998年至2009年)分别创建全国敬老模范村、省卫生村和市卫生村,被评为市、镇先进党支部、先进村委会。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760-87793357、87793264
  传真电话:0760-87183698
  邮政编码:528471
  联系地址: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圣狮村海傍街60号
  
  
  期颐偕老坊位于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圣狮村,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为四柱三间通天式牌坊,用花岗石雕凿构筑,高约6米。坊上正面额正中竖刻:“圣旨”,背刻“恩荣”。正面主间横匾阴刻:“期颐偕老”四字,上款:“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冬月”,下款:“耆民彭藻文仝□杨氏立”,左右次间横匾阳刻:“瀛海”、“……
  
  彭炳纲(1855—1942) 字耀琨,另一字纬三,号绮云,沙溪圣狮村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科第五十七名举人。中山知名教育家和书法家。授文林郎拣选知县,一生未仕,毕生在今珠海和石岐设馆授徒,先后培养出卓观国、唐有恒、汤龙骧等举人和知名人士多人。其书法专著有《圣教序》、《砖塔铭》和《米南宫法》……
  
  慕经(1847—1932)沙溪圣狮村人,俗姓彭名未,又名冠群,号逸琴,字畅为,慕经是其出家后法名。有兄长二人,其排行第三,是遗腹子。少时上学常被同龄所讥出世无父而独自悲戚。年长学业大进,无意功名,不应科举考试。在大石兜村设馆授徒,笔耕糊口,课余闲暇多与虎逊岩僧人研习佛经,早晚诵经礼佛。后弃馆从佛,在……
  
  陈华(1920—1964) 原名陈炳华,沙溪圣狮村人。中共党员。青年时在本村及申明亭村开小型酿酒作坊,后以单车载客为生。1950年当选圣狮乡(包括今圣狮村、象角村、岚霞村和坦背镇观栏村)副乡长兼民兵中队长。1951—1953年参加二区土改工作队,在青岗(今属大涌镇)、特沙(今属新会市大鳌镇)进行土改……
  
  阮镜清(1905—1993) 沙溪圣狮村人,中国现代心理学家。民国16年(1927)中山大学教育系毕业。1934年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攻读教育心理学。1937年回国先后任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教育学院、广东省教育学院、广东省文理学院教育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研究所……
  
  彭华利(1886—1961) 学名彭利,字子谦,号思溥,沙溪圣狮村人。少年怀大志,决心以科学振兴中华。随兄赴美国读书,获美国加利福尼亚柏克莱大学微菌(细菌)学硕士学位。学成后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国。20年代初期研究细菌(后称微生物)及牛痘苗,在广东省率先开设细菌学课程。医学界的知名前辈、血吸虫专家……
  
  阮汉三(1888—1952)又名官冬,字叠英,清光绪十四年(1888)11月19日,出生于沙溪圣狮村。少年时随父亲阮锡南到秘鲁、墨西哥、檀香山等地谋生。1904年,孙中山到檀香山宣传革命,多次聆听孙中山演说,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回国,参加3月29日广州黄花岗起义,起义失败后到香港,再……
  
   民国14年(1925)8月出生,沙溪圣狮村人,华南细菌学开拓者彭华利独生子。成都华西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获美国纽约州大学博士学位。英国皇家进修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山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及病毒性肝炎研究室主任、教授。70年代初,率先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1980年对“HBsAg”携带者进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