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
郭家疃村 |
村庄由来 约明朝初年,李姓从今平度城南门外迁来立村,以姓氏取名为李家疃,后有郭姓迁来居住,发展较快,超过李姓,经协商改名为郭家疃,沿用至今。 政区……[详细] |
金沟子村 |
村庄由来 清康熙年间(1662-1722),陈景实、陈景昂兄弟由平度城西关迁此立村,因村东有条金花山河沟,沟中有金,人们以淘金为业,故取名金沟子。 ……[详细] |
徐福村 |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徐福由云南迁来择其地建新家园,建成村落后,以人名取村称。 政区人口 位于城关街道街道驻地东北部。东邻……[详细] |
兰家庄村 |
兰家庄村 村庄由来 明朝末年(1644),时柱、时东由崮山后迁此立村,当时这里鲜花遍野,在金花山上向下眺望,村庄似大花篮,故取名篮家庄。后演化为……[详细] |
东窝洛子村 |
村庄由来 明洪武五年(1372),王悦由云南迁此定居,因这里三面环山,村立于洼处,远不见村,故取名窝洛子。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县政府批准于1982年更名……[详细] |
辛家庄村 |
村庄由来 清康熙年间(1662-1722),郭邦强由掖县西村迁来定居,因建村比附近村庄晚,故名新庄,后书写为辛庄。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县政府批准于19……[详细] |
梨沟村 |
村庄由来 约清朝初年,孙恩云从今高密市孙家村迁来立村,因村中有一条沟,沟两岸有一片梨树,故取名为梨沟,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 位于城关街道街道驻……[详细] |
上李元村 |
村庄由来 约清朝初期,孙氏兄弟三人由棉柳村(现昌里)迁来立村。因村有片梨树,故取名为上梨园庄,后王、张、刘等姓迁来立村。因地势较洼,取名为中梨园庄,后……[详细] |
丰山洼村 |
村庄由来 约清朝初年,张柏福从今崮山崔召张家埠迁来立村,因村立在丰山南麓,地势较洼,故取名为丰山洼,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 位于城关街道街道……[详细] |
官家上观村 |
村庄由来 约清朝年间,窦姓来此立村,以姓氏取名为窦家庄,几年后曹姓超过窦姓,改名为曹家庄。清朝末年,官日鲁从今平度城东关迁来居住,因曹姓绝户,村附近有座……[详细] |
尚家上观村 |
村庄由来 明朝永乐年间,尚姓由青州迁入平度城北关村,后由后代分居至尚家疃村。本村人尚金娥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参赞,现居住在香港。……[详细] |
代家上观村 |
村庄由来 西汉成帝时,封戴系商人微子七世孙为戴公厥,自桥北迁入此处定居立村,名为代家上观村。 政区人口 位于城关街道街道驻地北部。东邻下李元村……[详细] |
古营崖村 |
村庄由来 约明朝初年,李姓从四川迁来立村,据传说,战争中有一将军阵亡,人们为纪念他,在土崖上筑一营,故取名为古莹崖,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 位……[详细] |
官地村 |
村庄由来 约清朝初年,官姓迁来立村,以姓氏取名为官地,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 位于城关街道街道驻地北部。东邻上李元村,西靠古营崖村,南连下……[详细] |
下李元村 |
村庄由来 约明崇祯年间,吕员外来此居住,取名为吕员外庄,随后李、董、张姓迁来居住,因吕姓绝后,李姓发展较快,故改名为下李元庄,后为区别上李元庄,该村在……[详细] |
北姜家庄村 |
