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陵(34-156),原名张陵,字辅汉。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34)生,沛国丰(今丰县)人。道教师祖,“天师道”创始人。7岁通《道德经》,又通达五经。举贤良方正,不就。曾入太学,汉明帝时任巴郡江州(今重庆)令。顺帝时与弟子前往四川鹤鸣山(一作鹄鸣山)修道。永和六年(141),作道书24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派,为道教定型化之始。教人悔过奉道,并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入道都须出五斗米,故亦称五斗米道。建24治,立祭酒以领道民。后被道教徒尊为“天师”。其后裔袭承道法,居龙虎山(今江西贵溪市境内),世称“张天师”。张道陵于桓帝永寿二年(156)去世,享年122岁。