村庄由来 约明朝初年,姜文圣由今平度城北关迁来立村,以姓氏取名为姜家庄,沿用至今,1980年地名普查中,因与本县的3个姜家庄大队重名,经县政府批准,以……[详细] |
付家崖村 |
村庄由来 约明朝初年,付姓来此,以姓氏取名为付家崖,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 位于城关街道街道驻地北部。东邻下李元村,西靠代家上观村,南连天津路,……[详细] |
蝎山子村 |
蝎山子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2年(1369年),四川移民范孟学至此建村,因山上有座尼姑庙,故名范家庵,清康熙34年,官姓由平度城东关迁入该……[详细] |
库屯村 |
库屯村 村庄由来 清朝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张魁由平度市南村搬迁这里立村,因当时当地有棵比较粗的枯桃树,故得名枯桃村;清末,……[详细] |
北窝洛子村 |
北窝洛子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二年(1369),王浩文从云南迁此立村,因此处地势起伏,岗岭环抱形如石臼,村在其中洼处,故以地貌取名窝洛子。 ……[详细] |
桃源洞村 |
村庄由来 明万历6年(1578)年,李柱环由四川顺庆府安州东北30里堡徒此定居,后他姓迁入形成村落,因村东山上有一洞流出的水有桃花漂浮,为一奇观,故得……[详细] |
王庄村 |
村庄由来 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王志祥由曲坊迁此立村,取名王家庄,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市政府批准于1982年更名为王庄。 ……[详细] |
五亩兰村 |
五亩兰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1359-1398),张钱者(平度市城东河头人)在云南当过官,带着家人归隐此地,此人因酷爱兰花以五亩地……[详细] |
李家莹村 |
村庄由来 明万历年间(-1620),李学礼、李学士兄弟为看护祖坟由平度城东关至此定居,后繁衍成村落,故称李家莹。 政区人口 位于城关街道……[详细] |
公沙村 |
公沙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一位名叫公沙的先生至此独建房屋居住,开设书房教书,附近村庄求学者纷至沓来,学业极盛。公沙……[详细] |
东公沙村 |
村庄由来 1960年双庙水库扩建时,公沙村部分村民迁至村东另建新村,仍以原名称谓,仅冠以“东”字区别。 政区人口 位于城关街道街道驻地北部。东……[详细] |
北荆家村 |
北荆家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荆天鹿由四川迁此立村以姓取名荆家。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市政府批准于1982年更名为北荆家。 政区人口 位……[详细] |
正涧村 |
正涧村 村庄由来 清朝中期,崔毫由四川迁居此地,先立村于埠上,后见太阳落于北山涧,为图吉祥移村址于山涧,中午太阳照满全村金光四射,故取名正涧。 ……[详细] |
宝店村 |
宝店村 村庄由来 明朝末年(1644),王欢由四川迁此定居,因在村前路旁开一饭店,故名店上。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市政府批准于1982年更名为宝店……[详细] |
北潘家村 |
北潘家村 村庄由来 明朝初年,潘老人由平度城后巷子迁此居住,以姓得名潘家。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市政府批准于1982年更名为北潘家。 ……[详细] |
寨子村 |
寨子村 村庄由来 清道光年间,代明由河南省汝宁迁此建家立村,传说唐朝大将尉迟恭率兵征战时曾在此安营扎寨,分南、北两个兵寨,村立北寨,故名北寨,后……[详细] |
乔家村 |
乔家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二年(1369),言先奎从平度城里迁此立村,取名言家营;后石姓迁居该村,改名石甲村;清初,乔公浪由平度城双凤桥迁……[详细] |
北沙窝村 |
村庄由来 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李长化由平度城南关迁此建村,因此地多是沙土又低洼,故名沙窝,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市政府批准于1982年……[详细] |
新北台村 |
村庄由来 明洪武2年(1369年),郭福有从四川徒居此地,因村立在三面有水的土台上,又在平度城北,故取名北台,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市政府批准于1982……[详细] |
大十里堡村 |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姜公由四川迁此立村,因村西有一土堡,距县城10华里,故得名十里堡。小十里堡建村后,改称大十里堡。平度八景之一的十里圣水池在村东南……[详细] |
官家庄村 |
官家庄村 村庄由来 约清高宗(乾隆)年间,有农人于振江及妻姜氏自今马戈庄镇古庄村逃荒至此,初来时无村名,后以村西关帝庙关帝之姓,取名关家庄……[详细] |
崔召村 |
崔召村 村庄由来 约在明成祖(永乐)年间,有崔、赵二姓者在此建村,定名为崔赵,后沿为崔召。 崔召村主街 村庄……[详细] |
后寨村 |
后寨村 村庄由来 约明宣宗(宣德)年间,有一部军队号称汉军,“后寨”驻扎此处。明英宗(正统)年间,有农民刘永福及妻李氏自掖县官家迁居至此,……[详细] |
小鱼脊山村 |
小鱼脊山村 村庄由来 约明世宗(嘉靖)年间,有农人隋吉学与妻张氏从云南移民至此居住,因村近傍小鱼脊山,以此命名为小鱼脊山。 ……[详细] |
凤鸣屯村 |
凤鸣屯村 村庄由来 约清世宗(雍正)年间,平度城有一姓贾的地主在此处设粮庄,雇了几户农民给他看管土地,兼收租粮。后来,逃荒的农民越聚越多,……[详细] |
河西于家村 |
河西于家村 村庄由来 约清高宗(乾隆)年间,有农人于姓者自本镇小庄村迁居至此,以姓氏命名为于家。1980年地名普查时定名为河西于家。 ……[详细] |
炉坊村 |
炉坊村 村庄由来 约明宣宗(宣德)年间,有一部军队号称汉军,在该地一带驻过,军队的铁匠铺安在此处,造兵器、打马掌。明宪宗(成化)年间,有农……[详细] |
西丁家村 |
西丁家村 村庄由来 约明太祖(洪武)年间,有农人陈丁姓者自四川移民至此,命名为陈家疃;有农人丁姓者,自四川移民至此居住,命名为为丁家疃,清……[详细] |
臧家村 |
臧家村 村庄由来 约明太祖(洪武)年间,有农人臧姓者自四川移民至此,以姓氏命名为臧家疃。1980年地名普查,改名臧家。 臧家……[详细] |
河洼村 |
河洼村 村庄由来 约明太祖(洪武)年间,有农人柳姓者自四川逃荒至此居住,因地处低洼,又因是柳姓,以吉祥命名为河洼。 河洼村主……[详细] |
西郑家村 |
西郑家村 村庄由来 约清世祖(康熙)年间,有农人郑应科及妻栾氏自莱西县郑家庄迁居至此,定名为郑家疃。1980年地名普查,改名西郑家。 ……[详细] |
后韩家村 |
后韩家村 村庄由来 约清太祖(洪武)年间,有农人韩英弟及妻自莱州府避战乱至此居住,以姓氏命名为韩家疃,1980年地名普查,改名为后韩家。 ……[详细] |
王家村 |
王家村 村庄由来 约明太祖(洪武)年间,有农人王君美自四川成都南门外三槐树移民至此居住.以姓氏命名为王家。 村庄人口 位于镇驻地西5……[详细] |
黄山东头村 |
黄山东头村 村庄由来 约明宪宗(成化)年间,有农人代姓者来此居住,以姓氏命名为代家庄。清圣祖(康熙)年间,因代姓已绝户,故以山命名为黄山东……[详细] |
黄山后村 |
黄山后村 村庄由来 约清世祖(顺治)年间,有农人孙动及妻徐氏从大田镇龙山前迁居至此,因村前是黄山,故以地理命名为黄山后。 村庄人口 ……[详细] |
前赵家庄村 |
前赵家庄村 村庄由来 约清世宗(雍正)年间,有农人杨志高及妻盛氏自城关镇马家沟村逃荒至此居住,初来时只一户,后越聚越多,遂取名“招家庄”,……[详细] |
尹家村 |
尹家村 村庄由来 约清世祖(顺治)年间,有农人尹子平自小宝山村至此居住,以姓氏命名为尹家庄。 尹家村主街 村……[详细] |
二十里堡村 |
二十里堡村 村庄由来 约清世宗(雍正)年间,有农人孙德奎等几户群众在此为平度城西关一户姓孙的地主看庄子地。后来,地主把地卖了,这几户农民买……[详细] |
毛家村 |
毛家村 村庄由来 约清圣祖(康熙)年间,有农人外号叫“毛百驴”者,自平度城西北侯戈庄搬迁至此,以姓氏命名为毛家庄,1980年地名普查时,改……[详细] |
下马村 |
下马村 村庄由来 西汉末年,王莽起兵摄政时,曾在该村北的大姑顶屯过兵,把马厩等安在山下。明宣宗(宣德)年间,有农人董三千自四川移民至此……[详细] |
上马村 |
上马村 村庄由来 约明神宗(万历)年间,有农人董姓者,自下马迁至此居住,总称北马戈庄。合作化运动中,分为上马、下马两村。 村庄人口 ……[详细] |
陡沟村 |
陡沟村 村庄由来 约明神宗(万历)年间,有农人李姓者自四川移民至此,因村前有一泉四季流水不断,故定村名为“泉子崖”,又传因在泉后修了一座“……[详细] |
古村村 |
古村村 村庄由来 约在明思宗(崇祯)年间,有农人代姓者自代家上官搬迁至此居住,因挖出古村遗址,故取名古村。 古村主街 ……[详细] |
卢家村 |
卢家村 村庄由来 约明成祖(永乐)年间,有农人卢白及妻董氏自四川移民至此居住,以姓氏命名为卢家。 卢家村主街 ……[详细] |
英兰埠村 |
英兰埠村 村庄由来 约清世祖(雍正)年间,有农人姜姓者来此居住。因村北有一土丘,每到秋季,鹰南飞时时,爱落于此丘觅食,故名“鹰鸾埠”,后为……[详细] |
北陶家村 |
北陶家村 村庄由来 约清圣祖(康熙)年间,有农人陶姓者自古村迁居立村,以姓氏命名为陶家。1959年修黄山水库时,由原址向东北迁了100米。……[详细] |
西李村 |
西李村 村庄由来 清太宗(天聪)年间,有农人李姓者自云南至此居住,以姓氏命名为李戈庄,后为区别于小李戈庄,定名为大李戈庄。1959年修黄山……[详细] |
东李村 |
东李村 村庄由来 约清太宗(天聪)年间,有农人李姓者自云南移民至此居住,以姓氏命名为李戈庄,后为区别于小李戈庄,定名为大李戈庄。一九五九年……[详细] |
路子口村 |
路子口村 村庄由来 约明英宗(正统)年间,有农人郑德自四川省长冒岭移民至此居住,以吉祥命名为富家屯,1 9 1 2年,因本村人丁不旺,以村……[详细] |
朱黄村 |
朱黄村 村庄由来 约明宪宗(成化)年间,有农人朱姓者自四川移民至此居住,因村西是一片荒滩,故取名朱荒,后沿为朱黄。 朱黄村村委……[详细] |
小李村 |
小李村 村庄由来 约清太宗(崇德)年间,有农人赵进玉及妻皮氏自大李戈庄搬迁而来,故定名为小李戈庄。后沿革为小李。 村庄人口 位于镇……[详细] |
官家疃村 |
官家疃村 村庄由来 约明宣宗(宣德)年间,有农人官振与妻李氏逃荒至此,以姓氏命名为官家疃。 官家疃村主街 村……[详细] |
大鱼脊山沟东村 |
大鱼脊山沟东村 村庄由来 明英宗(天顺)年间,有农人李明自云南移民至此居住,因村址座落在大鱼脊山西南的一条向南流水的大沟东边,故命名大鱼脊……[详细] |
大鱼脊山沟西村 |
大鱼脊山沟西村 村庄由来 明穆宗(隆庆)年间,有农人王林及妻李氏自今香店公社后滕家村移居此处,因村址位于大鱼脊山西南的一条向南流水的沟的西……[详细] |
山南头村 |
山南头村 村庄由来 约在明世宗(嘉靖)年间,农人泮姓者自四川移民至此,定名山南屯。因村址建在小鱼脊山南边,后改为山南头。 山……[详细] |
河东马戈庄村 |
河东马戈庄村 村庄由来 明宣宗(宣德)年间,有一部军队号称汉军,在该地一带安过马厩和武器库。英宗年间有农人方姓者自四川移民至此,以战事命名……[详细] |
湾头村 |
湾头村 村庄由来 约在清圣祖(康熙)年间,有农人孙姓者自莱州府西关逃难至此居住,当时,村西有好几条大沟称湾沟(清咸丰八年,因水大而淤死)故……[详细] |
水石埠村 |
水石埠村 村庄由来 约明宪宗(成化)年间,有农人苏姓者自云南移民至此,因村东有一池塘,里边有一较大的石英石,常年浸泡在水中,故取名“水石埠……[详细] |
北宋家庄村 |
北宋家庄村 村庄由来 清圣祖(康熙)年间,由宋姓自四川移民至此,以姓氏命名为宋家庄。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区别于外镇的“宋家庄”,改名为……[详细] |
北杨家庄村 |
北杨家庄村 村庄由来 清圣祖(康熙)年间,有农人杨姓者自今莱西市李家小村迁居至此,以姓氏命名为杨家庄,后为区别于村东南的东杨家庄,改名为北……[详细] |
张家埠村 |
张家埠村 村庄由来 约清高宗(乾隆)年间,有农人张克忠自二十里堡迁居至此,因位于一个土埠子前,故名张家埠。 村庄人口 位于镇驻……[详细] |
西方家岭村 |
西方家岭村 村庄由来 约清圣祖(康熙)年间,由农人方姓者自本镇河东马戈庄村来此居住,因村址座落在丘岭上,故取名方家岭,为区别于东面的一个村……[详细] |
小庄村 |
小庄村 村庄由来 约清世宗(雍正)年间,有农人张典芳自丁家村来此给下埠地主白仁堂看山场,后又有几户群众来此,因村小、人少,故取名小庄。 ……[详细] |
东杨家庄村 |
东杨家庄村 村庄由来 约在明宪宗(成化)年间,有农人杨姓者,自四川移民来此居住,以姓氏命名为杨家庄。一九五四年,在合作化运动中,为区别于村……[详细] |
五甲村 |
五甲村 村庄由来 清圣祖(康熙)年间,有农人赵、袁、解等五姓者在此处建村,因只有五家故取名“五家”,后沿为五甲。 五甲村主街……[详细] |
四十里堡村 |
四十里堡村 村庄由来 约明宪宗(成化)年间,有农人窦姓者,自今麻兰镇店后村至此居住,因村西有一堡子,距城四十里,故取名四十里堡。 ……[详细] |
下袁家村 |
下袁家村 村庄由来 约明宪宗(成化)年间由寡妇袁于氏自安徽省袁家逃荒至此,以姓氏命名为袁家屯,一九四O年本村袁锡合(任伪镇长)续宗谱时,改……[详细] |
汉军寨村 |
汉军寨村 村庄由来 约明宣宗(宣德)年间,一部军队号称汉军在该地一带驻过,军队的前军驻此。明英宗(正统)年间,有农人刁姓者,自云南移民至此……[详细] |
沙岭村 |
沙岭村 村庄由来 约明世宗(嘉靖)年间,有农人肖姓者,自四川移民至此居住,因村西有一片沙丘地,故取名沙岭。 沙岭村村委办公室……[详细] |
凤凰山村 |
凤凰山村 村庄由来 约明宪宗(成化)年间,有农人张富德及妻王氏自云南移民至此居住,传说村后小山落过凤凰,而得名凤凰山,便以山命名为凤凰山。……[详细] |
大宝山村 |
大宝山村 村庄由来 约明世宗(嘉靖)年间,有农人宿姓者自莱州府逃难至此居住,因村前是凤凰山,取吉言(“前有凤凰后有宝”),定名为大宝山。 ……[详细] |
小宝山村 |
小宝山村 村庄由来 约明穆宗(隆庆)年间,有农人崔先及妻王氏自平度城东南今香店苇村迁居至此,取吉言“前有凤凰后有宝”和区别于东南的大宝山,……[详细] |
河东付家村 |
河东付家村 村庄由来 约明成祖(永乐)年间,有农人傅姓者自四川移民至此,以姓氏命名为傅家庄。一九四八年,平北县政府驻该村时,乔参议根据本村……[详细] |
东方家岭村 |
东方家岭村 村庄由来 约清圣祖(康熙)年间,有农人方姓者自本镇河东马戈庄村来此居住,因村址座落在丘岭上,故取名方家岭,后为区别于西边的一个……[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